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的一個小院子內,有幾名書生和明顯出身武林的年輕人在小聲商談。


    “東西都送出去了?”


    “送出去了,很順利,沒有一點阻礙!”


    這些人大多出身不凡,商談的也都是要命的事情。


    “那些武器他們拿了沒有?”


    “我安排了人烘托,保證都拿了,至於他們會不會反抗,就不是太過清楚了。”


    “其實,我倒是認為我們安排人統一管理他們比較好!”


    “不行,我們沒這麽多的人,也沒有這麽多的資源去供養他們!”


    從言語中判斷,給大同互助社分發兵器,應該就是這些人做的,隻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他們束手束腳。


    “算了,不統一管理也有不統一管理的好處,至少現在他們殺人也不會引起太多的注意。”


    “確實,他們沒有經過訓練,臨到末尾有膽怯退卻,實際上有了兵器卻跟沒有似的。”


    “反抗者還是寥寥啊!”


    此時,有人長歎,顯然是持有悲觀態度的。


    “其實,這是正常的,自從上一次大規模的江北起義已經過去了五十年,百姓們不能說安居樂業,但零星的起義反抗並未造成多大的影響。”


    “再加上現在很多地方的百姓與其說是百姓,倒不如說是其他人的奴隸,田地都已經沒有了,反抗念頭也就薄弱了。”


    “不止呢,血性都快磨平了!”


    他們說的很悲觀,很看不起,覺得這些人麻木,但又無可奈何。


    “其實血性一直都未曾被磨平,隻不過是埋藏的很深罷了,他們需要一個引子,一個能夠激發他們血性的引子。隻要激發了,天下皆變。”


    一句話,眾人沉默。


    “唉,咱們江北確實不如江南,至少他們那裏的人敢於起義,並且連綿不絕,甚至江南都曾兩度陷落,算上這一次,都是第三次了。”


    “還能是什麽,大乾朝廷在江南殺的太狠了,可是殺的再狠,人就有人逃出來,然後帶著仇恨活下去,最後掀起一場場起義。”


    “其實大乾朝廷這百年間在江南的政策也是不錯的,扶持大量的豪強地主,將他們和官府緊緊結合,徹徹底底的鎮壓起義,從而導致江南起義不斷也很難掀起大風浪。”


    “哈哈哈哈,這就是個笑話,現在江南不也是沒了!”


    “這其實源於朝廷在北疆的戰事失利,江南大營不曾久戰導致戰鬥力下滑,加上白蓮教信仰眾多,一唿百應從而掀起了一場浩大起義。”


    “是啊,這場起義理論上打破了江南很多豪強地主的統治,這才使得漢軍發展了起來。”


    “其實你們或許忘了一件事情,江南文風頗為昌盛,思想也多為激進,是多方麵才造成這樣的事情。”


    眾人商談的很多,各有各的總結,但也可以從他們的話中得知,他們似乎是準備做一些什麽。


    “別說漢軍了,說說我們吧,真的要做嗎?”


    “箭到弦上,不得不發!”


    有人語氣肯定,他們不是沒有退路,隻是不想退了。


    “今天我們若是退縮了,明天我們也會繼續退縮,後天還會退縮,這般退縮下來,什麽時候是一個頭?”


    “嗬嗬,恐怕要等我們死了,才不會退縮吧?”


    “想的美,我覺得到時候有人搶你墓地,你都要退縮!”


    寥寥幾句話,終究是讓人定下心思。


    有人笑道:“可是這般做,我們會死的!”


    也有人笑道:“死又有什麽可怕呢?”


    很多人讚同,“是啊,這般渾渾噩噩,倒不如死了算了!”


    “我是受盡了折磨,我的思想快要崩潰了,我忍受不了他們,倒不如一死了之。”


    這是一個錦衣士子的話語,他是在場人中身份最高的。


    不過很快就有人勸解道:“胡兄,你可是郡守之子,其實沒有必要跟我們做這些事情。”


    “是啊,你的作用很大,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支持,這般才是最好的!”


    郡守之子搖頭,“我讀聖賢書,可是我越讀越是迷茫,我父親是個大貪官,勾結商人、地主、豪強,對這些人觸犯律法而不聞不問。”


    “兼並土地,隨意霸占人家妻女,諸多巧取豪奪,我父親不僅不管,還收了他們的銀子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不僅如此,家中管家還參與此事,我一直都在勸說我父親都不知道。”


    “你們明白了,但有一天,我在府城看見一個斷了兩條腿的乞兒在苦苦討錢,我便認出了這個人便是父親治下一個村子裏的孩童。”


    “我見過這個孩童,那時的他天真可愛,現在的他卻被人折斷了雙腿在大街上討錢。”


    “後來我去了那個村子,才知道這個孩子家因為繳納不起賦稅,然後被一豪強家奴強行給帶走了。”


    說到這裏,郡守之子麵露痛苦之色,不斷搖頭。


    “那時的我,空有身份而無能力,我真的幫助不了他們。”


    “不僅如此,我所長大的,我所見識的,都跟我學的格格不入。”


    “我知道聖賢書是對的,可是世道為何是這般?”


    “明明大家都在讀聖賢書,為何是這樣?”


    “我不解,我真的很不解!!”


    說到這裏,郡守之子更是痛苦不堪,顯然他的思想在遭受巨大的衝擊。


    “所以,我想要逃避,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逃避。”


    “大致就是這般,我卻是不如你們!”


    其他人看著痛苦的郡守之子,有人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必說太多,其實你已經有了選擇!”


    是的,郡守之子的痛苦就在這裏,他們要做的事情注定了要牽連家人。


    做了,不忠不孝。


    不過,亦是不忠不孝。


    這是巨大的矛盾,一個勁的衝擊這他們的內心,隻不過郡守之子尤為嚴重罷了。


    “這次起義注定是失敗的,而我們也注定是要死去的。”


    “說是逃避也罷,說是慷慨赴死也行。”


    “但有一點就是,我們要用很多很多的鮮血,來告訴百姓,麻木不仁不會給你們帶來美好生活;告訴達官顯貴,貪婪必將毀滅你們。”


    眾人皆笑,“此次由我等先赴死,一了百了,不再看這肮髒的世界。”


    言語中,這些人是要做第一波起義的人。


    他們要用自己的身份、地位、鮮血,來喚醒那些麻木的人。


    又或者是內心的矛盾使得他們寧願一死想要逃避。


    但無論如何,對錯不予評價。


    未來的史書,或是正確,又或是其他。


    反正對與錯他們不去管,隻知道這天下不應該是這樣。


    後來人說,就交給後來人。


    他們的一生,就這般結束也是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漢玄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漢玄羽並收藏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