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臥龍還未長成
三國:從對大耳賊揮舞鋤頭開始 作者:憤怒的小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茅廬。
草堂。
三人依次而坐,諸葛亮輕搖羽扇,看了一眼滿臉帶笑的徐庶,看向劉封笑道:
“昔日荊侯初接手襄陽,僅南郡一郡從屬荊侯,可是就在荊州內憂外患之下,荊侯破江東,威壓曹操,暗拿江夏,一舉收迴南陽,江夏,襲破柴桑,廬江,可謂英明神武,令各路諸侯不敢小覷。”
“而如今,北方曹操破並州、攻入幽州,荊侯聯姻江東,南攻荊南四郡,卻又出現在隆中,若亮所料不錯,荊侯是遇到難題,這個難題,便在北方曹操吧?”
剛剛落座,諸葛亮不急不緩的聲音便響起,徐庶、劉封都是一怔,徐庶臉上的笑意頓時消散不見了,兩人相視一眼。
劉封對諸葛亮拱手,道:
“臥龍先生真是未出茅廬,便對天下的局勢了若指掌啊,封敬佩,不錯,封正是遇到難題,常聽老師提起先生之名,今日,特請教先生來了。”
話音落下,劉封和徐庶兩人看向諸葛亮的目光,也不禁閃過一抹期待。
隻是,下一刻,諸葛亮的反應卻讓劉封不解。
隻見諸葛亮微微搖頭,道:
“亮確實推算到了荊侯遇到的難題,荊侯所慮,便是北方即將崛起的霸主曹操了,招募水軍,打造戰船,乃至出兵平定荊南四郡,這些均是荊侯,在後麵不抵曹操,做的後路準備,若荊州北部真不可為,荊侯便隻能退到長江以南,聯合江東共同抵擋曹操。”
“隻是,顯然,荊侯年少壯誌,英武不凡,不能接受荊州北部南陽郡,襄陽,南郡半部落入曹操之手,所以,荊侯來到亮這裏,欲求一計。”
盡管不明白諸葛亮為何搖頭,但是,聽到諸葛亮準確的說出自己的困擾,劉封眼睛還是一亮。
既然諸葛亮知道,那可有對策?
一旁徐庶亦是目光閃亮的看著諸葛亮。
隻是,麵對徐庶、劉封期待的目光,諸葛亮年輕的臉上浮現一抹苦笑,再次搖頭道:
“荊侯此行,恐怕要失望了,曹操洶洶大勢,即將手握七州之地,百萬雄兵不再話下,縱然亮洞悉天下大勢,但終究學問淺薄,不能為荊侯解難啊。”
“什麽?”
諸葛亮苦笑的聲音落下,劉封、徐庶內心齊齊一驟,忍不住驚唿了出來。
諸葛亮竟然沒有對策?
“孔明,汝才智勝某多多,真沒有應對之策?”
徐庶麵色逐漸難看,再次對諸葛亮確認道。
劉封一雙深邃的眸子,亦是緊緊盯著諸葛亮,似是要看諸葛亮是不肯獻計還是真沒應對之策。
麵對徐庶的問話,諸葛亮臉上苦笑消散,逐漸浮現一抹凝重,道:
“亮雖躬耕隴畝,但也明大義,知忠孝,曹操非扶漢之人,與董卓之類罷了,亮與其不是一類人,自然也不願意看其破荊州,製霸天下,若有策,定親往襄陽,親告荊侯!”
“這……”
諸葛亮聲音凝重,立場鮮明,徐庶頓時躊躇,明白諸葛亮並不是推脫,而是真沒計策。
一旁劉封亦是眉頭緊皺,上下打量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絕對有一代臥龍之風,隻是,年輕的過分,還很青澀。
臥龍還未長成!
腦海浮現這個念頭,劉封頓時有種蛋疼的感覺。
不錯,諸葛亮作為漢末三國大戰略師之一,若說沒有應對之策,劉封絕對不信。
但是,若諸葛亮還真沒徹底成長起來呢?
此時,諸葛亮年僅22歲!
