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月中行,雪飛炎海變清涼(下)
“你把水喝腦袋裏了?”思雨一撇嘴。
陸子諾轉念,也不由得笑出來,是啊,慕容純尚未得立太子,亦不能明麵支持變革,與藩鎮的關係淡薄,除了與李家關係緊密,無一兵一卒可以調動。而莫洵掌管的藏劍山莊,脈絡清晰,人員眾多,且是皇家一手創建,能為他所用,自然是好的。隻是,未必能如他所願。
確實,正如陸子諾所料,慕容純有些挫敗地與莫洵分開,迴王府的路上,恨恨地駕著馬,一口惡氣堵在胸口。
他完全沒料到,皇祖父會給莫洵一份手諭,明黃的錦帛上,是慕容適親手書寫的:“藏劍山莊一切事宜由莫洵全權處理,非君不可涉。”
由此看來,這個莫洵的身份到底是什麽,就不得不好好查證一番了,慕容純暗下著決心。可不知怎麽,就突然想起了陸子諾說過的話:“讓人內心堅定的,隻有強大,無論是身份還是心理;隻有堅不可摧,才能讓生活安穩的繼續下去,繼而達到自己想要的那樣的生活。”
如此一想,方才氣惱的心便漸漸沉了下來,其實,莫洵何錯之有?
王府近在咫尺了,可是他的心卻在遠處。
莫洵和宋軼迴來的時候,給陸子諾帶了炙鴨,可思雨偏偏不讓她吃:“鴨肉性寒,你不能吃。”
莫洵看著委屈得直撇嘴的陸子諾,忍不住笑出聲來:“那就隻吃兩口吧。其實,鴨肉還是好處居多的。對了,思雨!皇上自昨日開始用你的藥後,今日便覺得清爽了不少,才肯將丹藥停了。劉醫令請你明日早朝後進宮一趟,共同商討診療方案。”
莫洵說著便帶著思雨出了前堂,臨出門前,對著陸子諾努努嘴,陸子諾開心地拿起鴨腿啃起來。
相較陸宅這邊的笑鬧歡愉,一牆之隔的柳宅則是溫馨靜謐的。柳振陽在書案前奮筆疾書,妻子楊氏服侍母親睡下後,便在一旁,借著燭火縫製的衣袍。
改革從何處入手?這一問題,已不是今日方開始思考的,自從與李叔文等人結交伊始,便在思索了,隻是尚未找到好的出口。今日,白墨函從雲州歸來,在集市南門外,見一衣衫單薄的賣炭老者,一揮而就了一篇千古詩作《賣炭翁》。柳振陽初讀,悲從中來,再讀,喜上眉梢。
從劉宅迴來,便將明日早朝的奏疏,洋洋灑灑寫了出來。寫完又通讀一番,直抒胸臆之感再好不過了。
放下筆,柳振陽才看到楊氏,便走了過去:“怎麽又在縫袍子?還離燭火那麽遠,當心眼睛。”
“這是子諾上次托人帶過來的棉布和棉花,一直還沒有做,今日見了莫洵穿著,甚是輕暖,便連忙先給母親做一件棉袍。”楊氏抬起頭,淡淡一笑,便又低下去,繼續縫製。
柳振陽聽了,便打開夾層,看了看裏麵的棉絮,甚是輕暖,心中的想法就更明朗了,便迴身,又書寫起來。
次日早朝,宣政殿內,五品以上官員皆站立其中,陸子諾第一次上常朝,心中激動自是難免。
慕容誦靠在寬大的龍椅中,心中卻是焦慮的。這種焦慮從他登基之日起就一直有,他總有一種生怕來不及的緊迫感。
先帝拯救於大晟危難之際,長子阿純亦將有所作為,他這個承上啟下的皇帝怎能不有所作為呢?且在漫長的26載儲君之位時,亦有諸多想法,隻是這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
這時,丹陛之下,柳振陽出列,懇請皇上看一篇詩作。
慕容誦點頭,文章呈了上來。他低頭閱讀,內心激蕩,苦不能言,竟落下淚來。
