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周瑜退兵了,限購令
三國:從對大耳賊揮舞鋤頭開始 作者:憤怒的小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瑜退兵了!
在周瑜率領江東軍對柴桑、廬江二郡狂攻一個月後,終見攻克不了,退迴江東。
這道消息傳迴荊州。
神經緊繃的荊襄世家以及荊州百姓頓時轟動,歡欣鼓舞起來。
一邊前所未有興奮的同時。
另外一邊,荊州上下對劉封的文治武功的認知可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隨著黃巾之亂爆發,各路諸侯、梟雄並起,你方唱罷我登場。
曹操、孫權均是一方雄主。
不是善於之輩。
但是,驚聞劉封逼曹操,收迴宛城,設計黃祖、江東大戰,而自己卻出奇兵攻略柴桑、廬江,進而拿下江夏等等一係列的奇謀妙計。
讓人止不住眼前大亮、對劉封驚歎萬分。
戰果頗豐啊!
不過,緊隨的一件事,便扣人心弦了。
獲得如此巨大戰果,那這些戰果能不能守住?
要知道,丟失廬江郡、柴桑郡之後,周瑜、江東都急眼了。
因此,廬江、柴桑兩郡的戰況可謂牽動著荊襄世家、百姓的心。
不過,還好,廬江、柴桑兩郡在劉封手上固若金湯,周瑜久攻不下,無奈,退兵了!
荊襄世家、百姓人人鼓舞振奮,對劉封的信任、好感可謂飆升。
亂世之中,還有什麽能比把敵人拒之州外更令人感覺有安全感的事嗎?
江東退兵。
朝廷聖旨到來,封劉封為荊侯,領荊州牧。
劉封後院妻妾有喜。
一道接著一道的好消息接踵而來。
讓荊襄百姓人人喜笑開顏,興奮、開懷不已。
而就在荊襄百姓興奮、驚歎劉封的文治武功時。
荊襄幾大世家,糜家、蔡家、黃家、蒯家、龐家、馬家六大世家此時的心情既是激動又是緊張。
因為。
幾個月過去,在幾家聯合之下。
第一批精鹽、宣紙的批量生產終於出來了。
到了和百姓真正見麵的時候了。
當天晚上,一道消息便席卷整個襄陽城
明日早晨,將在六大世家所屬店鋪開始售賣。
一刀宣紙,一百二十張,價格兩金(兩萬錢),僅比蔡侯紙貴兩成。
一兩精鹽,價格20錢,僅比粗鹽價格貴一成。
(西漢100錢相當於後世30元購買力,東漢100錢相當於後世20元錢購買力。)
消息傳開,整個襄陽城頓時轟動。
事實上,精鹽、宣紙沒有大規模生產出來之前,六大世家在這幾個月並不是什麽都沒做,而是放出少量的精鹽、宣紙,悄悄的流入市場。
精鹽、宣紙早就在荊襄世家、百姓中有價無市了。
一兩精鹽被黑市炒到天價的100錢,就這還沒什麽貨源。
實在是劉封提供的精鹽可是後世精鹽技術製造出來的,遠非這個朝代粗製濫造的精鹽能比擬的。
而宣紙,更是誇張,一刀宣紙,一百二十張宣紙,售價達到恐怖的錢,也會被各大世家爭搶。
因為,宣紙和蔡侯紙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質量,清晰可見。
早在宣紙、精鹽大規模售賣之前,荊襄地區精鹽、宣紙便有著巨大的缺口。
可想而知,六大世家一經放出大規模售賣精鹽、宣紙消息,整個襄陽城會有多麽轟動。
就算是普通百姓,都精神振奮。
因為,精鹽、宣紙買了可不僅能自己用啊。
若能販賣到其他地方,那可能會獲得兩倍、三倍的迴報。
翌日,整個襄陽城轟動。
糜家、蔡家、黃家、蒯家、龐家、馬家六大世家在襄陽幾十家店鋪還沒開業,就全部被瘋狂的百姓以及世家中的小廝圍的水泄不通。
一個又一個的百姓拎著裝滿銀錢厚重的袋子,瘋狂的往裏麵擠。
辰時一刻!
六大世家的店鋪全部準時開門營業。
店鋪內早就堆滿了精鹽、宣紙。
轟!
擁擠的百姓瘋狂了,拎著裝滿銀錢厚重的袋子,大聲焦急道:
“快,一石精鹽,給我來一石精鹽,錢是吧?都在這裏!”
“這位客官不好意思,州牧有令,每人每日限購三兩精鹽,以便能讓更多荊襄百姓吃到安全可靠的食鹽!”
“神馬!!才賣三兩精鹽!!!”
“行行好吧,我家人多,每天三兩不夠吃的呀,我不要一石了,給八兩行嗎?”
“不好意思,每人每日限購三兩精鹽!”
