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了,我在這裏幹了多少年了。磕磕碰碰也算是過來了。這裏頭還有幾個和我吵過架呢!現在不也相處的這麽親近嘛!”


    “這人和人之間發生了衝突之後,還能和好如初?”


    “人又不是玻璃瓷器,磕碎了就難以重圓。即便讓修補匠縫縫補補弄好了,還總是會有裂痕。感情這種東西啊!有時候經曆過了風吹雨打,才會越發柔韌親密。我和這些幹部們的關係也一樣,有衝突有相互理解。人終究是群居動物,無法超然物外,獨自掌控一片天地。有時候互相體諒,互相包容,才是長久之道。”


    林裏吸溜著加了熱水後燙嘴的水,聽李主任說話越來越有感覺。如果不是兩人的衣服拉他迴到了現實,還以為自己是遇上了修真大能了呢!這也太像修仙世界裏那些走在前頭的前輩了。


    “李主任,我怎麽覺得您這話裏有話啊!和我談的可不像是什麽簡單的職場工作智慧啊!”


    “哈哈哈,你聽出來了?”


    “嗯!尤其是後麵 的那幾句話,讓整個主題一下子就升華了 。要是還聽不出這裏頭隱藏的話語,那我幹脆別活了。”


    “你老丈人不是找我了嘛!說你小子自從來到這裏之後,就一副事不關己的架勢,一天天活的特別的封閉,老是怕你小子整天胡思亂想變成了神經病。所以就想著法子的給你安排活兒,讓你出去和人們打交道。


    這次本以為在車隊裏頭幹活兒,能多接觸一下外麵的世界,在道上跑跑總是好的。誰知道讓人給來了個下馬威,活兒丟了。”


    “嘿嘿,那您覺得我這次被趕出車隊是什麽原因啊!”


    “還能是什麽?一個團隊最需要的是什麽?是公平分配啊!你一天天的開著個手扶拖拉機,拉的少,跑的慢,掙的卻和大家一樣多。剛開始的 時候大家都忙著幹事兒,沒空思考這些。但是時間一長,尤其是第一次發放了補貼,那就麻煩了。


    要說這位新來的江隊長,如果不是個人能力出眾,那就是背後有高人指點。你看他剛來第一天,那一頓連消帶打,又是開除你立威,為大家謀公平。又是請客吃肉喝酒拉攏人什麽的。瞬間就拿捏住了局勢。隨後再付出一點小利來提高業績,把那些本來在後頭等著看他笑話的利益相關方也給弄的沒了想法。這三板斧砍的可算是刀刀致命啊!”


    “李主任,斧子可砍不出刀來。”


    “斧子用的好了比刀子威力更大。斬骨刀可不如斧子來的快。程咬金的三板斧可不是什麽人都能接得住的啊!”


    兩人感慨了一番,林裏才發現沒有抽煙。談事兒的時候不來一支,總覺得不爽快。


    兩人點上煙,繼續起了剛才的話題。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說人人平等,那是虛的。什麽叫分的均?是按照人頭分嗎?我覺得不是。你看看現在生產隊的現狀,大鍋飯從前兩年的人人追捧,到現在的散夥兒各自迴家。那都是因為分的不均啊!


    壯勞力吃的多油水大,無可厚非。可是體弱的人呢?放開肚子吃的不比壯勞力少。再延伸到性別上呢?女的就比男的吃的少嗎?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有些東西,是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的,後天改變的很少。


    照著現在的架勢下去,估計再過幾年,這種集體化 的勞作也會成為曆史的。幹得多也就能得到那麽多,幹的少還是那麽多。那麽幹的多幹的少,不就沒啥區別了嘛!太平均了,反而不公平了。”


    林裏看著李主任其貌不揚的樣子,這一刻才知道這位竟然還是一位實踐出真知的實踐者啊!有多少基層幹部都是得過且過,推一下走一步的。這要是將來能上去,當個小地方的首腦那還不是輕輕鬆鬆。


    “李主任說的對,您這看問題的角度也刁鑽。從實際出發,可比那些精神上的公平來的更切合人心。”


    “人都有私心。誰不想憑借自己的努力過的更好一點呢!哎呀!今天一時感慨說多了,你別往心裏去。也別往外傳,這些話傳出去,可就不是個小事兒。”


    “明白的,您就這麽一說,我也就是這麽一聽。我嘴巴嚴實著呢!您就放一百個心吧!”


