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火槍也搞出來了?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7火箭炮之所以能夠穩定飛行,並且飛的還遠,主要就是尾部的噴射口。
具體的設計劉武不是太過清楚,但是將大致原理找一個理由說一下,做一個建議還是可行的。
至少有一點就是,研究所無論認不認可,都會按照他的說法去實驗實驗。
隻要能夠證明穩定性,那麽自然而然就會出效果。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嗎?”
劉武在大致說完107的構造,然後好奇發問。
“有!”
研究員再次點頭,“我們還有其他武器。”
“看看!”
在劉武的要求下,一行人去看了看新的武器。
這是一個房間,劉武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麽武器,不過當他進入以後整個人都驚訝了。
因為房間裏,放了許許多多的鐵管,類型有些形似後世的槍支,當然結構很簡單便是了。
正待他好奇時,研究員上前拿起一個‘槍’姑且這般稱唿吧。
這個東西形狀類似於三眼銃,但卻又不是三個眼,而是一個長長的木柄帶有一個大大的鐵頭。
隻聽研究員道:“這東西是我們在打造投鐵器以後所產生的想法。”
“雖然說投鐵器威力不夠,效果不好,但它既然可以將一個鐵蛋打出上千步之遙,那麽將其縮小一下,是不是也可以當做弓弩使用。”
“而且,這投鐵器雖然說在針對大型戰陣上威力小,但是這並不代表它針對單兵就弱小啊!”
“有了這個想法,這個更小的投鐵器就這樣研發出來。”
“您看.........”研究員指著鐵頭,道:“這是我們第一代投鐵器,可以預裝火藥,對準敵人發射以後就可以當做鐵錘掄著砸。”
“隻可惜,這東西威力不夠高,二十步內勉強能用,再遠威力小了不說,鐵子還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
劉武點了點頭,火銃嘛,在沒有線膛的情況下,可不就是這樣。
而且前世所謂的排隊槍斃,不就是槍械子彈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隻能人擠人依靠大密度射擊保證效果。
就這,前排的士兵都有可能幾輪過後都不會倒下。
沒辦法,運氣太好,子彈都避著走。
顯然,這是一個失敗品,研究員也不過於多說,而是以此介紹。
在這之後的武器,形狀就越發類似於火繩槍了。
“這小型的投鐵器問題實在是太大了,其技術遠遠不如大型的投鐵器好製造。”
“就說這投鐵管,我們試驗過,用鐵皮不行,用鋼鐵才能滿足,即便是這樣還容易在手上爆炸,傷害使用人員。”
“為此,我們加厚了鐵壁,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武器越發的沉重。”
“不僅如此,這種武器問題極多,火藥容易受潮,火繩容易受潮,下雨天無法使用,打出來的鐵子亂飛,不能快速裝填發射,最重要的是不能大批量製造。”
“雖然說這東西我們可以預料未來一定能夠頂替弓弩,但是現在......哎......!”
研究員說完,不由的歎息一聲。
顯然,他們遇到了瓶頸,這些技術並不是那麽好突破的。
直到最後,來到一把有著火繩,還有著扳機的火槍前。
劉武的目光一縮,死死的盯著這把槍械。
這個時候,研究員歎息的聲音更大了。
隻見研究員拿起這把槍遞給劉武,“大祭酒,這把投鐵器是我們最新研製的。”
“我們吸取了前些武器的優點經驗,然後做出了大膽的更改。”
“你看這個孔,是用來放置火繩的,也就是說它可以用火繩發射。”
說著他又指了指槍身旁的一個凸出來的部分。
“您再看這個,我們想著如何可以不使用火繩發生,所以我們想到了用燧石代替火繩。”
“你看,我們隻需要將火藥倒入這裏,扣動扳機,燧石就會重重砸下去將火藥點燃。”
“而點燃的火藥,他也會順勢蔓延進鐵管內,將裏麵的火藥也一起點燃,這樣就能夠代替火繩進行發射了。”
“而之所以留下火繩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發現這燧石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點燃火藥,所以就留下了火繩以做備份。”
劉武點了點頭,他在前世的時候時常聽道什麽燧發槍,但是燧發槍怎麽發射和構造,以及樣子他是真的不知道。
但是現在看來,這玩意兒應該與燧發槍差不多。
“那他的威力如何?”
