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脫粒
重返1973農村日常 作者:安然入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給我一個,灌點熱水存起來總是好的,最起碼爐子裏頭沒火的時候還能用。再說了,有個暖壺總有用上的時候。”
“給您備著呢!”
林裏拿了個暖壺給主任,又把發票也給了人家。看了一下上頭的東西,主任看著搖了搖頭,林裏還以為是買多了呢!
“哪裏是買多了啊!分明是買少了啊!曲別針什麽的得多買點,那玩意兒固定紙張文件的時候要用,消耗不小。還有啊!印泥、複寫紙等等耗材也得買,辦公室裏頭的應該不多了。不過沒事,慢慢來, 供銷社距離那麽近,需要啥拿啥就是了。我走了啊!你自己待著吧!今天的任務估計不多。”
任務什麽內容林裏還不知道,但很快,見過一麵的郵遞員就蒙著麵跑了進來。
從布兜子裏頭掏出一份文件,和林裏寒暄了兩句,烤了烤火之後走了。林裏則是弄了文件閱辦卡上去,送到了公社書記的房間,路過林副書記窗口的時候朝裏頭看了一下,這家夥正和幾個人圍著爐子坐一圈喝著爐子上頭放著的熱茶侃大山呢!屋裏頭的煙氣能把人熏死。
迴到辦公室後,林裏竟然閑了下來,想了想又坐到爐子前頭烤火去了。看著茶壺,突然想到,要不弄個小茶壺煮磚茶喝吧!那玩意兒煮著喝才有味道呢!
中午正常迴家,把別針交給淑芬的時候,她還愣了一下。
“買這個幹嘛?”
“固定尿布啊!被風吹走了咋辦?”
淑芬沒好氣的看了林裏一眼,摳搜的,也不說買幾個夾子用,那個好用又方便。
“供銷社的售貨員說用夾子有點浪費,而且沾水了容易生鏽。”
“知道了知道了。”
憑白挨了一頓白眼,林裏吃了飯後穿上丈母娘找出來的大衣,裹著就去了單位。
要說這年頭兒的鄉鎮是真的好啊!完全沒有後世那種事情多到讓人頭皮發麻的境地。林裏甚至感受到了年代文裏頭常常提到的一杯清茶,一張報紙過一天的美好場景,幸福的有點不真實。
但美好的日子總是有盡頭,隨著秋收接近尾聲,農業稅也到了開征的時候。農業稅應該是04年才取消的,這年頭兒,農民種地還得交稅呢!
依舊是一次各個村幹部以及全公社參與的會議,林裏忙活了一個早上把會場布置完善後,就乖乖的拿著筆記本坐到一個角落裏頭,開始記錄著會議內容。為了不出岔子,還給自己弄了個草稿本打草稿,打算會後整理一下再寫到會議本上頭。
“今年都沒啥難題了吧!別和我說還有困難。”
和上級哭窮,是每一個做領導的必備技能,無論是公家單位還是私人單位,這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後世拜年的時候看著那些老舊的裝備,林裏抽煙的手都會頓一下,自己還是不夠努力啊!
