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瓶身的血手印
透視鑒寶,我能一刀暴富 作者:淡然一笑很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器通體雪白,散發出淡淡溫潤光澤,是個造型小巧的古代妝奩。
盒以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甜糯溫潤。
玉器分盒蓋與盒身兩個部分,主體造型像個敞口碗,蓋形似傾覆的茶杯,飽滿圓潤,口沿處有帷幔紋飾縈繞,如美人之裙裾隨風輕揚。
而玉器表麵雕琢的圖案,則為法螺、寶瓶、雙魚、蓮花為主,雕工高超,寓意吉祥。
“這東西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就講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麵。”
男人咧嘴一笑,“此玉件為清乾隆時期的白玉八寶蓮瓣妝奩,看表麵紋飾也能知道,是當時達官貴人千金所用,東西是真的,如果有異議可以上來查看。”
眾人望著擺在台上的和田玉妝奩,不由低聲討論起來。
現在擺在台上的貨,沒有一個是比較簡單的。
眼下的玉器雖然隻有十幾厘米大小,可玉質通透光潤,雕工細膩,價格必然不低。
騷亂持續了幾十秒。
很快便有人起身,上台查驗妝奩的細節。
沒一會,男人便按下了出價倒計時。
葉知秋隻是瞥了一眼,根本沒有出價的欲望。
這東西價值上千萬是肯定的,但他的心理預期卻隻有八百萬左右。
在其他藏家麵前,沒什麽競爭力。
而結果也如他預料的一樣,有個外國富豪,以1050萬的價格拿下。
價格突破千萬大關,有了這件先例
後續帶上台的拍品,就如同開閘放水一般,價值水漲船高。
而展出的東西,也逐漸變得五花八門。
就比如眼下,擺在講台上的,就是個表麵呈微黃色的龍形玉佩
玉佩中間鏤空,器型為首尾相接的獨角夔龍。
配飾雙麵浮雕,紋飾相同。
龍首高額長吻,獠牙外露,形似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出土玉豬龍。
不過從工藝來看,應該是個清代仿古玉佩。
但在曆朝曆代中,龍形紋飾自古都是皇權象征,非皇室宗親不得使用。
所以,眼下的龍形玉佩,價值必然不低。
但令葉知秋驚訝的是,擺在講台上的龍紋玉佩,龍尾的位置,沾染著一抹與黃玉毫不相幹的淡綠色。
明顯是個壽衣沁的痕跡。
再看玉佩紋飾間夾帶的些許土沁,也足以證明,這是一件從墓裏挖出來不久的玉佩。
卻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講台上。
這也側麵證明,葉知秋之前的猜測,完全沒錯。
不管古董是什麽來路,在交流會中都能順利售賣出去。
這也是為什麽,有工作人員喊,到公海了,他們才敢把這些東西拿出來。
出價倒計時環節。
葉知秋目光環視周圍,看到有不少賓客都低頭在儀器上輸入價格,心裏也大致明白。
眼下的這夥人,應該都心裏清楚的很。
“恭喜,這位先生以1620萬的價格,獲得龍紋玉佩的所有權!”
兩人當麵完成交易。
顴骨略微突出的中年男人,在收到款項後,根本沒迴到原本的位置上,而是直接推開大門走了。
就在葉知秋以為,這種偷墳掘墓弄來的古董,已經是本次交流會的下限時。
一隻半米高,瓶身表麵帶有血手印的葫蘆瓶,被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講台。
“這可有點意思!”
