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當日,蘇槐沐讓鄭世雄代表鄭家去遊街,倒是給了鄭國公最後一份體麵,或者說希望鄭國公不被打擾,能說出喬思源交代他的話。
鄭世雄遊街迴到刑場後,整個人都被臭雞蛋和爛菜葉子包裹,甚至有人扔石子,頭上血流如注。
行刑官是大理寺卿,原來的大理寺卿因為和鄭國公有來往,收受過鄭國公的賄賂所以被削了官,如今的大理寺卿是原來的少卿,也就是顧子騫的父親。
“鄭大人死前可還有遺言。”
鄭國公閉上眼睛流下了兩行清淚:“我對不起鄭家列祖列宗,我不該讓淑兒認養那白眼狼,為此害了全族啊!”
鄭國公話音落下,時辰也到了。
隨著“行刑”二字落下,泛著冷光的長刀高高揚起快速落下,鮮血飛湧。
血液滲透泥土,濃厚的血腥味縈繞著好幾日才散去。
鄭世雄簽下與王瑛嫻的和離書,生下的女兒改姓了王被王家送迴了祖籍,其餘人被分了兩撥流放,一波往南,一波往北。
不過比起鄭國公府的覆滅,百姓們更好奇鄭國公口中的淑兒是誰,那白眼狼又是誰。
這時有人悄聲道:“皇後娘娘的閨名是嘉淑。”
“那白眼狼豈不是瑄王!”
“你小點聲!”
“瑄王不是皇後娘娘親生的麽?”
“當然不是了,瑄王隻是被皇後娘娘收養的,聽說瑄王的生母是行宮一個丫鬟,有幸被陛下寵幸然後生下了瑄王,但沒多久就去世了,皇後娘娘可憐瑄王孤苦無依便把他養在了自己的名下。”
“那鄭家所作所為難道都是為了瑄王?”
“應該是吧,不然你說鄭國公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
“那這鄭家所作所為都是那瑄王指使的?”
“鄭家肯定有靠山啊,不然怎麽敢如此肆無忌憚。”
“那鄭家都被處理了,瑄王怎麽還好端端的?”
“別說了,別說了,不要命了啊。”
這些傳言也都傳到蘇槐瀟的耳中,蘇槐瀟氣的直接摔了屋中香爐。
“肯定是有人在故意散播的。”蘇槐瀟怒道:“給我查,一定要查出來是誰幹的!”
“明明就是鄭家自己貪心不足蛇吞象,竟還敢攀扯本王!”蘇槐瀟從未如此氣憤過:“當初是他們想要利用本王鞏固自己的勢力,如今自己犯了死罪,還毀本王的名聲,當真是惡毒至極!父皇竟還開恩,我看就該直接誅了他們九族!”
“殿下消消氣,這分明就是鄭建柏那老匹夫在報複您,記恨您沒有出手幫他求情。”餘晁道:“這些事隻能糊弄那些百姓,但陛下他們心中是明白的。”
蘇槐瀟還是生氣,手邊沒有什麽可摔的了,便直接把房中的佛像給摔了個稀巴爛:“不行,本王不能再在這寺裏待下去了,我得迴京。”
“殿下稍安勿躁,再等兩日那祥瑞便可送達,到時候我們便可以借此迴去。”
蘇槐瀟點頭。
三日後,蘇槐瀟帶著一塊七色石和手抄的經書迴了京城,敬獻給了建興帝,說了一大堆好話。
自古皇帝愛祥瑞,百姓也喜歡這種奇聞,加上蘇槐瀟還派人大肆宣揚此事,倒是暫時壓住了其他聲音。
建興帝也很是喜愛這塊石頭,對這祥瑞降世的寓意也十分歡喜,倒是沒有追究傳聞,也沒有追問蘇槐潛的事。
死無對證其實也是建興帝最想要的結局。
蘇槐瀟和蘇槐潛都是他的兒子,對他而言沒有什麽區別,一個兒子已經完了,總不能讓另一個也賠上。
賑災的事初步穩定下來,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時北遼使臣定下了婚期,在原有嫁妝上又要多加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糧。
禮部拿著單子來找了蘇槐沐。
蘇槐沐帶人去見了北遼使臣:“那你們的聘禮單子是不是也該加一點。”
“這是自然。”那使臣點頭。
“那就加八千匹馬吧。”蘇槐沐道:“若你們可以加五千匹,那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糧連帶著我們裕和公主即刻便可以啟程去北遼。”
“異想天開!”北遼使臣聽到八千匹馬沒忍住道。
“這裏是乾國,使者還是小心說話為好。”蘇槐沐冷聲。
“太子殿下,乾國地大物博,十分富饒,這點東西對你們不算什麽吧,為了國家安定,這點東西還是必要的吧。”使臣知道自己失態,又連忙找補。
蘇槐沐沉了眸子:“你是在威脅本王?”