“給我來十刀宣紙,這是二十金!”
“這位客官不好意思,宣紙產量有限,州牧有令,每人每日限購一刀宣紙,以便能讓更多荊襄百姓、寒門士子享受到宣紙!”
“宣紙也限購了??就那些百姓?他們有錢買嗎?”
“誰說我們沒錢買了?我們村湊了兩金,來一刀宣紙,州牧大人真是好人啊,讓我們這些百姓也能買宣紙,要是賣到南郡、長沙,那直接能翻一番……”
……
襄陽城內精鹽、宣紙一經售賣,全城百姓轟動。
往往一處六大世家的商鋪便人潮湧動,被擠的水泄不通。
不得不派遣差役來維持秩序。
靠近車騎將軍府的一處糜家店鋪,人潮後方。
劉封、龐統、徐庶、糜竺、蔡瑁、蒯良、龐家家主、馬家家主等等一眾人均是滿臉欣喜、激動的看著麵前火爆的銷售場景,劉封更是微笑道:
“哈哈,好呀,看來這精鹽、宣紙不僅能急百姓所需,還能為荊襄百姓帶來巨大福利,不錯。”
“相信這精鹽、宣紙很快便能引爆整個大漢,精鹽、宣紙,對百姓乃至士子,無一不是剛需,防不可防,天下十三州財富將皆入我荊州,我荊州百姓也定然更加富裕。”
聽著劉封的話,糜竺、蔡瑁、蒯良、龐家家主、馬家家主等人更加振奮。
要知道這精鹽、宣紙,劉封可是全權交給他們六家運營,若真是引爆整個大漢,驚天的財富入荊州,縱然他們家族隻是占了一小小部分,那也足以讓他們家族更上一層樓啊。
“主公,限購令一出,當真是對荊州百姓有諾大恩澤,百姓更加富裕,人人能分一杯羹,荊州將更加壯大!”
蒯良滿臉喜意,看著英俊渾身散發著上位者氣息的劉封,滿臉恭敬、歎服道。
聞言,不僅蒯良對劉封滿臉恭敬、歎服。一旁的龐統、徐庶、蔡瑁、糜竺等人都敬佩的看著劉封。
本來在大規模的售賣精鹽、宣紙之前,劉封突然下令說,對精鹽、宣紙進行限購。
他們很不理解,甚至,幾家聯合去找劉封。
這不是折損自己財路嗎?
不過,現在看來,劉封限購令才是王炸。
限購一出,真的會折損他們的財路嗎?
顯然,不。
根本不會。
甚至售賣的還更加火爆了。
因為,限購一出,針對的是其他世家、商人。
但是對廣大的荊州百姓卻是重大利好。
百姓能自己,或者幾人,乃至一個村集合去買精鹽、宣紙,然後去其他地方售賣。
他們各大世家的精鹽、宣紙沒少賣,甚至賣的更多。
畢竟,百姓相比較商人、世家多太多了。
這樣,他們的精鹽、宣紙不少賣,甚至賣的更多,而荊州的百姓也能更加富裕。
細細思考,這限購令當真有更富裕荊州之效,容不得蔡瑁、糜竺、蒯良等人不佩服。
“哈哈,若這限購令真能讓荊州百姓更加富裕,讓荊州更壯大,那也不枉封為一迴荊州之主了。”
聽著蒯良的感歎,劉封微微一笑,並不在意,限購令,在後世並不少見,若是放在大漢,能強一州百姓,那他劉封隻會高興。
“行了,精鹽、宣紙大賣,你們也能放心了,相信不久之後,整個大漢都會因為精鹽、宣紙而轟動。”
“當初精鹽、宣紙定價低廉,便是考慮到想要席卷整個大漢紙張、食鹽市場,鯨吞大漢諸州的財富壯大荊州,汝等家族也能順勢騰龍而起,再次壯大,這是個汝等家族強大的好機會啊,務必注意精鹽、宣紙生產的保密,另外,諸位也都迴去思考如何開辟大漢這個龐大的市場。”
“大家都散了吧!”
劉封微笑,直接把這個重任丟給六大世家,擺了擺手示意可以散了。
聞言,蔡瑁、蒯良、龐家家主等人均是精神振奮,滿臉漲紅,齊齊對劉封恭敬拱手:
“荊侯,我等一定做好保密工作,告辭!”
