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誰的黃鶴樓更好
開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作者:醉心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愛不愛的,萬一有人誤會怎麽辦。
不過說的倒是沒有錯,他們文人之間有自己的偶像,這個再正常不過了。
“孟浩然前輩您這話就謙虛了,這誰人不知道孟浩然前輩您的大名呢,”陸遊笑道“您和李白前輩的詩,各有各的風采。”
高適也點頭“確實如此。”
“直到公元727年,一直求職無果的孟浩然前輩您終於等到了一次能夠施展才華的機會。
因為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將詩賦列入了進士科。
於是孟浩然前輩您告白李白前輩,奔赴京城參加科舉。
這也是孟浩然前輩您第一次參加科舉。”
孟浩然聽到這個,苦笑了一下“小仙人,我這科舉,沒中,”他一直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能夠中的,結果,罷了,他現在也早已經看透了。
雖然是沒中,但是現在結果已然不一樣了。
不過要是小仙人沒有出現,他之後又是什麽樣的呢?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無奈,其實科舉沒有中很正常的,這科舉也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
“確實沒中,”黎霧點點頭,一臉同情的看著孟浩然,甚至還惹怒了唐玄宗李隆基。
“初入京城的孟浩然前輩您那可謂是意氣風發,在考前太學的一次詩會上,以一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傾服,無人再敢動筆。
而孟浩然前輩您也因此打進了開元年間最頂流的詩友圈。
名相張九齡、詩佛王維和正在準備考試的未來七絕聖手王昌齡都成了孟浩然前輩您的好友然而考試結果公布之後,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孟浩然前輩您沒有中,您的好友王昌齡中了進士。
正當考場失意的孟浩然前輩您準備收拾鋪蓋準備迴老家繼續歸隱的時候。
您的好友王維又給您創造了一次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當時身為太樂丞的王維是可以自由進入宮廷的。
臨別前,想帶孟浩然前輩您去宮中見一見世麵。
結果,當時就偏偏碰到了前來慰問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自然早就聽聞孟浩然前輩您的大名,也知道您略有文采,於是就讓您現場作詩。
於是孟浩然前輩您就作了一首
《歲暮歸南山》,沒想到其中的一句,‘不才明主棄’,涉嫌吐槽皇帝,唐玄宗一聽,當時就不開心了。
哪裏還能留孟浩然前輩您,於是這大好機會就便成了絆腳石,孟浩然前輩您也因此被放歸襄陽繼續歸隱,從此斷了仕途。”
黎霧同情的看了孟浩然一眼,誰知道,這偏偏就惹怒了唐玄宗。
孟浩然抿唇,沉默不語,小仙人說的這些都還未曾發生,
不過孟浩然也覺得自己的運氣是差了些,他敢肯定自己肯定沒有吐槽皇帝,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的。
天幕前的李隆基臉色不好看,這個孟浩然膽子很大嘛,不過現在也不關他們的事了,他早就已經被架空了,做了太上皇。
至於為什麽還活著,到底是皇帝,也不可能把他殺了不是?
隻能把他囚禁在這宮殿之中,李隆基也習慣了 每日就醉生夢死,有時候也覺得心中憤憤不平,他難道不是一位好皇帝嗎?
他為大唐鞠躬盡瘁,大唐盛世難道不是他帶來的嗎?
後麵的安史之亂都還未發生,就要安到自己頭上去,天下哪裏有這樣的道理?
