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優秀的匹配機製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束冷眼旁觀,他雖然趕在了大乾使者團前麵,但太平道國的態度卻是一直令人惱火。
當然,他並不會因此大發脾氣,即便是這些人蹬鼻子上臉。
因為他很清楚,靠所謂的收買,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朋友的,更何況雙方的性質本就不同。
而且很多事情不要看他答應的很快,但事實情況便是一旦太平道國選擇與大乾結盟,那麽也就意味著這些條件不會實現,這對漢軍來說不僅沒有損失,還爭取了一部分時間。
若是雙方結成盟約,那麽在太平道國不撕毀盟約的情況下,漢軍將會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並且繼續積累自己的力量,同時大乾的所謂的結盟也就不攻而破,漢軍也有足夠多的力量去麵對大乾和羅刹蠻的進攻。
所以現在要看,要靜靜的看清楚太平道國到底是什麽意思,同時也收迴最開始那種給人的急迫感。
隨著大乾使者袁文翰上殿覲見,送來了一份大禮,也就是來自大乾皇室的珍寶。
這些東西雖然華而不實,但畢竟是皇室所用,象征意義很高,這讓李天王很是高興。
隨後,袁文翰就迫不及待的表示。
“尊重太後懿旨,我朝願與貴國結為兄弟關係,共同治理天下。”
說著,袁文翰就遞交了一份地圖和一份文書。
“這是我朝之條件,若是陛下願意,我朝與貴國劃江而治。”
李天王接過地圖文書,打開一看便知道,這就是呂束心心所念的事情。
文書說了一大堆廢話,但總結出來便是大乾願意將川州割讓給太平道國,同時願意出兵連同太平道國一起剿滅漢軍。
而條件便是金陵府需要采用現如今的形式,變成大乾和太平道國互管的一塊地方。
而地圖也很簡單,就是一份用來劃割地盤的東西,隻要李天王同意,那麽自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似乎就能得到解決。
別的不說,川州讓他損兵折將都不曾拿下,但現在自己一點頭,川州就是自己的了。
這樣一塊風水寶地,說實話他不心動都不行。
而大乾想要金陵府也是正常,畢竟原先的時候金陵府就給大乾朝廷上繳了大量的賦稅,比一州都多。
現在呢,並沒有因為戰亂而落敗,反而更加的繁華,並成了天下的情報中心。
所以有一說一,大乾對金陵府動心也是正常。
至於漢軍,則是雙方共同出兵剿滅。
這種集合近乎全天下的力量剿滅漢軍區區兩州之地,說一句實話,在他看來漢軍根本擋不住。
而剿滅漢軍之後,漢軍的地盤也歸他們太平道國管理。
這樣一來,漢軍的那些賺錢技術,豈不也就是自己的了?
這麽一看,太平道國不僅沒有損失,還得到了天大的好處,他似乎沒有理由不同意。
按照大乾的計劃,攻擊漢軍的勢力包括了大乾、太平道國、羅刹蠻三方勢力,這可不是小打小鬧。
要知道自己最開始的時候,即便將白蓮教鬧的極其的大,交手的也僅僅隻是江南九州的郡兵和鄉團罷了,大乾根本就沒有用力,自己就隻能龜縮防守。
現在自己實力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戰鬥力也與往常一樣非同尋常,注意跟大乾掰手腕。
那麽,漢軍所要麵對的情況,比當初的他還要惡劣不知道多少倍。
這樣看,漢軍幾乎是必敗。
當然,李天王都是依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套入的,但實際上經過這麽多年的戰亂,這天下雖然越打越窮,但各個勢力的實力也越來越厲害。
就比如最開始的大乾江南,真的是弱爆了,甚至江南大營都不敢亂動,結果江南大營第一戰就對上了漢軍,然後戰敗而逃,最後被白蓮教殲滅。
這個時候,戰爭雖然不能說是小打小鬧,但實際情況則是大乾空有體型而發揮不出力量。
可是隨著江南大營全軍覆沒,新的江南大營組建以後,這個天下的戰鬥強度都不由的再一次提升了一個台階。
而現在更是如此,戰鬥強度比三年前高的更多。
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戰爭的主力還是以所謂的總兵為基準,雙方交手加起來能有上萬人已經是了不得了,對外動不動就宣稱數萬大軍,雙方交戰加起來那都得稱唿十萬人大戰。
在漢軍加入之後,戰鬥的烈度就開始逐漸拔高,以至於交戰雙方打仗是沒有投入十萬以上的兵力,那都是小衝突,這個時候對外宣傳的便是雙方投入大軍共百萬。
現在,隨著白蓮教建國,開國一戰投入戰兵將近六十萬,民夫青壯一百多萬,雙方加起來參戰人數已經不低於三百萬了。
所以,現在要是開打,誰家要是拿不出幾十萬大軍,那還打個屁啊!