林裏也算是大開了眼界,一個個在村裏頭有權勢的幹部,此刻竟然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哭窮的、打哈哈的、裝傻充愣往下壓數字的,不一而足。看著自己的草稿本上寫著的整理出來的話語,林裏突然有一種寫小說的感覺。
“行啦,你們林家莊窮?吹呢吧!今年我又不是沒有去你們那裏看過,收成比上年隻多不少。別老是拿那次洪水說事兒,淹的那也是自留地菜地,可不是莊稼地。”
林家莊新上任的書記還是有些年輕,一時間竟然沒有有效的反駁。但林副書記是林家莊在公社裏頭的靠山,打著哈哈幫忙說了幾句好話之後,現場才再次活躍了起來。
“行啦!我也是從縣裏剛開完會迴來,相比於去年,全國形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咱們今年這裏的情況也不錯。雖然積欠下來的舊賬得補繳,但也不是讓你們今年一次補繳迴來,那不是往死逼人呢嘛!今年各村先往迴補繳一成,有沒有壓力。”
見幾個村幹部還要哭窮,公社書記繼續說道。
“今年的扶貧物資到了,明天就要用拖拉機從縣裏拉迴來。這次我可是提前打聽過了,雖然沒有糧食,但衣服什麽的不會少。到時候我可不搞平均分配那一套,咱得看哪個村完成的任務量多進行排序,排在前頭的量大而且先挑,沒問題吧。”
在場村幹部眼神交流的時候,林裏卻是豎起了耳朵。後世鼎鼎大名的精準幫扶,林裏可謂知之甚詳,甚至還有過親身經曆,畢竟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諸如住院就醫百分百報銷,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穩崗補貼,子女教育方麵的優待,光伏資產扶貧,公益崗位等等等,有直接發錢的,也有間接鼓勵人上進的。政策扶持不可謂不大。
七十年代的扶貧如何,林裏不知道,但肯定不夠精準,屬於大水漫灌。資源浪費不說,分配也格外的混亂,搞不好被中間的哪位攔截下來賣了都沒人知道。不過現在林裏已經身在其中,卻是可以參加一下分配過程。
“書記啊!要說問題,咱也沒啥問題。但是您說的這個衣服,它是真的嗎?要知道買布還得布票呢!誰家不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破衣服一代一代往下傳。扶貧給衣服?哪裏來的衣服啊!”
在場的幹部們顯然也不認為這是真的,不過公社書記還是做出了解釋。
“嘿嘿,你還不信我怎麽的?我告訴你們,衣服那都是從大城市裏頭收集起來的。咱們這裏本就是革命老區,窮那是出了名的,去年又遭了一次災,更加雪上加霜。這不是上級號召了兄弟省市捐款捐物嘛!捐款肯定是統一進行調度調配了,但是這捐來的物件卻發下來了。衣服什麽的別指望有多新,但好歹也是衣服啊!”
在場的眾人都笑了起來,城市裏頭還是富裕的,破點也比家裏頭的強啊!
“至於什麽時候分配,那當然是任務完成的時候。不過明天有空的話就都過來看看,省的說我信口開河騙你們。看過了也好給自己定個目標不是。”
公社書記隨後又說了一通,林裏把內容大致記錄下來之後,一個持續了兩小時的會議就此結束。
收拾了會場後,林裏緊趕慢趕又把會議記錄整合語言寫了一通,隨後就琢磨起了扶貧物資的事兒。對此還是比較好奇的。
第二天上午,公社裏頭的各個辦公室都坐滿了來現場看熱鬧的村幹部,顯然是對今天的扶貧物資抱有極大的期待,也決定著接下來農業稅征收工作的態度。
九點半剛過,兩輛附近村子裏頭的拖拉機就開進了公社院子,後鬥那被繩子綁的結實的一個個麻包看起來很有份量,把各個辦公室裏頭的人都吸引了出來。
開車的是運輸隊裏頭的幾人,林裏的前同事。本打算過去寒暄兩句,結果發現拖拉機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林裏也就沒有湊過去。
公社書記出來的及時,把人群驅散開,讓拖拉機停到了倉庫門口。
兵法裏頭類似以假亂真的障眼法太多,為了取信於人,公社書記隻能下令打開了幾包物資。別說,裏頭的衣服不少,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上去眼花繚亂,雖然是舊的甚至是壞的,但最起碼比某些國家千裏送千紙鶴和藏有髒東西的垃圾衣服賑災強。