即使李隆基再生氣,也絲毫沒有辦法,所有人都希望他退位,若他不退位,死一個皇帝,又有什麽好奇怪的
還有老祖宗們支持,他隻能逼迫退位了。
即使他再三保證自己肯定不會犯糊塗,但是依舊沒有任何用。
彈幕,老祖宗們在討論孟浩然這個詩到底有沒有在皇帝。
天幕
“公元792年,孟浩然前輩您離開京城,去了不是少地方,和很多好友一起作詩。
不過孟浩然前輩您還是心入仕,於是在公元734年的時候,孟浩然前輩您第二次前往京城求仕,結果自然沒成功,於是您又迴到襄陽。
襄州刺史韓朝宗非常欣賞孟浩然前輩您,於是便邀請孟浩然前輩您參加宴會,想向朝廷舉薦您。
不過孟浩然前輩您想到之前到京城求見張九齡沒有結果,所以您認為韓朝宗自然也是無法讓您入仕的,於是便沒有去。
後麵孟浩然前輩您在途徑江夏時在黃鶴樓和李白前輩再次見麵。
李白前輩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您送行。”
孟浩然笑了起來“沒想到太白兄還為我寫了一首有關黃鶴樓的詩。”
他前麵看過小仙人所播放的《長安三萬裏》,也知道太白兄的執念,想比崔顥寫的黃鶴樓還要好,也不知道有沒有作出來。
天幕前輩李白隻是苦笑了一聲,不可否認,崔顥的黃鶴樓寫得確實好。
他也不由得在心中念起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彈幕也討論起了崔顥和李白還有電影,高適等人來。
“是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陸遊站了起來,把手背在後麵,念出了這首詩。
“好詩,太白兄不愧為詩仙,”孟浩然滿意的點點頭。
彈幕有不少人拿李白的黃鶴樓和崔顥的黃鶴樓相比較,有的覺得崔顥的更好些,也有的覺得李白的更好些。
吵不出個所以然來,後麵李白在彈幕上說,自己的黃鶴樓確實不如崔顥的,讀崔顥的黃鶴樓確實把他給震驚到了,寫得極好!
不過自己也不差不是嗎?
承認對方比自己厲害,李白還是敢的,而且還想結交一番呢。
崔顥看到李白的彈幕,隻是笑著搖搖頭,他自然也是比較欣賞李白的,小仙人都承認的詩仙,不管在大唐還是在後世,都比自己出名多了。
想來記住李白的人可比記住他崔顥的人要多得多,他也是羨慕李白的。
“自然,都說了,李白前輩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前輩那可是詩詞圈頂流存在,從未落下來過,可想而知,知名度很高滴,讀過書的基本就沒有人不知道李白杜甫兩位前輩了,”其他詩人詞人可能不知道,記不住,但是李白杜甫這個要是不知道那就真的無話可說了。
不過說的倒是沒有錯,他們文人之間有自己的偶像,這個再正常不過了。
“孟浩然前輩您這話就謙虛了,這誰人不知道孟浩然前輩您的大名呢,”陸遊笑道“您和李白前輩的詩,各有各的風采。”
高適也點頭“確實如此。”
“直到公元727年,一直求職無果的孟浩然前輩您終於等到了一次能夠施展才華的機會。
因為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將詩賦列入了進士科。
於是孟浩然前輩您告白李白前輩,奔赴京城參加科舉。
這也是孟浩然前輩您第一次參加科舉。”
孟浩然聽到這個,苦笑了一下“小仙人,我這科舉,沒中,”他一直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能夠中的,結果,罷了,他現在也早已經看透了。
雖然是沒中,但是現在結果已然不一樣了。
不過要是小仙人沒有出現,他之後又是什麽樣的呢?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無奈,其實科舉沒有中很正常的,這科舉也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
“確實沒中,”黎霧點點頭,一臉同情的看著孟浩然,甚至還惹怒了唐玄宗李隆基。
“初入京城的孟浩然前輩您那可謂是意氣風發,在考前太學的一次詩會上,以一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傾服,無人再敢動筆。
而孟浩然前輩您也因此打進了開元年間最頂流的詩友圈。
名相張九齡、詩佛王維和正在準備考試的未來七絕聖手王昌齡都成了孟浩然前輩您的好友然而考試結果公布之後,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孟浩然前輩您沒有中,您的好友王昌齡中了進士。
正當考場失意的孟浩然前輩您準備收拾鋪蓋準備迴老家繼續歸隱的時候。
您的好友王維又給您創造了一次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當時身為太樂丞的王維是可以自由進入宮廷的。
臨別前,想帶孟浩然前輩您去宮中見一見世麵。
結果,當時就偏偏碰到了前來慰問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自然早就聽聞孟浩然前輩您的大名,也知道您略有文采,於是就讓您現場作詩。
於是孟浩然前輩您就作了一首
《歲暮歸南山》,沒想到其中的一句,‘不才明主棄’,涉嫌吐槽皇帝,唐玄宗一聽,當時就不開心了。
哪裏還能留孟浩然前輩您,於是這大好機會就便成了絆腳石,孟浩然前輩您也因此被放歸襄陽繼續歸隱,從此斷了仕途。”
黎霧同情的看了孟浩然一眼,誰知道,這偏偏就惹怒了唐玄宗。
孟浩然抿唇,沉默不語,小仙人說的這些都還未曾發生,
不過孟浩然也覺得自己的運氣是差了些,他敢肯定自己肯定沒有吐槽皇帝,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的。
天幕前的李隆基臉色不好看,這個孟浩然膽子很大嘛,不過現在也不關他們的事了,他早就已經被架空了,做了太上皇。
至於為什麽還活著,到底是皇帝,也不可能把他殺了不是?