望著瓶身上明晃晃的血色手印,葉知秋不由眯起眼睛,心中暗道一聲。
擺出帶血手印葫蘆瓶的,是個看上去不到四十,體型略有些消瘦的男人。
後者頭發有些淩亂,與在場其他精心打扮的貴賓,有明顯區別,一雙眼睛在碎發的陰影下,顯得有些偏執、陰鬱。
手腕處的紋身被袖口遮擋,若隱若現。
葉知秋看了眼古董,便拿出手機開始搜索。
台上,穿著灰色外套的男人,開始介紹古董。
“明嘉靖年間,群仙祝壽葫蘆瓶,高五十五厘米,是官窯葫蘆式瓶中較為少見的一類,此瓶四年前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兩千四百萬的價格被港島富豪黃振清買下,現在東西在我手裏,有誰敢買,就出價格吧。”
後者聲音低沉,目光環視眾人,底氣十足道。
席間不少香港本地的賓客,臉色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一年前,香港富豪黃振清被發現死於家中。
所藏的幾十件古玩器物,皆被毀壞磕碰,其中不乏價值上千萬的瓷器、玉件。
唯有一件葫蘆瓶不知所蹤。
眼下出現在講台的葫蘆瓶,與黃振清先生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花兩千四百萬所買的完全一模一樣。
其中緣由,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壽衣沁大家還能接受,畢竟是死了數百上千年的屍體,對他們這些嗜錢如命的家夥來說,算不了什麽。
可眼下的葫蘆瓶上麵,甚至還帶著個血手印,死人犯衝,已經是絕大多數人難以接受的忌諱。
畢竟死的,還是港島比較有名的大富商,誰也不敢想,若是把這東西買迴家,會不會也落得同樣的下場。
“沒想到嘉靖群仙祝壽葫蘆瓶還有姊妹版,這器型還真是漂亮,不如用毛巾把瓶子上的汙跡擦掉,讓大家看清楚哇!”
交流會沉默了幾秒鍾,才有人開口提建議。
說話的男人,臉上還帶著些許不自然的神情,似乎被嚇得不輕。
“咳咳,這古董髒了,肯定要好好清理一下,要不然大家怎麽看啊。”
主持人也連忙搭話,想把場上凝重的氣氛緩和一下。
這時,葉知秋終於查到了相關新聞。
一則標題為港島富豪黃振清離奇之死的新聞。
網站上所配的圖片,與眼下站台上擺的不能說大致相似,隻能說完全一模一樣。
說不定上麵的血跡,還是那位富豪死前所留的。
原本葉知秋還以為,壽衣沁已經是這次交流會的極限,沒想到還有這種連血手印都不擦,就擺上台的逆天操作。
而且葫蘆瓶上的血手印早就幹涸,被風化的都要變成黑色,若不是手掌形狀清晰,恐怕別人還以為是不小心弄髒上去的。
就這種程度,台上的男人卻沒想過清理一下,其背後的原因,恐怕是將其想當做戰利品,跟其他人炫耀一番吧。
盒以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甜糯溫潤。
玉器分盒蓋與盒身兩個部分,主體造型像個敞口碗,蓋形似傾覆的茶杯,飽滿圓潤,口沿處有帷幔紋飾縈繞,如美人之裙裾隨風輕揚。
而玉器表麵雕琢的圖案,則為法螺、寶瓶、雙魚、蓮花為主,雕工高超,寓意吉祥。
“這東西就不用我過多介紹了,就講幾個比較重要的方麵。”
男人咧嘴一笑,“此玉件為清乾隆時期的白玉八寶蓮瓣妝奩,看表麵紋飾也能知道,是當時達官貴人千金所用,東西是真的,如果有異議可以上來查看。”
眾人望著擺在台上的和田玉妝奩,不由低聲討論起來。
現在擺在台上的貨,沒有一個是比較簡單的。
眼下的玉器雖然隻有十幾厘米大小,可玉質通透光潤,雕工細膩,價格必然不低。
騷亂持續了幾十秒。
很快便有人起身,上台查驗妝奩的細節。
沒一會,男人便按下了出價倒計時。
葉知秋隻是瞥了一眼,根本沒有出價的欲望。
這東西價值上千萬是肯定的,但他的心理預期卻隻有八百萬左右。
在其他藏家麵前,沒什麽競爭力。
而結果也如他預料的一樣,有個外國富豪,以1050萬的價格拿下。
價格突破千萬大關,有了這件先例
後續帶上台的拍品,就如同開閘放水一般,價值水漲船高。
而展出的東西,也逐漸變得五花八門。
就比如眼下,擺在講台上的,就是個表麵呈微黃色的龍形玉佩
玉佩中間鏤空,器型為首尾相接的獨角夔龍。
配飾雙麵浮雕,紋飾相同。
龍首高額長吻,獠牙外露,形似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出土玉豬龍。
不過從工藝來看,應該是個清代仿古玉佩。
但在曆朝曆代中,龍形紋飾自古都是皇權象征,非皇室宗親不得使用。
所以,眼下的龍形玉佩,價值必然不低。
但令葉知秋驚訝的是,擺在講台上的龍紋玉佩,龍尾的位置,沾染著一抹與黃玉毫不相幹的淡綠色。
明顯是個壽衣沁的痕跡。
再看玉佩紋飾間夾帶的些許土沁,也足以證明,這是一件從墓裏挖出來不久的玉佩。
卻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講台上。
這也側麵證明,葉知秋之前的猜測,完全沒錯。
不管古董是什麽來路,在交流會中都能順利售賣出去。
這也是為什麽,有工作人員喊,到公海了,他們才敢把這些東西拿出來。
出價倒計時環節。
葉知秋目光環視周圍,看到有不少賓客都低頭在儀器上輸入價格,心裏也大致明白。
眼下的這夥人,應該都心裏清楚的很。
“恭喜,這位先生以1620萬的價格,獲得龍紋玉佩的所有權!”