“看看,看看,這件軍大衣咋樣?嶄新的。這雙鞋子雖然舊了,但這可是解放鞋,穿上好幾年都不帶壞的,你們就說咋樣?兩拖拉機,算算也不少了,各個村拿迴去,最起碼能給村裏頭的困難戶烈屬什麽的分一分。”
公社書記的話說的很對,大家湊過去看了一通,還挑選了幾件出來夾在了腋下,公社書記笑罵了兩句,但也沒說啥。氣氛更加熱鬧了起來。
林裏在後頭,也有些看不上那些舊衣服,等了一會兒見東西入了庫,和主任確認了一下數據後,也就迴自己辦公室去了。他這個辦公室的小嘍囉閑下來還真是挺閑的。
緊鑼密鼓的征收工作開始後,林裏這種新人一般沒有下村去的資格,作為辦公室的留守人員,樂的清閑。基層的工作作風,這個年代十分的粗狂,對於林裏這個後世來的人來說,真的有點遭不住。
每天負責整理一些數據,做個簡單的統計,好像還挺清閑。最起碼比後世的基層工作好做的多。
這天,院子裏頭晾曬的玉米終於幹的差不多了。丈母娘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脫粒。放在外頭容易招老鼠,兼之還要做口糧,長時間放在外頭自然有些不合適。
把脫粒機用鐵絲固定在一個木頭凳子上,又在地上鋪了幾個麻袋,林裏往過運玉米,丈母娘搖手柄,淑芬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頭玩耍。
隨著手柄的搖動,清脆的碰撞聲後,一粒粒玉米就掉到了地上,蹦蹦跳跳的吸引著兩個孩子的眼球。掙紮的厲害,淑芬幹脆放開不管了,都在眼前呢!也不怕出個什麽事情。
“淑芬,把孩子抱開點,這玉米棒子渣眯眼睛。”
“我有辦法。”
兩條手絹拿出來,揪著兩個對稱的角,單層的手絹往孩子眼前一罩,腦後係個結,完美。
隻是林裏看到這一幕,老是想起小龍女某個片段,頻頻走神。
“趕緊搬玉米去,弄完了。”
“馬上,馬上。”
林裏被催的團團轉,不過也是樂在其中。
幾個小時後,玉米用簸箕弄的幹幹淨淨顆粒歸倉之後,林裏又去把玉米棒子都壘好放到了牆角。想了想又把紅色的玉米棒渣子掃起來,迴屋倒進了爐子裏頭。
剛才還紅撲撲著著的炭火,立馬就被覆蓋淹沒,一股濃煙升騰而起,林裏蓋上了蓋子,可濃煙還是從爐子縫隙往外噴,沒兩下就把屋裏弄的煙霧繚繞,咳嗽不停。
“你是個死人呐!趕緊過來把孩子抱到隔壁去。”
兩個小家夥被林裏夫妻二人抱起來往隔壁走,好奇的伸手扒拉著濃煙,沒兩下就咳嗽的哭了起來。
“咋了這是?外頭刮大風了?我這邊也沒有返煙啊!”
“沒有,你問林裏。”
林裏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臉頰,結果發現手上都是黑乎乎的,估計現在臉上也不咋幹淨。
“這不是想著不浪費嘛!燒了算了。”
“渣子是不浪費了,可人嗆的待不住了。一會兒還得開門換氣,好不容易捂住的熱都跑光了。小算計吃大虧。”
“哎呀!今天天氣不錯,林裏也是想著火小點兒,省點煤炭,這不是想蓋一下嘛!”
林裏可沒有這麽想,不過還是順著丈母娘的話往下走。
想到爐蓋子,林裏有了主意。
童年時期是用爐灰中篩出來沒燒幹淨的煤渣子覆蓋在表層控製燃燒的速度,但成年後見人家往爐膛上頭蓋個類似奶罩子一樣的爐蓋子,林裏方知世間還有如此好用的工具。
於是乎,鐵匠鋪再次進入了林裏的視野。順便還能過去聊個天,打聽一下玉米脫離器的進展,掙錢估計是不行了,但被獎勵一下還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躲避淑芬的怒火。
來到鐵匠鋪的時候,師徒二人悠閑的坐在爐火前取暖,由於通風良好的緣故,進到屋子裏頭,空氣格外的清新,和外頭一模一樣。
“廢話,我鐵匠鋪子就沒有門窗好不好。要是這樣屋裏的氣味都不好聞,那燒的就不是炭,而是破鞋底子了。”
“你過來幹啥?一進門就挑毛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小日子來了呢。”
“怎麽會呢?我就是過來串門的,忙了這麽多天突然閑下來沒有個去處。你們怎麽閑下來了啊!脫粒器不打了?”
“打個屁。我們師徒二人剛打了兩架,這活兒就不讓幹了。”
“咋了?為啥不讓幹了?”
