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醫無奈笑笑,歎了一口氣說:「好罷,就依姑娘的價,請姑娘隨我去取銀子。」


    最終三百零四兩銀子入了賬,果然還是種草藥劃算些,開個小吃鋪,每月最多賺上十一二兩銀子,還累的慌,若不是怕晴枝他們擔心生計問題,自己又不好解釋,她真想關了小賣鋪專心種田。不過賣草藥也是有風險的,若是遇上了市場飽和,那就隻有賤價賣出了,索性她這次搭上了誠王的東風,小賺了一筆。


    蘇然心情很好,拉著小騾車,腳步輕鬆地逛起了街,因為她一心想著要多買些必需品囤起來,於是,賺了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購物啦。


    首先要去布莊買布,不光是她自己,晴枝和小陳管事,還有身量不斷長高的小秦昭,都要備一些。


    她的衣服大部分是在王府裏住著的時候做的,雖然華美,但不耐穿,也太紮眼,自從出府以後,她就換上了粗布麻衣,尤其愛穿柔軟透氣的棉布衣裳。


    布莊裏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布料,蘇然在一匹匹料子前挑挑揀揀,最終看中了一匹棕綠的、一匹鴨卵青的和一匹檀色的棉布料,每樣各買了三匹,又特地給小世子挑了一匹花軟緞,另外還買了三匹白絹、三十斤棉花,最後添了一些盤扣之類的小玩意兒,這下林林總總一共花了十五兩三錢多,小騾車上被堆得滿滿當當,布莊的夥計滿臉笑容的送她離開。


    之後她又去鞋鋪買了幾雙耐穿的布鞋,尤其是小世子的鞋子,從兩歲到十歲的大小鞋,她都各備了四雙,抗戰花了八年,誰知道這天下一旦亂了,得多久才能平定,自然是趁著還算太平多準備些。


    蘇然拉著滿滿一車東西,用粗布遮蓋嚴實,防止引起別人的注意,因出來了不少時間,她加快了步伐往迴趕,在離新倉坊還有十分鍾的路程時,她在街口找到了一家裁縫鋪子。


    停車走進店裏,隻有一個製衣女工伏在桌上裁料子,她見有人進店,便放下手裏的裁片走來。


    蘇然拿出一張紙,遞給她道:「這裏有三個人的身量尺寸,請大姐各裁兩套四季衣服,料子我自備的。」


    那女工看了一眼停在門外的板車,點頭道:「行吧,把料子搬進來,我估個量。」


    蘇然搬進了幾匹布,安排好了每種花樣做什麽衣服,那女工就拿著尺子丈量布匹,裁剪撕拉,忙活了大半天才理清,蘇然先付了九十文定金,約定好一個月後取衣,帶著剩下的大半布料迴去了。


    她先去了碼頭上的小倉庫,把買來的東西先搬到庫裏,再連同剩下的銀子,一齊移到了春草園裏,這些必需品將來可能會成為他們的保命資本,她必須隨身攜帶。


    蘇然這幾天正在尋找一種做肉鬆的辦法,她知道成吉思汗當年遠征時,就用這種肉鬆作為軍糧,從而為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質保障。為此她特地諮詢了小陳管事,但見多識廣的他也沒聽說過這個,想來這裏的草原和她所知道的蒙古還是有些區別的。


    另一個比較令人擔心的是,今年的梅雨季節似乎特別長,雨簾一幕接著一幕,看不到盡頭,再這樣下去,就得耽誤秋收了。淩州城裏的北海龍王廟都被踏破了門檻,家家戶戶幾乎都去拜了一輪,祈求這位鎮雨龍王能夠收收雨。


    潮濕的天氣也不利於風幹肉類,儲存肉製品的計劃隻好暫時擱淺,蘇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春草園裏。這個月新一輪的白芨剛剛種下,就又到了花椒收獲的時間,播種和收獲的時點幾乎無縫銜接,做好了田間管理,果然提高了不少效率。