就漢軍這些人,說句不好聽的,太平道國和大乾聯合起來的話,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將漢軍全部給淹死。
這是何等的臥槽啊!
這天下的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厲害,這合理嗎?
雖然很吐槽,但這就真的很合理,優秀的匹配機製,造就了不一樣的亂世。
以耕戰為主導思想,隻要中樞不出問題,內部再拉胯都能不斷的拉出一支支人數極多的軍隊,能不能打則是要看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速戰速決,需要的是快速攻破其京城,俘虜招降天下。
而像現在這種情況,大乾的京城一日不被圍,不被攻破,那麽朝廷統治下的地方就會依舊穩固。
像是另一邊的羅刹蠻就不一樣了,數年前同漢軍打了一場,到現在都還沒完全迴過氣來。
所以現在天下的情況便是太平道國的開國之戰,雙方投入巨大,但死的人反而少了。
與前兩年的徐州大同互助社之亂相比,這場戰爭就死亡人數來說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在李天王的認知中,並不覺的漢軍有什麽勝算,縱深太小,左右也沒有了盟友支持。
隻需大軍壓境,打上兩場戰鬥,就能一路直撲其中樞長沙城,到時候漢軍就全線崩潰投降了。
這事李天王也明白,大乾的目的也不是什麽金陵府,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漢軍,漢軍隻要被滅了,那麽下一個便是他們太平道國了。
想到這裏,李天王便輕輕搖了搖腦袋。
他不傻,唇亡齒寒他還是懂的。
不過自己雖然不能聯合大乾攻擊漢軍,但這並不妨礙自己借著大乾的壓力將漢軍吃掉,畢竟在對待土地以及百姓的問題上,兩者之間的差距還不算大。
“諸位愛卿,你們看看,這該如何?”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李天王痛痛快快的就將文書傳給下方的朝臣,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
當然,在李天王的默許下,呂束也看到了這份文書。
這份文書裏的內容,不能說跟他們情報之中的一模一樣吧,隻能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原情報是大乾主導針對中央漢軍和北疆漢軍的進攻,但現在的文書之中則是太平道國針對中央漢軍,大乾軍隊輔助;針對北疆漢軍則是大乾主導,羅刹蠻輔助。
這看似沒有什麽多大的差別,但裏麵的差別大多了。
呂束心中快速轉動,他大約明白了李天王的意思。
正好,這也是漢軍所求的。
所以在文書重新迴到李天王的桌案之上以後,呂束站出來道:
“陛下,外臣有話要說!”
當然,他並不會因此大發脾氣,即便是這些人蹬鼻子上臉。
因為他很清楚,靠所謂的收買,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朋友的,更何況雙方的性質本就不同。
而且很多事情不要看他答應的很快,但事實情況便是一旦太平道國選擇與大乾結盟,那麽也就意味著這些條件不會實現,這對漢軍來說不僅沒有損失,還爭取了一部分時間。
若是雙方結成盟約,那麽在太平道國不撕毀盟約的情況下,漢軍將會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並且繼續積累自己的力量,同時大乾的所謂的結盟也就不攻而破,漢軍也有足夠多的力量去麵對大乾和羅刹蠻的進攻。
所以現在要看,要靜靜的看清楚太平道國到底是什麽意思,同時也收迴最開始那種給人的急迫感。
隨著大乾使者袁文翰上殿覲見,送來了一份大禮,也就是來自大乾皇室的珍寶。
這些東西雖然華而不實,但畢竟是皇室所用,象征意義很高,這讓李天王很是高興。
隨後,袁文翰就迫不及待的表示。
“尊重太後懿旨,我朝願與貴國結為兄弟關係,共同治理天下。”
說著,袁文翰就遞交了一份地圖和一份文書。
“這是我朝之條件,若是陛下願意,我朝與貴國劃江而治。”
李天王接過地圖文書,打開一看便知道,這就是呂束心心所念的事情。
文書說了一大堆廢話,但總結出來便是大乾願意將川州割讓給太平道國,同時願意出兵連同太平道國一起剿滅漢軍。
而條件便是金陵府需要采用現如今的形式,變成大乾和太平道國互管的一塊地方。
而地圖也很簡單,就是一份用來劃割地盤的東西,隻要李天王同意,那麽自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事情,似乎就能得到解決。
別的不說,川州讓他損兵折將都不曾拿下,但現在自己一點頭,川州就是自己的了。
這樣一塊風水寶地,說實話他不心動都不行。
而大乾想要金陵府也是正常,畢竟原先的時候金陵府就給大乾朝廷上繳了大量的賦稅,比一州都多。
現在呢,並沒有因為戰亂而落敗,反而更加的繁華,並成了天下的情報中心。
所以有一說一,大乾對金陵府動心也是正常。
至於漢軍,則是雙方共同出兵剿滅。
這種集合近乎全天下的力量剿滅漢軍區區兩州之地,說一句實話,在他看來漢軍根本擋不住。
而剿滅漢軍之後,漢軍的地盤也歸他們太平道國管理。
這樣一來,漢軍的那些賺錢技術,豈不也就是自己的了?
