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妍既已與鄭世雄有了首尾,那她便成全他們。
李卿棠來到桌前開始描繪信上的字體,隻要把名字從棠兒改成妍兒便可。
或許在模仿字跡上她不如別人,但是她會畫,她可以把這字看成一幅畫,一點點仿出來。
接下來的兩日李卿棠都沒離開過院子,一直在布置。
李卿妍在聽說遊園會的事情失敗後就在擔憂李卿棠會不會發現了什麽,但之後什麽都沒發生,李卿棠見到她還是客客氣氣和之前沒什麽兩樣。
李卿妍這幾日一邊忙著替李卿鸞抄經,一邊還要安排翠鶯進府的事,精力有些不足,鄭世雄那邊估計是把事情失敗怪在了鄭美媛的身上,那日華靈兒讓鄭美媛下跪行大禮的事已經傳遍了京城。
想來她還能有些時日,如果順利的話翠鶯入府也就這一兩日的事情了,到時候她可以再想該怎麽把李卿棠送給鄭世雄。
“夫人,老夫人同意讓那個歌姬進門了。”梅清表情不太好。
慕舒雲倒是沒什麽感覺,她對李固已經沒有愛了,再抬十八房姨娘對她也沒什麽影響:“來就來唄,不用管,讓侯爺自己處理。”
“可..”
“這幾日你同袁嬤嬤一起好好收拾府中,棠兒的及笄禮可不能出任何紕漏,一會再陪我把賓客名單整理一下,鄭家人就不要發帖子了。”慕舒雲道。
這時蘭桂走了進來,臉帶喜色地送上一封信:“夫人,大少爺來信了。”
慕舒雲一聽立馬激動地站了起來:“快拿給我看看。”
慕舒雲打開信封,看著熟悉的蒼勁筆跡,激動地直接流下了眼淚:“和風要迴來了,我兒要迴來了。”
“快,快去把生雲軒打掃幹淨。”慕舒雲擦幹眼淚連忙道吩咐。
“夫人,生雲軒天天都有小廝婆子打掃,幹淨著呢。”蘭桂笑著道。
“畢竟也好久沒人住過了,總歸是得再打掃打掃的。”慕舒雲起身:“我得去看看那屋子裏還有沒有什麽缺的,得在風兒迴來前給準備好。”
慕舒雲興高采烈地帶著一群丫鬟婆子來到了生雲軒:“這還得再掃一掃,還有這邊有點空,放幾盆花吧..”說完慕舒雲又覺得不好,她家風兒好像並不喜歡花:“算了,還是容我再想想吧。”
此時翠鶯坐著小轎子從後門抬進了府,她的心情十分激動,從今以後她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她之前見過慕舒雲的,慕舒雲身上那鐲子玉簪,真真是華美極了。
她已經想象到她以後珠翠滿頭,被人擁簇著風光出行的模樣了。
“這邊走,跟住了。”
翠鶯還勾著嘴角想著美夢呢,一個毫無感情的聲音便在耳邊響起。
翠鶯看到潘婆子冷冰冰的臉,升起一股子不滿:“我肚子裏懷的侯爺的孩子,走不快。”
潘婆子知道翠鶯的身份,也知道老婦人和慕舒雲對待這翠鶯的態度,所以根本無視翠鶯的話:“走不快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侯府大得很,你若是亂走衝撞了夫人和小姐,得了罰,那可別怪我沒提醒。”
翠鶯不以為意,這府中的兩位小姐可都是她的人,這府中除了慕舒雲和她那個女兒李卿棠,剩下的人可都向著她。
聽竹軒是最偏僻、最小的院子,距離這後門不遠,所以沒一會就走到了:“到了,這兩個是老夫人派給你的丫鬟,老夫人吩咐了,讓你就在這院子裏老實養胎,不要亂走。”
翠鶯看著這院子,嫌棄的很,這怎麽看著還不如柳岸巷的宅子:“我可懷著侯爺的孩子,你們就讓我住這種地方?”
“這是老夫人的意思,你若是不服,可以找老夫人,請便吧。”潘婆子說完就走了。
翠鶯氣的直跺腳,她身邊的丫鬟珍珠安撫道:“姑娘別氣,小心傷到了小少爺。”
進到屋子裏,屋子倒是整齊幹淨,桌椅板凳都有,就是一點裝飾品都沒有,翠鶯氣的坐到凳子上:“我一會定要像侯爺訴苦,這侯夫人也太刻薄了些!”