隻能把他囚禁在這宮殿之中,李隆基也習慣了 每日就醉生夢死,有時候也覺得心中憤憤不平,他難道不是一位好皇帝嗎?
他為大唐鞠躬盡瘁,大唐盛世難道不是他帶來的嗎?
後麵的安史之亂都還未發生,就要安到自己頭上去,天下哪裏有這樣的道理?
即使李隆基再生氣,也絲毫沒有辦法,所有人都希望他退位,若他不退位,死一個皇帝,又有什麽好奇怪的
還有老祖宗們支持,他隻能逼迫退位了。
即使他再三保證自己肯定不會犯糊塗,但是依舊沒有任何用。
彈幕,老祖宗們在討論孟浩然這個詩到底有沒有在皇帝。
天幕
“公元792年,孟浩然前輩您離開京城,去了不是少地方,和很多好友一起作詩。
不過孟浩然前輩您還是心入仕,於是在公元734年的時候,孟浩然前輩您第二次前往京城求仕,結果自然沒成功,於是您又迴到襄陽。
襄州刺史韓朝宗非常欣賞孟浩然前輩您,於是便邀請孟浩然前輩您參加宴會,想向朝廷舉薦您。
不過孟浩然前輩您想到之前到京城求見張九齡沒有結果,所以您認為韓朝宗自然也是無法讓您入仕的,於是便沒有去。
後麵孟浩然前輩您在途徑江夏時在黃鶴樓和李白前輩再次見麵。
李白前輩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您送行。”
孟浩然笑了起來“沒想到太白兄還為我寫了一首有關黃鶴樓的詩。”
他前麵看過小仙人所播放的《長安三萬裏》,也知道太白兄的執念,想比崔顥寫的黃鶴樓還要好,也不知道有沒有作出來。
天幕前輩李白隻是苦笑了一聲,不可否認,崔顥的黃鶴樓寫得確實好。
他也不由得在心中念起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彈幕也討論起了崔顥和李白還有電影,高適等人來。
“是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陸遊站了起來,把手背在後麵,念出了這首詩。
“好詩,太白兄不愧為詩仙,”孟浩然滿意的點點頭。
彈幕有不少人拿李白的黃鶴樓和崔顥的黃鶴樓相比較,有的覺得崔顥的更好些,也有的覺得李白的更好些。
吵不出個所以然來,後麵李白在彈幕上說,自己的黃鶴樓確實不如崔顥的,讀崔顥的黃鶴樓確實把他給震驚到了,寫得極好!
不過自己也不差不是嗎?
承認對方比自己厲害,李白還是敢的,而且還想結交一番呢。
崔顥看到李白的彈幕,隻是笑著搖搖頭,他自然也是比較欣賞李白的,小仙人都承認的詩仙,不管在大唐還是在後世,都比自己出名多了。
想來記住李白的人可比記住他崔顥的人要多得多,他也是羨慕李白的。
“自然,都說了,李白前輩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前輩那可是詩詞圈頂流存在,從未落下來過,可想而知,知名度很高滴,讀過書的基本就沒有人不知道李白杜甫兩位前輩了,”其他詩人詞人可能不知道,記不住,但是李白杜甫這個要是不知道那就真的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