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吃好吃的飯
重返1973農村日常 作者:安然入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飯後休息了一會兒的林裏恢複了不少體力。
為了躲避淑芬,林裏打算出去散散心,讓自己遺忘一些事情。要不然以後的生活不好過啊!
背上了自己用過的籮筐打算去山裏逛逛。
“林裏,剛迴來這是做什麽去啊?兩天沒休息好,先在家休息著吧!”
“媽,吃飽了身上有力氣。再說這兩天淨睡覺了。身上都有些木了。我去山裏轉轉,撿一些地皮菜和蘑菇迴來。”
丈母娘聽林裏這麽說了,想了想沒什麽問題也就答應了下來。
剛剛下了那麽一場大雨,現在正是去撿地皮菜和蘑菇的好時候。
“那你可別往河邊走,別去高的地方,不要往懸崖下邊站,不要去危險的地方。”
“知道了媽,我是大人了。您放心。”
。。。。。。
林裏離開林家莊往山裏去,路上碰到了一些上午就進山的村民和孩子,手裏的籮筐都是滿滿的黑色地皮菜和灰白色的蘑菇。甚至有擔著擔子的,收獲更多。
見到林裏進山,熱情的打了招唿。
碰到幾個熱心的大娘,還指點了一下林裏。免得去一些別人都去過的地方費工夫。
就這樣,林裏踩著鬆軟的泥土,一路進山。因為他選的是今天少有人來的地方,小草上沾著的雨水將他的布鞋和褲腳都打濕了。
果然,林裏找對了地方。
小草下麵的地麵上都是黑壓壓一片一片的黑色地皮菜。
這種雨後才會出現的應該是真菌的東西用來熬稀飯很好喝,也可以和土豆做成美味的菜肴。
在後世,這是售價不菲的幹貨。
在這個很少使用農藥,沒有多少汙染的年代,基本不用擔心它的幹淨程度。
林裏將籮筐取下來放到手邊,開始一把一把的從地麵往上劃拉地皮菜。不時還會遇到剛剛長出來的蘑菇,也一並收了進去。
果然是還沒有人來過的地方,不到兩個小時,林裏就將深深的籮筐裝滿了。
林裏看了看天色,時間尚早,就從兜裏掏出一個折疊的緊緊的口袋,打開後又用力裝了一口袋空氣,才將被徹底打開的口袋放到了手邊。
他打算今天多弄點兒,晚上迴去先吃一頓。
晚上雖然晾不幹,可能會壞。可是剛剛下過雨,這種東西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們也采不完,與其爛在地裏,不如帶迴家爛去。
心裏舒坦。
嗡~~~
聽到空中有聲音,專心采集的林裏抬頭向空中看去。
隻見一隻壯碩的,全身黑色,腿腳暗紅,長的像蟑螂,能有三四厘米長的飛蟲在空中展翅高飛。
林裏一下就認出了這種生物。官名叫什麽他不知道,隻知道民間叫荒蟲牛。這種東西平時幾乎見不到蹤跡,隻有在雨後才會從土裏鑽出來,而且數量不少。
林裏急忙將手裏的工作停下,開始等待它的降落。
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出來的緣故,荒蟲飛了好一會兒都沒有降落。
林裏也不氣餒,開始一邊等待,一邊從地麵上繼續拾撿地皮菜。
撿了芝麻丟西瓜的故事他也知道。而且這樣做也算兩不耽擱。
又等了一會兒,不知道還是不是剛才的那隻荒蟲牛,吧嗒一下降落在了林裏不遠的地方。
林裏急忙跑上去用石頭按壓住,左手抓住荒蟲翅膀的兩側,將它一下提溜了起來。
快速的從兜裏掏出又一個袋子,也顧不上用力裝滿空氣抖開,就將荒蟲塞了進去。
怕荒蟲爬出來,又抖了抖,將荒蟲抖到了袋子的底部。
大概是運氣來了,不斷有荒蟲在林裏周圍出現,林裏也是來者不拒,見一隻抓一隻,抓一隻見一隻,很快,不大的口袋裏就響起了密集的沙沙聲。
那是荒蟲牛在裏麵爬行的聲音。
林裏也不記得自己抓了多少隻,看日頭開始西斜,也就收拾了東西,紮好口袋,開始迴家。
迴家的路上還在河岸邊看到了一條被水流衝到了岸邊正在撲騰的魚,林裏急忙放下東西跑過去,一個飛撲就把它壓在了身下,薅了一把青草編織了一條草繩,穿過魚鰓後將它掛到了籮筐上。
提溜了一下還在掙紮的魚,怎麽也得個三四斤。
看了看河流,林裏打算迴家找找,看能不能找個網兜掛在那裏,不過估計沒有,畢竟是北方。
收獲滿滿的林裏迴到家的時候,太陽已經下了山。
將一下午的收獲放到門口,丈母娘和林支書都迎了出來。
“爸媽,看看。”
“哎喲,地皮菜弄多了,夜裏潮氣大,別捂壞了。這個袋子裏沙沙的都是啥?”