【智謀】(偏戰略謀劃):101(強五星,未達巔峰,可繼續成長……)
【政治】(偏內政處理):101(強五星,未達巔峰,可繼續成長……)
強五星的智謀、內政天賦,巔峰數值最起碼103起步,很可能都是105。
而如今隻有101
真沒成長起來呢!
“唉,荊州頂尖之士,均無計可施,難道真隻有退往荊南一途,借助長江天險防守曹操了嗎?”
“隻是,若真如此,南郡、襄陽,豈不是拱手相讓了?”
徐庶歎了口氣,不甘道。
聞言,草堂之內,並沒有迴話聲。
諸葛亮羽扇輕搖,眉頭輕鎖,怔怔出神,似乎大腦在極速運轉,想著計策。
劉封拳頭緊握,滿臉堅毅,大腦亦是極速轉動。
……
傍晚,西邊的天空霞光火紅一片。
草廬內劉封、諸葛亮、徐庶三人也停下了天下推演論勢。
從兵鋒與曹操對戰,聯合江東兵進合肥。
挾兩家之力,對抗曹操。
再到以宛城、襄陽重鎮與曹操兵鋒對決,博弈。
非十年之功,襄陽不可破。
就算再退往荊南,憑借長江天險。
二十年,足以拖死曹操。
甚至,數年之功,他劉封的水軍若成,以水軍,直接正對曹操,足以逆轉乾坤。
等等。
不得不說,諸葛亮確有過人之處,一下午時間,竟然與他劉封論勢不相上下。
要知道諸葛亮的謀略值才101啊。
“先生大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封佩服,如今荊州局勢不穩,封欲請先生出任荊州長史一職,不知先生感覺如何?”
盡管依舊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破局之策。
但是臨走之時,劉封依舊對諸葛亮發出招攬。
隻是,麵對劉封的招攬,還很年輕的諸葛亮微微搖頭,道:
“謝荊侯,荊侯雄才大略,天下局勢洞悉心中,博學多才,亮自歎不如,又有士元、元直在側,足以穩荊州十年不失,而亮之所學尚淺薄,未到出世之時,所以,不能答應荊侯。”
“不過,若亮學成,有建功立業之心,定投奔荊侯,荊侯以為如何?”
麵對諸葛亮的拒絕,劉封雖然有些失落,不過,卻早有所料,話音一轉,鄭重道:
“如此,就依孔明先生所言,本侯也給孔明先生一個承諾,本侯已去請陛下入荊州了,若日後孔明來投,本侯定請奏陛下,以丞相之位待先生!”
“這……”
諸葛亮聽到劉封的許諾,也是不禁一陣震撼,對劉封拱手,歎道:
“亮定奮力苦學,不負主公期望!”
盡管劉封隻是口頭一說,但是,請丞相之位待他諸葛亮,還是令諸葛亮感覺震撼,和被激起了好勝心。
劉封入隆中,請計策。
他諸葛亮竟然沒有破局之策!
這無疑令他難以接受。
可是劉封非但沒有小覷他。
還承諾要上奏劉協,要以丞相之位待他諸葛亮。
本就對劉封印象俱佳的諸葛亮,這一刻,諸葛亮對劉封的胸懷和知遇之恩,更加感動了。
諸葛亮震撼、感動。
徐庶、劉封聽到諸葛亮口稱主公亦是精神猛地一震。
諸葛亮對他劉封口稱主公了!
盡管此行沒有從諸葛亮這裏得到破局之策,劉封很失望。
但是,對於諸葛亮這個人才,劉封還是非常看好的啊。
雖然諸葛亮沒有破局之策,但並不是說,諸葛亮才能不行呀,再給諸葛亮幾年時間成長。
說不一定能內政、智謀屬性齊齊達到105,再加上諸葛亮的特性、天賦,絕對是頂級大才,出將入相那是再合適不過。
所以,若諸葛亮投靠他劉封。
他劉封給諸葛亮一個丞相之位又如何,反正是畫餅而已。
因此,他給諸葛亮了一個承諾。
而如今,諸葛亮直接認主了?