蔡瑁、蒯良、龐家家主等人心滿意足,鬥誌昂揚的走了,欲迴去再加派人手保證精鹽、宣紙的保密工作,同時思考如何把精鹽、宣紙擴張至整個大漢。
龐統、徐庶等人也迴去了,作為軍中左右軍師,如今周瑜率領大軍退去,還有很多善後工作要處理。
眾人皆散去,劉封也因為精鹽、宣紙的火爆而開心,更因為把精鹽、宣紙甩給幾大世家,讓他們去頭疼而一陣輕鬆。
在周瑜率領江東軍對柴桑、廬江二郡狂攻一個月後,終見攻克不了,退迴江東。
這道消息傳迴荊州。
神經緊繃的荊襄世家以及荊州百姓頓時轟動,歡欣鼓舞起來。
一邊前所未有興奮的同時。
另外一邊,荊州上下對劉封的文治武功的認知可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隨著黃巾之亂爆發,各路諸侯、梟雄並起,你方唱罷我登場。
曹操、孫權均是一方雄主。
不是善於之輩。
但是,驚聞劉封逼曹操,收迴宛城,設計黃祖、江東大戰,而自己卻出奇兵攻略柴桑、廬江,進而拿下江夏等等一係列的奇謀妙計。
讓人止不住眼前大亮、對劉封驚歎萬分。
戰果頗豐啊!
不過,緊隨的一件事,便扣人心弦了。
獲得如此巨大戰果,那這些戰果能不能守住?
要知道,丟失廬江郡、柴桑郡之後,周瑜、江東都急眼了。
因此,廬江、柴桑兩郡的戰況可謂牽動著荊襄世家、百姓的心。
不過,還好,廬江、柴桑兩郡在劉封手上固若金湯,周瑜久攻不下,無奈,退兵了!
荊襄世家、百姓人人鼓舞振奮,對劉封的信任、好感可謂飆升。
亂世之中,還有什麽能比把敵人拒之州外更令人感覺有安全感的事嗎?
江東退兵。
朝廷聖旨到來,封劉封為荊侯,領荊州牧。
劉封後院妻妾有喜。
一道接著一道的好消息接踵而來。
讓荊襄百姓人人喜笑開顏,興奮、開懷不已。
而就在荊襄百姓興奮、驚歎劉封的文治武功時。
荊襄幾大世家,糜家、蔡家、黃家、蒯家、龐家、馬家六大世家此時的心情既是激動又是緊張。
因為。
幾個月過去,在幾家聯合之下。
第一批精鹽、宣紙的批量生產終於出來了。
到了和百姓真正見麵的時候了。
當天晚上,一道消息便席卷整個襄陽城
明日早晨,將在六大世家所屬店鋪開始售賣。
一刀宣紙,一百二十張,價格兩金(兩萬錢),僅比蔡侯紙貴兩成。
一兩精鹽,價格20錢,僅比粗鹽價格貴一成。
(西漢100錢相當於後世30元購買力,東漢100錢相當於後世20元錢購買力。)
消息傳開,整個襄陽城頓時轟動。
事實上,精鹽、宣紙沒有大規模生產出來之前,六大世家在這幾個月並不是什麽都沒做,而是放出少量的精鹽、宣紙,悄悄的流入市場。
精鹽、宣紙早就在荊襄世家、百姓中有價無市了。
一兩精鹽被黑市炒到天價的100錢,就這還沒什麽貨源。
實在是劉封提供的精鹽可是後世精鹽技術製造出來的,遠非這個朝代粗製濫造的精鹽能比擬的。
而宣紙,更是誇張,一刀宣紙,一百二十張宣紙,售價達到恐怖的錢,也會被各大世家爭搶。
因為,宣紙和蔡侯紙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質量,清晰可見。
早在宣紙、精鹽大規模售賣之前,荊襄地區精鹽、宣紙便有著巨大的缺口。
可想而知,六大世家一經放出大規模售賣精鹽、宣紙消息,整個襄陽城會有多麽轟動。
就算是普通百姓,都精神振奮。
因為,精鹽、宣紙買了可不僅能自己用啊。
若能販賣到其他地方,那可能會獲得兩倍、三倍的迴報。
翌日,整個襄陽城轟動。
糜家、蔡家、黃家、蒯家、龐家、馬家六大世家在襄陽幾十家店鋪還沒開業,就全部被瘋狂的百姓以及世家中的小廝圍的水泄不通。
一個又一個的百姓拎著裝滿銀錢厚重的袋子,瘋狂的往裏麵擠。
辰時一刻!
六大世家的店鋪全部準時開門營業。
店鋪內早就堆滿了精鹽、宣紙。
轟!
擁擠的百姓瘋狂了,拎著裝滿銀錢厚重的袋子,大聲焦急道:
“快,一石精鹽,給我來一石精鹽,錢是吧?都在這裏!”
“這位客官不好意思,州牧有令,每人每日限購三兩精鹽,以便能讓更多荊襄百姓吃到安全可靠的食鹽!”
“神馬!!才賣三兩精鹽!!!”
“行行好吧,我家人多,每天三兩不夠吃的呀,我不要一石了,給八兩行嗎?”
“不好意思,每人每日限購三兩精鹽!”
“給我來十刀宣紙,這是二十金!”
