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蒸汽戰車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林連江的疑問,劉武隻是笑吟吟道:
“蒸汽戰車!”
蒸汽戰車?
林連江聞言滿頭問號,這是啥東西?
一種戰車?
這玩意雖然很厲害,但那是在原來,在北方。
而現在他們在南方,這玩意兒有用?
況且一輛要用幾匹馬來拉?
咱們有那麽多合適的馬嗎?
最重要的是,蒸汽他知道。
隻是那種玩意兒跟戰車有什麽關係??
此時,林連江可以說是一臉的不明白。
接著就聽劉武給他解釋道:“若是一個茶壺,燒烤水的時候,總是咕嘟咕嘟的響,然後冒出的氣能將壺蓋衝開。”
“那麽你說,這種力量大不大呢?”
林連江搖頭搖頭:“不大,我都不需要用什麽力氣,都能將整個茶壺給提起來。”
“額........”
劉武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最後擺了擺手。
“罷了,我也跟你說不明白,咱們到了就知道了。”
“你就知道,這種東西可以安裝在車子上、船隻上,今後再也用不到馬匹、船帆、船槳、纖夫了。”
林連江想不明白,但劉武既然這般說,他也就不去問這件事情。
船隻順流而下是很快,沒多久他們一行人便來到在河圖山開設的研究所。
研究所,與軍械所、農械所共同組建了漢軍的一個部門,格物部。
此時的研究所已經被戒嚴了,裏裏外外都是有民兵把守,內裏更是身披魚鱗甲的甲士駐紮。
如此警戒的姿態,讓林連江也不由的神色凝重。
因為現在河圖山空虛,若是大軍在河圖山駐紮,說不得就是戰兵在駐守警戒了。
於是林連江緊跟著劉武的腳步,來到了研究所最裏麵的一個平整的場地內。
入眼所見,便是五個大箱子。
這箱子有多大呢?
大約二丈長,一丈高,七尺多寬,當真是一個巨大的箱子。
隻不過這箱子下麵,竟然有輪子。
這難道就是大哥所言的戰車?
就在林連江疑惑的時候,黃別鶴當即已經迎接了上來。
“大祭酒,您要的東西,我們已經製作成功,並通過了我們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完全可行。”
劉武點了點頭,“這東西速度怎麽?損壞磨損的程度快嗎?”
黃別鶴答道:“速度大約是一個時辰能跑八十裏,至於磨損程度,您要求的時間太過緊急,僅僅隻是跑上兩個時辰,便會漏氣速度便會進一步加快,速度進一步變慢。”
劉武心中計算了一下,“兩個時辰,也就是說使用一次也就能跑一百六十裏?”
黃別鶴搖頭:“若是真的使其失去動力,足夠它跑上兩百裏了。”
劉武點了點頭,覺得先階段已經可以了,隨再問:
“既然瑞,載重能力如何?”
黃別鶴答道:“車內可乘坐五名士兵,其他的載重和地方,需要從來裝煤炭。”
劉武再問:“駕駛如何,方便嗎?”
黃別鶴迴道:“駕駛需要兩個人協力,需要不斷的往鍋爐內添加煤炭,另外就是轉彎的時候,需要兩個人一起。”
“為什麽?”
“因為轉彎太難,一個人力氣不夠,隻能兩個人協力才能扭轉其行駛的方向。”
“這樣啊!”劉武聞言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現在要求確實不能太高,今後還有改進的機會。”
隨問:“你們是如何解決密封問題的?”
黃別鶴解釋道:“我們本來也每辦法,實了很多材料都不行,最後還是蔡家幫我們解決的。”
“蔡家?”
“對,就是蔡家,他們在造船上,用來一眾特殊的膠,這種膠凝固以後,將其裁剪,也能勉強做到密封。”
“嗯!”
劉武最終隻是點了點頭,現在情況有這些就已經很好了,多的也不必在詢問,畢竟今後還要繼續發展研究下去。
劉武當即下達命令,“既然這般,立即配備足夠的駕駛人員,和足夠更換多次的配件,準備將其投入實戰。”
“諾!”
而在一旁的林連江看著黃別鶴和劉武在那裏一問一答,又看了看戰車,心中就跟被貓抓了似的,癢癢。
這兩個人再說些什麽?
是在說這五個大箱子嗎?
這大箱子就是蒸汽戰車?
剛剛聽黃別鶴所言,一個時辰能跑八十裏地,當真是快啊。
隻不過若是用馬來拉,想要跑出如此速度,這得需要多少匹馬?
可是,我剛剛似乎是聽見他們要用煤炭燒?
啥意思?難道是燒馬尾巴,使其受到驚嚇而逃竄,然後爆發驚人的拉力?
一時間,林連江有太多的不解,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後,向劉武告退,然後直奔黃別鶴,問。
“老黃,我怎麽搞不懂,這蒸汽戰車到底是啥?”
隻聽黃別鶴笑著解釋道:“這蒸汽戰車,其實就是一個燒開水的大鍋,將其用導管聯接到車輪上提供動力輸出,然後使車輛不用馬匹就能跑起來。”
“接著在車子裝上箱體,不使敵人將其穿透。”
“最後,有人駕駛,衝擊敵人軍陣的東西。”
“別看隻有五量,但是這五個大家夥衝起來,誰見都害怕。就是速度慢了點,密封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
“不過這種東西隻要更換了配件和燃料,就能不間斷的行駛,一天就算是跑上四個時辰,也能跑三百裏地。”
“我的天!”