眾臣有些慌張,慕容誦拭淚,看向柳振陽,柳振陽便朗聲將那篇詩作背誦出來:“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半匹紅綃一丈綾,係向牛頭充炭直。”
一幹人聽得亦有落淚的,亦有氣憤不平的。李叔文站了出來:“皇上!您為東宮太子之時,便對官市多有不滿,欲向先帝啟奏,罷黜官市。但我等卻力勸您,不要危及太子之位。如今看來,我等罪大惡極,讓百姓們受了這麽多的苦,請皇上責罰。”
慕容誦擺了擺手,歎了口氣。
李叔文繼續說道:“京城之內,不僅官市害人,還有那五坊使亦令街坊不寧。臣懇請陛下,廢除官市和五坊使,對詩作中的一幹人等追責。”
語畢,朝臣中諸多附和之聲,讓慕容誦頗為欣慰,便點了點頭。
常朝一散,幾個內閣大佬便隨之進入了紫宸殿,李叔文等翰林也隨之進入。
其實,對於官市的弊端,這些內閣大佬並非不知,但先帝對宦官的信任與依賴,讓他們敢怒不敢言,就連慕容誦當太子的時候,也是不敢說的啊。可如今,他終於登上王位,該是去除這些弊端的時候了。
左相賈敦詩在看過李叔文草擬的詔書後,略有擔憂地說:“這樣一來,勢必會觸動這宮中之人,如若……”
站在慕容誦身邊的王忠言聽罷,便對賈敦詩點了點頭,這個點頭,並非是讚同他的意見,而是告知其放心、放手的意思。
賈敦詩卻仍是遲疑,畢竟能做到當朝宰輔的位置,老成持重是必要的。但在李叔文看來,就有些過於迂腐了,可賈敦詩又是左相,他必須尊重,這樣一想,心中未免有些上火。
又與崔義府和其他幾位尚書商量之後,賈敦詩終是在詔書上簽了字,王忠言便呈給慕容誦過目。
慕容誦看到賈敦詩將“對詩作中的一幹人等追責”這句畫了圈,欲刪,他便用筆勾掉,並在追責處下了重筆標記。
放下筆,慕容誦別有深意地看向王忠言,王忠言點頭,走了出去。
成為內侍之前,王忠言家也是士族大家,隻因有一人參與了薛林之亂,一族人便獲了重罪,不到六歲的他便成為了掖庭中的小內侍。這麽多年走來,他何嚐不知內侍之弊,能借此整治了,不僅能為皇上分憂,亦是自己的政績,不枉此生了。
於是,他招來內侍丞俱嘉穎與劉光琦:“先將今日詩作中的幾人抓起來審訊判刑,堵住悠悠眾口,你等也要收斂,協助朝臣將之前橫征暴斂來的物品清退。”
兩人互望一眼,點了頭退下,很快,這罷官市、廢五坊使的一紙詔書便發送出去,革新就此拉開了序幕。
“你把水喝腦袋裏了?”思雨一撇嘴。
陸子諾轉念,也不由得笑出來,是啊,慕容純尚未得立太子,亦不能明麵支持變革,與藩鎮的關係淡薄,除了與李家關係緊密,無一兵一卒可以調動。而莫洵掌管的藏劍山莊,脈絡清晰,人員眾多,且是皇家一手創建,能為他所用,自然是好的。隻是,未必能如他所願。
確實,正如陸子諾所料,慕容純有些挫敗地與莫洵分開,迴王府的路上,恨恨地駕著馬,一口惡氣堵在胸口。
他完全沒料到,皇祖父會給莫洵一份手諭,明黃的錦帛上,是慕容適親手書寫的:“藏劍山莊一切事宜由莫洵全權處理,非君不可涉。”
由此看來,這個莫洵的身份到底是什麽,就不得不好好查證一番了,慕容純暗下著決心。可不知怎麽,就突然想起了陸子諾說過的話:“讓人內心堅定的,隻有強大,無論是身份還是心理;隻有堅不可摧,才能讓生活安穩的繼續下去,繼而達到自己想要的那樣的生活。”
如此一想,方才氣惱的心便漸漸沉了下來,其實,莫洵何錯之有?