丈母娘看過籮筐裏的地皮菜後又看向了微微動著的口袋。
“媽,這是荒蟲牛,我抓了不少。”
丈母娘聞言眼前一亮,抓起來掂量了掂量,這不得四五斤啊!
“不少了,還有那條魚,夠吃幾天了。”
四個人,就一條魚和四五斤荒蟲牛,吃幾天那是省著吃。
“媽,今天多做點兒,我明天還要進山。趁著這場雨下的好,咱們家多曬點兒幹菜,冬天了也好配著吃。”
“好好好,聽你的。他爸,把這魚收拾了,趁著新鮮,給淑芬熬湯喝。”
林支書接過魚,從家裏拿出菜刀,開始唰啦唰啦的刮魚鱗。
這魚估計土腥氣大,林裏也就絕了用魚鱗做皮凍的打算。
從家裏拿出幾個容器、麵板、植物秸稈做的蓋子等家夥事兒,林裏將地皮菜倒出來鋪在了上麵,本來打算鋪一層,但是還剩了不少。
林裏又取了幾條口袋鋪展了擺放地皮菜。
終於,林裏做完後洗了把臉,才進了家門。
屋內點著煤油燈,有些昏暗。
礦石收音機雖然被打開了,本就微弱的聲音被屋裏忙活的聲音掩蓋的幾乎不可聞。
淑芬坐在炕上幫著處理食材,林支書在用刀破拆魚,丈母娘則是在灶台邊兒上做飯。
灶台裏的柴火明滅搖曳,昏黃的光亮將地麵照的一閃一閃的。
刺啦~~~
丈母娘今天下了大本錢,鍋底裏熟著豬油,被清洗幹淨後還在攀爬的荒蟲牛被倒進了油鍋。掙紮了幾下就挺屍了。
油煙伴隨著油的刺啦聲傳進了林裏的鼻腔,已經很久沒有聞過這樣的香味了。
想了想,抬手幫淑芬和起了麵。
“淑芬,咱媽今天是不是不過了。怎麽這麽舍得?又是油、又是白麵的,一會兒還有魚呢!”
“咯咯咯,當然是因為今天好吃的多啊!而且又不是讓你一頓吃完,肯定要留好接下來幾頓的量啊!”
果然,淑芬不愧是親女兒,等到上菜的時候。
一盤油炸荒蟲牛大概裝了不到二十隻,應該是按著一人五隻來分的,剩下的小半盆則是撒上了厚厚的食鹽放到了碗櫃裏。有種要醃鹹菜的既視感。
白麵做的餡兒餅雖然都端上來,但是麵本來就和的不多,也就能讓四人每人分二兩的,不過有了荒蟲牛和地皮菜做餡兒,味道超讚。
至於魚,被丈母娘放到小鍋裏熬的成了奶白色的湯。掉的沒了肉的魚骨頭歸了林支書,魚頭給了林裏,每人又分了一小碗魚湯,其它都歸淑芬。
另外還用土豆和地皮菜做了一大盆濃稠的野菜湯,算是今天第一大主食。
一切準備齊整,一家人脫鞋上炕。
在煤油燈昏黃的燈光下,眾人臉上都浮現了收獲的喜悅。
“你們別說我摳門兒。今天的荒蟲牛用了我一碗豬油,那可是平時家裏兩個月的用量。你們可得省著點兒吃,太浪費了。”
丈母娘說著浪費,先給每人的大碗裏盛上了滿滿一大碗地皮菜土豆飯。
要不是碗就那麽多,林裏估計丈母娘能讓大家吃飽。
“每人先喝一碗,要不然這些東西都怕不夠吃。”
林裏接過粗瓷大碗,手裏掂量了一下,怎麽得也有一斤多。
腦海裏想起了曾經母親說起的童年經曆。
過年的時候包全年唯一一頓餃子,怕不夠吃,也怕人們吃個沒夠,浪費糧食。
家裏的主婦總是會先熬上一大鍋白菜幫子。
等到吃飯的時候,每人先來一大碗熬白菜幫子。不吃?不吃不給吃餃子。
林裏當時聽到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碗熬白菜幫子下肚,孩子們還能吃多少餃子。
母親告訴林裏,最起碼二十個,總之就是吃光了算。
林裏以為自己永遠也不會遇上這種事情,沒想到今天卻遇到了現實。
大方的丈母娘今天竟然還放了不少的鹽,讓嘴裏快淡出鳥來的林裏吃的滿頭大汗。
