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金質麒麟勾雲紋扣帶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 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十兩,匠張道。”
“這枚銀錠上還有銘文篆刻,至少能證明不是平民百姓私鑄之物。”
周衡看著銀錠正麵的銘文,不由念了出來。
“待會就讓文保組的人把它送到實驗室吧,這種狀態下可不適合放到博物館裏儲存。”
葉知秋淡淡開口。
石奕與周衡兩人,當即點頭同意。
文物出水後,會因為周圍環境的改變,而出現二次腐壞,最好能盡快送到專業人士手裏,進行修複保存。
“走吧,看看今天還能不能出土其他文物。”
葉知秋把銀錠包好放進袋子裏,率先走出了船艙。
文保組一共有兩名成員,負責的是整個考古環節都比較重要的工作。
不過由於是高局長挑選的人,葉知秋自然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隻是簡單交代了兩句,便任由他們中的一人,帶著文物開車離去。
圍堰內部。
熱火朝天的挖掘工作仍在進行。
由於已經有文物被挖掘出的先例,大家的積極性仍舊被調動著。
每個探方都帶有肉眼可見的挖掘痕跡。
“葉哥你迴來了!”魯海擦了把汗,直起腰一臉興奮的開口。
“嗯,東西已經送去實驗室了,加油吧!”葉知秋麵帶笑容的開口鼓勵道。
“那是自然!我肯定能親手挖掘出文物的!”後者搓了搓手,露出一道自信的笑容,接著繼續揮舞著鏟子挖掘。
葉知秋也沒有閑著,拿起地上的一把鏟子,就開始在分配到他們小組的7號探方中挖掘起來。
雲層湧動,陽光變幻。
一個小時轉眼過去,圍堰中到處可見弓著身子在地上挖土的工作人員。
運輸組將一一箱箱的沙土運走,每個探方都在持續增加深度。
他們當初約定好的計劃,是每次隻下挖五十厘米的深度,繼續挖就隻能擴大麵積。
等所有探方完成同一深度的挖掘後,才能繼續向下挖。
這樣能保證地勢的平穩,人員能順利通行。
“出了!我挖出東西了!”
圍堰一角,一道唿喊聲突然響起,一時間勾去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
葉知秋下意識抬起頭,發現聲音是從四號探方傳來,他當即趕了過去。
“這些人怎麽運氣這麽好我怎麽沒找到文物”
聽到又有人傳出喜報,魯海的動作下意識又加快了幾分,心焦如焚。
“不要移動文物,你們繼續挖掘,這裏交給我跟石教授來處理就好!”
看到周圍人聚集過去,葉知秋立刻出聲勸阻。
正在與周教授聊著什麽的石教授,也當即趕了過來。
周圍的工作人員迅速散開,鑲嵌在河床上的文物立刻暴露在他的麵前。
灰黃色的河床溝壑中,存在著一道金色的物體,隻露出帶有弧度的一角。
這次葉知秋沒有暴力將其挖掘出來,而是用鏟子一點點挖去周圍的沙土。
足足過了兩分多鍾,才算是將這疑似文物的金屬物體完整取了出來。
一個帶有圓環的金色牌子。
表麵存在精致的做工,即使有泥沙遮擋也能判斷出,是金子的材質。
放到蓄水桶裏涮了涮,大多數泥沙都脫落了下來。
物體像是首飾,又像是一件衣服上的配件。
形狀像是個橢圓形被咬了一口,頂部帶有圓環。
整體都帶有透雕工藝,中間是個幾厘米大小的神獸。
鱗片、爪牙、須發清晰可見!
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他還是運起了透視之眼,想要仔細看看。
視線中的人迅速消散,四周的圍堰工事也瞬間土崩瓦解。
掌心中的金屬文物立刻放大了數倍,一道道橙黃色的霧氣緩緩升騰而上。
看到如此濃鬱的光芒,葉知秋心中已經了然。
這次出土的金質裝飾物,最起碼也是個國家二級文物,稀有程度相當於銅製的西王賞功。
內部的構造一目了然,精細程度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頂部圓環中鑲嵌著一金色圓球,四麵帶有葉片狀的裝飾。
下方橢圓形金牌中,透雕著勾雲紋,中心雕刻著一隻神氣活現的麒麟。
尾巴高高揚起,左前腿與右後腿著地,另外兩腿作彎曲狀,似乎要隨時奔跑起來。
麒麟迴首,雙眼炯炯有神,腹部微鼓,一身鱗片金光閃閃。
他這些年閱寶無數,但這枚出土的文物,論精細程度足以進入前十名。
畢竟文物的整體大小不過五厘米,工藝卻如此精湛,精細程度不亞於小時候看的課文核舟記!
