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白蓮教的某算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白蓮和大乾無論怎麽著,對漢軍的關注度都降低了不少。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隨著都城逐漸修建完畢,李天王終於決定建國稱帝了。
正是在這一種情況下,劉武才最終下定了剿匪除惡的命令。
畢竟自身內部的問題,一個不好很容易就發生動亂,所以打一個時間差才是最好的。
果不其然,漢軍剿匪除惡的行動很是順利,順便將大乾和白蓮的情報係統給禍禍了一個遍。
所以大乾掌管情報的太監在匯報完事情以後,最終得到的命令便是監視白蓮教。
同時,大乾朝廷還向征南大營伊弈、江北大營伊州下達了作戰練兵的命令。
而目的也很明確,白蓮教一旦建國稱帝,就必須對其進行嚴厲打擊。
因此,征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已經開始了瘋狂的增兵,練兵。
白蓮教對此則是不慌不忙,命令楊石達,蔣奉化分別統兵,一個與大江隔江相望,對峙江北大營。一個領大部分精銳,沿著大江向西布置,做好防禦姿態,同時不斷的在大後方囤積物資,時刻準備進攻川州。
一旦白蓮教拿下川州,整個江南之地就算是被他們給拿下了,而漢軍在金陵府的話語權也就徹底衰落,甚至將其驅趕出去。
在之後,漢軍隻能被困死在雷州和福州兩地,最後向白蓮教投降。
白蓮教野心勃勃,漢軍自然是看的見的,更不要說李開平這個中央的祭酒還在白蓮教幫助他們搞都城,搞登基儀式等玩意兒。
這些情報對於漢軍來說,完全就是透明了。
“白蓮教加高了與咱們對峙的城池,同時也在不斷的增兵!”
又是一年,已經是過了春耕以後,路玉琳向劉武做了匯報。
“看來他們隻是要打一場開國之戰啊!”
白蓮教李天王建國登基的時間已經定下了,今年的九月八日。
這個時間可以說卡的非常好,秋收完畢,稅收完畢,就待正經的打一場了。
可以說大乾白蓮都在為這一場戰鬥做準備!
“不僅如此,他們也不相信我們,這一手就是防著我們在他們後麵搞事呢!”
路玉琳很輕鬆的就看出白蓮教想要幹什麽,頗為不悅。
劉武自然也看的見,“白蓮教建國,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麽小事,如此鄭重對待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哼,”路玉琳冷哼一聲。
“我理解,但是他們這種將我們當做敵人來提防,當真是小人心思。”
“或許也就他們有這種偷襲我們漢軍的想法,才會生起我們漢軍會給他們搗亂的心思。”
對於路玉琳的抱怨,劉武笑了笑,低頭又看了看地圖。
“對了,白蓮教隻是加高城防和增兵嗎?”
“是的!”
“那麽你可知道增的什麽兵?護教軍還是護法軍?”
路玉琳思考了一下,“主要是護教軍,但是各個關隘都有一兩千的護法軍。”
“總體上來說,護教軍增的多,護法軍少之又少!”
劉武聽了,然後拿出尺子在地圖上比比劃劃,歎息一聲。
“不對勁啊,白蓮教這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底蘊在建國啊!”
路玉琳不解,劉武解釋道:“你看看白蓮教針對我們所布置的方向,明顯就是準備依靠一座又一座的關隘城池來防禦的。”
“這麽多的要地,他們需要多少兵?需要多少糧食?”
“現在正值春耕,他們就在不斷增兵,練兵,很顯然糧食生產都受到了限製,他們對於糧食的消耗,更多的是以前的積累。”
“就這一點,就可以說白蓮教傾盡全力了!”
路玉琳眉頭皺了皺,看著地圖也是有些不可思議。
“大哥,你的意思是他們要放棄這兩季的糧食生產?”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不現在建國稱帝,而是在秋收以後,這不是給大乾準備的時間嗎?”
劉武也是好奇,思索了一下,就讓人將這兩年來白蓮教稅收的數據以及炎漢商行在白蓮教貿易的數據拿來。
然後一看,終於確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隻見劉武將數據遞給路玉琳,“你看看!”