夾一塊餡兒餅,林裏閉著眼睛咬了一口。
這樣做不是為了增加味覺的敏感,隻是不想看到被咬開的餡兒餅裏那些荒蟲牛的殘肢斷臂,雖然口腔裏還能感受到,但終究是美味,很快,味覺蓋過了惡心的感覺,林裏連吃兩塊,香味讓他想起了後世的炸雞柳、炸牛柳,總之就是很美味,要是再多點兒調料,林裏估計能吃更多。
被油炸過的荒蟲牛林裏沒吃,而是給三人夾了一些,把他那份給大家分了。
“你怎麽不吃啊?這個東西炸的脆脆的很好吃的。”
“不了不了,還是你和爸媽他們吃吧!我有些吃飽了。”
一家人都看向了林裏。
“怎麽了?很好吃啊!”林支書當著林裏的麵夾了一隻放到嘴裏,嚼的哢嚓哢嚓響。
倒是丈母娘看出了什麽。
“是不是看著不下口啊!”
林裏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自己不是南方人,而且沒有挨過餓,再加上家裏人也不會處理這些東西,自然沒吃過。
“沒事沒事,那就閉著眼來塊餅,這個有個包裹的,吃起來眼不見心不煩。”
丈母娘說著話又給林裏夾了塊餡兒餅,林裏推辭了一番。
“不了不了,中午吃了那麽多臊子麵,晚上還吃了不老少,夠了夠了。”
看林裏不似作偽,丈母娘也就沒有再推讓。
為了躲避淑芬,林裏打算出去散散心,讓自己遺忘一些事情。要不然以後的生活不好過啊!
背上了自己用過的籮筐打算去山裏逛逛。
“林裏,剛迴來這是做什麽去啊?兩天沒休息好,先在家休息著吧!”
“媽,吃飽了身上有力氣。再說這兩天淨睡覺了。身上都有些木了。我去山裏轉轉,撿一些地皮菜和蘑菇迴來。”
丈母娘聽林裏這麽說了,想了想沒什麽問題也就答應了下來。
剛剛下了那麽一場大雨,現在正是去撿地皮菜和蘑菇的好時候。
“那你可別往河邊走,別去高的地方,不要往懸崖下邊站,不要去危險的地方。”
“知道了媽,我是大人了。您放心。”
。。。。。。
林裏離開林家莊往山裏去,路上碰到了一些上午就進山的村民和孩子,手裏的籮筐都是滿滿的黑色地皮菜和灰白色的蘑菇。甚至有擔著擔子的,收獲更多。
見到林裏進山,熱情的打了招唿。
碰到幾個熱心的大娘,還指點了一下林裏。免得去一些別人都去過的地方費工夫。
就這樣,林裏踩著鬆軟的泥土,一路進山。因為他選的是今天少有人來的地方,小草上沾著的雨水將他的布鞋和褲腳都打濕了。
果然,林裏找對了地方。
小草下麵的地麵上都是黑壓壓一片一片的黑色地皮菜。
這種雨後才會出現的應該是真菌的東西用來熬稀飯很好喝,也可以和土豆做成美味的菜肴。
在後世,這是售價不菲的幹貨。
在這個很少使用農藥,沒有多少汙染的年代,基本不用擔心它的幹淨程度。
林裏將籮筐取下來放到手邊,開始一把一把的從地麵往上劃拉地皮菜。不時還會遇到剛剛長出來的蘑菇,也一並收了進去。
果然是還沒有人來過的地方,不到兩個小時,林裏就將深深的籮筐裝滿了。
林裏看了看天色,時間尚早,就從兜裏掏出一個折疊的緊緊的口袋,打開後又用力裝了一口袋空氣,才將被徹底打開的口袋放到了手邊。
他打算今天多弄點兒,晚上迴去先吃一頓。
晚上雖然晾不幹,可能會壞。可是剛剛下過雨,這種東西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們也采不完,與其爛在地裏,不如帶迴家爛去。
心裏舒坦。
嗡~~~
聽到空中有聲音,專心采集的林裏抬頭向空中看去。