草堂。
三人依次而坐,諸葛亮輕搖羽扇,看了一眼滿臉帶笑的徐庶,看向劉封笑道:
“昔日荊侯初接手襄陽,僅南郡一郡從屬荊侯,可是就在荊州內憂外患之下,荊侯破江東,威壓曹操,暗拿江夏,一舉收迴南陽,江夏,襲破柴桑,廬江,可謂英明神武,令各路諸侯不敢小覷。”
“而如今,北方曹操破並州、攻入幽州,荊侯聯姻江東,南攻荊南四郡,卻又出現在隆中,若亮所料不錯,荊侯是遇到難題,這個難題,便在北方曹操吧?”
剛剛落座,諸葛亮不急不緩的聲音便響起,徐庶、劉封都是一怔,徐庶臉上的笑意頓時消散不見了,兩人相視一眼。
劉封對諸葛亮拱手,道:
“臥龍先生真是未出茅廬,便對天下的局勢了若指掌啊,封敬佩,不錯,封正是遇到難題,常聽老師提起先生之名,今日,特請教先生來了。”
話音落下,劉封和徐庶兩人看向諸葛亮的目光,也不禁閃過一抹期待。
隻是,下一刻,諸葛亮的反應卻讓劉封不解。
隻見諸葛亮微微搖頭,道:
“亮確實推算到了荊侯遇到的難題,荊侯所慮,便是北方即將崛起的霸主曹操了,招募水軍,打造戰船,乃至出兵平定荊南四郡,這些均是荊侯,在後麵不抵曹操,做的後路準備,若荊州北部真不可為,荊侯便隻能退到長江以南,聯合江東共同抵擋曹操。”
“隻是,顯然,荊侯年少壯誌,英武不凡,不能接受荊州北部南陽郡,襄陽,南郡半部落入曹操之手,所以,荊侯來到亮這裏,欲求一計。”
盡管不明白諸葛亮為何搖頭,但是,聽到諸葛亮準確的說出自己的困擾,劉封眼睛還是一亮。
既然諸葛亮知道,那可有對策?
一旁徐庶亦是目光閃亮的看著諸葛亮。
隻是,麵對徐庶、劉封期待的目光,諸葛亮年輕的臉上浮現一抹苦笑,再次搖頭道:
“荊侯此行,恐怕要失望了,曹操洶洶大勢,即將手握七州之地,百萬雄兵不再話下,縱然亮洞悉天下大勢,但終究學問淺薄,不能為荊侯解難啊。”
“什麽?”
諸葛亮苦笑的聲音落下,劉封、徐庶內心齊齊一驟,忍不住驚唿了出來。
諸葛亮竟然沒有對策?
“孔明,汝才智勝某多多,真沒有應對之策?”
徐庶麵色逐漸難看,再次對諸葛亮確認道。
劉封一雙深邃的眸子,亦是緊緊盯著諸葛亮,似是要看諸葛亮是不肯獻計還是真沒應對之策。
麵對徐庶的問話,諸葛亮臉上苦笑消散,逐漸浮現一抹凝重,道:
“亮雖躬耕隴畝,但也明大義,知忠孝,曹操非扶漢之人,與董卓之類罷了,亮與其不是一類人,自然也不願意看其破荊州,製霸天下,若有策,定親往襄陽,親告荊侯!”
“這……”
諸葛亮聲音凝重,立場鮮明,徐庶頓時躊躇,明白諸葛亮並不是推脫,而是真沒計策。
一旁劉封亦是眉頭緊皺,上下打量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絕對有一代臥龍之風,隻是,年輕的過分,還很青澀。
臥龍還未長成!
腦海浮現這個念頭,劉封頓時有種蛋疼的感覺。
不錯,諸葛亮作為漢末三國大戰略師之一,若說沒有應對之策,劉封絕對不信。
但是,若諸葛亮還真沒徹底成長起來呢?
此時,諸葛亮年僅22歲!