“讓工廠加工去了唄!說我們小門小戶的產量太低,做不了這個營生。農民兄弟要用的是量大價廉的工業品。唉!”
“給您備著呢!”
林裏拿了個暖壺給主任,又把發票也給了人家。看了一下上頭的東西,主任看著搖了搖頭,林裏還以為是買多了呢!
“哪裏是買多了啊!分明是買少了啊!曲別針什麽的得多買點,那玩意兒固定紙張文件的時候要用,消耗不小。還有啊!印泥、複寫紙等等耗材也得買,辦公室裏頭的應該不多了。不過沒事,慢慢來, 供銷社距離那麽近,需要啥拿啥就是了。我走了啊!你自己待著吧!今天的任務估計不多。”
任務什麽內容林裏還不知道,但很快,見過一麵的郵遞員就蒙著麵跑了進來。
從布兜子裏頭掏出一份文件,和林裏寒暄了兩句,烤了烤火之後走了。林裏則是弄了文件閱辦卡上去,送到了公社書記的房間,路過林副書記窗口的時候朝裏頭看了一下,這家夥正和幾個人圍著爐子坐一圈喝著爐子上頭放著的熱茶侃大山呢!屋裏頭的煙氣能把人熏死。
迴到辦公室後,林裏竟然閑了下來,想了想又坐到爐子前頭烤火去了。看著茶壺,突然想到,要不弄個小茶壺煮磚茶喝吧!那玩意兒煮著喝才有味道呢!
中午正常迴家,把別針交給淑芬的時候,她還愣了一下。
“買這個幹嘛?”
“固定尿布啊!被風吹走了咋辦?”
淑芬沒好氣的看了林裏一眼,摳搜的,也不說買幾個夾子用,那個好用又方便。
“供銷社的售貨員說用夾子有點浪費,而且沾水了容易生鏽。”
“知道了知道了。”
憑白挨了一頓白眼,林裏吃了飯後穿上丈母娘找出來的大衣,裹著就去了單位。
要說這年頭兒的鄉鎮是真的好啊!完全沒有後世那種事情多到讓人頭皮發麻的境地。林裏甚至感受到了年代文裏頭常常提到的一杯清茶,一張報紙過一天的美好場景,幸福的有點不真實。
但美好的日子總是有盡頭,隨著秋收接近尾聲,農業稅也到了開征的時候。農業稅應該是04年才取消的,這年頭兒,農民種地還得交稅呢!
依舊是一次各個村幹部以及全公社參與的會議,林裏忙活了一個早上把會場布置完善後,就乖乖的拿著筆記本坐到一個角落裏頭,開始記錄著會議內容。為了不出岔子,還給自己弄了個草稿本打草稿,打算會後整理一下再寫到會議本上頭。
“今年都沒啥難題了吧!別和我說還有困難。”
和上級哭窮,是每一個做領導的必備技能,無論是公家單位還是私人單位,這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後世拜年的時候看著那些老舊的裝備,林裏抽煙的手都會頓一下,自己還是不夠努力啊!
