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宣傳上的戰鬥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軍在北疆戰役徹底結束以後,戰果頗豐。
這其中收複三州之地就先不說了,就說羅刹蠻所給的賠償,就高達四百萬金幣。
在之後所簽訂的條約之中,漢軍也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搞得羅刹蠻都想要再掀起一場大戰。
但對漢軍來說,羅刹蠻所認為的欺人太甚,在漢軍看來,其實已經很是仁慈了。
至少,
漢軍比羅刹蠻占領一地以後的行事仁慈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是漢軍的政策,允許大美列電帝國的奴隸和自由民為漢軍而戰。
隻要成為漢軍的戰士,就可以獲得漢軍的待遇,起步吃飽穿暖。
服役五年,可獲得漢軍的戶籍,然後從漢軍之中獲得土地。
若是立下戰足夠的戰功,可被漢軍賜予榮耀姓氏,準許其書寫家族史書,成為傳承千百年的貴族。
這一切的一切,可以說都在刨大美列電帝國的根基。
烏伊斯特勒昂行省行省有大量的奴隸和自由民逃跑,希望前往他們的理想天國。
澤考羅納行省和薩爾塔卡瓦略行省雖然被撤銷了,地盤也被漢軍收複,可是他們的貴族還在。
這些貴族在遷移的時候,也是有大量的奴隸和領民逃跑。
這些逃跑的人,寄希望於留在漢軍的土地,獲得漢軍的戶籍。
當然,讓羅刹蠻恨得牙癢癢的不是漢軍,而是漢軍麾下剛剛成立的外籍兵團。
這個外籍兵團自從成立以後,他們的軍中都開始有士兵逃跑了!
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看到外籍兵團在他們行省內設立的招募處。
而在招募處中,你也能看見帝國的常備軍來參加選拔!
然而,你卻不能對他們怎麽樣。
因為按照帝國的規矩,這個招募處是在一個貴族領地內進行的,他們給這個貴族繳稅了!
帝國的官僚氣急敗壞,亞曆山大伯爵則是因為丟土失地的原因已經被解職,無暇顧及。
所以......
“他丟盡了帝國的顏麵!”
新富城堡外,帝國的官僚隻能大聲怒罵而起不了絲毫作用。
而新富城堡裏,邁克團長拿出了三千金幣。
“這是我們支付給您的租賃新富城堡的費用。”
男爵哈哈一笑,毫不客氣的收下了。
“邁克團長,請不要理會外界的喧囂,我們是朋友,不是嗎?”
邁克也是笑著道:“是的,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新富城堡外,帝國官僚不敢越雷池一步。
“**@*&¥#*&**”
.........
漢軍在北疆大地之上的政策推行的很是順利,羅刹人高舉旗幟迎接漢軍進城,然而漢人的地主士紳卻要與漢軍拚死抗爭。
甚至有的地主和士紳,寧可跟著羅刹蠻的貴族跑路,都不肯留下來。
對此,林時笑嗬嗬道:
“他們跑就讓他們跑唄,我們又不缺少人手!”
然後,又麵露冷冽,“但是這些心向羅刹蠻又不肯跑的,甚至敢於造反的,全部殺了!”
有人從大乾來投奔的人想要勸阻,這樣太過殘暴,但林時卻道:
“吃我漢軍的飯,砸我漢軍的鍋,還不用付出代價,這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這話,其實就是說給這些人聽得。
可以說,這是嚴厲的警告。
我漢軍跟你們不一樣,我們有著嚴格的紀律和章程,也不會與你們士大夫共天下。
我們漢軍,與平民百姓共天下!
你若接受,便是朋友!
你若反對,便是敵人!
你若無所謂,我自不計較!