劉武掂了掂,覺得這把槍並不是太重,很顯然製造工藝已經發生了改變。
研究員搖了搖頭,“依舊不行,威力雖然增加了,但是超過二十步依舊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
說著研究員撓了撓頭,“我們發現延長鐵管可以增加準度,但太長也不行,現在就這般僵持在了這裏。”
“另外就是鍛造工藝改進了,從最初的鑄鐵,那個時候需要加大厚度;再到用鋼材卷著打,厚度減小很多,但整體依舊是太重。”
“現在不一樣,我們有了兩種辦法,一種就是在鑄造的時候直接鑄造成鋼管,第二種就是鑄造成鋼棍以後,在裏麵鑽眼。”
“不過現在最好也比較能快速生產的還是鑄造鋼管,鑽眼的技術太難了,也太慢了。”
“但無論如何,這一類技術都降低了鋼管的厚度,減輕了重量。”
“隻可惜,準度不行,鍛造難度大,大規模應用遙遙無期。”
研究員說的是事實,劉武想了想,提醒道:
“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些鋼管裏麵刻出一條條線,這樣你說會不會增加射擊距離,增加射擊精度?”
隻見劉武在槍管上比劃,是他記憶中膛線的大致樣子。
但是研究員搖了搖頭,“這不會太好,我們發現想要射擊的遠是因為密封問題,你看.........”
隻見研究員從旁邊的盒子裏拿出兩種彈藥放在劉武的手中。
“這一個是鉛子,可以打的更遠,但是麵對重甲士根本打不透。”
“這一個是鐵子,雖然有幾率大透重甲,但密封不嚴,射擊距離太近。”
“而若是刻了這些線路,那麽漏氣理論上隻會更加嚴重,效果有可能更差!”
劉武若有所思,他並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他隻是道:“試試吧,萬一成了呢!”
研究員點了點頭,“我會安排人試驗的!”
劉武也點了點頭,沒有強下命令,而是將目光放在盒子裏的油紙包。
“對了,這盒子裏的紙包是什麽?”
研究員解釋道,“這紙包裏是火藥,為了防止火藥,我們用油紙將其包裹了起來。”
“另外,”研究員拿起一個紙包,道:“這些紙包裏的火藥都是經過嚴格稱重的,這樣就能知道投鐵器裏裝多少火藥了。”
“而且因為這是油紙包裹,所以很難受潮,同時也容易在戰鬥中快速撕破進行裝填。”
劉武:“?????”
話說,這玩意是不是可以叫做定裝火藥?
這,觸及了他的知識盲點了。
隱約間,他好似落後了很多。
具體的設計劉武不是太過清楚,但是將大致原理找一個理由說一下,做一個建議還是可行的。
至少有一點就是,研究所無論認不認可,都會按照他的說法去實驗實驗。
隻要能夠證明穩定性,那麽自然而然就會出效果。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嗎?”
劉武在大致說完107的構造,然後好奇發問。
“有!”
研究員再次點頭,“我們還有其他武器。”
“看看!”
在劉武的要求下,一行人去看了看新的武器。
這是一個房間,劉武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麽武器,不過當他進入以後整個人都驚訝了。
因為房間裏,放了許許多多的鐵管,類型有些形似後世的槍支,當然結構很簡單便是了。
正待他好奇時,研究員上前拿起一個‘槍’姑且這般稱唿吧。
這個東西形狀類似於三眼銃,但卻又不是三個眼,而是一個長長的木柄帶有一個大大的鐵頭。
隻聽研究員道:“這東西是我們在打造投鐵器以後所產生的想法。”
“雖然說投鐵器威力不夠,效果不好,但它既然可以將一個鐵蛋打出上千步之遙,那麽將其縮小一下,是不是也可以當做弓弩使用。”
“而且,這投鐵器雖然說在針對大型戰陣上威力小,但是這並不代表它針對單兵就弱小啊!”
“有了這個想法,這個更小的投鐵器就這樣研發出來。”
“您看.........”研究員指著鐵頭,道:“這是我們第一代投鐵器,可以預裝火藥,對準敵人發射以後就可以當做鐵錘掄著砸。”
“隻可惜,這東西威力不夠高,二十步內勉強能用,再遠威力小了不說,鐵子還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
劉武點了點頭,火銃嘛,在沒有線膛的情況下,可不就是這樣。
而且前世所謂的排隊槍斃,不就是槍械子彈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隻能人擠人依靠大密度射擊保證效果。
就這,前排的士兵都有可能幾輪過後都不會倒下。
沒辦法,運氣太好,子彈都避著走。
顯然,這是一個失敗品,研究員也不過於多說,而是以此介紹。
在這之後的武器,形狀就越發類似於火繩槍了。
“這小型的投鐵器問題實在是太大了,其技術遠遠不如大型的投鐵器好製造。”
“就說這投鐵管,我們試驗過,用鐵皮不行,用鋼鐵才能滿足,即便是這樣還容易在手上爆炸,傷害使用人員。”
“為此,我們加厚了鐵壁,但隨之而來的便是武器越發的沉重。”
“不僅如此,這種武器問題極多,火藥容易受潮,火繩容易受潮,下雨天無法使用,打出來的鐵子亂飛,不能快速裝填發射,最重要的是不能大批量製造。”
“雖然說這東西我們可以預料未來一定能夠頂替弓弩,但是現在......哎......!”