路玉琳接過,細細翻看,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竟然在兩年前就準備了?”
是的,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了這兩年白蓮教一直在積蓄糧食,有不少都是通過炎漢商行從外麵收購的,這一類糧食的用途,就在各個城市進行消耗,若不是從大方麵出發,根本就看不出來。
而剩下的稅收,則是以糧食為主,銀錢為輔的將其囤積了起來。
兩年的時間,近六州之地,所囤積的糧食足夠支持白蓮教進行一次開國大戰了。
但同樣,這兩年白蓮教的消耗也是極大的,大量的糧食食鹽等物資,都是依靠銀子購買來實現,即便是積累了這麽多年,現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也是這兩年來漢軍和炎漢商行生意越來越好的原因,可以說白蓮教以一己之力,供應了漢軍和炎漢商行的高速發展。
隻是這高速的發展,導致了漢軍和炎漢商行對於白蓮教內部情況的具體分析。
但這並不代表漢軍對於白蓮教的關注就弱了,也不是放鬆了。
在確定事情以後,輕鬆就能得到所有的數據,然後進行情報匯總,最後得到一個驚喜的結果。
隻聽劉武道:“今年的白蓮教是勢不可擋的,韌性也是極其強大的,我們沒有必要去跟他們對線,就讓大乾去承受吧!”
“對了,白蓮教既然準備建國,那就讓呂束前去表示一下我們漢軍的態度,安安他們的心。”
“至於邊境的軍隊,也保證現如今的人數,不增不減。”
“嗯!”路玉琳答應了下來,然後又好奇道:“既然呂束去了,那麽李開平呢?”
“這倆年.........”
路玉琳話沒說完,但是他緊皺的眉頭就足以說明了很多。
劉武聽了以後也沉默一會,最後也隻是歎息一聲。
“他不會迴來的,他打報告說一定要幫助白蓮教完成建國登基,要驗證自己的學說。”
至於李開平真正的想法,現在已經多少和路玉琳他們有些格格不入,甚至逐漸衝突了起來。
未來的事情,誰又能知道呢!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隨著都城逐漸修建完畢,李天王終於決定建國稱帝了。
正是在這一種情況下,劉武才最終下定了剿匪除惡的命令。
畢竟自身內部的問題,一個不好很容易就發生動亂,所以打一個時間差才是最好的。
果不其然,漢軍剿匪除惡的行動很是順利,順便將大乾和白蓮的情報係統給禍禍了一個遍。
所以大乾掌管情報的太監在匯報完事情以後,最終得到的命令便是監視白蓮教。
同時,大乾朝廷還向征南大營伊弈、江北大營伊州下達了作戰練兵的命令。
而目的也很明確,白蓮教一旦建國稱帝,就必須對其進行嚴厲打擊。
因此,征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已經開始了瘋狂的增兵,練兵。
白蓮教對此則是不慌不忙,命令楊石達,蔣奉化分別統兵,一個與大江隔江相望,對峙江北大營。一個領大部分精銳,沿著大江向西布置,做好防禦姿態,同時不斷的在大後方囤積物資,時刻準備進攻川州。
一旦白蓮教拿下川州,整個江南之地就算是被他們給拿下了,而漢軍在金陵府的話語權也就徹底衰落,甚至將其驅趕出去。
在之後,漢軍隻能被困死在雷州和福州兩地,最後向白蓮教投降。
白蓮教野心勃勃,漢軍自然是看的見的,更不要說李開平這個中央的祭酒還在白蓮教幫助他們搞都城,搞登基儀式等玩意兒。
這些情報對於漢軍來說,完全就是透明了。
“白蓮教加高了與咱們對峙的城池,同時也在不斷的增兵!”
又是一年,已經是過了春耕以後,路玉琳向劉武做了匯報。
“看來他們隻是要打一場開國之戰啊!”
白蓮教李天王建國登基的時間已經定下了,今年的九月八日。
這個時間可以說卡的非常好,秋收完畢,稅收完畢,就待正經的打一場了。
可以說大乾白蓮都在為這一場戰鬥做準備!