隨著漢軍的地盤在不斷的擴大,人口在不斷的增多,軍隊實力在不斷的增加,底氣也就越來越足。
所以,我不以言治罪,但我也不允許有人違背漢軍的大同之道。
簡單來說便是你可以說,但不可以做。
若是因為你所言而造成混亂,那麽就隻能請你到斷頭台上走一遭了。
比如,你宣傳什麽聖君拱垂而治,什麽儒道唯我獨尊,什麽士大夫共天下之類的,這些都無所謂。
但你若是因此結黨。或者幹脆造反,那麽你就不需要留下來了。
當然,很多打嘴仗的事情漢軍不會親自下場,而宣傳部也不會與其對線,真正對線的是認同漢軍的百姓文人。
別的不說,就說金陵府,有人學習漢軍的報紙,創建了很多新的報社,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治國理念,大力抨擊漢軍的政策思想,但這些漢軍都不管。
可當有人將這些東西帶入了漢軍治下,並且搶占漢軍的口舌,那麽就會被漢軍以殘酷的手段將其鏟除!
為此,漢軍中央,呂束眉頭緊皺。
“我們這樣做對嗎?”
劉武笑了笑,“我們漢軍允許新的思想,也允許他們傳播,但這些被處理的人,你看他們是不是觸犯了我漢軍的律法?”
呂束點頭,“確實觸犯了我們的律法,可是考慮到人情問題,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似乎也並未造成多大的不良影響,這樣的處罰是否太重?”
劉武點頭,“重不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百姓知道重不重。”
“不是說了嗎,律法還要考慮人情問題,那麽百姓認為輕了,那便依照憲法,修改律法,加重刑罰。”
“若是百姓認為重了,那便修改律法加重刑罰。”
“所以你看,我們漢軍也是講人情的!”
“隻是我們這個人情,是講給百姓的!”
“至於百姓的定義,我想我漢軍和大同社是有的,也是明確的!”
然後劉武又道:“呂束啊,這世間每一個人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會討好一批人,得罪一批人。”
“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我們的根基是什麽!”
“那根基就是我們需要討好的!”
針對這種事情,劉武召開了大會,再次確定漢軍和大同社的理念以及路線,堅決不允許動搖。
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打一場口舌之戰。
公審照樣繼續,清剿一切與人民為敵的人。
而在這股風暴之中,漢軍治下打贏了這場戰爭,而在太平道國,大乾朝廷之中則是節節敗退。
但是,他們的下層,漢軍所需的地方卻是節節勝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漢軍領地接壤的地方,大量的士紳地主逃離,然後出錢出糧出人,希望依靠道國、朝廷與漢軍對抗。
這其中收複三州之地就先不說了,就說羅刹蠻所給的賠償,就高達四百萬金幣。
在之後所簽訂的條約之中,漢軍也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搞得羅刹蠻都想要再掀起一場大戰。
但對漢軍來說,羅刹蠻所認為的欺人太甚,在漢軍看來,其實已經很是仁慈了。
至少,
漢軍比羅刹蠻占領一地以後的行事仁慈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是漢軍的政策,允許大美列電帝國的奴隸和自由民為漢軍而戰。
隻要成為漢軍的戰士,就可以獲得漢軍的待遇,起步吃飽穿暖。
服役五年,可獲得漢軍的戶籍,然後從漢軍之中獲得土地。
若是立下戰足夠的戰功,可被漢軍賜予榮耀姓氏,準許其書寫家族史書,成為傳承千百年的貴族。
這一切的一切,可以說都在刨大美列電帝國的根基。
烏伊斯特勒昂行省行省有大量的奴隸和自由民逃跑,希望前往他們的理想天國。
澤考羅納行省和薩爾塔卡瓦略行省雖然被撤銷了,地盤也被漢軍收複,可是他們的貴族還在。
這些貴族在遷移的時候,也是有大量的奴隸和領民逃跑。
這些逃跑的人,寄希望於留在漢軍的土地,獲得漢軍的戶籍。
當然,讓羅刹蠻恨得牙癢癢的不是漢軍,而是漢軍麾下剛剛成立的外籍兵團。
這個外籍兵團自從成立以後,他們的軍中都開始有士兵逃跑了!
在這種情況下,甚至可以看到外籍兵團在他們行省內設立的招募處。
而在招募處中,你也能看見帝國的常備軍來參加選拔!
然而,你卻不能對他們怎麽樣。
因為按照帝國的規矩,這個招募處是在一個貴族領地內進行的,他們給這個貴族繳稅了!
帝國的官僚氣急敗壞,亞曆山大伯爵則是因為丟土失地的原因已經被解職,無暇顧及。
所以......
“他丟盡了帝國的顏麵!”