研究員說完,不由的歎息一聲。
顯然,他們遇到了瓶頸,這些技術並不是那麽好突破的。
直到最後,來到一把有著火繩,還有著扳機的火槍前。
劉武的目光一縮,死死的盯著這把槍械。
這個時候,研究員歎息的聲音更大了。
隻見研究員拿起這把槍遞給劉武,“大祭酒,這把投鐵器是我們最新研製的。”
“我們吸取了前些武器的優點經驗,然後做出了大膽的更改。”
“你看這個孔,是用來放置火繩的,也就是說它可以用火繩發射。”
說著他又指了指槍身旁的一個凸出來的部分。
“您再看這個,我們想著如何可以不使用火繩發生,所以我們想到了用燧石代替火繩。”
“你看,我們隻需要將火藥倒入這裏,扣動扳機,燧石就會重重砸下去將火藥點燃。”
“而點燃的火藥,他也會順勢蔓延進鐵管內,將裏麵的火藥也一起點燃,這樣就能夠代替火繩進行發射了。”
“而之所以留下火繩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發現這燧石也不是每一次都能點燃火藥,所以就留下了火繩以做備份。”
劉武點了點頭,他在前世的時候時常聽道什麽燧發槍,但是燧發槍怎麽發射和構造,以及樣子他是真的不知道。
但是現在看來,這玩意兒應該與燧發槍差不多。
“那他的威力如何?”
劉武掂了掂,覺得這把槍並不是太重,很顯然製造工藝已經發生了改變。
研究員搖了搖頭,“依舊不行,威力雖然增加了,但是超過二十步依舊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
說著研究員撓了撓頭,“我們發現延長鐵管可以增加準度,但太長也不行,現在就這般僵持在了這裏。”
“另外就是鍛造工藝改進了,從最初的鑄鐵,那個時候需要加大厚度;再到用鋼材卷著打,厚度減小很多,但整體依舊是太重。”
“現在不一樣,我們有了兩種辦法,一種就是在鑄造的時候直接鑄造成鋼管,第二種就是鑄造成鋼棍以後,在裏麵鑽眼。”
“不過現在最好也比較能快速生產的還是鑄造鋼管,鑽眼的技術太難了,也太慢了。”
“但無論如何,這一類技術都降低了鋼管的厚度,減輕了重量。”
“隻可惜,準度不行,鍛造難度大,大規模應用遙遙無期。”
研究員說的是事實,劉武想了想,提醒道:
“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些鋼管裏麵刻出一條條線,這樣你說會不會增加射擊距離,增加射擊精度?”
隻見劉武在槍管上比劃,是他記憶中膛線的大致樣子。
但是研究員搖了搖頭,“這不會太好,我們發現想要射擊的遠是因為密封問題,你看.........”
隻見研究員從旁邊的盒子裏拿出兩種彈藥放在劉武的手中。
“這一個是鉛子,可以打的更遠,但是麵對重甲士根本打不透。”
“這一個是鐵子,雖然有幾率大透重甲,但密封不嚴,射擊距離太近。”
“而若是刻了這些線路,那麽漏氣理論上隻會更加嚴重,效果有可能更差!”
劉武若有所思,他並不知道這會不會影響,他隻是道:“試試吧,萬一成了呢!”
研究員點了點頭,“我會安排人試驗的!”
劉武也點了點頭,沒有強下命令,而是將目光放在盒子裏的油紙包。
“對了,這盒子裏的紙包是什麽?”
研究員解釋道,“這紙包裏是火藥,為了防止火藥,我們用油紙將其包裹了起來。”
“另外,”研究員拿起一個紙包,道:“這些紙包裏的火藥都是經過嚴格稱重的,這樣就能知道投鐵器裏裝多少火藥了。”
“而且因為這是油紙包裹,所以很難受潮,同時也容易在戰鬥中快速撕破進行裝填。”
劉武:“?????”
話說,這玩意是不是可以叫做定裝火藥?
這,觸及了他的知識盲點了。
隱約間,他好似落後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