第161章 俠以武犯禁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表兄,你們益州派和東州集團的朝堂爭鋒,卻將火燒到我們這裏,越巂郡可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啊!”趙充國哭笑不得的說道。
王商雖然是益州世家大族,但是卻並不參與益州派和東州集團的派係之爭,見到有才能的人就會結交,提攜過不少出身寒微之人。
而且他擔任蜀郡太守這些年,為嚴君平、李弘立祠作銘,修學廣農,鼓勵百姓種田養蠶,為蜀郡的農業和絲綢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當初他見到王翦和趙充國帶著極少的兵卒就能平定綿竹縣的叛亂,出身雖然貧寒,但是年紀尚輕,乃是益州非常缺乏的統軍型人才,故而大力舉薦他們兩人。
在王翦和趙充國擔任廣漢太守和郡丞的期間,整個廣漢郡法令嚴謹,煥然一新,盜匪消失殆盡,乞丐也有了工作。
這不得不讓王商大開眼界,嘖嘖稱奇。
他自己原本以為王翦、趙充國二人隻是會帶軍打仗的將軍,沒想到治理地方同樣政績斐然,這樣的大才是整個益州都沒有出現過的。
當越巂郡叛亂的消息再次傳到成都,王商知道能解決南中四郡這些年積弊的隻有王翦與趙充國二人。
這些年王商擔任蜀郡太守之職時,也對南中四郡多有了解,那裏的問題太多,多到讓人頭疼不已。
如果連他們都無法解決南中四郡的問題,那其他人自然也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當益州大會上商談何人可以前去擔任越巂郡太守一職時,王商不但沒有幫助王翦二人推脫任命,反而推波助瀾的成就此事。
隻是益州方麵給出的條件是最多隻能帶三千人馬前去越巂郡,在王商的據理力爭之下,變成了五千人馬。
王商正色的說道:“我也知道此事的艱難,這些年我對南中四郡也有研究。那裏無論是漢人百姓還是其他族群的普通百姓,其實他們隻是想正常的生活下去,並沒有反叛的情緒,甚至對那些為非作歹之人也深惡痛絕。
主要反動派就是那些原本就占山為王,收取百姓保護費的南蠻,以及在當地根深蒂固,善於攫取百姓錢財的部分豪紳。
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這些本地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朝廷任命的官員完全無法對抗他們,一旦這些官員有對抗他們的想法,大多下場不是被刺殺,就是被恐嚇後棄官而去,甚至還有幾位和他們同流合汙,一起壓榨當地的百姓。
在我看來劉益州麾下的人才當中,也隻有王兄和趙兄有能力解決南中四郡的問題。
劉益州麾下的官吏,雖也有治理地方的大才,卻武略不足,在越巂郡那樣的地方,必定束手束腳。
也有能帶兵作戰的,卻沒有政略才幹,讓他們平定叛亂足以,卻無法根本解決南中四郡的困境。
隻有兩位兄台,文武雙全,既能破群寇於山野間,亦能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當此危難之時,懇請兩位兄台不要推脫。”
“我們兩人本是雍涼地區的貧苦出身,逃難到益州,卻能得到文表兄的推薦和劉益州不看出身的提拔,自然不會推脫前去越巂郡的事宜。
隻是文表兄也知道,南中反叛日益強烈,如果沒有軍隊作為威懾,我們幾個人前去也隻是送羊入虎口,無能為力也。”王翦唉聲歎氣的說道。
“王兄覺得帶多少兵馬前去合適?”王商見狀,急忙問道。
“如果隻是讓我們平定越巂郡的叛亂,將此郡納入益州的版圖,至少需要五千人。如果需要平定整個南中四郡,非一萬人不可。”王翦鄭重的說道。
“王兄也知道,劉益州才接手其父留下的基業一年有餘,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勢力都對其虎視眈眈,整個益州的兵源並不多,劉益州更倚仗的還是東州兵團,所以王兄這次前往越巂郡隻能從廣漢郡帶走五千人。
原本劉益州隻願意讓你帶走本部三千人,主要因為廣漢郡北方還有白水關和葭萌關兩個非常重要的關卡,需要派兵鎮守,還是我據理力爭,幫你們多爭取了兩千人。”王商如實的說道。
“那就多謝文表兄了,有這五千人的話,我們也能在越巂郡站穩腳跟了。”趙充國雙手一拱,誠懇的道謝。