    興許是林副書記的家風給了李主任信心,交淺言深說的就是此刻他的行為。林裏對此很感動。


    “中場休息結束了,來畫表格吧!”


    “表格?”


    “是啊!一會兒加減乘除一大灘,寫一堆亂糟糟的太麻煩了。做一個表格出來,咱們一點兒一點兒的往裏頭填,那樣直觀明了,統計也很方便。”


    之前做表格,都是用軟件的。點點鼠標設置一下數值就行,快捷,方便。


    但是現在都是純手工。尺子逼著鉛筆,算計好距離後,劃拉劃拉就這麽畫了起來。


    幹部們對自己管轄區域心裏頭都有底,稍微下去一摸排,情況也就明了了。


    電話一個一個的打迴來,數據也填充到了表格裏麵。


    二十三個村來一輪電話轟炸,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


    嗓子啞了,耳鳴了。但工作做好了。


    “放心吧!以後還會有這種機會的。”


    “啊~~為啥?”


    “這就是電話的妙用啊!讓信息傳遞變的簡單了起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從以前隔一段時間碰頭開個會,到現在隔三差五一個表,信息更新越來越快。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一天聯係好幾次了。”


    可不是嘛!要是用上智能手機,奴才們都是將‘好的’、‘收到’用成常用詞匯了。信息化時代還是來的晚一點比較好。別一整天不是這裏出了事故,就是那裏死了人,所處的世界都不平靜了。


    “你先收拾一下東西,我匯報一下咱們就走吧!”


    “嗯!”


    返程林裏婉拒了李主任騎車送他的想法,一個人貼著牆走在大街上。結果因為分心,差點兒被牆角矗立著的石頭給絆倒了。要說牆根兒底下也是路,但這裏走的人和車總歸是少了點兒。


    一來走這裏有擦牆的風險,牆頭上也老是容易掉東西,還可能被人家誤會偷窺。總歸是距離遠點兒安全,所以有些人家為了保護自己家的牆體,也會搬塊兒石頭在這裏提高人們躲避的距離。


    二來嘛!就是相遇的人會減少,增加心理防線被觸及的距離。以前的林裏就是這樣,總是不融入到生活中去。說好聽點兒叫超然物外,說不好聽那就是渾渾噩噩混日子。


    但是現在嘛!得知林副書記跟著他操了這麽大的心,想了那麽多的辦法,心裏的防線就鬆動了些。想著融入到生活裏去了。


    要說林裏的心理防線,除了突然闖入到這個世界天然生成的防備外,也有著自己心理方麵的防線。年少得誌傲立同年,青年時期卻泯然眾人,甚至工作落實都是個不小 的問題。


    但現在不一樣了,經曆過社會的毒打和家庭溫情的療養,林裏徹底放開了自己。


    “哎!林裏,你下班了?過來坐坐?”


    “好啊!”


    再次見到小泉,林裏表現出了不一樣的一麵。小泉愣了一下,仔細看了一圈兒後,沒發現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撓撓頭,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呢!


    “小泉,幹嘛呢這麽傻乎乎的!你不是等著找林裏問計呢嘛!趕緊進來說啊|!再晚一會兒可得留飯了啊!”


    小泉心疼他的大米,立馬就不迷糊了。


    “馬上,馬上就來。”


    “問什麽計啊?”


    “就是問你進村免費修破鍋爛碗的事兒啊!”


    “嗨!這還有什麽計謀啊!有空閑時間直接去就行了唄!這種事兒主打的就是一個隨性,要是太刻意了反而讓人心生警覺。咱們老百姓的警惕心多重啊!不過事先還是有些事情需要解決。”


    “什麽事情?工具嗎?”


    “不是,是記者啊!你要明白,很多人默默奉獻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都不見得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付出。可是有些人僅僅是在筆杆子下,在鏡頭下做了一件順應人心的事情,那麽他就是英雄。明白了嗎?”