眸子中的紅光迅速消退,兩位教授已經走到近前。
葉知秋把東西交給兩人,眼中仍帶著淡淡的驚豔之色。
“勾雲紋帶扣!竟是個如此精細的飾品!”周衡看了一眼那纖薄隻有幾毫米的金片,立刻道出了名字。
“嗯,保存的如此完好,著實難得。”
“在曆朝曆代,腰帶上的裝飾物通常都能直接反應出佩戴者的社會地位和財富,而明朝的官員與平民所能使用的腰帶,材質樣式與顏色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僭越。”
“這枚金質勾雲紋帶扣上還鑲嵌著麒麟,恐怕原主人最起碼也是一位二品官員!”
石奕點點頭,麵色有些動容的介紹道。
“石教授,麒麟我懂,代表祥瑞嘛,那勾雲紋是什麽意思也是一種寓意吉祥的文化嗎”
挖出文物的年輕工作人員,神色興奮的詢問道。
“對,勾雲紋的相關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便被廣泛運用,從漢代開始,這類紋飾就已經是重要的裝飾紋樣。”
“而到了明代,這類紋飾就更加注重連貫性與線條的美感,代表和諧、吉祥如意等等。”
迴答工作人員的是石教授的一位學生。
後者年齡約莫四十歲,留著一頭短發,從考古隊創立之初,就一直跟在石教授身邊工作。
“葉隊長,又找到新的文物了嗎”燕妮捧著相機趕了過來,跟在身後的還有提著全站儀的李泰。
“大家都散了,繼續工作,以後出土的文物隻會越來越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石教授麵沉似水的開口道。
周圍的工作人員學者頓時一哄而散。
兩人先後完成工作,文保組的人立刻帶著文物離開。
“這枚銀錠上還有銘文篆刻,至少能證明不是平民百姓私鑄之物。”
周衡看著銀錠正麵的銘文,不由念了出來。
“待會就讓文保組的人把它送到實驗室吧,這種狀態下可不適合放到博物館裏儲存。”
葉知秋淡淡開口。
石奕與周衡兩人,當即點頭同意。
文物出水後,會因為周圍環境的改變,而出現二次腐壞,最好能盡快送到專業人士手裏,進行修複保存。
“走吧,看看今天還能不能出土其他文物。”
葉知秋把銀錠包好放進袋子裏,率先走出了船艙。
文保組一共有兩名成員,負責的是整個考古環節都比較重要的工作。
不過由於是高局長挑選的人,葉知秋自然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隻是簡單交代了兩句,便任由他們中的一人,帶著文物開車離去。
圍堰內部。
熱火朝天的挖掘工作仍在進行。
由於已經有文物被挖掘出的先例,大家的積極性仍舊被調動著。
每個探方都帶有肉眼可見的挖掘痕跡。
“葉哥你迴來了!”魯海擦了把汗,直起腰一臉興奮的開口。
“嗯,東西已經送去實驗室了,加油吧!”葉知秋麵帶笑容的開口鼓勵道。
“那是自然!我肯定能親手挖掘出文物的!”後者搓了搓手,露出一道自信的笑容,接著繼續揮舞著鏟子挖掘。
葉知秋也沒有閑著,拿起地上的一把鏟子,就開始在分配到他們小組的7號探方中挖掘起來。
雲層湧動,陽光變幻。
一個小時轉眼過去,圍堰中到處可見弓著身子在地上挖土的工作人員。
運輸組將一一箱箱的沙土運走,每個探方都在持續增加深度。
他們當初約定好的計劃,是每次隻下挖五十厘米的深度,繼續挖就隻能擴大麵積。
等所有探方完成同一深度的挖掘後,才能繼續向下挖。
這樣能保證地勢的平穩,人員能順利通行。
“出了!我挖出東西了!”
