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伊弈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不過這並不能影響到漢軍什麽,至少在現階段來說。


    與此同時,這天下在這般吵吵嚷嚷之中便度過了,以至於秋收都是平凡的。


    當然,秋收自然不是簡簡單單的平凡,畢竟事關糧食的收成以及諸多戰鬥都會在秋收以後進行,所以秋收注定平凡,卻又注定不平凡。


    在漢軍治下,秋收之時軍隊會下鄉村,幫助孤寡或者家中實在是無人者收割糧食,或者幫助來不及收割的家庭收割糧食。


    這種事情在漢軍連續三年的執行下,已經形成了慣例,甚至是在平常軍隊訓練空閑的時候,軍隊還會在距離駐地不遠處幫助鄉親們除草耕地。


    可以說,在思想教導下,漢軍的戰士們與百姓之間親如魚水,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


    而在大乾和白蓮這種傳統的地方,秋收同樣是重要的,至少說搶收糧食頗為重要。


    地主豪強總是催著長工奴隸盡快收割糧食,想要盡快的入倉為安。


    此時的他們對糧食是極其的看重,若是撒了一粒糧食都要心疼好久,必然要訓斥鞭打不小心的奴仆。


    君不見,他們其他時間都是一擲千金,任由糧食發黴腐爛也不願意給災民施舍一點點。


    對於這些糧食,百姓是期盼的,地主豪強官僚是貪婪的。


    百姓們沒有太多的要求,隻是想要吃飽而已。


    但是地主豪強和官僚則不一樣,他們想的是如何榨幹百姓的糧食,然後從他們身上在榨出油水,接著收了他們的田地,賣了他們的妻女,最後在將其變為奴隸。


    可以說,這天下百姓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所有人都想吃上一口。


    而百姓對此卻是一無所知,依舊辛苦勞作,期盼多收一粒糧食,今年不會餓死,能夠吃上一頓飽飯。


    他們的奢求是真的不多。


    但是他們的奢求幾乎沒有人在乎!


    畢竟百姓就像是地裏的莊稼,可以一茬一茬的長出來,即便今天這裏沒人了,過不了多久這裏就又聚滿了人。


    這些賤民啊,就跟從地裏冒出來似的。


    不過,與往年,與自古以來不同的是,現在的世界上有了一股更為強大的力量,他們也更加注重百姓,真心實意的為百姓著想。


    這裏,就是漢軍。


    對現如今的大多數百姓來說,若是這世界上真的有世外桃源,那估計就是在漢軍那裏。


    那裏的百姓不說能不能吃飽飯,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沒有人餓死。


    所以,漢軍治下的百姓交稅,當真是最積極的。


    在大乾和白蓮,百姓交稅一般都是由地主士紳收稅,然後他們上繳給稅吏,最後再入了糧倉等。


    再加上百姓的稅重不說,還有人要服徭役,簡直就是要將人往死裏逼迫。


    而漢軍這裏就不同了,村子到鎮子的糧點,那都要十幾裏路,甚至更遠。


    可是淳樸的百姓們,則是全家老小齊上陣,興高采烈的挑著糧食往鎮子交糧點趕。


    一時間,鎮子的交糧點都排了長長的隊,裏麵都圍滿了人。


    此時可是熱鬧了,有的人家繳的糧食比預估的多,漢軍的工作人員便給他們退糧食。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一家之中有田地多少,預估可以收獲多少糧食基本都是有數的,即便有差錯也不會差到哪裏去的。


    而且漢軍還設定的上下浮動的標準,即超過紅線的要退還糧食,低於紅線但是沒有低於下浮標準的,則不予理會。


    但若是低於下浮標準,工作人員那就要跟其好好說道說道了。


    所以,交糧的時候,交糧點當真熱鬧的緊。


    “呀,這劉老五家多交了五鬥糧食,是個實在人!”


    這話,顯然是誇讚的,畢竟漢軍的工作人員親自退迴了五鬥糧,做不得假。


    當然,至於足量或者少交的,漢軍不言說,誰也不知道。


    “咦,這張老三家竟然少交一石糧食,真的是將漢軍當傻子忽悠啊!!”