【智謀】(偏戰略謀劃):101(強五星,未達巔峰,可繼續成長……)
【政治】(偏內政處理):101(強五星,未達巔峰,可繼續成長……)
強五星的智謀、內政天賦,巔峰數值最起碼103起步,很可能都是105。
而如今隻有101
真沒成長起來呢!
“唉,荊州頂尖之士,均無計可施,難道真隻有退往荊南一途,借助長江天險防守曹操了嗎?”
“隻是,若真如此,南郡、襄陽,豈不是拱手相讓了?”
徐庶歎了口氣,不甘道。
聞言,草堂之內,並沒有迴話聲。
諸葛亮羽扇輕搖,眉頭輕鎖,怔怔出神,似乎大腦在極速運轉,想著計策。
劉封拳頭緊握,滿臉堅毅,大腦亦是極速轉動。
……
傍晚,西邊的天空霞光火紅一片。
草廬內劉封、諸葛亮、徐庶三人也停下了天下推演論勢。
從兵鋒與曹操對戰,聯合江東兵進合肥。
挾兩家之力,對抗曹操。
再到以宛城、襄陽重鎮與曹操兵鋒對決,博弈。
非十年之功,襄陽不可破。
就算再退往荊南,憑借長江天險。
二十年,足以拖死曹操。
甚至,數年之功,他劉封的水軍若成,以水軍,直接正對曹操,足以逆轉乾坤。
等等。
不得不說,諸葛亮確有過人之處,一下午時間,竟然與他劉封論勢不相上下。
要知道諸葛亮的謀略值才101啊。
“先生大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封佩服,如今荊州局勢不穩,封欲請先生出任荊州長史一職,不知先生感覺如何?”
盡管依舊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破局之策。
但是臨走之時,劉封依舊對諸葛亮發出招攬。
隻是,麵對劉封的招攬,還很年輕的諸葛亮微微搖頭,道:
“謝荊侯,荊侯雄才大略,天下局勢洞悉心中,博學多才,亮自歎不如,又有士元、元直在側,足以穩荊州十年不失,而亮之所學尚淺薄,未到出世之時,所以,不能答應荊侯。”
“不過,若亮學成,有建功立業之心,定投奔荊侯,荊侯以為如何?”
麵對諸葛亮的拒絕,劉封雖然有些失落,不過,卻早有所料,話音一轉,鄭重道:
“如此,就依孔明先生所言,本侯也給孔明先生一個承諾,本侯已去請陛下入荊州了,若日後孔明來投,本侯定請奏陛下,以丞相之位待先生!”
“這……”
諸葛亮聽到劉封的許諾,也是不禁一陣震撼,對劉封拱手,歎道:
“亮定奮力苦學,不負主公期望!”
盡管劉封隻是口頭一說,但是,請丞相之位待他諸葛亮,還是令諸葛亮感覺震撼,和被激起了好勝心。
劉封入隆中,請計策。
他諸葛亮竟然沒有破局之策!
這無疑令他難以接受。
可是劉封非但沒有小覷他。
還承諾要上奏劉協,要以丞相之位待他諸葛亮。
本就對劉封印象俱佳的諸葛亮,這一刻,諸葛亮對劉封的胸懷和知遇之恩,更加感動了。
諸葛亮震撼、感動。
徐庶、劉封聽到諸葛亮口稱主公亦是精神猛地一震。
諸葛亮對他劉封口稱主公了!
盡管此行沒有從諸葛亮這裏得到破局之策,劉封很失望。
但是,對於諸葛亮這個人才,劉封還是非常看好的啊。
雖然諸葛亮沒有破局之策,但並不是說,諸葛亮才能不行呀,再給諸葛亮幾年時間成長。
說不一定能內政、智謀屬性齊齊達到105,再加上諸葛亮的特性、天賦,絕對是頂級大才,出將入相那是再合適不過。
所以,若諸葛亮投靠他劉封。
他劉封給諸葛亮一個丞相之位又如何,反正是畫餅而已。
因此,他給諸葛亮了一個承諾。
而如今,諸葛亮直接認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