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世子寶!


    出自蜀王府的一枚金印,世代相傳隻此一枚!


    當初高老隻是猜測,如果張獻忠曾經洗劫過蜀王府,就絕對不會放過這枚重量超過十五斤的金印。


    眼下突然從河床中挖出一枚帶著蜀字印文的金印,這無疑佐證了高老的猜想!


    洪武二十三年九月,詔禮部鑄秦、晉、今上及周世子金寶各一,每寶用黃金十五斤,龜紐,方三寸二分,厚一寸。


    迴想起高老曾經說過的細節,葉知秋覺得最起碼厚度已經對上了。


    厚一寸,就是三厘米。


    長三寸二分,相當於十厘米左右。


    殘印的長寬並不相等,暫時無法看出整體的尺寸。


    但葉知秋卻打心底覺得,這枚殘印就是蜀世子寶的一部分。


    唯一不同的,就是龜鈕的形製不太符合。


    這枚殘印的背麵並沒有龜鈕部件存在。


    不過龜鈕也有可能被砍壞了,殘印缺失的兩個斷麵,就是最好的證明。


    “明朝蜀王代代相傳的世子寶印,倘若這枚殘印是真的,就絕對能證明,張獻忠曾攜部下洗劫過蜀王府!”


    “目前我國的考古曆史中,還從未發掘過世子金寶的實物,若是能將蜀世子寶湊齊,絕對能在考古界引起巨大的轟動!”


    石奕教授雙眸有些泛紅,語氣激動的開口道。


    或許在外人看來,這不過是個幾斤重的金疙瘩,最多價值幾十萬,但對在場兩位在考古界沉浮幾十年的教授來說。


    殘印的發現,無疑給了他們巨大的希望!


    畢竟國內考古界至今為止,還從未出土過任何朝代的世子金寶。


    如果找到所有殘印,將蜀世子寶拚湊出來,那對整個考古曆史來說,都將是一次足以記載的重大發現。


    金印的存在,是明朝冊封製度的直接證據,也是具有重大研究價值的考古文物!


    隻不過,他們圍堰的區域,是個大型的文物沉積地而已。


    連戰場都沒能找到,沉銀遺址也尚不知道在何處,想要湊齊蜀世子寶的部件,無異於大海撈針!


    清理工作完畢,殘印重新被裝進文物袋中,信息組的人,在電腦上完成信息錄入後,立刻打印出標簽貼在文物袋上。


    “按照國寶級文物的方法處理,跟永昌大元帥印一起放進保溫箱裏!”


    石奕教授一臉凝重的開口吩咐道。


    “明白。”


    文保組的工作人員點點頭,拿著文物袋離開。


    “走吧,現場的挖掘工作還沒結束,說不定真能找到其他殘印的存在。”


    聽到石教授的吩咐,周衡點點頭,立刻朝文物車外走去。


    撩開擋風簾跳下車,看著不遠處的河岸,葉知秋雙眸中有著一道名為期待的情緒閃過。


    要是能在離開眉山之前,找到蜀世子寶的全部金印就好了。


    隻不過時間已經不太允許,他在眉山已經待了五十多天,能否達成這個願望,實在不好說。


    ……


    挖掘繼續,付出的體力與汗水就是埋下的種子,找到文物的過程,就是收獲的時候。


    隻是,埋種子的過程太過漫長,而收獲的時間又太過短暫。


    工作時間內,圍堰工事從來不缺挖掘組的身影。


    盡管隨著冬天的臨近,天氣一點點變冷。


    凍得人手腳僵硬,但整個考古隊的工作人員裏,從未有人說半個苦字。


    西王賞功金銀幣,嬪妃金冊、篆刻有銘文的金銀錠。


    隨著一件件文物的出土,這位帶有神秘色彩的大西王,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大西軍的掠奪路線,因為一枚枚官銀的存在,而披露在眾人麵前。


    川渝十四年司銀五十兩、河南府偃師縣秋糧銀五十兩、天南府布政使司新餉襍五十兩、羅江縣邊倉銀五十兩、潼州府太安縣條銀五十兩。


    簡州邊倉銀、德陽縣軍餉銀、西朝雙流縣五十兩官銀、崇慶州大糧銀、德陽縣貢銀、沅陵縣兵餉銀、武昌縣人口糧銀、蒲圻縣改折銀。


    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糧銀五十兩一錠,銀匠右閔季。


    上百枚帶有銘文的銀錠,幾乎將張獻忠的掠奪路線可視化。


    當然,挖掘組的收獲還遠遠不止這些。


    三眼統、金爵杯、金銀器皿、金鋌、金鐲。


    幾乎數不勝數。


    似乎卵石層被挖開後,就打開了某種潘多拉的魔盒。


    前半個月挖掘出的文物數量,相對後半個月簡直不成正比。


    前半月挖掘文物不到四百件,可後半個月出土的文物卻達到上千件。


    讓攝影組的人幾乎拍照拍到手軟,讓原本致力於將每個文物的信息都標注清楚的資料組,隻能草草在每個文物袋上留下編號。


    讓負責測量文物真實定位的李泰,都有些體力不支。


    同時在葉知秋透視之眼的作用下,蜀世子寶的殘印也被拚湊出大半。


    預計離開眉山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盡管第一戰場與沉銀遺址都沒有發現。


    但真相已然唿之欲出。


    等待後續兩個半月的考古完成後,考古隊的人數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到時候上麵批下來的款項,也足以支持上百平方米的探測。


    汛期的九個月,也能給考古隊足夠的布置時間。


    等待進行第二期沉銀寶藏挖掘項目!


    期間,記者來了一批又一批,殘缺的蜀世子寶也得以問世。


    從未有過的重大發現,在網絡上掀起一股考古熱潮。


    而葉知秋的名字,也伴隨著每次采訪與拍攝,再次被大眾所熟知。


    ……


    “五天,還有五天時間,能否找到蜀世子寶最後的殘印,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日記上寫下這麽一行字,葉知秋不由歎了口氣。


    相比起永昌大元帥金印,蜀世子寶的重要與罕見程度更上一層樓。


    達到了國家級保護文物的級別。


    永昌大元帥印已經做過無損數據檢測,含金量不過70%出頭而已。


    相比之下,被萬眾矚目的蜀世子寶,含金量竟然達到了95%。


    金印上的龜鈕,盡管還處在殘缺狀態。


    不過論豪華程度與工藝,仍在大元帥金印之上。


    盡顯皇家風態。


    葉知秋忘不了,得到檢測結果的時候,高局長與石教授表情是多麽的驚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然一笑很傾城並收藏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