隻見一隻壯碩的,全身黑色,腿腳暗紅,長的像蟑螂,能有三四厘米長的飛蟲在空中展翅高飛。
林裏一下就認出了這種生物。官名叫什麽他不知道,隻知道民間叫荒蟲牛。這種東西平時幾乎見不到蹤跡,隻有在雨後才會從土裏鑽出來,而且數量不少。
林裏急忙將手裏的工作停下,開始等待它的降落。
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出來的緣故,荒蟲飛了好一會兒都沒有降落。
林裏也不氣餒,開始一邊等待,一邊從地麵上繼續拾撿地皮菜。
撿了芝麻丟西瓜的故事他也知道。而且這樣做也算兩不耽擱。
又等了一會兒,不知道還是不是剛才的那隻荒蟲牛,吧嗒一下降落在了林裏不遠的地方。
林裏急忙跑上去用石頭按壓住,左手抓住荒蟲翅膀的兩側,將它一下提溜了起來。
快速的從兜裏掏出又一個袋子,也顧不上用力裝滿空氣抖開,就將荒蟲塞了進去。
怕荒蟲爬出來,又抖了抖,將荒蟲抖到了袋子的底部。
大概是運氣來了,不斷有荒蟲在林裏周圍出現,林裏也是來者不拒,見一隻抓一隻,抓一隻見一隻,很快,不大的口袋裏就響起了密集的沙沙聲。
那是荒蟲牛在裏麵爬行的聲音。
林裏也不記得自己抓了多少隻,看日頭開始西斜,也就收拾了東西,紮好口袋,開始迴家。
迴家的路上還在河岸邊看到了一條被水流衝到了岸邊正在撲騰的魚,林裏急忙放下東西跑過去,一個飛撲就把它壓在了身下,薅了一把青草編織了一條草繩,穿過魚鰓後將它掛到了籮筐上。
提溜了一下還在掙紮的魚,怎麽也得個三四斤。
看了看河流,林裏打算迴家找找,看能不能找個網兜掛在那裏,不過估計沒有,畢竟是北方。
收獲滿滿的林裏迴到家的時候,太陽已經下了山。
將一下午的收獲放到門口,丈母娘和林支書都迎了出來。
“爸媽,看看。”
“哎喲,地皮菜弄多了,夜裏潮氣大,別捂壞了。這個袋子裏沙沙的都是啥?”
丈母娘看過籮筐裏的地皮菜後又看向了微微動著的口袋。
“媽,這是荒蟲牛,我抓了不少。”
丈母娘聞言眼前一亮,抓起來掂量了掂量,這不得四五斤啊!
“不少了,還有那條魚,夠吃幾天了。”
四個人,就一條魚和四五斤荒蟲牛,吃幾天那是省著吃。
“媽,今天多做點兒,我明天還要進山。趁著這場雨下的好,咱們家多曬點兒幹菜,冬天了也好配著吃。”
“好好好,聽你的。他爸,把這魚收拾了,趁著新鮮,給淑芬熬湯喝。”
林支書接過魚,從家裏拿出菜刀,開始唰啦唰啦的刮魚鱗。
這魚估計土腥氣大,林裏也就絕了用魚鱗做皮凍的打算。
從家裏拿出幾個容器、麵板、植物秸稈做的蓋子等家夥事兒,林裏將地皮菜倒出來鋪在了上麵,本來打算鋪一層,但是還剩了不少。
林裏又取了幾條口袋鋪展了擺放地皮菜。
終於,林裏做完後洗了把臉,才進了家門。
屋內點著煤油燈,有些昏暗。
礦石收音機雖然被打開了,本就微弱的聲音被屋裏忙活的聲音掩蓋的幾乎不可聞。
淑芬坐在炕上幫著處理食材,林支書在用刀破拆魚,丈母娘則是在灶台邊兒上做飯。
灶台裏的柴火明滅搖曳,昏黃的光亮將地麵照的一閃一閃的。
刺啦~~~
丈母娘今天下了大本錢,鍋底裏熟著豬油,被清洗幹淨後還在攀爬的荒蟲牛被倒進了油鍋。掙紮了幾下就挺屍了。
油煙伴隨著油的刺啦聲傳進了林裏的鼻腔,已經很久沒有聞過這樣的香味了。
想了想,抬手幫淑芬和起了麵。
“淑芬,咱媽今天是不是不過了。怎麽這麽舍得?又是油、又是白麵的,一會兒還有魚呢!”