新富城堡外,帝國的官僚隻能大聲怒罵而起不了絲毫作用。
而新富城堡裏,邁克團長拿出了三千金幣。
“這是我們支付給您的租賃新富城堡的費用。”
男爵哈哈一笑,毫不客氣的收下了。
“邁克團長,請不要理會外界的喧囂,我們是朋友,不是嗎?”
邁克也是笑著道:“是的,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新富城堡外,帝國官僚不敢越雷池一步。
“**@*&¥#*&**”
.........
漢軍在北疆大地之上的政策推行的很是順利,羅刹人高舉旗幟迎接漢軍進城,然而漢人的地主士紳卻要與漢軍拚死抗爭。
甚至有的地主和士紳,寧可跟著羅刹蠻的貴族跑路,都不肯留下來。
對此,林時笑嗬嗬道:
“他們跑就讓他們跑唄,我們又不缺少人手!”
然後,又麵露冷冽,“但是這些心向羅刹蠻又不肯跑的,甚至敢於造反的,全部殺了!”
有人從大乾來投奔的人想要勸阻,這樣太過殘暴,但林時卻道:
“吃我漢軍的飯,砸我漢軍的鍋,還不用付出代價,這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這話,其實就是說給這些人聽得。
可以說,這是嚴厲的警告。
我漢軍跟你們不一樣,我們有著嚴格的紀律和章程,也不會與你們士大夫共天下。
我們漢軍,與平民百姓共天下!
你若接受,便是朋友!
你若反對,便是敵人!
你若無所謂,我自不計較!
隨著漢軍的地盤在不斷的擴大,人口在不斷的增多,軍隊實力在不斷的增加,底氣也就越來越足。
所以,我不以言治罪,但我也不允許有人違背漢軍的大同之道。
簡單來說便是你可以說,但不可以做。
若是因為你所言而造成混亂,那麽就隻能請你到斷頭台上走一遭了。
比如,你宣傳什麽聖君拱垂而治,什麽儒道唯我獨尊,什麽士大夫共天下之類的,這些都無所謂。
但你若是因此結黨。或者幹脆造反,那麽你就不需要留下來了。
當然,很多打嘴仗的事情漢軍不會親自下場,而宣傳部也不會與其對線,真正對線的是認同漢軍的百姓文人。
別的不說,就說金陵府,有人學習漢軍的報紙,創建了很多新的報社,宣傳自己的政治思想,治國理念,大力抨擊漢軍的政策思想,但這些漢軍都不管。
可當有人將這些東西帶入了漢軍治下,並且搶占漢軍的口舌,那麽就會被漢軍以殘酷的手段將其鏟除!
為此,漢軍中央,呂束眉頭緊皺。
“我們這樣做對嗎?”
劉武笑了笑,“我們漢軍允許新的思想,也允許他們傳播,但這些被處理的人,你看他們是不是觸犯了我漢軍的律法?”
呂束點頭,“確實觸犯了我們的律法,可是考慮到人情問題,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似乎也並未造成多大的不良影響,這樣的處罰是否太重?”
劉武點頭,“重不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百姓知道重不重。”
“不是說了嗎,律法還要考慮人情問題,那麽百姓認為輕了,那便依照憲法,修改律法,加重刑罰。”
“若是百姓認為重了,那便修改律法加重刑罰。”
“所以你看,我們漢軍也是講人情的!”
“隻是我們這個人情,是講給百姓的!”
“至於百姓的定義,我想我漢軍和大同社是有的,也是明確的!”
然後劉武又道:“呂束啊,這世間每一個人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會討好一批人,得罪一批人。”
“所以我們要牢牢記住,我們的根基是什麽!”
“那根基就是我們需要討好的!”
針對這種事情,劉武召開了大會,再次確定漢軍和大同社的理念以及路線,堅決不允許動搖。
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打一場口舌之戰。
公審照樣繼續,清剿一切與人民為敵的人。
而在這股風暴之中,漢軍治下打贏了這場戰爭,而在太平道國,大乾朝廷之中則是節節敗退。
但是,他們的下層,漢軍所需的地方卻是節節勝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漢軍領地接壤的地方,大量的士紳地主逃離,然後出錢出糧出人,希望依靠道國、朝廷與漢軍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