林裏也算是大開了眼界,一個個在村裏頭有權勢的幹部,此刻竟然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哭窮的、打哈哈的、裝傻充愣往下壓數字的,不一而足。看著自己的草稿本上寫著的整理出來的話語,林裏突然有一種寫小說的感覺。
“行啦,你們林家莊窮?吹呢吧!今年我又不是沒有去你們那裏看過,收成比上年隻多不少。別老是拿那次洪水說事兒,淹的那也是自留地菜地,可不是莊稼地。”
林家莊新上任的書記還是有些年輕,一時間竟然沒有有效的反駁。但林副書記是林家莊在公社裏頭的靠山,打著哈哈幫忙說了幾句好話之後,現場才再次活躍了起來。
“行啦!我也是從縣裏剛開完會迴來,相比於去年,全國形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咱們今年這裏的情況也不錯。雖然積欠下來的舊賬得補繳,但也不是讓你們今年一次補繳迴來,那不是往死逼人呢嘛!今年各村先往迴補繳一成,有沒有壓力。”
見幾個村幹部還要哭窮,公社書記繼續說道。
“今年的扶貧物資到了,明天就要用拖拉機從縣裏拉迴來。這次我可是提前打聽過了,雖然沒有糧食,但衣服什麽的不會少。到時候我可不搞平均分配那一套,咱得看哪個村完成的任務量多進行排序,排在前頭的量大而且先挑,沒問題吧。”
在場村幹部眼神交流的時候,林裏卻是豎起了耳朵。後世鼎鼎大名的精準幫扶,林裏可謂知之甚詳,甚至還有過親身經曆,畢竟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諸如住院就醫百分百報銷,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穩崗補貼,子女教育方麵的優待,光伏資產扶貧,公益崗位等等等,有直接發錢的,也有間接鼓勵人上進的。政策扶持不可謂不大。
七十年代的扶貧如何,林裏不知道,但肯定不夠精準,屬於大水漫灌。資源浪費不說,分配也格外的混亂,搞不好被中間的哪位攔截下來賣了都沒人知道。不過現在林裏已經身在其中,卻是可以參加一下分配過程。
“書記啊!要說問題,咱也沒啥問題。但是您說的這個衣服,它是真的嗎?要知道買布還得布票呢!誰家不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破衣服一代一代往下傳。扶貧給衣服?哪裏來的衣服啊!”
在場的幹部們顯然也不認為這是真的,不過公社書記還是做出了解釋。
“嘿嘿,你還不信我怎麽的?我告訴你們,衣服那都是從大城市裏頭收集起來的。咱們這裏本就是革命老區,窮那是出了名的,去年又遭了一次災,更加雪上加霜。這不是上級號召了兄弟省市捐款捐物嘛!捐款肯定是統一進行調度調配了,但是這捐來的物件卻發下來了。衣服什麽的別指望有多新,但好歹也是衣服啊!”
在場的眾人都笑了起來,城市裏頭還是富裕的,破點也比家裏頭的強啊!
“至於什麽時候分配,那當然是任務完成的時候。不過明天有空的話就都過來看看,省的說我信口開河騙你們。看過了也好給自己定個目標不是。”
公社書記隨後又說了一通,林裏把內容大致記錄下來之後,一個持續了兩小時的會議就此結束。
收拾了會場後,林裏緊趕慢趕又把會議記錄整合語言寫了一通,隨後就琢磨起了扶貧物資的事兒。對此還是比較好奇的。
第二天上午,公社裏頭的各個辦公室都坐滿了來現場看熱鬧的村幹部,顯然是對今天的扶貧物資抱有極大的期待,也決定著接下來農業稅征收工作的態度。
九點半剛過,兩輛附近村子裏頭的拖拉機就開進了公社院子,後鬥那被繩子綁的結實的一個個麻包看起來很有份量,把各個辦公室裏頭的人都吸引了出來。
開車的是運輸隊裏頭的幾人,林裏的前同事。本打算過去寒暄兩句,結果發現拖拉機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林裏也就沒有湊過去。
公社書記出來的及時,把人群驅散開,讓拖拉機停到了倉庫門口。
兵法裏頭類似以假亂真的障眼法太多,為了取信於人,公社書記隻能下令打開了幾包物資。別說,裏頭的衣服不少,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上去眼花繚亂,雖然是舊的甚至是壞的,但最起碼比某些國家千裏送千紙鶴和藏有髒東西的垃圾衣服賑災強。