圍堰一角,一道唿喊聲突然響起,一時間勾去了大多數人的注意力。
葉知秋下意識抬起頭,發現聲音是從四號探方傳來,他當即趕了過去。
“這些人怎麽運氣這麽好我怎麽沒找到文物”
聽到又有人傳出喜報,魯海的動作下意識又加快了幾分,心焦如焚。
“不要移動文物,你們繼續挖掘,這裏交給我跟石教授來處理就好!”
看到周圍人聚集過去,葉知秋立刻出聲勸阻。
正在與周教授聊著什麽的石教授,也當即趕了過來。
周圍的工作人員迅速散開,鑲嵌在河床上的文物立刻暴露在他的麵前。
灰黃色的河床溝壑中,存在著一道金色的物體,隻露出帶有弧度的一角。
這次葉知秋沒有暴力將其挖掘出來,而是用鏟子一點點挖去周圍的沙土。
足足過了兩分多鍾,才算是將這疑似文物的金屬物體完整取了出來。
一個帶有圓環的金色牌子。
表麵存在精致的做工,即使有泥沙遮擋也能判斷出,是金子的材質。
放到蓄水桶裏涮了涮,大多數泥沙都脫落了下來。
物體像是首飾,又像是一件衣服上的配件。
形狀像是個橢圓形被咬了一口,頂部帶有圓環。
整體都帶有透雕工藝,中間是個幾厘米大小的神獸。
鱗片、爪牙、須發清晰可見!
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他還是運起了透視之眼,想要仔細看看。
視線中的人迅速消散,四周的圍堰工事也瞬間土崩瓦解。
掌心中的金屬文物立刻放大了數倍,一道道橙黃色的霧氣緩緩升騰而上。
看到如此濃鬱的光芒,葉知秋心中已經了然。
這次出土的金質裝飾物,最起碼也是個國家二級文物,稀有程度相當於銅製的西王賞功。
內部的構造一目了然,精細程度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頂部圓環中鑲嵌著一金色圓球,四麵帶有葉片狀的裝飾。
下方橢圓形金牌中,透雕著勾雲紋,中心雕刻著一隻神氣活現的麒麟。
尾巴高高揚起,左前腿與右後腿著地,另外兩腿作彎曲狀,似乎要隨時奔跑起來。
麒麟迴首,雙眼炯炯有神,腹部微鼓,一身鱗片金光閃閃。
他這些年閱寶無數,但這枚出土的文物,論精細程度足以進入前十名。
畢竟文物的整體大小不過五厘米,工藝卻如此精湛,精細程度不亞於小時候看的課文核舟記!
眸子中的紅光迅速消退,兩位教授已經走到近前。
葉知秋把東西交給兩人,眼中仍帶著淡淡的驚豔之色。
“勾雲紋帶扣!竟是個如此精細的飾品!”周衡看了一眼那纖薄隻有幾毫米的金片,立刻道出了名字。
“嗯,保存的如此完好,著實難得。”
“在曆朝曆代,腰帶上的裝飾物通常都能直接反應出佩戴者的社會地位和財富,而明朝的官員與平民所能使用的腰帶,材質樣式與顏色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僭越。”
“這枚金質勾雲紋帶扣上還鑲嵌著麒麟,恐怕原主人最起碼也是一位二品官員!”
石奕點點頭,麵色有些動容的介紹道。
“石教授,麒麟我懂,代表祥瑞嘛,那勾雲紋是什麽意思也是一種寓意吉祥的文化嗎”
挖出文物的年輕工作人員,神色興奮的詢問道。
“對,勾雲紋的相關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便被廣泛運用,從漢代開始,這類紋飾就已經是重要的裝飾紋樣。”
“而到了明代,這類紋飾就更加注重連貫性與線條的美感,代表和諧、吉祥如意等等。”
迴答工作人員的是石教授的一位學生。
後者年齡約莫四十歲,留著一頭短發,從考古隊創立之初,就一直跟在石教授身邊工作。
“葉隊長,又找到新的文物了嗎”燕妮捧著相機趕了過來,跟在身後的還有提著全站儀的李泰。
“大家都散了,繼續工作,以後出土的文物隻會越來越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石教授麵沉似水的開口道。
周圍的工作人員學者頓時一哄而散。
兩人先後完成工作,文保組的人立刻帶著文物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