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一生都愛彈劾的包大人
開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作者:醉心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包大人還可以給鬼做主呢,當真是厲害,”狄仁傑拿起酒杯朝幾人舉了舉。
這一個動作就知道是要做什麽了 眾人喝了酒。
“這我可不敢認,包某就是普通人,哪裏還能審鬼,這都是誇大了,”包拯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至於有傳言說自己居然能審鬼,包拯自己都已經震驚無比了。
不是,這些他自己怎麽不知道?
天幕前的百姓,對對對 就是這樣的,包大人就是那麽厲害,白天審人晚上審鬼,給那些冤死的鬼魂做主。
他們就知道包大人是天大的好官,連冤鬼都知道隻有包大人可以幫他們做主。
於是包拯又多了很多前麵朝代的粉絲,他們就喜歡這樣的好官。
“雖說確實是誇張了些,但是包大人審過無數案件,斷案如神,這才會有那些說法,說明包大人您在百姓心中是非常厲害的,隻有包大人您才能讓百姓信任,”宋慈用羨慕的目光看著包拯。
別說,他都要羨慕死包大人了,包大人的民間故事,戲劇他可是沒少聽沒少看。
這民間要是誰受了冤枉,不是叫青天大老爺給他們做主,青天大老爺指的是那些為百姓主持公道、清廉正直的好官員 不過包大人之後 就是指包大人了。
包大人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外號 叫做‘包青天’!
以至於很多人都隻記得包大人叫包青天而不知道包大人真實名字呢。
“確定如此說明包大人您能給百姓做主的形象深入民間呐,”她的童年偶像那自然是厲害的,以前覺得包大人可厲害可厲害了,什麽妖魔鬼怪在他手上都得乖乖認罪。
長大後也覺得包大人厲害,而且還大膽不怕死。
“我還是繼續說包大人吧。
我方才也說了,包大人您一生的在彈劾別人,隻要犯了錯的被包大人您給知道,管他是敵是友都得被您彈劾。
所以導致包大人您沒啥朋友,親朋好友都恨不得離包大人您遠遠的,生怕被您彈劾。
就是不知道包大人您和王拱辰前輩誰更彈劾得更厲害了,不過我想應該是包大人您。
不過王拱辰前輩也曾多讓,畢竟能把歐陽修前輩彈劾到被貶到了滁州,最後歐陽修前輩寫了那篇《醉翁亭記》,讓我們後世背慘了,”黎霧頗為無奈的模樣。
難怪當初王拱辰要舉薦包大人,原來兩個人都那麽愛彈劾別人。
宋仁宗時期:被小仙人說到自己喜歡彈劾別人的王拱辰沉默了,不是,他確實是喜歡彈劾了那麽億點點而已。
歐陽修不想說話,他不想和這些動不動就各種彈劾他的人說話。
他被自己的好友王拱辰彈劾他說什麽了,根本就沒有人知道他的痛,好友給他狠狠來了一刀。
大臣們瑟瑟發抖,其實他們覺得包拯更可怕,當然王大人也一樣。
彈幕也都在討論某某大人特別愛彈劾這個事情,朝廷上總是有那麽幾個頭鐵不怕死的大臣,老是揪住他們的小辮子不放,稍微做了點什麽就要彈劾他們,叫人恨得牙癢癢但是又無可奈何,這才是是無奈。
得罪又得罪不起,罵也罵不過,罵了還要被彈劾,隻能看到了就躲得遠遠的去。
天幕
“小仙人,其實也沒有那麽誇張了 若是他們不犯錯 我又怎會去彈劾,”包拯道,絲毫不覺得自己彈劾別人有什麽錯,他問心無愧。
宋慈和狄仁傑朝他豎起大拇指,每次,就應該這麽多,就要彈劾,讓他們想為非作歹的官員瑟瑟發抖吧。
黎霧沒有接話,這個事情吧,也不能說錯,隻能說太容易得罪人。
“咳咳,”所以黎霧選擇跳過這個話題。
“包大人您四彈皇親郭承佑,七彈贓官王逵,就連宋仁宗的老丈人張堯佐包大人您也不怕,多次彈劾他。
據統計,在包大人您的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
幾乎都是當朝權貴,包大人您還得了個‘包彈’的外號。
這和包大人您同朝為官的大臣們得瑟瑟發抖了吧,生怕得罪您遭老罪了。
就連宋仁宗都怕了您了,”黎霧搖搖頭,據說包大人太過激動,口水都噴到宋仁宗臉上,宋仁宗也沒有計較,可見這宋仁宗脾氣還是非常不錯滴。
而且在宋仁宗這個時候出名的大臣數不勝數,什麽包拯、歐陽修、狄青、範仲淹、韓琦、王安石、司馬光、黃庭堅、沈括等等,老多老多人了。
單單一個宋仁宗時期,就冒出這麽多人才來,還有蘇軾蘇轍也是宋仁宗時期的,不過出生晚了些 在宋神宗時期更為活躍。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看包拯的眼神完完全全的變了,很多人則在心裏感歎 還好還好他們沒有和這個包大人一個朝代 ,不然遭老罪了。
天天被彈劾,這誰受得了哇。
百姓則完全不一樣,看向包拯的眼睛仿佛會發光。
連皇親國戚都敢彈劾,還有什麽是包大人不夠彈劾的,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包大人,包大人就是這般厲害。
連前麵很多朝代的百姓都被包大人給折服了,變成了他的粉絲,還在彈幕上包大人的戲劇,他們也要看!!!