“不僅如此,他們也不相信我們,這一手就是防著我們在他們後麵搞事呢!”
路玉琳很輕鬆的就看出白蓮教想要幹什麽,頗為不悅。
劉武自然也看的見,“白蓮教建國,這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什麽小事,如此鄭重對待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哼,”路玉琳冷哼一聲。
“我理解,但是他們這種將我們當做敵人來提防,當真是小人心思。”
“或許也就他們有這種偷襲我們漢軍的想法,才會生起我們漢軍會給他們搗亂的心思。”
對於路玉琳的抱怨,劉武笑了笑,低頭又看了看地圖。
“對了,白蓮教隻是加高城防和增兵嗎?”
“是的!”
“那麽你可知道增的什麽兵?護教軍還是護法軍?”
路玉琳思考了一下,“主要是護教軍,但是各個關隘都有一兩千的護法軍。”
“總體上來說,護教軍增的多,護法軍少之又少!”
劉武聽了,然後拿出尺子在地圖上比比劃劃,歎息一聲。
“不對勁啊,白蓮教這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底蘊在建國啊!”
路玉琳不解,劉武解釋道:“你看看白蓮教針對我們所布置的方向,明顯就是準備依靠一座又一座的關隘城池來防禦的。”
“這麽多的要地,他們需要多少兵?需要多少糧食?”
“現在正值春耕,他們就在不斷增兵,練兵,很顯然糧食生產都受到了限製,他們對於糧食的消耗,更多的是以前的積累。”
“就這一點,就可以說白蓮教傾盡全力了!”
路玉琳眉頭皺了皺,看著地圖也是有些不可思議。
“大哥,你的意思是他們要放棄這兩季的糧食生產?”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不現在建國稱帝,而是在秋收以後,這不是給大乾準備的時間嗎?”
劉武也是好奇,思索了一下,就讓人將這兩年來白蓮教稅收的數據以及炎漢商行在白蓮教貿易的數據拿來。
然後一看,終於確定了他心中的想法。
隻見劉武將數據遞給路玉琳,“你看看!”
路玉琳接過,細細翻看,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竟然在兩年前就準備了?”
是的,這些數據詳細記錄了這兩年白蓮教一直在積蓄糧食,有不少都是通過炎漢商行從外麵收購的,這一類糧食的用途,就在各個城市進行消耗,若不是從大方麵出發,根本就看不出來。
而剩下的稅收,則是以糧食為主,銀錢為輔的將其囤積了起來。
兩年的時間,近六州之地,所囤積的糧食足夠支持白蓮教進行一次開國大戰了。
但同樣,這兩年白蓮教的消耗也是極大的,大量的糧食食鹽等物資,都是依靠銀子購買來實現,即便是積累了這麽多年,現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也是這兩年來漢軍和炎漢商行生意越來越好的原因,可以說白蓮教以一己之力,供應了漢軍和炎漢商行的高速發展。
隻是這高速的發展,導致了漢軍和炎漢商行對於白蓮教內部情況的具體分析。
但這並不代表漢軍對於白蓮教的關注就弱了,也不是放鬆了。
在確定事情以後,輕鬆就能得到所有的數據,然後進行情報匯總,最後得到一個驚喜的結果。
隻聽劉武道:“今年的白蓮教是勢不可擋的,韌性也是極其強大的,我們沒有必要去跟他們對線,就讓大乾去承受吧!”
“對了,白蓮教既然準備建國,那就讓呂束前去表示一下我們漢軍的態度,安安他們的心。”
“至於邊境的軍隊,也保證現如今的人數,不增不減。”
“嗯!”路玉琳答應了下來,然後又好奇道:“既然呂束去了,那麽李開平呢?”
“這倆年.........”
路玉琳話沒說完,但是他緊皺的眉頭就足以說明了很多。
劉武聽了以後也沉默一會,最後也隻是歎息一聲。
“他不會迴來的,他打報告說一定要幫助白蓮教完成建國登基,要驗證自己的學說。”
至於李開平真正的想法,現在已經多少和路玉琳他們有些格格不入,甚至逐漸衝突了起來。
未來的事情,誰又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