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安寧堂門口,李卿棠又正了正衣冠才挺直腰杆走了進去。
“孫女卿棠拜見祖母,祖母安康。”李卿棠進去恭恭敬敬行了一個禮。
老太太身著坐在紅木椅上,穿著暗紫色織錦刺繡對鳥紋裙,梳的一絲不苟的頭發上帶著十二件祖母綠翡翠首飾,手裏撚的是小葉紫檀雕刻的佛珠,麵無波瀾,語氣平緩:“起來吧。”
“謝祖母。”
老太太看了眼李卿棠的臉:“大夫看過了?”
“嗯,大夫已經給孫女開了藥,塗抹一段時間或許會好。”李卿棠微微低著頭恭敬迴道。
老太太點了點頭:“距離及笄禮不遠了,可不要出差錯。”
“孫女明白。”李卿棠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她祖母也是世家出來的貴女,最是講規矩、講臉麵,把侯府的臉麵和榮耀看的比什麽都重。
老太太之所以偏心李卿鸞,正是因為李卿鸞在京中享有才女盛名,給她、給侯府長臉,靠著這盛名又吸引了許多世家公子,日後嫁入高門可以光耀家門,重振侯府榮光。
想要奪得老太太喜歡,首先要懂規矩,第二要有價值。
“祖母,這些是孫女為您抄的祈福佛經。”李卿棠讓婉清把東西遞上:“請了觀中住持開過光,還在殿中享了七七四十九日的香火。”
老太太聽後臉上微微有了些笑意,讓身邊的嬤嬤把佛經拿了過來,翻看幾頁後,聲音柔和了不少:“你有心了。”
“祖母喜歡便好,這些年卿棠不能在祖母麵前盡孝,便隻能用這種方式為祖母祈福。”
“聽說你迴來遇到劫路的還受了傷,怎麽樣了?”得了這份禮老太太很受用,便多關心了幾分。
“多得祖母庇護,這才化險為夷。”李卿棠道。
“你這丫頭嘴倒是甜。”
“不,是真的。”李卿棠抬頭看向老太太:“原本孫女還在寒山寺為祖母求了一個平安福,若不是那平安符攔了一道,讓那刀刺短了一截,便是大羅神仙也救不活孫女了。”
李卿棠說著聲音中帶了些哽咽:“佛祖定是看到了孫女為祖母祈福的誠心,這才在關鍵時候護了孫女,若沒有祖母,孫女怕是就真的迴不來了...”
“好孩子,你受苦了。”李卿棠知道老太太癡迷佛法,這番馬屁果然拍到了她的心坎裏。
李卿棠搖頭:“孫女不苦,隻要祖母和父親都能健康長壽,咱們侯府能興旺昌盛,別說隻是抄經祈福,隻要能為侯府好,便是真皈依佛門孫女也是願意的。”
“好丫頭走近些,祖母讓祖母好好瞧瞧你。”老太太拉住李卿棠的手:“你這眼睛和你父親真像。”
李固也有一雙多情的桃花眼,當年也算是京城裏數得上的俊俏公子,不然光憑慕舒雲一人也生不出李卿棠這般姿容的女兒。
“我聽說祖母年輕時是名滿京城的貴女,才華橫溢、姿容無雙。”李卿棠帶著崇敬道:“父親是繼承了您的好地方,然後又被我撿了便宜。”
老太太笑了:“你這丫頭倒是比小時後活潑了不少,這樣很好。”老太太說完看向身邊的嬤嬤:“周嬤嬤去把我那套火珊瑚首飾拿出來。”
“是。”
李卿鸞剛起床洗漱完就收到消息,李卿棠一早先是去找了慕舒雲得了不少賞賜,然後又去了老太太的寧安堂到現在都沒出來:“書畫,我們也去寧安堂。”
“可是您還沒用早膳呢,小廚房做了您最愛的杏仁糕。”
“把杏仁糕帶上,一起去寧安堂。”
李卿鸞還沒走進屋子,就聽到了老太太的笑聲,一進門就看到李卿棠坐在老太太的身邊,兩人有說有笑,她心裏頓時就不是滋味起來,恨恨地揉了揉帕子,然後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
“祖母,卿鸞來給您請安了。”
“鸞兒來了,快坐。”
“祖母,我給您帶來杏仁糕,我一早上起來做的可辛苦了,還熱著呢,您快嚐嚐。”李卿鸞把杏仁糕雙手奉上。
老太太拿起一塊,吃了一口點了點頭:“不錯,鸞兒的手藝又有進步了。”
“祖母和姐姐剛剛在聊什麽呢?我在門口就聽到笑聲了,快說來讓我也樂樂。”
“沒什麽,就是和祖母講了些在蘇州聽說的趣聞。”李卿棠道:“妹妹這杏仁糕做的真好看,比那鋪子裏賣的瞧著還精巧許多。”
“大姑娘您在埋汰誰呢,竟拿我家小姐做的東西和外麵那些粗鄙人比較。”書畫開口。
“書畫,你怎麽說話呢,快給大姐姐道歉。”李卿鸞瞪了一眼書畫:“姐姐這是在誇我做的好,大姐姐可不是外麵那種會陰陽怪氣別人的討人厭,你別在這瞎激動。”
李卿棠連忙起身:“對不起,是我說錯話了,我隻是沒見過這麽精致的點心。”
“姐姐哪裏的話,是書畫不懂事。”李卿鸞看向書畫:“給姐姐道歉,再掌嘴十下。”
“大小姐,是奴婢錯了,請您掌嘴。”書畫跪到李卿棠麵前。
李卿棠心裏冷笑,不愧是能做皇後的女人,這是三言兩語就要給她打造個持強淩弱的形象麽?