為民做主的官,自古以來並不少,但是能像包大人這般,少之又少。
“官家可不是怕我,是煩我,”包拯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官家煩他煩得要死,但是他還是要彈劾的,隻要他還活著,他就要彈劾,絕對不允許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員能為非作歹。
宋仁宗很想抓住包拯的肩膀喊到:幾人知道朕煩你,能不能少彈劾一些,朕做夢都是你在彈劾,硬生生把朕嚇醒,滿腦子的某某大臣又幹了什麽什麽。
幾人憋著笑,還是安慰了包拯幾句,不過包拯並不需要安慰。
“公元1055年,包大人您因為擔保推薦的官員失誤獲罪,貶官兵部員外郎、知池州。
第二年,又複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
公元1058年,因為宋仁宗晚年遲遲不願意立太子,這個怎麽可以,這個包大人您是看不下去的。
包大人您也多次勸諫,但是宋仁宗他就是不聽,就是不立太子。
包大人您多次勸諫立太子,人宋仁宗煩得要死,見了包大人恨不得立刻掉頭就跑的那種。
而包大人您到最後竟然直接辣住宋仁宗的袖子不人他走!
這除了包大人如此大膽,也沒有誰了。”
這一個動作就知道是要做什麽了 眾人喝了酒。
“這我可不敢認,包某就是普通人,哪裏還能審鬼,這都是誇大了,”包拯也是無奈的搖搖頭,至於有傳言說自己居然能審鬼,包拯自己都已經震驚無比了。
不是,這些他自己怎麽不知道?
天幕前的百姓,對對對 就是這樣的,包大人就是那麽厲害,白天審人晚上審鬼,給那些冤死的鬼魂做主。
他們就知道包大人是天大的好官,連冤鬼都知道隻有包大人可以幫他們做主。
於是包拯又多了很多前麵朝代的粉絲,他們就喜歡這樣的好官。
“雖說確實是誇張了些,但是包大人審過無數案件,斷案如神,這才會有那些說法,說明包大人您在百姓心中是非常厲害的,隻有包大人您才能讓百姓信任,”宋慈用羨慕的目光看著包拯。
別說,他都要羨慕死包大人了,包大人的民間故事,戲劇他可是沒少聽沒少看。
這民間要是誰受了冤枉,不是叫青天大老爺給他們做主,青天大老爺指的是那些為百姓主持公道、清廉正直的好官員 不過包大人之後 就是指包大人了。
包大人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外號 叫做‘包青天’!