“這位客官不好意思,宣紙產量有限,州牧有令,每人每日限購一刀宣紙,以便能讓更多荊襄百姓、寒門士子享受到宣紙!”
“宣紙也限購了??就那些百姓?他們有錢買嗎?”
“誰說我們沒錢買了?我們村湊了兩金,來一刀宣紙,州牧大人真是好人啊,讓我們這些百姓也能買宣紙,要是賣到南郡、長沙,那直接能翻一番……”
……
襄陽城內精鹽、宣紙一經售賣,全城百姓轟動。
往往一處六大世家的商鋪便人潮湧動,被擠的水泄不通。
不得不派遣差役來維持秩序。
靠近車騎將軍府的一處糜家店鋪,人潮後方。
劉封、龐統、徐庶、糜竺、蔡瑁、蒯良、龐家家主、馬家家主等等一眾人均是滿臉欣喜、激動的看著麵前火爆的銷售場景,劉封更是微笑道:
“哈哈,好呀,看來這精鹽、宣紙不僅能急百姓所需,還能為荊襄百姓帶來巨大福利,不錯。”
“相信這精鹽、宣紙很快便能引爆整個大漢,精鹽、宣紙,對百姓乃至士子,無一不是剛需,防不可防,天下十三州財富將皆入我荊州,我荊州百姓也定然更加富裕。”
聽著劉封的話,糜竺、蔡瑁、蒯良、龐家家主、馬家家主等人更加振奮。
要知道這精鹽、宣紙,劉封可是全權交給他們六家運營,若真是引爆整個大漢,驚天的財富入荊州,縱然他們家族隻是占了一小小部分,那也足以讓他們家族更上一層樓啊。
“主公,限購令一出,當真是對荊州百姓有諾大恩澤,百姓更加富裕,人人能分一杯羹,荊州將更加壯大!”
蒯良滿臉喜意,看著英俊渾身散發著上位者氣息的劉封,滿臉恭敬、歎服道。
聞言,不僅蒯良對劉封滿臉恭敬、歎服。一旁的龐統、徐庶、蔡瑁、糜竺等人都敬佩的看著劉封。
本來在大規模的售賣精鹽、宣紙之前,劉封突然下令說,對精鹽、宣紙進行限購。
他們很不理解,甚至,幾家聯合去找劉封。
這不是折損自己財路嗎?
不過,現在看來,劉封限購令才是王炸。
限購一出,真的會折損他們的財路嗎?
顯然,不。
根本不會。
甚至售賣的還更加火爆了。
因為,限購一出,針對的是其他世家、商人。
但是對廣大的荊州百姓卻是重大利好。
百姓能自己,或者幾人,乃至一個村集合去買精鹽、宣紙,然後去其他地方售賣。
他們各大世家的精鹽、宣紙沒少賣,甚至賣的更多。
畢竟,百姓相比較商人、世家多太多了。
這樣,他們的精鹽、宣紙不少賣,甚至賣的更多,而荊州的百姓也能更加富裕。
細細思考,這限購令當真有更富裕荊州之效,容不得蔡瑁、糜竺、蒯良等人不佩服。
“哈哈,若這限購令真能讓荊州百姓更加富裕,讓荊州更壯大,那也不枉封為一迴荊州之主了。”
聽著蒯良的感歎,劉封微微一笑,並不在意,限購令,在後世並不少見,若是放在大漢,能強一州百姓,那他劉封隻會高興。
“行了,精鹽、宣紙大賣,你們也能放心了,相信不久之後,整個大漢都會因為精鹽、宣紙而轟動。”
“當初精鹽、宣紙定價低廉,便是考慮到想要席卷整個大漢紙張、食鹽市場,鯨吞大漢諸州的財富壯大荊州,汝等家族也能順勢騰龍而起,再次壯大,這是個汝等家族強大的好機會啊,務必注意精鹽、宣紙生產的保密,另外,諸位也都迴去思考如何開辟大漢這個龐大的市場。”
“大家都散了吧!”
劉封微笑,直接把這個重任丟給六大世家,擺了擺手示意可以散了。
聞言,蔡瑁、蒯良、龐家家主等人均是精神振奮,滿臉漲紅,齊齊對劉封恭敬拱手:
“荊侯,我等一定做好保密工作,告辭!”
蔡瑁、蒯良、龐家家主等人心滿意足,鬥誌昂揚的走了,欲迴去再加派人手保證精鹽、宣紙的保密工作,同時思考如何把精鹽、宣紙擴張至整個大漢。
龐統、徐庶等人也迴去了,作為軍中左右軍師,如今周瑜率領大軍退去,還有很多善後工作要處理。
眾人皆散去,劉封也因為精鹽、宣紙的火爆而開心,更因為把精鹽、宣紙甩給幾大世家,讓他們去頭疼而一陣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