“咯咯咯,當然是因為今天好吃的多啊!而且又不是讓你一頓吃完,肯定要留好接下來幾頓的量啊!”
果然,淑芬不愧是親女兒,等到上菜的時候。
一盤油炸荒蟲牛大概裝了不到二十隻,應該是按著一人五隻來分的,剩下的小半盆則是撒上了厚厚的食鹽放到了碗櫃裏。有種要醃鹹菜的既視感。
白麵做的餡兒餅雖然都端上來,但是麵本來就和的不多,也就能讓四人每人分二兩的,不過有了荒蟲牛和地皮菜做餡兒,味道超讚。
至於魚,被丈母娘放到小鍋裏熬的成了奶白色的湯。掉的沒了肉的魚骨頭歸了林支書,魚頭給了林裏,每人又分了一小碗魚湯,其它都歸淑芬。
另外還用土豆和地皮菜做了一大盆濃稠的野菜湯,算是今天第一大主食。
一切準備齊整,一家人脫鞋上炕。
在煤油燈昏黃的燈光下,眾人臉上都浮現了收獲的喜悅。
“你們別說我摳門兒。今天的荒蟲牛用了我一碗豬油,那可是平時家裏兩個月的用量。你們可得省著點兒吃,太浪費了。”
丈母娘說著浪費,先給每人的大碗裏盛上了滿滿一大碗地皮菜土豆飯。
要不是碗就那麽多,林裏估計丈母娘能讓大家吃飽。
“每人先喝一碗,要不然這些東西都怕不夠吃。”
林裏接過粗瓷大碗,手裏掂量了一下,怎麽得也有一斤多。
腦海裏想起了曾經母親說起的童年經曆。
過年的時候包全年唯一一頓餃子,怕不夠吃,也怕人們吃個沒夠,浪費糧食。
家裏的主婦總是會先熬上一大鍋白菜幫子。
等到吃飯的時候,每人先來一大碗熬白菜幫子。不吃?不吃不給吃餃子。
林裏當時聽到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碗熬白菜幫子下肚,孩子們還能吃多少餃子。
母親告訴林裏,最起碼二十個,總之就是吃光了算。
林裏以為自己永遠也不會遇上這種事情,沒想到今天卻遇到了現實。
大方的丈母娘今天竟然還放了不少的鹽,讓嘴裏快淡出鳥來的林裏吃的滿頭大汗。
夾一塊餡兒餅,林裏閉著眼睛咬了一口。
這樣做不是為了增加味覺的敏感,隻是不想看到被咬開的餡兒餅裏那些荒蟲牛的殘肢斷臂,雖然口腔裏還能感受到,但終究是美味,很快,味覺蓋過了惡心的感覺,林裏連吃兩塊,香味讓他想起了後世的炸雞柳、炸牛柳,總之就是很美味,要是再多點兒調料,林裏估計能吃更多。
被油炸過的荒蟲牛林裏沒吃,而是給三人夾了一些,把他那份給大家分了。
“你怎麽不吃啊?這個東西炸的脆脆的很好吃的。”
“不了不了,還是你和爸媽他們吃吧!我有些吃飽了。”
一家人都看向了林裏。
“怎麽了?很好吃啊!”林支書當著林裏的麵夾了一隻放到嘴裏,嚼的哢嚓哢嚓響。
倒是丈母娘看出了什麽。
“是不是看著不下口啊!”
林裏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自己不是南方人,而且沒有挨過餓,再加上家裏人也不會處理這些東西,自然沒吃過。
“沒事沒事,那就閉著眼來塊餅,這個有個包裹的,吃起來眼不見心不煩。”
丈母娘說著話又給林裏夾了塊餡兒餅,林裏推辭了一番。
“不了不了,中午吃了那麽多臊子麵,晚上還吃了不老少,夠了夠了。”
看林裏不似作偽,丈母娘也就沒有再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