“在下不敢,在下隻是轉述北遼王的要求而已,在下也是想要兩國安穩的,太子殿下不若把這條件轉達給乾國皇帝陛下,或許陛下並不覺得這些東西多呢?”
蘇槐沐看向那使臣:“你在教本王做事?”
那使臣被蘇槐沐那漆黑的眸子盯著,一時覺得心裏發毛:“在下不敢。”
“你口口聲聲說不敢,但已經衝撞了本王數次,這就是北遼王的誠意麽?”蘇槐沐冷聲道:“看來一個齊克德不足以讓北遼王長記性啊。”
“殿下這是什麽意思?”
“那就要先看看你們北遼是什麽意思了,若你們是想借著水患趁火打劫,那你們的主意便打錯了,眼下水患已平,天降祥瑞,我乾國兵富力強,正巧這流離失所的人很多,一人按2兩銀子算,十萬兩能買五萬個人,再加上五萬石糧草送往前線,你說夠不夠保兩國邊境太平?”
蘇槐沐這番話說的北遼使臣不敢作聲。
禮部和鴻臚寺的人見蘇槐沐這麽強硬,一邊心裏爽的很,一邊又有些擔憂那北遼人會不會翻臉直接開戰。
整個一天人交戰。
“殿下這是要與我北遼開戰?”
蘇槐沐搖頭:“是你先要與我們開戰,我們誠心誠意選出了最好的公主,帶著誠意滿滿的嫁妝,可你區區一個使臣竟敢接二連三的衝撞、威脅本王。”
“本王並沒有一口否決北遼王的要求,隻是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你卻一口否決,還出言衝撞,這到底是你的意思還是北遼王的意思?”
“你真的是北遼派來接親的使臣,而不是破壞兩國友好邦交的奸細?”
鄭世雄遊街迴到刑場後,整個人都被臭雞蛋和爛菜葉子包裹,甚至有人扔石子,頭上血流如注。
行刑官是大理寺卿,原來的大理寺卿因為和鄭國公有來往,收受過鄭國公的賄賂所以被削了官,如今的大理寺卿是原來的少卿,也就是顧子騫的父親。
“鄭大人死前可還有遺言。”
鄭國公閉上眼睛流下了兩行清淚:“我對不起鄭家列祖列宗,我不該讓淑兒認養那白眼狼,為此害了全族啊!”
鄭國公話音落下,時辰也到了。
隨著“行刑”二字落下,泛著冷光的長刀高高揚起快速落下,鮮血飛湧。
血液滲透泥土,濃厚的血腥味縈繞著好幾日才散去。
鄭世雄簽下與王瑛嫻的和離書,生下的女兒改姓了王被王家送迴了祖籍,其餘人被分了兩撥流放,一波往南,一波往北。
不過比起鄭國公府的覆滅,百姓們更好奇鄭國公口中的淑兒是誰,那白眼狼又是誰。
這時有人悄聲道:“皇後娘娘的閨名是嘉淑。”
“那白眼狼豈不是瑄王!”
“你小點聲!”
“瑄王不是皇後娘娘親生的麽?”
“當然不是了,瑄王隻是被皇後娘娘收養的,聽說瑄王的生母是行宮一個丫鬟,有幸被陛下寵幸然後生下了瑄王,但沒多久就去世了,皇後娘娘可憐瑄王孤苦無依便把他養在了自己的名下。”
“那鄭家所作所為難道都是為了瑄王?”
“應該是吧,不然你說鄭國公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
“那這鄭家所作所為都是那瑄王指使的?”
“鄭家肯定有靠山啊,不然怎麽敢如此肆無忌憚。”
“那鄭家都被處理了,瑄王怎麽還好端端的?”
“別說了,別說了,不要命了啊。”
這些傳言也都傳到蘇槐瀟的耳中,蘇槐瀟氣的直接摔了屋中香爐。
“肯定是有人在故意散播的。”蘇槐瀟怒道:“給我查,一定要查出來是誰幹的!”