“雖然是書畫曲解誤會我的話在先,但不過是一點小事而已,何至於懲罰呢。”李卿棠一幅不理解的模樣,連忙伸手去扶書畫:“快起來,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不怪你,但你可得記著以後在主子麵前不要隨意開口插話,好在這裏沒外人,不然會讓人說咱們侯府沒規矩。”
“周嬤嬤,把書畫帶下去掌嘴二十下。”老太太目光銳利地看向書畫、
“是。”
書畫連忙磕頭求饒,這周嬤嬤下手可狠,這二十下下去,最起碼腫半個月!
李卿鸞心裏既恨又詫異,李卿棠這家夥幾年不見怎麽口舌伶俐了這麽多:“祖母,這是一點小事,二十下有點太多了吧...”
“鸞兒,祖母知道你心善,但無規矩不方圓,棠兒說得對,主子說話,哪有她一個奴婢插嘴的份。”老太太道:“你不必替她求饒。”
“孫女卿棠拜見祖母,祖母安康。”李卿棠進去恭恭敬敬行了一個禮。
老太太身著坐在紅木椅上,穿著暗紫色織錦刺繡對鳥紋裙,梳的一絲不苟的頭發上帶著十二件祖母綠翡翠首飾,手裏撚的是小葉紫檀雕刻的佛珠,麵無波瀾,語氣平緩:“起來吧。”
“謝祖母。”
老太太看了眼李卿棠的臉:“大夫看過了?”
“嗯,大夫已經給孫女開了藥,塗抹一段時間或許會好。”李卿棠微微低著頭恭敬迴道。
老太太點了點頭:“距離及笄禮不遠了,可不要出差錯。”
“孫女明白。”李卿棠知道老太太的意思,她祖母也是世家出來的貴女,最是講規矩、講臉麵,把侯府的臉麵和榮耀看的比什麽都重。
老太太之所以偏心李卿鸞,正是因為李卿鸞在京中享有才女盛名,給她、給侯府長臉,靠著這盛名又吸引了許多世家公子,日後嫁入高門可以光耀家門,重振侯府榮光。
想要奪得老太太喜歡,首先要懂規矩,第二要有價值。
“祖母,這些是孫女為您抄的祈福佛經。”李卿棠讓婉清把東西遞上:“請了觀中住持開過光,還在殿中享了七七四十九日的香火。”
老太太聽後臉上微微有了些笑意,讓身邊的嬤嬤把佛經拿了過來,翻看幾頁後,聲音柔和了不少:“你有心了。”
“祖母喜歡便好,這些年卿棠不能在祖母麵前盡孝,便隻能用這種方式為祖母祈福。”
“聽說你迴來遇到劫路的還受了傷,怎麽樣了?”得了這份禮老太太很受用,便多關心了幾分。
“多得祖母庇護,這才化險為夷。”李卿棠道。
“你這丫頭嘴倒是甜。”
“不,是真的。”李卿棠抬頭看向老太太:“原本孫女還在寒山寺為祖母求了一個平安福,若不是那平安符攔了一道,讓那刀刺短了一截,便是大羅神仙也救不活孫女了。”
李卿棠說著聲音中帶了些哽咽:“佛祖定是看到了孫女為祖母祈福的誠心,這才在關鍵時候護了孫女,若沒有祖母,孫女怕是就真的迴不來了...”