潘婆子離開聽竹軒就去向慕舒雲稟報了,慕舒雲忙著收拾生雲軒,隻淡淡說了句:“她就先按通房丫鬟的規格來,若侯爺和老夫人給了她名分,那就按照名分來。”
“是夫人。”
慕舒雲說完繼續道:“再派幾個人給少爺這裏的花草休整一下,牆底下再移點翠竹,我瞧著這外牆根底下有點發潮發黑了,給補一補。”
“是,老奴這就安排人來,保證把少爺這院子給收拾的漂漂亮亮。”潘婆子殷勤著應下。
“你一會再去望春軒看看棠兒那有沒有要修的地方,銀子問梅清要,走我的私庫。”慕舒雲道。
“是。”潘婆子應下後連忙就去吩咐。
瑄王府裏,蘇槐瀟和兩個心腹坐在書房。
“殿下,眼下城中沸沸揚揚都在傳鄭小姐的醜事,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斷了這門親事,想來皇後娘娘和鄭家也說不出什麽。”
“是這麽個道理,但別忘記了還有個北遼公主在虎視眈眈,推掉了鄭家的親事,那就更沒有理由拒絕與北遼的和親了,咱們乾國可沒有讓外族人當皇後的例子。”
“殿下可以在退親的時候直接提出心有所屬,讓陛下賜婚,眼下京中最好的選擇還是沈家的嫡女,沈家不怕鄭家,有了沈相的助力,殿下在朝堂上定然如魚得水。”
“隻是怕瑞王那邊從中作梗。”
“隻要沈相同意這門親事,那瑞王也無計可施,眼下就是怕沈相和沈姑娘不答應。”
“他們有什麽可不答應的,京中難道還有比咱們殿下更好的歸宿麽?”
“我聽聞那沈小姐似乎對瑾王殿下有意。”
“那又如何?瑾王現在這個情況隨時都有可能..”
“我三弟會好的。”蘇槐瀟開口打斷。
“是,三皇子吉人天相,但婚姻大事到底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願為陛下去沈相府試探。”
蘇槐瀟手指輕輕點著桌麵,沉默了許久後道:“你們覺得北安侯府如何?”
李卿棠來到桌前開始描繪信上的字體,隻要把名字從棠兒改成妍兒便可。
或許在模仿字跡上她不如別人,但是她會畫,她可以把這字看成一幅畫,一點點仿出來。
接下來的兩日李卿棠都沒離開過院子,一直在布置。
李卿妍在聽說遊園會的事情失敗後就在擔憂李卿棠會不會發現了什麽,但之後什麽都沒發生,李卿棠見到她還是客客氣氣和之前沒什麽兩樣。
李卿妍這幾日一邊忙著替李卿鸞抄經,一邊還要安排翠鶯進府的事,精力有些不足,鄭世雄那邊估計是把事情失敗怪在了鄭美媛的身上,那日華靈兒讓鄭美媛下跪行大禮的事已經傳遍了京城。
想來她還能有些時日,如果順利的話翠鶯入府也就這一兩日的事情了,到時候她可以再想該怎麽把李卿棠送給鄭世雄。
“夫人,老夫人同意讓那個歌姬進門了。”梅清表情不太好。
慕舒雲倒是沒什麽感覺,她對李固已經沒有愛了,再抬十八房姨娘對她也沒什麽影響:“來就來唄,不用管,讓侯爺自己處理。”
“可..”
