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孤城春,天風吹樹幾時休(下)
次日清晨竟下起了小雨,陸子諾來得遲了些。
今早,因為要避開腦後的瘀血,這頭發怎麽也梳不好。楊歐宇還特意卜了一卦,說她三日內必有奇遇。嚇得陸子諾連連擺手:“這幾天過得已經夠驚奇的了,再來個奇遇,我的小命還要不。”
昨日慕容純和楊歐宇出去後,陸子諾和李釗以及元摯便互望了一眼,心下默契,所以,今日對他便不怎麽冷落了。
剛走到正義堂門口,就碰到收拾了東西往外走的穆驚雲,陸子諾有些驚訝:“穆兄這是要去哪兒?”
“多謝子諾昨日所為,讓我茅塞頓開,逃避並不是抗爭,所以,現在我去找夫子考試,我要升堂。”穆驚雲淡淡一笑離開了。
“這應該就是奇遇了吧。”陸子諾念叨著走了進去。
下了課,楊歐宇還是和夫子告了假,迴了趟相府。
密室內,楊延齡放下茶杯,微微一笑:“看來這個李純是個人物,他能立時分辨出哪樁哪件不是你所為,極是通透的人,要是這樣的人能為你所用才是最好,如果不行,就隻好毀掉,免得日後成為敵人。”
“爺爺!”楊歐宇有些焦急:“我是打算和他成為朋友的。”
“朋友?你怎麽會有這樣傻的想法?在你眼中,人就該隻分兩種,一種可以利用,一種不能被利用而已。你不需要朋友,至少在國子學,你不會有朋友的。”
“你不用再想這些有的沒的了,我會盡快查出這個李純的背景,另外,裴默陽那個小子,我會好好收拾一下的,要讓他認清楚,誰才是他的主人。”
“李純說得對,有人想得漁翁之利,不能這麽便宜了他,迴去吧,等我的安排。”
楊歐宇悶悶不樂地迴到仁舍,為自己卜了個吉兇,竟是大兇之卦,連忙蜷在被子裏暗想,也許爺爺說得對,他不該和慕容純走得太近。
總算是過了幾天太平日子,這天放課時,陸子諾美美地伸了個懶腰。想起今日歐陽夫子的課堂上的辯論,情緒到現在還有些抽離不出來。
歐陽戰的課程是三禮,上課看似隨意,他總是讓監生們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學習就是個悟道的過程,他沒有標準答案教授,他要做的隻是引導監生們自己去領悟,不能隨意拿來別人的理解和想法,務必要有自己的觀點。
這一點,讓陸子諾特別喜歡。
今日所講是《中庸》之第二十章的第一段,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這段其實很好理解,魯哀公詢問政事。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這些政事就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治理人的途徑是勤於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為政之道,在於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於統治者能修養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須依據天下共遵的大道,遵循大道要從仁義做起。所謂仁,就是人性,以愛自己的親人為最重要。所謂義,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賢德的人最為重要。親人之愛有親疏等差之別,賢能之士也有等級,禮節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堂上爭論的焦點則在於“道、仁、義”,歐陽戰將監生們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陸子諾分在正方。
陸子諾認為,道,是一個深邃的話題,道義也分大道和小道。所謂大道,就是信仰和統治者可以駕馭的道義;而小道則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一直讓人在其與人的自私或者自愛之間做著抉擇。這些小道包括“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發為惻隱之心。義者,宜也,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
慕容純被分在了反方,他的觀點讓陸子諾感到震撼。
慕容純認為:“為了樹立正道,不惜犧牲生命,才是大丈夫所為。兒女私情都是安逸之人的無病呻吟,拯救這個國家的宗廟和社稷為優先,其他之情都可拋卻。”
如果是在認識之初,聽慕容純這番言論,一定會認為他是無情無義之人,但經過什麽多之後,陸子諾知道,在慕容純心裏有著大道和被其隱藏得很深的小道。大道是他必須承擔的江山社稷的重任;是他必須勵精圖治使大晟複興的信仰。而小道則是剛才被他稱之為其他之情的東西:親情、愛情、友情。陸子諾之所以感到震撼,是不知道慕容純是否能做到他所說的這樣,如果他能做到,那她會怎樣看他。
徒自糾結的結果就是後腦勺上的傷口被人準確無誤地拍中,疼得陸子諾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誰這麽缺德?”
“你說呢?”慕容純冷冷的話語傳過來。
陸子諾縮了縮脖子,可是疼痛讓她眼睛裏一片霧氣:“有事就說,你怎麽也喜歡動手了。”
“我叫了你三聲都不理,隻好動手,本來是想拍拍肩,但看到你這淤血還在,隻好用內力拍了下,你看現在已經散了,迴去接著塗藥膏,會好得更快。”
“你這明明是打擊報複好嗎。”陸子諾捂著後腦勺凝噎。
“也可以這麽說,誰讓你前幾天不讓我幫你處理的,要是弄了,早就好了。”
“是早就掛了吧?”陸子諾抱起書本,氣哼哼地走出正義堂。
次日清晨竟下起了小雨,陸子諾來得遲了些。
今早,因為要避開腦後的瘀血,這頭發怎麽也梳不好。楊歐宇還特意卜了一卦,說她三日內必有奇遇。嚇得陸子諾連連擺手:“這幾天過得已經夠驚奇的了,再來個奇遇,我的小命還要不。”
昨日慕容純和楊歐宇出去後,陸子諾和李釗以及元摯便互望了一眼,心下默契,所以,今日對他便不怎麽冷落了。
剛走到正義堂門口,就碰到收拾了東西往外走的穆驚雲,陸子諾有些驚訝:“穆兄這是要去哪兒?”