“雖然人數不多,難以平定南中四郡,但是兩位仁兄到了越巂郡後,可以以此為根據地慢慢發展壯大,收取人心,然後在那裏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慢慢將南中四郡的黑惡勢力打掉。
據我得到的消息,南中青羌部的戰士驍勇善戰,所當無前,他們擅長翻山越嶺,精通弓箭和陷阱,尤其擅長防守,如果能收服他們,必將實力大漲。”王商將自己心中所知全部告訴於兩人。
“多謝文表兄的指點,我們到了越巂郡後,一定注意這個族群,優先和他們打好交道。”王翦感激的說道。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七月十六。
王翦、趙充國從廣漢郡出發,帶領五千大軍及甘寧本部錦帆軍三百餘人向越巂郡而去。
同一時間,幽州,涿郡,方城縣。
一名身穿蓑衣,頭戴鬥笠,身後背了一柄不知名長劍,讓人一見之下,就知道是這個時代的遊俠。
這名遊俠名叫朱劍八,乃是戰國時代大俠朱亥的後人。
朱亥乃是當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時,擊殺魏國大將晉鄙,幫助信陵君奪得軍權的那位大俠。
然而東漢末年並不是遊俠最好的時代。
戰國時期,各國的公子以及一些實權派人物對於武功高強,落魄江湖的能人異士相當禮敬,由此催生了這一職業的發展。
特別是戰國四公子將他們養為門客,讓遊俠們的名聲大噪。
但是自古以來,俠以武犯禁,在和平時期,所謂的大俠就成為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西漢武帝時期開始打壓這些遊俠,征召大量的遊俠隨大漢雙璧一起征戰匈奴,大多數遊俠因此遠離故土,命隕塞外。
到了王莽時代,甚至史無前例的開始征收遊俠稅,許多遊俠從此開始成為豪族們的私人保鏢,甚至在各地反王莽的浪潮中,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光武帝複國之後,豪族們功不可沒,劉秀不得不與豪族們成為最堅實的盟友,世家大族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的不可收拾,遊俠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附於這些世家大族,成為他們做那些見不得光事情的重要工具。
王商雖然是益州世家大族,但是卻並不參與益州派和東州集團的派係之爭,見到有才能的人就會結交,提攜過不少出身寒微之人。
而且他擔任蜀郡太守這些年,為嚴君平、李弘立祠作銘,修學廣農,鼓勵百姓種田養蠶,為蜀郡的農業和絲綢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當初他見到王翦和趙充國帶著極少的兵卒就能平定綿竹縣的叛亂,出身雖然貧寒,但是年紀尚輕,乃是益州非常缺乏的統軍型人才,故而大力舉薦他們兩人。
在王翦和趙充國擔任廣漢太守和郡丞的期間,整個廣漢郡法令嚴謹,煥然一新,盜匪消失殆盡,乞丐也有了工作。
這不得不讓王商大開眼界,嘖嘖稱奇。
他自己原本以為王翦、趙充國二人隻是會帶軍打仗的將軍,沒想到治理地方同樣政績斐然,這樣的大才是整個益州都沒有出現過的。
當越巂郡叛亂的消息再次傳到成都,王商知道能解決南中四郡這些年積弊的隻有王翦與趙充國二人。
這些年王商擔任蜀郡太守之職時,也對南中四郡多有了解,那裏的問題太多,多到讓人頭疼不已。
如果連他們都無法解決南中四郡的問題,那其他人自然也沒有那個能力。
所以當益州大會上商談何人可以前去擔任越巂郡太守一職時,王商不但沒有幫助王翦二人推脫任命,反而推波助瀾的成就此事。
隻是益州方麵給出的條件是最多隻能帶三千人馬前去越巂郡,在王商的據理力爭之下,變成了五千人馬。
王商正色的說道:“我也知道此事的艱難,這些年我對南中四郡也有研究。那裏無論是漢人百姓還是其他族群的普通百姓,其實他們隻是想正常的生活下去,並沒有反叛的情緒,甚至對那些為非作歹之人也深惡痛絕。
主要反動派就是那些原本就占山為王,收取百姓保護費的南蠻,以及在當地根深蒂固,善於攫取百姓錢財的部分豪紳。