    ‘哎呀!我當時也沒有多想,看見有趣就去拍了。沒想到發到網上突然就火了。’


    類似這種的言論,林裏可是沒少 聽。怎麽聽怎麽反胃。這麽大的世界是沒有正事兒報道了?


    “記者啊!我都沒見過吧!長什麽樣子呢?提個公文包,胸口再掛個相機?”


    “胸口的口袋上要插一支英雄鋼筆,鼻梁上還要架一副眼鏡。”


    “說話文縐縐的,很有禮貌,身上很幹淨的樣子。”


    師徒二人憑借自己的想象詳實著記者的外在形象,完全就是照著知識分子的形象來說的,也就加了個相機。


    “咳咳~~有啥想法沒?”


    “我來這裏這麽久,就沒見過這類人。”


    “我兒子小學校裏頭的一個同學好像是在報社上班。但是我沒有和他聯係過啊!這麽多年過去了,當年耷拉著兩條鼻涕的小髒人兒,這會兒估計也長大了吧!”


    “其實你們可以找找關係,多請兩頓飯差不多就能請到記者了。”


    “嗯!人和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兩頓飯差不多能打聽出來了。不過現在準備會不會太早了啊!能做記者的,那見識可不淺薄啊!我們這點兒小道行,怕是經不起人家的推敲啊!”


    “嘿嘿,先幹活兒,幹幾天之後‘湊巧’一起吃個飯。飯桌上酒勁兒上來了,認識了之後肯定閑聊啊!然後機會不就這麽來了嘛!”


    師徒二人恍然大悟,不經意的透露才是最真實的。


    明了了行動方針,接下來就是在王師傅的幫襯下,給小泉置辦行頭,以及劃定的維修範圍。單槍匹馬出擊,選擇權重最大的種類就行了,沒必要品類齊全。而且還不能過重,避免在路上耗費大量的精力。


    如此這般。小泉最終被確定要掬碗、補鍋,帶上一塊兒磨刀石,順帶磨剪子磨刀。


    補鍋還好,鐵匠活兒,但是掬碗可是個技術活兒。小泉也不會啊!


    “這個簡單,我教你啊!”


    “啊?師傅,你還會掬碗?”


    “哼哼!小意思。技多不壓身嘛!關鍵時刻,這很可能是你謀生起家的手段。”


    王師傅的兒子們都很出息,孫子一年到頭兒都不迴來幾天。所以一身的手藝總是擔心沒有了繼承人帶進棺材裏頭。但現在不一樣了,小泉這家夥竟然聽信了林裏的忽悠。別管去不去,最起碼現在開始學習了。


    要說掬碗也簡單,就用一個自製的帶鑽頭的工具用繩子來迴的來拽手柄,往複旋轉後在碗上打眼兒,接縫處塗抹粘合劑,然後用扣子或者鐵製的釘子釘緊結實就行。


    如果是在後世,大街上出現這個手藝活兒,看熱鬧的人一定很多。開個直播比打工都要強的那種。


    這個年代,自然也不會失去觀眾。


    小泉在一旁看著他師傅一頓操作,眼睛都放出亮光了。


    至於教學用的,是一塊兒破碗片兒。據說是小泉當時剛來,打了幾下鐵後虛弱的不行,吃飯的時候直接把碗給丟了。碗掉在鐵塊兒上,摔了個粉碎,連維修的價值都沒有。之所以沒丟,完全是因為丟不丟沒啥區別,留著還能往牆頭上插,防賊用。


    “怎麽樣?我這也算是寶刀未老了吧!這碎瓷片接的,除了一條淺淺的縫隙和幾個鐵釘子,別的啥玩意兒沒有。”


    “我摸摸。”


    小泉興奮的拿起碎瓷片兒撫摸著,竟然感覺不到多少刮手的感覺。還拿起來對著太陽照了下,沒有漏光的小孔,不由對師傅豎起了大拇指。


    “師傅,您這手藝,就是導彈破了個口子,您都得給他修好了不可。”


    “哈哈哈,小意思小意思。坦克拋光,飛機鈑金要是做得的。”


    看著兩個家夥進行這麽拙劣的互相吹捧,林裏撇撇嘴。商業互吹不是這麽搞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1973農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然入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然入睡並收藏重返1973農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