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諸葛亮和佤族人
開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作者:醉心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謙也跟著點頭。
彈幕都討論瘋了,特別是文人們,就算不是文人,其他人看到那麽多書,那也是喜歡的,就連百姓都喜歡書。
因為啥,因為書貴啊,那麽多書,得多少錢?
若是他們的孩子可以免費在裏麵看書該有多好。
而且那麽多書,得看多久才能看完?
“圖書館呐,這個,也不是不行,”黎霧努力擠出微笑,她覺得圖書館可枯燥無味了,她不愛看書,家裏雖然買了那麽多書,她沒有翻過一本,都是新書很多連包裝都沒有拆封的。
問她為什麽要買那麽多書,第一,書不是她全買的,第二,突然來了興趣就買了,第三,因為要裝一下。
總之書到了家之後,就被放了起來,沒再看過了。
三人吃東西,而黎霧則是看了看彈幕,看看老祖宗們發言想去哪裏好了。
總不能一直去圖書館不是?
“三位前輩,不如我們去逛一逛這風土人情?而且最近很多人旅遊,人特別多,特別多的熱鬧,”黎霧道,其實如果可以,她並不是特別想出門,但是帶了老祖宗們,總不能不出門吧。
“風土人情?”
“小仙人說去哪裏就去哪裏。”
“好勒,我安排,出發出發,”黎霧笑嘻嘻的說道,她已經想好要去哪裏了。
就離她不遠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寨子,人老多了,她們這邊特別多的少數民族,被少數民族給包圍了。
準備好了東西就坐上了車,在山上的時候,一輛車,其他人家也都沒有,一到城裏,車那是多到不行,全都是車,一眼看過去,那是密密麻麻的。
終於到了地方,人也特別多,這讓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紛紛咂舌,這後世人也太多了吧。
這以前小仙人出去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那麽多人呐,怎麽現在那麽多,難道都跑到一個地方來遊玩了嗎?
黎霧表示,並不是,隻要什麽節假日,那是哪哪都是人,都說節假日擠,但是也就節假日才熱鬧不是?
哪裏熱鬧人們就愛往哪裏擠,人多才好玩嘛。
寨子是要門票的,特別是節假日。
看到打扮奇異的,也是見怪不怪。
“小仙人,他們穿得怎麽那麽奇怪?”房玄齡問道。
黎霧想捂臉“房相,對他們來說,你們穿得才奇怪。”
三人沉默,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再看看其他人的衣服,也確實,在其他人看來,他們幾人穿得更奇怪。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直接要笑瘋了,很多人都在問,那些人頭上身上戴的是什麽?
是銀嗎?
“這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寨子,是苗族的,她們戴的都是銀的,現在是節假日,所以會有很多的節目啥的,很多人都會來這裏玩的,”黎霧說道,一會還要跳舞吃肉啥的。
彈幕
秦始皇嬴政:小仙人,你沒聽說錯吧,這戴的都是銀子,那麽有錢的嗎?
這讓嬴政看得火熱,一個人身上最少也得幾十斤銀子吧,不重嗎?
這也太有錢了,給他多好啊。
百姓更是傻了眼,第一次看到有人戴那麽多銀子在身上,真不怕被搶嗎?
別說,還有點好看是怎麽迴事,要是給他們帶那麽多銀子,他們也樂意 銀子啊,誰不愛?
“小仙人,這全是銀子啊?這後世這麽有錢的嗎?”於謙問道,不敢想,完全不敢想。
“這不是很正常嗎?應該有老祖宗們接觸過這些民族的,應該也都看過,”黎霧說道,彈幕很多人現身說法,像什麽奢香夫人、張之洞等人都現身說法,說確實建國,對他們來說,並不算有什麽特別的。
不過沒有見過的是真覺得特別得很。
“三位前輩,我想去換一下他們穿的這個衣服,”黎霧說道,三人自然沒有意見。
於是黎霧換了衣服,戴了頭飾項鏈,有一說一有點重,好在不是真的銀,不知道是什麽材料。
當然,這要是真的銀,丟了怎麽辦?