    一個月前為晴枝和小陳管事做的新衣服,蘇然自己悄悄去取了,隨後收進了春草園裏,園中如今多了幾隻黃木大箱子,分門別類放著各種雜物,小到油鹽醬醋,大到鍋碗瓢盆,甚至還有嶄新的大部件農具,全都應有盡有,這些東西全都封存在一個角落裏,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


    紅薯除了被烘烤成了紅薯幹,還被磨成了澱粉儲存了起來,糧食這一塊已經囤積的足夠了,蘇然在囤物清單上又打下了一個勾。單子上列舉的幾十樣東西她已經搜羅的差不多了,唯獨「肉類」那一欄還空著。臘肉放置的時間長了,吃下去對身體不好,春草園裏的地都被充分利用了,要養大一些的動物也沒有那個精力,而且養活物和種田不一樣,活的東西變數大,光是飼料就夠她頭疼的了。


    園子裏如今隻養了小牛犢,它的飼料都是現成的,不用特地喂食。而小黃被她留在了誠王府,她本打算等小世子再大一些再接過來的,但如今形勢不穩了,搞不好哪天就得逃難去,留它獨自在王府裏她不放心,而且最近她發現,對門的方三娘總是往她的小院探頭探腦的,見了麵卻又怕的連招唿也不打就逃走了,實在叫人捉摸不透,又有些不放心,所以她決定把小黃接迴來看門了。


    小黃在第二天就被晴枝接迴了家,它搖著尾巴滿院子撒歡,尤其喜歡蹦上石階繞著院牆跑圈兒。小秦昭對於這個新朋友倒是一點也不害怕,有一次他還架著小黃的身子抬高腿,想要騎大馬。小黃適應了新環境,就趴在堂屋的石階上打盹兒,但大概是怕蘇然再次丟下它,一有個風吹草動就會抬高腦袋,四處搜尋蘇然的身影,就是晚上睡覺也是在蘇然的床下趴著的,蘇然無奈,隻好在自己的屋裏給它搭了個小窩。


    九月中旬,她收到了誠王寫給她的一封信,信裏讓她收拾好家當,擇日帶著全家跟隨呂蓮前往俞州與他會合,看來南方打得火熱,終於還是波及到淩州城了。城裏最近的風向也開始轉變了,原本還談笑風生的百姓們,這幾天都開始了瘋狂的囤貨,動作快的人已經拖家帶口,往更遠的堰州奔去了。


    好在蘇然已經把該買的東西都備齊全了,春草園的草地上多了一圈小籬笆,放置著藤編的小雞籠,養了十來隻小雞仔,平日裏蘇然就撒一些稻穀喂給它們,還算省事。


    但是淩州城的其他人就沒這麽幸運了,物價飛也似的飆升,糧食賣到了每鬥二錢銀子,有的人家幾乎傾家蕩產了才能買下一點糧食,原本風平浪靜的淩州城,漸漸有些不受控製了,聽說南門口的坊間,為爭食打死了人,造反的匪兵還未到,自己先亂了起來。


    蘇然的心裏也不好受,自己的幸運和別人的不幸比起來,更加讓她難安了,尤其是看見米行門口那些日夜排隊買糧的人,痛苦和不安時刻壓迫著他們,倒出了錢袋子裏的所有銅板,卻隻能買一小斛米麵迴家。


    蘇然的心情跟著沉重了起來,於是她決定多幫助一些人,雖然有了這樣的想法,但她也必須保護好自己,所以這個出頭鳥不能由她來做,想了很久,她才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日午後,她將最新收獲的花椒賣給了無方堂後,和吳太醫坐在鋪子的裏間喝茶,她見藥鋪這幾天也是亂糟糟的,不少藥材都被打包裝上了車,不間斷地運走,藥櫃子上貼滿了售罄的標識,看來他們家也打算離開淩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出一個太上皇 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紋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紋藝並收藏種出一個太上皇 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