兩人當麵完成交易。
顴骨略微突出的中年男人,在收到款項後,根本沒迴到原本的位置上,而是直接推開大門走了。
就在葉知秋以為,這種偷墳掘墓弄來的古董,已經是本次交流會的下限時。
一隻半米高,瓶身表麵帶有血手印的葫蘆瓶,被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講台。
“這可有點意思!”
望著瓶身上明晃晃的血色手印,葉知秋不由眯起眼睛,心中暗道一聲。
擺出帶血手印葫蘆瓶的,是個看上去不到四十,體型略有些消瘦的男人。
後者頭發有些淩亂,與在場其他精心打扮的貴賓,有明顯區別,一雙眼睛在碎發的陰影下,顯得有些偏執、陰鬱。
手腕處的紋身被袖口遮擋,若隱若現。
葉知秋看了眼古董,便拿出手機開始搜索。
台上,穿著灰色外套的男人,開始介紹古董。
“明嘉靖年間,群仙祝壽葫蘆瓶,高五十五厘米,是官窯葫蘆式瓶中較為少見的一類,此瓶四年前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兩千四百萬的價格被港島富豪黃振清買下,現在東西在我手裏,有誰敢買,就出價格吧。”
後者聲音低沉,目光環視眾人,底氣十足道。
席間不少香港本地的賓客,臉色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一年前,香港富豪黃振清被發現死於家中。
所藏的幾十件古玩器物,皆被毀壞磕碰,其中不乏價值上千萬的瓷器、玉件。
唯有一件葫蘆瓶不知所蹤。
眼下出現在講台的葫蘆瓶,與黃振清先生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花兩千四百萬所買的完全一模一樣。
其中緣由,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壽衣沁大家還能接受,畢竟是死了數百上千年的屍體,對他們這些嗜錢如命的家夥來說,算不了什麽。
可眼下的葫蘆瓶上麵,甚至還帶著個血手印,死人犯衝,已經是絕大多數人難以接受的忌諱。
畢竟死的,還是港島比較有名的大富商,誰也不敢想,若是把這東西買迴家,會不會也落得同樣的下場。
“沒想到嘉靖群仙祝壽葫蘆瓶還有姊妹版,這器型還真是漂亮,不如用毛巾把瓶子上的汙跡擦掉,讓大家看清楚哇!”
交流會沉默了幾秒鍾,才有人開口提建議。
說話的男人,臉上還帶著些許不自然的神情,似乎被嚇得不輕。
“咳咳,這古董髒了,肯定要好好清理一下,要不然大家怎麽看啊。”
主持人也連忙搭話,想把場上凝重的氣氛緩和一下。
這時,葉知秋終於查到了相關新聞。
一則標題為港島富豪黃振清離奇之死的新聞。
網站上所配的圖片,與眼下站台上擺的不能說大致相似,隻能說完全一模一樣。
說不定上麵的血跡,還是那位富豪死前所留的。
原本葉知秋還以為,壽衣沁已經是這次交流會的極限,沒想到還有這種連血手印都不擦,就擺上台的逆天操作。
而且葫蘆瓶上的血手印早就幹涸,被風化的都要變成黑色,若不是手掌形狀清晰,恐怕別人還以為是不小心弄髒上去的。
就這種程度,台上的男人卻沒想過清理一下,其背後的原因,恐怕是將其想當做戰利品,跟其他人炫耀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