“明明就是鄭家自己貪心不足蛇吞象,竟還敢攀扯本王!”蘇槐瀟從未如此氣憤過:“當初是他們想要利用本王鞏固自己的勢力,如今自己犯了死罪,還毀本王的名聲,當真是惡毒至極!父皇竟還開恩,我看就該直接誅了他們九族!”
“殿下消消氣,這分明就是鄭建柏那老匹夫在報複您,記恨您沒有出手幫他求情。”餘晁道:“這些事隻能糊弄那些百姓,但陛下他們心中是明白的。”
蘇槐瀟還是生氣,手邊沒有什麽可摔的了,便直接把房中的佛像給摔了個稀巴爛:“不行,本王不能再在這寺裏待下去了,我得迴京。”
“殿下稍安勿躁,再等兩日那祥瑞便可送達,到時候我們便可以借此迴去。”
蘇槐瀟點頭。
三日後,蘇槐瀟帶著一塊七色石和手抄的經書迴了京城,敬獻給了建興帝,說了一大堆好話。
自古皇帝愛祥瑞,百姓也喜歡這種奇聞,加上蘇槐瀟還派人大肆宣揚此事,倒是暫時壓住了其他聲音。
建興帝也很是喜愛這塊石頭,對這祥瑞降世的寓意也十分歡喜,倒是沒有追究傳聞,也沒有追問蘇槐潛的事。
死無對證其實也是建興帝最想要的結局。
蘇槐瀟和蘇槐潛都是他的兒子,對他而言沒有什麽區別,一個兒子已經完了,總不能讓另一個也賠上。
賑災的事初步穩定下來,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時北遼使臣定下了婚期,在原有嫁妝上又要多加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糧。
禮部拿著單子來找了蘇槐沐。
蘇槐沐帶人去見了北遼使臣:“那你們的聘禮單子是不是也該加一點。”
“這是自然。”那使臣點頭。
“那就加八千匹馬吧。”蘇槐沐道:“若你們可以加五千匹,那十萬兩銀子和五萬石糧連帶著我們裕和公主即刻便可以啟程去北遼。”
“異想天開!”北遼使臣聽到八千匹馬沒忍住道。
“這裏是乾國,使者還是小心說話為好。”蘇槐沐冷聲。
“太子殿下,乾國地大物博,十分富饒,這點東西對你們不算什麽吧,為了國家安定,這點東西還是必要的吧。”使臣知道自己失態,又連忙找補。
蘇槐沐沉了眸子:“你是在威脅本王?”
“在下不敢,在下隻是轉述北遼王的要求而已,在下也是想要兩國安穩的,太子殿下不若把這條件轉達給乾國皇帝陛下,或許陛下並不覺得這些東西多呢?”
蘇槐沐看向那使臣:“你在教本王做事?”
那使臣被蘇槐沐那漆黑的眸子盯著,一時覺得心裏發毛:“在下不敢。”
“你口口聲聲說不敢,但已經衝撞了本王數次,這就是北遼王的誠意麽?”蘇槐沐冷聲道:“看來一個齊克德不足以讓北遼王長記性啊。”
“殿下這是什麽意思?”
“那就要先看看你們北遼是什麽意思了,若你們是想借著水患趁火打劫,那你們的主意便打錯了,眼下水患已平,天降祥瑞,我乾國兵富力強,正巧這流離失所的人很多,一人按2兩銀子算,十萬兩能買五萬個人,再加上五萬石糧草送往前線,你說夠不夠保兩國邊境太平?”
蘇槐沐這番話說的北遼使臣不敢作聲。
禮部和鴻臚寺的人見蘇槐沐這麽強硬,一邊心裏爽的很,一邊又有些擔憂那北遼人會不會翻臉直接開戰。
整個一天人交戰。
“殿下這是要與我北遼開戰?”
蘇槐沐搖頭:“是你先要與我們開戰,我們誠心誠意選出了最好的公主,帶著誠意滿滿的嫁妝,可你區區一個使臣竟敢接二連三的衝撞、威脅本王。”
“本王並沒有一口否決北遼王的要求,隻是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你卻一口否決,還出言衝撞,這到底是你的意思還是北遼王的意思?”
“你真的是北遼派來接親的使臣,而不是破壞兩國友好邦交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