以至於很多人都隻記得包大人叫包青天而不知道包大人真實名字呢。
“確定如此說明包大人您能給百姓做主的形象深入民間呐,”她的童年偶像那自然是厲害的,以前覺得包大人可厲害可厲害了,什麽妖魔鬼怪在他手上都得乖乖認罪。
長大後也覺得包大人厲害,而且還大膽不怕死。
“我還是繼續說包大人吧。
我方才也說了,包大人您一生的在彈劾別人,隻要犯了錯的被包大人您給知道,管他是敵是友都得被您彈劾。
所以導致包大人您沒啥朋友,親朋好友都恨不得離包大人您遠遠的,生怕被您彈劾。
就是不知道包大人您和王拱辰前輩誰更彈劾得更厲害了,不過我想應該是包大人您。
不過王拱辰前輩也曾多讓,畢竟能把歐陽修前輩彈劾到被貶到了滁州,最後歐陽修前輩寫了那篇《醉翁亭記》,讓我們後世背慘了,”黎霧頗為無奈的模樣。
難怪當初王拱辰要舉薦包大人,原來兩個人都那麽愛彈劾別人。
宋仁宗時期:被小仙人說到自己喜歡彈劾別人的王拱辰沉默了,不是,他確實是喜歡彈劾了那麽億點點而已。
歐陽修不想說話,他不想和這些動不動就各種彈劾他的人說話。
他被自己的好友王拱辰彈劾他說什麽了,根本就沒有人知道他的痛,好友給他狠狠來了一刀。
大臣們瑟瑟發抖,其實他們覺得包拯更可怕,當然王大人也一樣。
彈幕也都在討論某某大人特別愛彈劾這個事情,朝廷上總是有那麽幾個頭鐵不怕死的大臣,老是揪住他們的小辮子不放,稍微做了點什麽就要彈劾他們,叫人恨得牙癢癢但是又無可奈何,這才是是無奈。
得罪又得罪不起,罵也罵不過,罵了還要被彈劾,隻能看到了就躲得遠遠的去。
天幕
“小仙人,其實也沒有那麽誇張了 若是他們不犯錯 我又怎會去彈劾,”包拯道,絲毫不覺得自己彈劾別人有什麽錯,他問心無愧。
宋慈和狄仁傑朝他豎起大拇指,每次,就應該這麽多,就要彈劾,讓他們想為非作歹的官員瑟瑟發抖吧。
黎霧沒有接話,這個事情吧,也不能說錯,隻能說太容易得罪人。
“咳咳,”所以黎霧選擇跳過這個話題。
“包大人您四彈皇親郭承佑,七彈贓官王逵,就連宋仁宗的老丈人張堯佐包大人您也不怕,多次彈劾他。
據統計,在包大人您的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
幾乎都是當朝權貴,包大人您還得了個‘包彈’的外號。
這和包大人您同朝為官的大臣們得瑟瑟發抖了吧,生怕得罪您遭老罪了。
就連宋仁宗都怕了您了,”黎霧搖搖頭,據說包大人太過激動,口水都噴到宋仁宗臉上,宋仁宗也沒有計較,可見這宋仁宗脾氣還是非常不錯滴。
而且在宋仁宗這個時候出名的大臣數不勝數,什麽包拯、歐陽修、狄青、範仲淹、韓琦、王安石、司馬光、黃庭堅、沈括等等,老多老多人了。
單單一個宋仁宗時期,就冒出這麽多人才來,還有蘇軾蘇轍也是宋仁宗時期的,不過出生晚了些 在宋神宗時期更為活躍。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看包拯的眼神完完全全的變了,很多人則在心裏感歎 還好還好他們沒有和這個包大人一個朝代 ,不然遭老罪了。
天天被彈劾,這誰受得了哇。
百姓則完全不一樣,看向包拯的眼睛仿佛會發光。
連皇親國戚都敢彈劾,還有什麽是包大人不夠彈劾的,這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包大人,包大人就是這般厲害。
連前麵很多朝代的百姓都被包大人給折服了,變成了他的粉絲,還在彈幕上包大人的戲劇,他們也要看!!!
為民做主的官,自古以來並不少,但是能像包大人這般,少之又少。
“官家可不是怕我,是煩我,”包拯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官家煩他煩得要死,但是他還是要彈劾的,隻要他還活著,他就要彈劾,絕對不允許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員能為非作歹。
宋仁宗很想抓住包拯的肩膀喊到:幾人知道朕煩你,能不能少彈劾一些,朕做夢都是你在彈劾,硬生生把朕嚇醒,滿腦子的某某大臣又幹了什麽什麽。
幾人憋著笑,還是安慰了包拯幾句,不過包拯並不需要安慰。
“公元1055年,包大人您因為擔保推薦的官員失誤獲罪,貶官兵部員外郎、知池州。
第二年,又複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
公元1058年,因為宋仁宗晚年遲遲不願意立太子,這個怎麽可以,這個包大人您是看不下去的。
包大人您也多次勸諫,但是宋仁宗他就是不聽,就是不立太子。
包大人您多次勸諫立太子,人宋仁宗煩得要死,見了包大人恨不得立刻掉頭就跑的那種。
而包大人您到最後竟然直接辣住宋仁宗的袖子不人他走!
這除了包大人如此大膽,也沒有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