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深入調查後發現,被棄養的多為女嬰,男嬰雖數量較少但並非沒有。


    深入了解得知,百姓苦於人頭稅,生存艱難。兗州州牧聽聞此事,倍感痛惜,打算取消人頭稅,但考慮到兗州財政,又打算增加一層田稅,特在此時征求百姓意見。


    同意者在報上寫“同意”二字,不同意則寫“不同意”。待第二天報童收報時,可借機將報紙收迴,屆時將意見反饋給州牧府。


    第四條,兗州州報人力短缺,而兗州地域廣闊,消息定然不在少數。官府允許各家族開設私人報社,為兗州百姓提供信息。


    第五條,言論當自由。從未聽過有清明之官會因言治罪。兗州州牧府每一條行政舉措,都關乎百姓生計,與百姓息息相關。


    因此,欲人人參議政治,人人評判兗州州牧府執政得失。若有官員敢因言定罪,當斬立決。


    第六條……


    邊讓看著報紙上的每一條信息,都要停頓一會兒,深思熟慮。


    等最後看完,才發現已至日中,到了吃飯時間。


    “哎,這報紙真是奇妙,足不出戶便能了解天下之事。這報社有點像昔日許氏兄弟在雒陽的月旦評,不過氣度上不可同日而語。”


    “這袁武真是大氣度,每條政策都讓人挑不出毛病,此等仁德,上古賢君莫過於此。”


    邊讓感慨一句,不禁感到幸運。


    在之前,天下大亂,黃巾肆虐,兗州百姓民不聊生,各個家族苦不堪言。


    以他為首的兗州儒生們原本相中了袁紹,以為袁紹是拯救兗州的真命天子。


    沒成想,陰差陽錯之下,袁紹令袁武主政兗州,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袁武聽人勸,開言路,政治清明,簡直不像個帶兵打仗的將軍。


    兗州有袁武帶領,實乃眾人之幸。


    邊讓感慨萬分,隨後便召集家裏人開會,打算討論邊家創立一個私人報社之事。


    這是他擴大影響、傳播學問的好途徑。想他堂堂兗州名士,應該會有人買賬吧。


    在邊讓這邊積極籌備之時,其他儒生也在加緊行動。


    比如禰衡,在與袁武辯論之中,雖辯敗,但在兗州可算是出盡風頭。


    一眾儒生都知道兗州來了一個不畏強權、不懼官員的硬漢。


    雖然與袁武辯論之前,大家都不確定袁武是否會因言降罪,但禰衡此舉,存在非常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可能入獄,更有甚者會人頭落地。


    不過好在他遇到的是袁武不是曹賊,他不僅沒死,反而吃了好大一波流量。


    如今,禰衡作為兗州各大家族的座上賓,儒生們都以結交禰衡這個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堅持儒家大義的儒生為榮。


    禰衡發現,這兗州民風遠遠勝青州,更適合他這種剛正之人生存。


    在這裏,他結交到許多誌同道合之人,甚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那就是成立報社,做一個天下第一噴,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天下第一報(噴)”。


    嘿嘿嘿,天下噴子三百萬,見我也需盡低眉。


    鍵來!


    為此,禰衡更是打算連夜寫信,讓他家裏人搬來兗州生存。


    好在,考慮到青州賊人數量,禰衡這才遺憾作罷,轉而聯係一眾儒生,打算向這些同道中人尋求資金幫助。


    類似禰衡這類人不在少數,在兗州,許多儒生們行動起來,打算也成立個私人報社,增加家族影響。


    對此,袁武雙手雙腳表示讚同。


    報社這個東西,可以大大減少兗州州牧府的行政成本。


    靠袁武麾下這麽點人來監督官員,發現社會缺點,查找不法之事,靠兗州州牧府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而有了報社之後,他們為了新聞,為了熱點,會絞盡腦汁,將百姓關注的事情尋找出來。


    原先,袁武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去監督百官。


    如今,有報社介入,可以發揮百姓的能動性,不花一錢辦了大事。


    在後世無數經曆中,已經驗證靠朝廷自己監督自己既不合理,也沒多少用處。


    隻有民間監督才能監督到位,袁武此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在最為正確的道路上。


    不過,唯一的缺點是報社私有化,會導致許多虛假消息遍布橫飛。


    許多報社為了擴大影響,選擇小事化大,大事捅破天,主打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甚至會對兗州造成一定的混亂。


    不過,這隻是暫時的。


    大家都是花了真金白銀去看報紙,那些膽敢欺騙百姓之人,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不被大家信任。


    唯有真心作報,辛苦走街串巷找資料,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不法之事,才會被一眾百姓持續追訂。


    而兗州這邊忙忙碌碌時,冀州有一大家子風塵仆仆來到兗州北方邊境。


    來人正是荀家,以書香傳世的頂級世家。


    自從之前打算舉家投奔袁紹之後,荀家便舉族打算遷入渤海郡。


    一路上從豫州出發,穿過兗州,進入冀州,眼看就要進入渤海郡。


    沒成想路上一打聽,發現袁紹在河內盤踞,而袁武去了兗州。


    作為袁紹領地的渤海,反而沒有多少袁家人。


    因為交通不便,荀彧也難以跟二袁父子取得聯係,一番思索之後,便打算留在渤海等候消息。


    這一等,就等到袁武平定兗州,等到北方公孫瓚開始騷動。


    想著如今渤海成了無根之萍,荀彧也不過多停留,一封書信傳給袁武之後,便帶領家族來到兗州。


    一路兜兜轉轉,荀彧跑了大半個中原,終於還是迴到原來的地方。


    一進兗州,荀彧便感到這兗州與之前大不一樣。


    首先是百姓的變化,雖然依舊麵黃肌瘦,但眼中有了光芒,人也顯得有了精神。


    其次便是兗州大族儒生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飯館酒肆之中。


    在以前,尤其是靈帝統治時期,酒館飯店冷冷清清,而且往往都立著一塊牌坊,上麵寫著“莫談國事”等幾個字樣。


    而那些酒館老板也總是賊眉鼠眼,仔細盯著一眾客人,生怕他們“胡言亂語”,驚擾了官家,給他製造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萬擔糧食買趙雲,我贏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木子李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木子李丫並收藏三國:萬擔糧食買趙雲,我贏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