    “呸,這東西真不要臉!”


    “就是,少一石糧食,隔著忽悠誰呢?”


    “就是就是,這糧食都有數,還少交,狼心狗肺的東西!”


    “切,你們怎麽可以這樣說他,萬一他家全是懶蛋貨,根本就不用心伺候田,少一石又怎麽?”


    “這樣啊,這樣的人那是又懶又蠢又壞,呸!”


    一時間,凡是有小心機的,無一不是被罵的狗血淋頭,即便是同村的都要躲得遠遠的。


    若是村子有宗族的,那全村都要抬不起臉了!


    隔壁村若是與其起了爭執,馬上他們一句狼心狗肺的畜生,將唾沫噴到他們臉上,他們也得忍著。


    對此,張家村的一名老人見此都不由的怒罵。


    “張老三,你這個畜生!”


    當然,這個時候漢軍真正的熱點並不是在這裏,而是在河圖山的兩個鎮子上。


    此時,這兩個鎮子的百姓也要開始上繳糧食,全家老少擔著糧食去交稅。


    然而,等待稱糧的時候,工作人員直道:


    “多了多了,鄉親們,你們交的糧食多了!”


    “我軍規定,今後咱們這個鎮子就要實行新的交稅標準了。”


    “一家之中,平均一個人的口糧若是沒有超過六石,就不用交一粒糧食。”


    對此,百姓嘩然。


    “真的嗎?今後糧食真的改稅製了嗎?”


    工作人員連忙道:“自然是真的。”


    百姓問:“哎呀,那這糧食該怎麽算呢?”


    要知道秋收就是一年最後一次收糧食了,而夏收他們也交過了,所以這該怎麽算呢?


    隻聽工作人員道:“每人每年需要五石糧食,所以這五石糧食變定位口糧,剩下的糧食作為餘糧。”


    “糧不滿一石的話不受稅,一石以上的餘糧收稅。”


    接著工作人員再次說了詳細的標準,這下子百姓們徹底明白了。


    這兩個鎮子的百姓因為比較早,所以都是一人四畝田地,夏收交過稅以後,平均一個人剩下四石糧食。


    今年秋收因為大風歉收,所以一畝地平均收糧一石五鬥,所以一個人便有六石頭糧食。


    按照漢軍新的稅法,那便是有十石糧食,其中五石是餘糧,那麽隻需要交七鬥五升的糧稅即可。


    七鬥五升啊,與三石糧食相比,那簡直少了太多太多了。


    這一點賬,百姓還是會算的。


    不過還是有人疑惑的問道,“若是來年,這糧稅又該怎麽繳呢?”


    工作人員道:“明年,咱們這個鎮子的糧食就要一年收一次了。”


    “到時候,夏收不需要交稅,隻需要報備收獲了多少的糧食,秋收糧食收獲以後,直接從秋收糧食中交稅即可!”


    “這上交則是以餘糧五石開始計算,每增加一石,便在原來的基礎上多收二鬥五升糧食。”


    百姓們一聽,腦袋頓時大了。


    這算術,他們一時間可算不好。


    不過他們的孩子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我們若是一畝地一次可以收獲兩石,不出意外,一個人一年收獲的糧食十六石。”


    “這樣我們一個人便有十一石餘糧,那麽隻需要繳納二石的糧稅即可。”


    “嘶...........”


    所有的村民都不由的倒吸一口涼氣,這下,百姓發達了啊!!


    很快,這個消息傳遍漢軍治下。


    政策落地,一時間百姓放寬了心,然後齊齊歡騰。


    漢軍來了,好日子就來了。


    漢軍待的久了,好日子也就越發好了!


    “漢軍萬歲!”


    突如其來的歡唿,徹底讓漢軍治下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無論是農民,還是商販,工匠,士子等,無一不稱讚漢軍的仁慈,高唿萬歲。


    長沙城,劉武聽著城中百姓的歡唿,不由的露出了微笑,輕聲道:


    “看,百姓們的願望總是很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漢玄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漢玄羽並收藏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