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欄遠眺,蘇甜站在殿門口的平台上,放眼望去,連綿的山脊,蜿蜒起伏,近清遠虛,山腳下就是恆山水庫,安靜怡然。


    “唿~唿~媽!媽!咱再歇會兒。”這熟悉的聲音,蘇甜不用看都知道還是剛才那對母女,她轉身看看建築。


    心裏想著是不是有點兒太巧了。


    她們的聲音離蘇甜是越來越近,“快點兒吧,剛走兩分鍾,又要歇歇,堅持爬上殿門口,給你轉賬500。”


    “你說真的?”年輕的聲音發出疑問,語氣有點兒飄了,帶著粗喘。


    她媽媽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氣息足、穩,“肯定的,我還騙你嗎?”


    蘇甜有些好奇裝作不經意的扭頭瞟了一眼,就這一眼,差點沒憋住笑,年輕的女子正在以一種‘異形種’的姿勢向上攀爬。


    哈哈哈,太詭異了,真的很難不笑。


    她媽媽嘴裏念叨著,“哎呀,哎呀呀,丟死人了,你一會兒可別叫我媽。”


    還別說,她這個姿勢上來的速度挺快的,也就蘇甜給殿門口的柱子上的畫拍兩張照片的功夫,她已經抱著她媽媽要求結賬了。


    蘇甜抬腳進入殿內,裏麵供奉的是‘北嶽安天玄聖大帝’兩側是文臣四尊、衛士四尊,都是北嶽大帝的侍從。


    她看完出來,不經意間跟那位媽媽對視上了,她倆正在拍照。


    “哎~,那個小姑娘,又看見你了”阿姨一臉高興的看向蘇甜,接著說“請你幫個忙,給我們倆拍張合影,好吧?”


    “可以啊!”


    反正自己也不著急,接過阿姨遞來的手機,等她倆擺好姿勢,拍了幾張。


    “謝謝你哦!看看小姑娘拍的照片就是好看哈!哎~你多大呀?”


    啊?為什麽突然問年齡?


    可能是蘇甜疑問的表情過於明顯,也有可能是她女兒覺得她媽媽問這個不太好,扯了扯她的衣角。


    她媽媽解釋了一下,“我看你跟我女兒差不多大,她今年20,問你,看看她是叫你姐姐還是妹妹。”


    “喔~我比她大幾歲。”


    “悅悅,跟姐姐說聲謝謝。”又轉頭對蘇甜說“麻煩了,麻煩了。”


    這家人還怪客氣的,蘇甜走的時候,那位阿姨還熱情的招手跟她說再見。


    由於渾源恆山的曆史有點短,上麵的人文景觀比較少,蘇甜爬到頂,吹吹山頂的風,拍了幾張照片,就選擇坐索道下山。


    其實深挖一下渾源恆山的曆史糾葛,真的可以知道古時候的渾源人為恆源恆山的名號做出了很多努力。


    蘇甜看關於恆山的資料的時候都在感歎非常的有意思。


    起初,在《尚書·舜典》的記載中,隻有四嶽,並且其中隻有‘東嶽’非常明確的指的是泰山,其他的三嶽單純是地理概念,沒有明確指的是哪座山。


    有一位叫‘顧頡剛’的,他算是一名疑古派,他認為古代基本是編的,根本不存在什麽‘舜巡四嶽’。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具體位置就變得重要起來,在漢武帝時期就創立了五嶽製度,漢宣帝廣告天下,‘河南的嵩山為中嶽、山東泰山為東嶽、陝西華山為西嶽、安徽的天柱山為南嶽、河北曲陽的恆山為北嶽。’


    一直到明代初期,一千多年恆山的祭祀場所都在河北曲陽,從未有人去質疑。


    不過由於恆山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廣義上很大,裏麵的任何一座山都可以被稱為恆山,這就為渾源恆山打下基礎,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姓——‘恆’。


    渾源恆山表示這個‘大哥’,該輪到我坐了。


    你說巧不巧,外圍虎視眈眈,內部也出問題,由於五嶽由來已久,它起初所指的北嶽恆山的主峰——大茂山,其地處叢山之中,交通不便,因此祭祀活動隻在曲陽北嶽廟進行,導致北嶽的祭祀隻有象征意義。


    這個大茂山吧,物產不豐、交通不便,在古代連個兵家必爭之地都沒混上,對它不上心,到了宋朝,連具體位置都忘了。


    算是五嶽混得最慘的,正應了那一句‘天下之嶽五,獨有北嶽名不著’


    要想動搖其地位還是不容易,因為古人是非常崇古的,尤其是文人,但是有一個詞‘事在人為’


    大家都姓‘恆’,除了曆史,你有的我都有,沒有的我還有,不夠我還能編。


    曲陽恆山被戰爭毀壞嚴重,不少道士、僧人逃到渾源恆山,他們自稱是某某寺、觀的,當地的渾源的道士跟僧人就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古恆山’,不過文人不賣賬,不承認。


    時間長了,潛移默化的就接受啦,當地的渾源人開始發力了,開始編一些離奇故事,比如‘天降巨石’


    把石頭從大茂山飛到北嶽廟編成是從渾源恆山飛過去的,明朝開始全部被帶歪了。


    蘇甜看的時候,直唿行家,開局一傳說,剩下全靠編。


    渾源恆山還有大同地方軍事力量的支持,背靠大哥好辦事,這不上書給個地位,中間被橫插一腳,說是漏洞太大。


    當地渾源人一聽,開始整活了,先是完善了飛石傳說,改寫曆史,大致是舜原本是要在渾源巡視的,後來路途遙遠改在大茂山,飛石就是證據。


    渾源當地的官員也十分配合,他派人到曲陽測量巨石的尺寸,在渾源找個相應的洞窟,說是從這飛過去的,還請人來題詞‘飛石窟記’


    噫!相當嚴禁!


    最離譜的是,忽悠著忽悠著,給曲陽忽悠的都認真啦!還給建了飛石殿,承認這個渾源恆山的說法。


    渾源人通過金、元、明、清四代的不斷加工跟完善,最終成了真正的恆山,等曲陽迴過神的時候,渾源恆山表示,嘿嘿,現在我才是真正的恆山。


    下了山,蘇甜溜達到了一處靜謐的角落,坐在大石頭上,小風吹的還挺舒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正失敗後,我擁有了簽到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樸樸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樸樸樸並收藏轉正失敗後,我擁有了簽到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