這些可都是租的,肯定不可能是真銀呐,隻有她們自己的,才是真的銀,而且也就隻有重大節日才會戴上,平日都是保存起來,不會隨意去戴的。
黎霧帶著三人去看了表演,還有到處都有敬酒的,黎霧是女孩所以沒有被為難要喝酒,但是諸葛亮三人不一樣了。
“諸葛丞相,說到少數民族,其實您也和少數民族有些關係,”黎霧說到這個,諸葛亮有些不解。
“佤族,這個早在,先秦時期就被人知道的一個民族,但是讓佤族真正接受中原王朝管轄是在漢武帝時期,不過那個時候佤族也隻是聽宣並不聽調,直到東漢末年,諸葛丞相您的出現。
劉備去世後,諸葛丞相您為了能夠安心北伐之事,您親自於佤族的那曼卷部落簽訂盟約。
諸葛丞相您向他們承諾,隻要卡那曼卷部落願意帶領佤族人歸順蜀漢並且幫助蜀漢鎮守邊關,蜀漢朝廷則會詔封卡那曼卷部落首領為佤族人的世襲總王,在佤族遭遇外敵人侵的時候,蜀漢也出兵支援。
這一簽訂下來,使得佤族在此後的一千多年裏都由卡那曼卷家族統治,並且得到了曆代皇帝的承認。
自此佤族也正式的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從未有過一次叛變。
無論是多麽大的危險 困難,佤族人從未想過叛變,一直駐守中原西南邊境,最危險的時候是在1934年,英軍進攻洪班,班老地區佤族人牢記和諸葛丞相您的這個盟約,以洪班為首的17個部落聯合起來,收複失地。
而那個時候距離諸葛丞相您去世已經相隔一千八百多年。
恐怕連諸葛丞相您也未曾想到,原本隻是安撫之意,確保北伐之時太平無事,哪裏知道這佤族人竟如此這般遵守承諾。
其他地區有拜孔夫子的,有拜武聖關羽的,但是這個地方,家家戶戶拜的都是諸葛丞相您,佤族人稱諸葛丞相您為‘阿祖阿公’,還有以諸葛丞相您名字的地區。
也不怪諸葛丞相您受他們尊敬,您重用地方勢力,采取不留兵,不運糧的政策,而且還給他們帶去了茶種、棉籽還有糧食,還傳授了他們種植技術,所以您才會受佤族人這般尊崇。”
諸葛亮聽完已然紅了眼眶,他是萬萬沒想到,一紙合約,竟讓佤族人遵守了那麽久。
彈幕都討論瘋了,特別是文人們,就算不是文人,其他人看到那麽多書,那也是喜歡的,就連百姓都喜歡書。
因為啥,因為書貴啊,那麽多書,得多少錢?
若是他們的孩子可以免費在裏麵看書該有多好。
而且那麽多書,得看多久才能看完?
“圖書館呐,這個,也不是不行,”黎霧努力擠出微笑,她覺得圖書館可枯燥無味了,她不愛看書,家裏雖然買了那麽多書,她沒有翻過一本,都是新書很多連包裝都沒有拆封的。
問她為什麽要買那麽多書,第一,書不是她全買的,第二,突然來了興趣就買了,第三,因為要裝一下。
總之書到了家之後,就被放了起來,沒再看過了。
三人吃東西,而黎霧則是看了看彈幕,看看老祖宗們發言想去哪裏好了。
總不能一直去圖書館不是?
“三位前輩,不如我們去逛一逛這風土人情?而且最近很多人旅遊,人特別多,特別多的熱鬧,”黎霧道,其實如果可以,她並不是特別想出門,但是帶了老祖宗們,總不能不出門吧。
“風土人情?”
“小仙人說去哪裏就去哪裏。”
“好勒,我安排,出發出發,”黎霧笑嘻嘻的說道,她已經想好要去哪裏了。
就離她不遠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寨子,人老多了,她們這邊特別多的少數民族,被少數民族給包圍了。
準備好了東西就坐上了車,在山上的時候,一輛車,其他人家也都沒有,一到城裏,車那是多到不行,全都是車,一眼看過去,那是密密麻麻的。
終於到了地方,人也特別多,這讓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紛紛咂舌,這後世人也太多了吧。
這以前小仙人出去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那麽多人呐,怎麽現在那麽多,難道都跑到一個地方來遊玩了嗎?
黎霧表示,並不是,隻要什麽節假日,那是哪哪都是人,都說節假日擠,但是也就節假日才熱鬧不是?
