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人領到了一片走廊上。


    走廊兩邊有七八個獨立的房間,有些門上貼著名字標識,有些則空空如也。


    “這個房間原本是我們這一位師傅的,但他兩周前迴國了,所以一直就空著,裏麵各種工具都有,氣窯的操作方式你懂嗎”


    葉知秋嘴角勾起一絲笑容,推開了房門,“放心,炸不了的,那就多謝了!”


    一股土腥味撲麵而來,他環視一圈,發現房間布置還算幹淨,不遠處的落地架上,放著不少製作紫砂壺的工具。


    工作台位於房間中段靠牆的位置,一盞光線柔和的吊燈,打下圓錐形光暈將工作台包裹其中。


    最裏麵的大塊頭就是窯爐,而且是葉知秋要求的氣窯。


    氣窯外形接近一個正方體,四周都有不鏽鋼包裹,下方支架帶萬向滾輪,


    靠近窯門的位置,還有一排金屬軌道,方便將需要燒製的紫砂壺推入其中。


    不到二十平米的房間內,擺放上這些東西,已經略顯擁擠。


    葉知秋卻毫不在乎,從落地架上拿出製作紫砂壺需要用的工具,徑直來到工作台前坐下。


    肯特目光有些複雜,先前兩人聊天時他一直搭不上話,如今隻剩下兩人,他心中的疑問紛紛湧到了嘴邊。


    “啪!”


    房門關上,他搬來一把凳子在工作台旁邊坐下,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葉先生,您承諾胡老爺子的可是一把顧景舟大師的紫砂壺,他就算再不懂,應該也能一眼分辨出來吧!”


    “這樣……根本行不通啊!”


    燈光下,葉知秋伸手將包裹泥條的塑料薄膜撕了下來,深吸一口氣,“輕言放棄可不是一個好的品格,肯特先生。”


    說完,他拿起一把刀,將成人手腕粗細的泥條輕輕切割開來。


    取出一部分隻有手指粗細的泥條。


    然後拿起拍子開始輕輕敲打。


    紫砂壺的製作,從最原始的紫砂礦開始,需要先把大塊的礦石打碎,再進行研墨直到隻有40目大小。


    後續的步驟分別是打濕、滋泥、成型、抽真空,完成以上步驟後,才能得到緊實規整的泥條,而這些步驟最起碼都要兩天時間。


    能有現成的泥條使用,才是二十四小時內製作出紫砂壺的基礎。


    不過這一步距離紫砂壺的成型還差得遠。


    得經曆打泥條、圍身桶、上滿片底片準片、裝底腳、做壺把壺嘴壺蓋等步驟,等一切好了之後,需要放到氣窯中燒製兩次。


    整個過程,但凡某一個步驟出了差錯,都可能前功盡棄。


    更別說葉知秋需要在製作紫砂壺的過程中,盡力模仿顧景舟大師的作品,難易程度可想而知。


    這也不怪肯特會如此沉不住氣。


    不過葉知秋的字典裏可從來沒有放棄兩個字,無論結果如何,最起碼需要勇敢嚐試一次。


    他右手緊握著拍子,一點點將泥條拍開,直到將其加工成隻有一厘米厚的泥片。


    肯特看了片刻,又起身離開,準備去內比都的其他古玩店碰碰運氣。


    盡管他認為葉先生的能力很強,背景深不可測,但在一天時間內製作出能與顧大師作品媲美的紫砂壺,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簡直不可能。


    莫說葉先生辦不到,就連國內風頭正盛的紫砂壺大師,同樣辦不到。


    甚至那些專業的造假集團,都不可能做到這一步。


    “砰!”


    門被輕輕關上,葉知秋頭也沒迴,繼續忙碌著手頭上的工作。


    等泥片拍打均勻完成後,他又拿起矩車,調整好兩枚刀齒之間的寬度,將打好的泥片切割成扇形,準備製作壺身。


    同時他開始迴憶之前在國際賽場上,曾經見到過的一套顧景舟大師親製紫砂茶具。


    上次觀賞距今已有半年之久,但絕大多數的細節仍舊能迴憶的清清楚楚。


    片刻後,再睜開眼時葉知秋的臉上已經浮現出些許堅毅。


    顧景舟大師的紫砂壺,在形、態、氣、神四個方麵都做到了極致,隻是普通的外形相像,最多騙騙普通人。


    那個胡老頭對紫砂壺相當喜愛,必然也懂得不少紫砂壺的知識,必須做到心神兼備才能將其忽悠過去。


    所以細節方麵絕對不能出現紕漏。


    而這壺內印章,自然是必不可少。


    但凡大師親手製作的紫砂壺,為了防偽基本都會在壺蓋、壺內、壺底的位置打上印章。


    有些心思縝密的,甚至會在壺把手位置留下足跡。


    而顧景舟大師一生用的印章極多,有瘦萍、墨緣齋、景記等。


    而上次葉知秋所觀賞到的紫砂壺,壺底的印章則為曼希陶藝。


    現在仿製印章已經來不及了,隻能徒手將鈴印給畫上去。


    這對普通人來說無異於是噩夢難度,不過葉知秋連波若心經都能仿照,仿照一名鈴印痕跡對他來說並不算難。


    找好工具,他開始在泥片一端刻畫“曼希陶藝”四個字的鈴印。


    既要展現出鈴印凹凸不平的效果,又要每個字都能對上分毫不差。


    即使是他,光是一枚鈴印,也花了將近十分鍾才弄好。


    接下來則是圍身桶,將泥片放置在轉盤上,圍繞一圈,在首尾銜接處刷上膠水,再用工具將其抹平。


    直到看不出痕跡為止。


    到了拍身筒的步驟,葉知秋拿起拍子,右手從缺口放入身桶內抵住,再用拍子輕輕拍打壺身外側。


    轉眼間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


    太陽西斜,已經到了傍晚。


    蜷縮在工房內的葉知秋,依舊在不知疲倦的手搓著紫砂壺。


    他這樣認真,並不隻是在為了肯特,同樣也是為了自己。


    盡管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若是長時間不做些什麽,手逐漸就生了。


    到時候再想把技術撿起來,就需要耗費更多的工夫。


    更何況葉知秋自己也想知道,他能否做出一把與顧大師作品一模一樣的紫砂壺。


    “哢噠。”


    放下鰟鮍刀,葉知秋滿意的看著轉盤上,已經裝上了滿片與底片形成密閉空間的紫砂壺。


    棕紫色的外表,在燈光的映照下,散發著淡淡的柔光,工作進度總算完成了四分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然一笑很傾城並收藏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