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之後的韓馥,眉間舒展了開來。


    仿佛一下子變得心思通透了起來,眼裏也露出了極為堅毅的神色。


    “讓公與久等了,金榜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大丈夫生於世,當手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我韓馥雖碌碌半生,卻也曾經有過豪情壯誌!”


    “還請公與教我!”


    韓馥說完,對著沮授誠懇的行了一大禮!


    “主公折煞在下了!”


    “在下定當竭盡所能輔佐主公建功立業!”


    對於韓馥的決定,沮授雖然感到意外,但是一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看來,金榜降世,給太多人帶來太多的改變了。


    兩人一番你儂我儂之後,沮授說出了自己的謀算。


    “主公,當前局勢,在下有三策可供主公決斷!”


    韓馥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這就是頂級謀士的能量嗎?一件事情,就搞得韓馥焦頭爛額了。


    這尼瑪的,人家出口就是三條計策。


    “其一,可將袁紹結盟書信送給公孫瓚,讓公孫瓚把渤海一郡還給主公。”


    “如果不給,我們就說會出兵渤海郡,收迴屬於我們的地盤。”


    “在下料想,公孫瓚不會輕易讓出渤海郡的,所以我們假意出兵定然會讓公孫瓚惶恐不安。”


    “於此同時,我們迴複袁紹,讓袁紹提供糧草軍備並且瓜分公孫瓚地盤才同意結盟。”


    “否則,我們將會和兗州劉虞以及並州張楊結盟。”


    “以袁紹迫切的想要打開局麵的情況來看,袁紹肯定會答應的。”


    “如果公孫瓚叫孔融援軍來渤海郡防守,那麽我軍可暫時觀望,伺機而動,此乃其一。”


    沮授這一計,最不濟也能夠得到袁紹的一批糧草軍備。


    “其二,就是如同上麵所說的一樣,就是和兗州劉虞及並州張楊結盟。”


    “袁紹勢大,公孫瓚也不容小覷,這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我們和劉虞及張楊互為盟友之後,兩虎便不敢對我們冀州有任何的想法。”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跟劉虞和張楊成為盟友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計可旁觀公孫瓚和袁紹相爭,我軍則可養精蓄銳,隻等收餘利之時!”


    沮授的第二計說出了之後,韓馥又是眼前一亮。


    說實在,按照韓馥的本心,已經非常偏向於這一條計策了。


    因為這第二條計策,看起來最為穩妥,不會直接和公孫瓚或者袁紹發生衝突。


    接著,沮授的第三計策又來了。


    “其三,我軍可先聯合袁紹攻打公孫瓚,再暗中聯合兗州劉虞以及徐州陶謙甚至是泰山臧霸。”


    “等我軍和袁紹打敗公孫瓚之時,徐州陶謙兗州劉虞同時出兵對付袁紹!”


    “再等袁紹迴軍救援之時,我軍突然對袁紹發動襲擊,袁紹定然措手不及,可將袁紹一網打盡!”


    “如此一來,公孫瓚和袁紹這兩頭老虎,不死也再無崛起之可能了!”


    轟!!!


    此計一出,韓馥整個人都震驚得不行!


    牛!實在是太牛了!


    一計之下,直接滅了兩大諸侯!


    想想都覺得可怕!


    隻是,這計策還是有不少的前提情況的。


    這都要建立在外交成功的基礎上,才能夠實行的。


    但是,沮授敢這麽說出來,那肯定是有理有據並且有相當的把握的。


    袁紹霸占劉虞兗州數郡,和袁紹不對付,那是肯定的。


    至於陶謙或者臧霸,隻要沮授說出了他的包圍之計,誰拿到的地盤就歸誰。


    二人哪有不心動的?


    而且,袁紹主力都被韓馥給滅了,這還有什麽理由拒絕?


    陶謙可不是電視裏的老實人,他可是武將出身,也是有雄心壯誌的人物!


    就算最後韓馥沒能成功,陶謙等人也沒什麽損失不是嗎?


    這些因素,都是沮授謀劃這幾條計策的根據所在。


    至於另外一個疑問,韓馥和袁紹聯合,就一定能夠打敗公孫瓚和孔融嗎?


    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冀州帶甲十萬!而袁紹和公孫瓚兩方的兵力加起來也才十多萬!


    在兵力上,那是碾壓的姿態!


    目前來看,公孫瓚的主力部隊也隻有三萬多,加上其他的守軍和輔助部隊,可調動的總兵力是五萬多。


    而袁紹攻打黃巾軍收降了眾多青壯,成軍六七萬!


    雖然袁紹兵力更高一些,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戰力還遠遠不如公孫瓚的部隊。


    而幽州孔融呢?能夠調動的兵力,也就三萬多。而且這三萬多兵力也不少隨便能夠動的。


    因為北方鮮卑和烏桓外族,都蠢蠢欲動。


    眼見秋收日子將近,整個幽州邊境,都變得緊張了起來。


    孔融還真的沒能抽出多少兵力來幫助公孫瓚。


    所以,這也是沮授認為能夠打敗公孫瓚的原因。


    當然,沮授也想過,公孫瓚也會聯合其他人來攻打袁紹。


    但是,沮授認為,其他諸侯肯定會偏向韓馥而不會偏向公孫瓚。


    誰都知道,公孫瓚乃一頭猛虎,與虎謀皮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是,韓馥卻不一樣,韓馥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了。


    相比於公孫瓚和袁紹這樣的大敵,相信周圍的諸侯更加願意看到這兩個老虎先死。


    所以,不管韓馥采用哪一條計策,沮授都有非常高的把握能夠成功。


    韓馥消化了許久,沮授思慮深遠的計策讓他有點跟不上節奏。


    於是,針對一些疑問或者細節的問題,韓馥虛心的請教。


    沮授也不厭其煩的解釋清楚個中意思和原因。


    兩個時辰過去,韓馥終於完全弄清楚了這幾條計策背後的謀算。


    韓馥更是對沮授驚為天人!


    不愧是謀士榜前五的頂級謀士啊!


    這等謀算,韓馥是萬萬想不到的。


    茅塞頓開的韓馥,雖然清楚了計策的背後謀算和原因。


    也知道沮授的這幾條計策都有相當高的把握。


    但是,輪到他來做選擇的時候,他卻犯難了!


    沮授非常清楚韓馥的為人,優柔寡斷是沒辦法的了。


    不過,好在現在並不是急於一時就做出決定。


    所以沮授聰明的選擇了告辭,留下韓馥一人在獨自思考。


    沮授,已經猜到了韓馥會選擇哪一條計策了。


    出了門之後,沮授搖了搖頭,輕歎一聲,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榜曝光曆史,曹操劉備差點沒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而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而好雪並收藏金榜曝光曆史,曹操劉備差點沒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