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這些本地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朝廷任命的官員完全無法對抗他們,一旦這些官員有對抗他們的想法,大多下場不是被刺殺,就是被恐嚇後棄官而去,甚至還有幾位和他們同流合汙,一起壓榨當地的百姓。
在我看來劉益州麾下的人才當中,也隻有王兄和趙兄有能力解決南中四郡的問題。
劉益州麾下的官吏,雖也有治理地方的大才,卻武略不足,在越巂郡那樣的地方,必定束手束腳。
也有能帶兵作戰的,卻沒有政略才幹,讓他們平定叛亂足以,卻無法根本解決南中四郡的困境。
隻有兩位兄台,文武雙全,既能破群寇於山野間,亦能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當此危難之時,懇請兩位兄台不要推脫。”
“我們兩人本是雍涼地區的貧苦出身,逃難到益州,卻能得到文表兄的推薦和劉益州不看出身的提拔,自然不會推脫前去越巂郡的事宜。
隻是文表兄也知道,南中反叛日益強烈,如果沒有軍隊作為威懾,我們幾個人前去也隻是送羊入虎口,無能為力也。”王翦唉聲歎氣的說道。
“王兄覺得帶多少兵馬前去合適?”王商見狀,急忙問道。
“如果隻是讓我們平定越巂郡的叛亂,將此郡納入益州的版圖,至少需要五千人。如果需要平定整個南中四郡,非一萬人不可。”王翦鄭重的說道。
“王兄也知道,劉益州才接手其父留下的基業一年有餘,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勢力都對其虎視眈眈,整個益州的兵源並不多,劉益州更倚仗的還是東州兵團,所以王兄這次前往越巂郡隻能從廣漢郡帶走五千人。
原本劉益州隻願意讓你帶走本部三千人,主要因為廣漢郡北方還有白水關和葭萌關兩個非常重要的關卡,需要派兵鎮守,還是我據理力爭,幫你們多爭取了兩千人。”王商如實的說道。
“那就多謝文表兄了,有這五千人的話,我們也能在越巂郡站穩腳跟了。”趙充國雙手一拱,誠懇的道謝。
“雖然人數不多,難以平定南中四郡,但是兩位仁兄到了越巂郡後,可以以此為根據地慢慢發展壯大,收取人心,然後在那裏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慢慢將南中四郡的黑惡勢力打掉。
據我得到的消息,南中青羌部的戰士驍勇善戰,所當無前,他們擅長翻山越嶺,精通弓箭和陷阱,尤其擅長防守,如果能收服他們,必將實力大漲。”王商將自己心中所知全部告訴於兩人。
“多謝文表兄的指點,我們到了越巂郡後,一定注意這個族群,優先和他們打好交道。”王翦感激的說道。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七月十六。
王翦、趙充國從廣漢郡出發,帶領五千大軍及甘寧本部錦帆軍三百餘人向越巂郡而去。
同一時間,幽州,涿郡,方城縣。
一名身穿蓑衣,頭戴鬥笠,身後背了一柄不知名長劍,讓人一見之下,就知道是這個時代的遊俠。
這名遊俠名叫朱劍八,乃是戰國時代大俠朱亥的後人。
朱亥乃是當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時,擊殺魏國大將晉鄙,幫助信陵君奪得軍權的那位大俠。
然而東漢末年並不是遊俠最好的時代。
戰國時期,各國的公子以及一些實權派人物對於武功高強,落魄江湖的能人異士相當禮敬,由此催生了這一職業的發展。
特別是戰國四公子將他們養為門客,讓遊俠們的名聲大噪。
但是自古以來,俠以武犯禁,在和平時期,所謂的大俠就成為了社會不安定的因素。
西漢武帝時期開始打壓這些遊俠,征召大量的遊俠隨大漢雙璧一起征戰匈奴,大多數遊俠因此遠離故土,命隕塞外。
到了王莽時代,甚至史無前例的開始征收遊俠稅,許多遊俠從此開始成為豪族們的私人保鏢,甚至在各地反王莽的浪潮中,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光武帝複國之後,豪族們功不可沒,劉秀不得不與豪族們成為最堅實的盟友,世家大族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的不可收拾,遊俠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附於這些世家大族,成為他們做那些見不得光事情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