王府近在咫尺了,可是他的心卻在遠處。
莫洵和宋軼迴來的時候,給陸子諾帶了炙鴨,可思雨偏偏不讓她吃:“鴨肉性寒,你不能吃。”
莫洵看著委屈得直撇嘴的陸子諾,忍不住笑出聲來:“那就隻吃兩口吧。其實,鴨肉還是好處居多的。對了,思雨!皇上自昨日開始用你的藥後,今日便覺得清爽了不少,才肯將丹藥停了。劉醫令請你明日早朝後進宮一趟,共同商討診療方案。”
莫洵說著便帶著思雨出了前堂,臨出門前,對著陸子諾努努嘴,陸子諾開心地拿起鴨腿啃起來。
相較陸宅這邊的笑鬧歡愉,一牆之隔的柳宅則是溫馨靜謐的。柳振陽在書案前奮筆疾書,妻子楊氏服侍母親睡下後,便在一旁,借著燭火縫製的衣袍。
改革從何處入手?這一問題,已不是今日方開始思考的,自從與李叔文等人結交伊始,便在思索了,隻是尚未找到好的出口。今日,白墨函從雲州歸來,在集市南門外,見一衣衫單薄的賣炭老者,一揮而就了一篇千古詩作《賣炭翁》。柳振陽初讀,悲從中來,再讀,喜上眉梢。
從劉宅迴來,便將明日早朝的奏疏,洋洋灑灑寫了出來。寫完又通讀一番,直抒胸臆之感再好不過了。
放下筆,柳振陽才看到楊氏,便走了過去:“怎麽又在縫袍子?還離燭火那麽遠,當心眼睛。”
“這是子諾上次托人帶過來的棉布和棉花,一直還沒有做,今日見了莫洵穿著,甚是輕暖,便連忙先給母親做一件棉袍。”楊氏抬起頭,淡淡一笑,便又低下去,繼續縫製。
柳振陽聽了,便打開夾層,看了看裏麵的棉絮,甚是輕暖,心中的想法就更明朗了,便迴身,又書寫起來。
次日早朝,宣政殿內,五品以上官員皆站立其中,陸子諾第一次上常朝,心中激動自是難免。
慕容誦靠在寬大的龍椅中,心中卻是焦慮的。這種焦慮從他登基之日起就一直有,他總有一種生怕來不及的緊迫感。
先帝拯救於大晟危難之際,長子阿純亦將有所作為,他這個承上啟下的皇帝怎能不有所作為呢?且在漫長的26載儲君之位時,亦有諸多想法,隻是這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
這時,丹陛之下,柳振陽出列,懇請皇上看一篇詩作。
慕容誦點頭,文章呈了上來。他低頭閱讀,內心激蕩,苦不能言,竟落下淚來。
眾臣有些慌張,慕容誦拭淚,看向柳振陽,柳振陽便朗聲將那篇詩作背誦出來:“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半匹紅綃一丈綾,係向牛頭充炭直。”
一幹人聽得亦有落淚的,亦有氣憤不平的。李叔文站了出來:“皇上!您為東宮太子之時,便對官市多有不滿,欲向先帝啟奏,罷黜官市。但我等卻力勸您,不要危及太子之位。如今看來,我等罪大惡極,讓百姓們受了這麽多的苦,請皇上責罰。”
慕容誦擺了擺手,歎了口氣。
李叔文繼續說道:“京城之內,不僅官市害人,還有那五坊使亦令街坊不寧。臣懇請陛下,廢除官市和五坊使,對詩作中的一幹人等追責。”
語畢,朝臣中諸多附和之聲,讓慕容誦頗為欣慰,便點了點頭。
常朝一散,幾個內閣大佬便隨之進入了紫宸殿,李叔文等翰林也隨之進入。
其實,對於官市的弊端,這些內閣大佬並非不知,但先帝對宦官的信任與依賴,讓他們敢怒不敢言,就連慕容誦當太子的時候,也是不敢說的啊。可如今,他終於登上王位,該是去除這些弊端的時候了。
左相賈敦詩在看過李叔文草擬的詔書後,略有擔憂地說:“這樣一來,勢必會觸動這宮中之人,如若……”
站在慕容誦身邊的王忠言聽罷,便對賈敦詩點了點頭,這個點頭,並非是讚同他的意見,而是告知其放心、放手的意思。
賈敦詩卻仍是遲疑,畢竟能做到當朝宰輔的位置,老成持重是必要的。但在李叔文看來,就有些過於迂腐了,可賈敦詩又是左相,他必須尊重,這樣一想,心中未免有些上火。
又與崔義府和其他幾位尚書商量之後,賈敦詩終是在詔書上簽了字,王忠言便呈給慕容誦過目。
慕容誦看到賈敦詩將“對詩作中的一幹人等追責”這句畫了圈,欲刪,他便用筆勾掉,並在追責處下了重筆標記。
放下筆,慕容誦別有深意地看向王忠言,王忠言點頭,走了出去。
成為內侍之前,王忠言家也是士族大家,隻因有一人參與了薛林之亂,一族人便獲了重罪,不到六歲的他便成為了掖庭中的小內侍。這麽多年走來,他何嚐不知內侍之弊,能借此整治了,不僅能為皇上分憂,亦是自己的政績,不枉此生了。
於是,他招來內侍丞俱嘉穎與劉光琦:“先將今日詩作中的幾人抓起來審訊判刑,堵住悠悠眾口,你等也要收斂,協助朝臣將之前橫征暴斂來的物品清退。”
兩人互望一眼,點了頭退下,很快,這罷官市、廢五坊使的一紙詔書便發送出去,革新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