哪裏熱鬧人們就愛往哪裏擠,人多才好玩嘛。
寨子是要門票的,特別是節假日。
看到打扮奇異的,也是見怪不怪。
“小仙人,他們穿得怎麽那麽奇怪?”房玄齡問道。
黎霧想捂臉“房相,對他們來說,你們穿得才奇怪。”
三人沉默,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再看看其他人的衣服,也確實,在其他人看來,他們幾人穿得更奇怪。
天幕前的老祖宗們直接要笑瘋了,很多人都在問,那些人頭上身上戴的是什麽?
是銀嗎?
“這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寨子,是苗族的,她們戴的都是銀的,現在是節假日,所以會有很多的節目啥的,很多人都會來這裏玩的,”黎霧說道,一會還要跳舞吃肉啥的。
彈幕
秦始皇嬴政:小仙人,你沒聽說錯吧,這戴的都是銀子,那麽有錢的嗎?
這讓嬴政看得火熱,一個人身上最少也得幾十斤銀子吧,不重嗎?
這也太有錢了,給他多好啊。
百姓更是傻了眼,第一次看到有人戴那麽多銀子在身上,真不怕被搶嗎?
別說,還有點好看是怎麽迴事,要是給他們帶那麽多銀子,他們也樂意 銀子啊,誰不愛?
“小仙人,這全是銀子啊?這後世這麽有錢的嗎?”於謙問道,不敢想,完全不敢想。
“這不是很正常嗎?應該有老祖宗們接觸過這些民族的,應該也都看過,”黎霧說道,彈幕很多人現身說法,像什麽奢香夫人、張之洞等人都現身說法,說確實建國,對他們來說,並不算有什麽特別的。
不過沒有見過的是真覺得特別得很。
“三位前輩,我想去換一下他們穿的這個衣服,”黎霧說道,三人自然沒有意見。
於是黎霧換了衣服,戴了頭飾項鏈,有一說一有點重,好在不是真的銀,不知道是什麽材料。
當然,這要是真的銀,丟了怎麽辦?
這些可都是租的,肯定不可能是真銀呐,隻有她們自己的,才是真的銀,而且也就隻有重大節日才會戴上,平日都是保存起來,不會隨意去戴的。
黎霧帶著三人去看了表演,還有到處都有敬酒的,黎霧是女孩所以沒有被為難要喝酒,但是諸葛亮三人不一樣了。
“諸葛丞相,說到少數民族,其實您也和少數民族有些關係,”黎霧說到這個,諸葛亮有些不解。
“佤族,這個早在,先秦時期就被人知道的一個民族,但是讓佤族真正接受中原王朝管轄是在漢武帝時期,不過那個時候佤族也隻是聽宣並不聽調,直到東漢末年,諸葛丞相您的出現。
劉備去世後,諸葛丞相您為了能夠安心北伐之事,您親自於佤族的那曼卷部落簽訂盟約。
諸葛丞相您向他們承諾,隻要卡那曼卷部落願意帶領佤族人歸順蜀漢並且幫助蜀漢鎮守邊關,蜀漢朝廷則會詔封卡那曼卷部落首領為佤族人的世襲總王,在佤族遭遇外敵人侵的時候,蜀漢也出兵支援。
這一簽訂下來,使得佤族在此後的一千多年裏都由卡那曼卷家族統治,並且得到了曆代皇帝的承認。
自此佤族也正式的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從未有過一次叛變。
無論是多麽大的危險 困難,佤族人從未想過叛變,一直駐守中原西南邊境,最危險的時候是在1934年,英軍進攻洪班,班老地區佤族人牢記和諸葛丞相您的這個盟約,以洪班為首的17個部落聯合起來,收複失地。
而那個時候距離諸葛丞相您去世已經相隔一千八百多年。
恐怕連諸葛丞相您也未曾想到,原本隻是安撫之意,確保北伐之時太平無事,哪裏知道這佤族人竟如此這般遵守承諾。
其他地區有拜孔夫子的,有拜武聖關羽的,但是這個地方,家家戶戶拜的都是諸葛丞相您,佤族人稱諸葛丞相您為‘阿祖阿公’,還有以諸葛丞相您名字的地區。
也不怪諸葛丞相您受他們尊敬,您重用地方勢力,采取不留兵,不運糧的政策,而且還給他們帶去了茶種、棉籽還有糧食,還傳授了他們種植技術,所以您才會受佤族人這般尊崇。”
諸葛亮聽完已然紅了眼眶,他是萬萬沒想到,一紙合約,竟讓佤族人遵守了那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