這麽一看,太平道國不僅沒有損失,還得到了天大的好處,他似乎沒有理由不同意。
按照大乾的計劃,攻擊漢軍的勢力包括了大乾、太平道國、羅刹蠻三方勢力,這可不是小打小鬧。
要知道自己最開始的時候,即便將白蓮教鬧的極其的大,交手的也僅僅隻是江南九州的郡兵和鄉團罷了,大乾根本就沒有用力,自己就隻能龜縮防守。
現在自己實力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戰鬥力也與往常一樣非同尋常,注意跟大乾掰手腕。
那麽,漢軍所要麵對的情況,比當初的他還要惡劣不知道多少倍。
這樣看,漢軍幾乎是必敗。
當然,李天王都是依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套入的,但實際上經過這麽多年的戰亂,這天下雖然越打越窮,但各個勢力的實力也越來越厲害。
就比如最開始的大乾江南,真的是弱爆了,甚至江南大營都不敢亂動,結果江南大營第一戰就對上了漢軍,然後戰敗而逃,最後被白蓮教殲滅。
這個時候,戰爭雖然不能說是小打小鬧,但實際情況則是大乾空有體型而發揮不出力量。
可是隨著江南大營全軍覆沒,新的江南大營組建以後,這個天下的戰鬥強度都不由的再一次提升了一個台階。
而現在更是如此,戰鬥強度比三年前高的更多。
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戰爭的主力還是以所謂的總兵為基準,雙方交手加起來能有上萬人已經是了不得了,對外動不動就宣稱數萬大軍,雙方交戰加起來那都得稱唿十萬人大戰。
在漢軍加入之後,戰鬥的烈度就開始逐漸拔高,以至於交戰雙方打仗是沒有投入十萬以上的兵力,那都是小衝突,這個時候對外宣傳的便是雙方投入大軍共百萬。
現在,隨著白蓮教建國,開國一戰投入戰兵將近六十萬,民夫青壯一百多萬,雙方加起來參戰人數已經不低於三百萬了。
所以,現在要是開打,誰家要是拿不出幾十萬大軍,那還打個屁啊!
就漢軍這些人,說句不好聽的,太平道國和大乾聯合起來的話,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將漢軍全部給淹死。
這是何等的臥槽啊!
這天下的士兵越打越多,越打越厲害,這合理嗎?
雖然很吐槽,但這就真的很合理,優秀的匹配機製,造就了不一樣的亂世。
以耕戰為主導思想,隻要中樞不出問題,內部再拉胯都能不斷的拉出一支支人數極多的軍隊,能不能打則是要看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速戰速決,需要的是快速攻破其京城,俘虜招降天下。
而像現在這種情況,大乾的京城一日不被圍,不被攻破,那麽朝廷統治下的地方就會依舊穩固。
像是另一邊的羅刹蠻就不一樣了,數年前同漢軍打了一場,到現在都還沒完全迴過氣來。
所以現在天下的情況便是太平道國的開國之戰,雙方投入巨大,但死的人反而少了。
與前兩年的徐州大同互助社之亂相比,這場戰爭就死亡人數來說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在李天王的認知中,並不覺的漢軍有什麽勝算,縱深太小,左右也沒有了盟友支持。
隻需大軍壓境,打上兩場戰鬥,就能一路直撲其中樞長沙城,到時候漢軍就全線崩潰投降了。
這事李天王也明白,大乾的目的也不是什麽金陵府,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漢軍,漢軍隻要被滅了,那麽下一個便是他們太平道國了。
想到這裏,李天王便輕輕搖了搖腦袋。
他不傻,唇亡齒寒他還是懂的。
不過自己雖然不能聯合大乾攻擊漢軍,但這並不妨礙自己借著大乾的壓力將漢軍吃掉,畢竟在對待土地以及百姓的問題上,兩者之間的差距還不算大。
“諸位愛卿,你們看看,這該如何?”
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李天王痛痛快快的就將文書傳給下方的朝臣,然後詢問他們的意見。
當然,在李天王的默許下,呂束也看到了這份文書。
這份文書裏的內容,不能說跟他們情報之中的一模一樣吧,隻能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原情報是大乾主導針對中央漢軍和北疆漢軍的進攻,但現在的文書之中則是太平道國針對中央漢軍,大乾軍隊輔助;針對北疆漢軍則是大乾主導,羅刹蠻輔助。
這看似沒有什麽多大的差別,但裏麵的差別大多了。
呂束心中快速轉動,他大約明白了李天王的意思。
正好,這也是漢軍所求的。
所以在文書重新迴到李天王的桌案之上以後,呂束站出來道:
“陛下,外臣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