“多謝子諾昨日所為,讓我茅塞頓開,逃避並不是抗爭,所以,現在我去找夫子考試,我要升堂。”穆驚雲淡淡一笑離開了。
“這應該就是奇遇了吧。”陸子諾念叨著走了進去。
下了課,楊歐宇還是和夫子告了假,迴了趟相府。
密室內,楊延齡放下茶杯,微微一笑:“看來這個李純是個人物,他能立時分辨出哪樁哪件不是你所為,極是通透的人,要是這樣的人能為你所用才是最好,如果不行,就隻好毀掉,免得日後成為敵人。”
“爺爺!”楊歐宇有些焦急:“我是打算和他成為朋友的。”
“朋友?你怎麽會有這樣傻的想法?在你眼中,人就該隻分兩種,一種可以利用,一種不能被利用而已。你不需要朋友,至少在國子學,你不會有朋友的。”
“你不用再想這些有的沒的了,我會盡快查出這個李純的背景,另外,裴默陽那個小子,我會好好收拾一下的,要讓他認清楚,誰才是他的主人。”
“李純說得對,有人想得漁翁之利,不能這麽便宜了他,迴去吧,等我的安排。”
楊歐宇悶悶不樂地迴到仁舍,為自己卜了個吉兇,竟是大兇之卦,連忙蜷在被子裏暗想,也許爺爺說得對,他不該和慕容純走得太近。
總算是過了幾天太平日子,這天放課時,陸子諾美美地伸了個懶腰。想起今日歐陽夫子的課堂上的辯論,情緒到現在還有些抽離不出來。
歐陽戰的課程是三禮,上課看似隨意,他總是讓監生們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學習就是個悟道的過程,他沒有標準答案教授,他要做的隻是引導監生們自己去領悟,不能隨意拿來別人的理解和想法,務必要有自己的觀點。
這一點,讓陸子諾特別喜歡。
今日所講是《中庸》之第二十章的第一段,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這段其實很好理解,魯哀公詢問政事。孔子說:“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這些政事就實施;他們去世,這些政事也就廢弛了。治理人的途徑是勤於政事;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為政之道,在於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於統治者能修養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須依據天下共遵的大道,遵循大道要從仁義做起。所謂仁,就是人性,以愛自己的親人為最重要。所謂義,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賢德的人最為重要。親人之愛有親疏等差之別,賢能之士也有等級,禮節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君子不能不修養自己:要修養自己,不能不侍奉親族;要侍奉親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堂上爭論的焦點則在於“道、仁、義”,歐陽戰將監生們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陸子諾分在正方。
陸子諾認為,道,是一個深邃的話題,道義也分大道和小道。所謂大道,就是信仰和統治者可以駕馭的道義;而小道則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一直讓人在其與人的自私或者自愛之間做著抉擇。這些小道包括“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發為惻隱之心。義者,宜也,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
慕容純被分在了反方,他的觀點讓陸子諾感到震撼。
慕容純認為:“為了樹立正道,不惜犧牲生命,才是大丈夫所為。兒女私情都是安逸之人的無病呻吟,拯救這個國家的宗廟和社稷為優先,其他之情都可拋卻。”
如果是在認識之初,聽慕容純這番言論,一定會認為他是無情無義之人,但經過什麽多之後,陸子諾知道,在慕容純心裏有著大道和被其隱藏得很深的小道。大道是他必須承擔的江山社稷的重任;是他必須勵精圖治使大晟複興的信仰。而小道則是剛才被他稱之為其他之情的東西:親情、愛情、友情。陸子諾之所以感到震撼,是不知道慕容純是否能做到他所說的這樣,如果他能做到,那她會怎樣看他。
徒自糾結的結果就是後腦勺上的傷口被人準確無誤地拍中,疼得陸子諾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誰這麽缺德?”
“你說呢?”慕容純冷冷的話語傳過來。
陸子諾縮了縮脖子,可是疼痛讓她眼睛裏一片霧氣:“有事就說,你怎麽也喜歡動手了。”
“我叫了你三聲都不理,隻好動手,本來是想拍拍肩,但看到你這淤血還在,隻好用內力拍了下,你看現在已經散了,迴去接著塗藥膏,會好得更快。”
“你這明明是打擊報複好嗎。”陸子諾捂著後腦勺凝噎。
“也可以這麽說,誰讓你前幾天不讓我幫你處理的,要是弄了,早就好了。”
“是早就掛了吧?”陸子諾抱起書本,氣哼哼地走出正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