“這幾日你同袁嬤嬤一起好好收拾府中,棠兒的及笄禮可不能出任何紕漏,一會再陪我把賓客名單整理一下,鄭家人就不要發帖子了。”慕舒雲道。
這時蘭桂走了進來,臉帶喜色地送上一封信:“夫人,大少爺來信了。”
慕舒雲一聽立馬激動地站了起來:“快拿給我看看。”
慕舒雲打開信封,看著熟悉的蒼勁筆跡,激動地直接流下了眼淚:“和風要迴來了,我兒要迴來了。”
“快,快去把生雲軒打掃幹淨。”慕舒雲擦幹眼淚連忙道吩咐。
“夫人,生雲軒天天都有小廝婆子打掃,幹淨著呢。”蘭桂笑著道。
“畢竟也好久沒人住過了,總歸是得再打掃打掃的。”慕舒雲起身:“我得去看看那屋子裏還有沒有什麽缺的,得在風兒迴來前給準備好。”
慕舒雲興高采烈地帶著一群丫鬟婆子來到了生雲軒:“這還得再掃一掃,還有這邊有點空,放幾盆花吧..”說完慕舒雲又覺得不好,她家風兒好像並不喜歡花:“算了,還是容我再想想吧。”
此時翠鶯坐著小轎子從後門抬進了府,她的心情十分激動,從今以後她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她之前見過慕舒雲的,慕舒雲身上那鐲子玉簪,真真是華美極了。
她已經想象到她以後珠翠滿頭,被人擁簇著風光出行的模樣了。
“這邊走,跟住了。”
翠鶯還勾著嘴角想著美夢呢,一個毫無感情的聲音便在耳邊響起。
翠鶯看到潘婆子冷冰冰的臉,升起一股子不滿:“我肚子裏懷的侯爺的孩子,走不快。”
潘婆子知道翠鶯的身份,也知道老婦人和慕舒雲對待這翠鶯的態度,所以根本無視翠鶯的話:“走不快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侯府大得很,你若是亂走衝撞了夫人和小姐,得了罰,那可別怪我沒提醒。”
翠鶯不以為意,這府中的兩位小姐可都是她的人,這府中除了慕舒雲和她那個女兒李卿棠,剩下的人可都向著她。
聽竹軒是最偏僻、最小的院子,距離這後門不遠,所以沒一會就走到了:“到了,這兩個是老夫人派給你的丫鬟,老夫人吩咐了,讓你就在這院子裏老實養胎,不要亂走。”
翠鶯看著這院子,嫌棄的很,這怎麽看著還不如柳岸巷的宅子:“我可懷著侯爺的孩子,你們就讓我住這種地方?”
“這是老夫人的意思,你若是不服,可以找老夫人,請便吧。”潘婆子說完就走了。
翠鶯氣的直跺腳,她身邊的丫鬟珍珠安撫道:“姑娘別氣,小心傷到了小少爺。”
進到屋子裏,屋子倒是整齊幹淨,桌椅板凳都有,就是一點裝飾品都沒有,翠鶯氣的坐到凳子上:“我一會定要像侯爺訴苦,這侯夫人也太刻薄了些!”
潘婆子離開聽竹軒就去向慕舒雲稟報了,慕舒雲忙著收拾生雲軒,隻淡淡說了句:“她就先按通房丫鬟的規格來,若侯爺和老夫人給了她名分,那就按照名分來。”
“是夫人。”
慕舒雲說完繼續道:“再派幾個人給少爺這裏的花草休整一下,牆底下再移點翠竹,我瞧著這外牆根底下有點發潮發黑了,給補一補。”
“是,老奴這就安排人來,保證把少爺這院子給收拾的漂漂亮亮。”潘婆子殷勤著應下。
“你一會再去望春軒看看棠兒那有沒有要修的地方,銀子問梅清要,走我的私庫。”慕舒雲道。
“是。”潘婆子應下後連忙就去吩咐。
瑄王府裏,蘇槐瀟和兩個心腹坐在書房。
“殿下,眼下城中沸沸揚揚都在傳鄭小姐的醜事,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斷了這門親事,想來皇後娘娘和鄭家也說不出什麽。”
“是這麽個道理,但別忘記了還有個北遼公主在虎視眈眈,推掉了鄭家的親事,那就更沒有理由拒絕與北遼的和親了,咱們乾國可沒有讓外族人當皇後的例子。”
“殿下可以在退親的時候直接提出心有所屬,讓陛下賜婚,眼下京中最好的選擇還是沈家的嫡女,沈家不怕鄭家,有了沈相的助力,殿下在朝堂上定然如魚得水。”
“隻是怕瑞王那邊從中作梗。”
“隻要沈相同意這門親事,那瑞王也無計可施,眼下就是怕沈相和沈姑娘不答應。”
“他們有什麽可不答應的,京中難道還有比咱們殿下更好的歸宿麽?”
“我聽聞那沈小姐似乎對瑾王殿下有意。”
“那又如何?瑾王現在這個情況隨時都有可能..”
“我三弟會好的。”蘇槐瀟開口打斷。
“是,三皇子吉人天相,但婚姻大事到底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願為陛下去沈相府試探。”
蘇槐瀟手指輕輕點著桌麵,沉默了許久後道:“你們覺得北安侯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