“好孩子,你受苦了。”李卿棠知道老太太癡迷佛法,這番馬屁果然拍到了她的心坎裏。
李卿棠搖頭:“孫女不苦,隻要祖母和父親都能健康長壽,咱們侯府能興旺昌盛,別說隻是抄經祈福,隻要能為侯府好,便是真皈依佛門孫女也是願意的。”
“好丫頭走近些,祖母讓祖母好好瞧瞧你。”老太太拉住李卿棠的手:“你這眼睛和你父親真像。”
李固也有一雙多情的桃花眼,當年也算是京城裏數得上的俊俏公子,不然光憑慕舒雲一人也生不出李卿棠這般姿容的女兒。
“我聽說祖母年輕時是名滿京城的貴女,才華橫溢、姿容無雙。”李卿棠帶著崇敬道:“父親是繼承了您的好地方,然後又被我撿了便宜。”
老太太笑了:“你這丫頭倒是比小時後活潑了不少,這樣很好。”老太太說完看向身邊的嬤嬤:“周嬤嬤去把我那套火珊瑚首飾拿出來。”
“是。”
李卿鸞剛起床洗漱完就收到消息,李卿棠一早先是去找了慕舒雲得了不少賞賜,然後又去了老太太的寧安堂到現在都沒出來:“書畫,我們也去寧安堂。”
“可是您還沒用早膳呢,小廚房做了您最愛的杏仁糕。”
“把杏仁糕帶上,一起去寧安堂。”
李卿鸞還沒走進屋子,就聽到了老太太的笑聲,一進門就看到李卿棠坐在老太太的身邊,兩人有說有笑,她心裏頓時就不是滋味起來,恨恨地揉了揉帕子,然後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
“祖母,卿鸞來給您請安了。”
“鸞兒來了,快坐。”
“祖母,我給您帶來杏仁糕,我一早上起來做的可辛苦了,還熱著呢,您快嚐嚐。”李卿鸞把杏仁糕雙手奉上。
老太太拿起一塊,吃了一口點了點頭:“不錯,鸞兒的手藝又有進步了。”
“祖母和姐姐剛剛在聊什麽呢?我在門口就聽到笑聲了,快說來讓我也樂樂。”
“沒什麽,就是和祖母講了些在蘇州聽說的趣聞。”李卿棠道:“妹妹這杏仁糕做的真好看,比那鋪子裏賣的瞧著還精巧許多。”
“大姑娘您在埋汰誰呢,竟拿我家小姐做的東西和外麵那些粗鄙人比較。”書畫開口。
“書畫,你怎麽說話呢,快給大姐姐道歉。”李卿鸞瞪了一眼書畫:“姐姐這是在誇我做的好,大姐姐可不是外麵那種會陰陽怪氣別人的討人厭,你別在這瞎激動。”
李卿棠連忙起身:“對不起,是我說錯話了,我隻是沒見過這麽精致的點心。”
“姐姐哪裏的話,是書畫不懂事。”李卿鸞看向書畫:“給姐姐道歉,再掌嘴十下。”
“大小姐,是奴婢錯了,請您掌嘴。”書畫跪到李卿棠麵前。
李卿棠心裏冷笑,不愧是能做皇後的女人,這是三言兩語就要給她打造個持強淩弱的形象麽?
“雖然是書畫曲解誤會我的話在先,但不過是一點小事而已,何至於懲罰呢。”李卿棠一幅不理解的模樣,連忙伸手去扶書畫:“快起來,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我不怪你,但你可得記著以後在主子麵前不要隨意開口插話,好在這裏沒外人,不然會讓人說咱們侯府沒規矩。”
“周嬤嬤,把書畫帶下去掌嘴二十下。”老太太目光銳利地看向書畫、
“是。”
書畫連忙磕頭求饒,這周嬤嬤下手可狠,這二十下下去,最起碼腫半個月!
李卿鸞心裏既恨又詫異,李卿棠這家夥幾年不見怎麽口舌伶俐了這麽多:“祖母,這是一點小事,二十下有點太多了吧...”
“鸞兒,祖母知道你心善,但無規矩不方圓,棠兒說得對,主子說話,哪有她一個奴婢插嘴的份。”老太太道:“你不必替她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