“看看,看看,這件軍大衣咋樣?嶄新的。這雙鞋子雖然舊了,但這可是解放鞋,穿上好幾年都不帶壞的,你們就說咋樣?兩拖拉機,算算也不少了,各個村拿迴去,最起碼能給村裏頭的困難戶烈屬什麽的分一分。”
公社書記的話說的很對,大家湊過去看了一通,還挑選了幾件出來夾在了腋下,公社書記笑罵了兩句,但也沒說啥。氣氛更加熱鬧了起來。
林裏在後頭,也有些看不上那些舊衣服,等了一會兒見東西入了庫,和主任確認了一下數據後,也就迴自己辦公室去了。他這個辦公室的小嘍囉閑下來還真是挺閑的。
緊鑼密鼓的征收工作開始後,林裏這種新人一般沒有下村去的資格,作為辦公室的留守人員,樂的清閑。基層的工作作風,這個年代十分的粗狂,對於林裏這個後世來的人來說,真的有點遭不住。
每天負責整理一些數據,做個簡單的統計,好像還挺清閑。最起碼比後世的基層工作好做的多。
這天,院子裏頭晾曬的玉米終於幹的差不多了。丈母娘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脫粒。放在外頭容易招老鼠,兼之還要做口糧,長時間放在外頭自然有些不合適。
把脫粒機用鐵絲固定在一個木頭凳子上,又在地上鋪了幾個麻袋,林裏往過運玉米,丈母娘搖手柄,淑芬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頭玩耍。
隨著手柄的搖動,清脆的碰撞聲後,一粒粒玉米就掉到了地上,蹦蹦跳跳的吸引著兩個孩子的眼球。掙紮的厲害,淑芬幹脆放開不管了,都在眼前呢!也不怕出個什麽事情。
“淑芬,把孩子抱開點,這玉米棒子渣眯眼睛。”
“我有辦法。”
兩條手絹拿出來,揪著兩個對稱的角,單層的手絹往孩子眼前一罩,腦後係個結,完美。
隻是林裏看到這一幕,老是想起小龍女某個片段,頻頻走神。
“趕緊搬玉米去,弄完了。”
“馬上,馬上。”
林裏被催的團團轉,不過也是樂在其中。
幾個小時後,玉米用簸箕弄的幹幹淨淨顆粒歸倉之後,林裏又去把玉米棒子都壘好放到了牆角。想了想又把紅色的玉米棒渣子掃起來,迴屋倒進了爐子裏頭。
剛才還紅撲撲著著的炭火,立馬就被覆蓋淹沒,一股濃煙升騰而起,林裏蓋上了蓋子,可濃煙還是從爐子縫隙往外噴,沒兩下就把屋裏弄的煙霧繚繞,咳嗽不停。
“你是個死人呐!趕緊過來把孩子抱到隔壁去。”
兩個小家夥被林裏夫妻二人抱起來往隔壁走,好奇的伸手扒拉著濃煙,沒兩下就咳嗽的哭了起來。
“咋了這是?外頭刮大風了?我這邊也沒有返煙啊!”
“沒有,你問林裏。”
林裏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臉頰,結果發現手上都是黑乎乎的,估計現在臉上也不咋幹淨。
“這不是想著不浪費嘛!燒了算了。”
“渣子是不浪費了,可人嗆的待不住了。一會兒還得開門換氣,好不容易捂住的熱都跑光了。小算計吃大虧。”
“哎呀!今天天氣不錯,林裏也是想著火小點兒,省點煤炭,這不是想蓋一下嘛!”
林裏可沒有這麽想,不過還是順著丈母娘的話往下走。
想到爐蓋子,林裏有了主意。
童年時期是用爐灰中篩出來沒燒幹淨的煤渣子覆蓋在表層控製燃燒的速度,但成年後見人家往爐膛上頭蓋個類似奶罩子一樣的爐蓋子,林裏方知世間還有如此好用的工具。
於是乎,鐵匠鋪再次進入了林裏的視野。順便還能過去聊個天,打聽一下玉米脫離器的進展,掙錢估計是不行了,但被獎勵一下還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躲避淑芬的怒火。
來到鐵匠鋪的時候,師徒二人悠閑的坐在爐火前取暖,由於通風良好的緣故,進到屋子裏頭,空氣格外的清新,和外頭一模一樣。
“廢話,我鐵匠鋪子就沒有門窗好不好。要是這樣屋裏的氣味都不好聞,那燒的就不是炭,而是破鞋底子了。”
“你過來幹啥?一進門就挑毛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小日子來了呢。”
“怎麽會呢?我就是過來串門的,忙了這麽多天突然閑下來沒有個去處。你們怎麽閑下來了啊!脫粒器不打了?”
“打個屁。我們師徒二人剛打了兩架,這活兒就不讓幹了。”
“咋了?為啥不讓幹了?”
“讓工廠加工去了唄!說我們小門小戶的產量太低,做不了這個營生。農民兄弟要用的是量大價廉的工業品。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