林連江驚訝萬分,“這東西如此厲害,用的隻是煤炭就行。”
黃別鶴:“不是隻是用煤炭,其他的燃料都行,隻不過沒煤炭好使罷了。”
林連江嘖嘖稱奇,心中有些疑惑。
“那這東西需要用很多鐵吧?”
黃別鶴笑了笑,“用的是鋼,可以說這一年來,幾乎是所有的鋼材,都用在這裏上麵。”
“僅僅隻是這五輛所能用到的鋼材,都夠打造差不多百套精鋼魚鱗甲了。”
林連江一愣,張了張嘴巴:“太、太貴了!”
“蒸汽戰車!”
蒸汽戰車?
林連江聞言滿頭問號,這是啥東西?
一種戰車?
這玩意雖然很厲害,但那是在原來,在北方。
而現在他們在南方,這玩意兒有用?
況且一輛要用幾匹馬來拉?
咱們有那麽多合適的馬嗎?
最重要的是,蒸汽他知道。
隻是那種玩意兒跟戰車有什麽關係??
此時,林連江可以說是一臉的不明白。
接著就聽劉武給他解釋道:“若是一個茶壺,燒烤水的時候,總是咕嘟咕嘟的響,然後冒出的氣能將壺蓋衝開。”
“那麽你說,這種力量大不大呢?”
林連江搖頭搖頭:“不大,我都不需要用什麽力氣,都能將整個茶壺給提起來。”
“額........”
劉武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麽說才好,最後擺了擺手。
“罷了,我也跟你說不明白,咱們到了就知道了。”
“你就知道,這種東西可以安裝在車子上、船隻上,今後再也用不到馬匹、船帆、船槳、纖夫了。”
林連江想不明白,但劉武既然這般說,他也就不去問這件事情。
船隻順流而下是很快,沒多久他們一行人便來到在河圖山開設的研究所。
研究所,與軍械所、農械所共同組建了漢軍的一個部門,格物部。
此時的研究所已經被戒嚴了,裏裏外外都是有民兵把守,內裏更是身披魚鱗甲的甲士駐紮。
如此警戒的姿態,讓林連江也不由的神色凝重。
因為現在河圖山空虛,若是大軍在河圖山駐紮,說不得就是戰兵在駐守警戒了。
於是林連江緊跟著劉武的腳步,來到了研究所最裏麵的一個平整的場地內。
入眼所見,便是五個大箱子。
這箱子有多大呢?
大約二丈長,一丈高,七尺多寬,當真是一個巨大的箱子。
隻不過這箱子下麵,竟然有輪子。
這難道就是大哥所言的戰車?
就在林連江疑惑的時候,黃別鶴當即已經迎接了上來。
“大祭酒,您要的東西,我們已經製作成功,並通過了我們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完全可行。”
劉武點了點頭,“這東西速度怎麽?損壞磨損的程度快嗎?”
黃別鶴答道:“速度大約是一個時辰能跑八十裏,至於磨損程度,您要求的時間太過緊急,僅僅隻是跑上兩個時辰,便會漏氣速度便會進一步加快,速度進一步變慢。”
劉武心中計算了一下,“兩個時辰,也就是說使用一次也就能跑一百六十裏?”
黃別鶴搖頭:“若是真的使其失去動力,足夠它跑上兩百裏了。”
劉武點了點頭,覺得先階段已經可以了,隨再問:
“既然瑞,載重能力如何?”
黃別鶴答道:“車內可乘坐五名士兵,其他的載重和地方,需要從來裝煤炭。”
劉武再問:“駕駛如何,方便嗎?”
黃別鶴迴道:“駕駛需要兩個人協力,需要不斷的往鍋爐內添加煤炭,另外就是轉彎的時候,需要兩個人一起。”
“為什麽?”
“因為轉彎太難,一個人力氣不夠,隻能兩個人協力才能扭轉其行駛的方向。”
“這樣啊!”劉武聞言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現在要求確實不能太高,今後還有改進的機會。”
隨問:“你們是如何解決密封問題的?”
黃別鶴解釋道:“我們本來也每辦法,實了很多材料都不行,最後還是蔡家幫我們解決的。”
“蔡家?”
“對,就是蔡家,他們在造船上,用來一眾特殊的膠,這種膠凝固以後,將其裁剪,也能勉強做到密封。”
“嗯!”
劉武最終隻是點了點頭,現在情況有這些就已經很好了,多的也不必在詢問,畢竟今後還要繼續發展研究下去。
劉武當即下達命令,“既然這般,立即配備足夠的駕駛人員,和足夠更換多次的配件,準備將其投入實戰。”
“諾!”
而在一旁的林連江看著黃別鶴和劉武在那裏一問一答,又看了看戰車,心中就跟被貓抓了似的,癢癢。
這兩個人再說些什麽?
是在說這五個大箱子嗎?
這大箱子就是蒸汽戰車?
剛剛聽黃別鶴所言,一個時辰能跑八十裏地,當真是快啊。
隻不過若是用馬來拉,想要跑出如此速度,這得需要多少匹馬?
可是,我剛剛似乎是聽見他們要用煤炭燒?
啥意思?難道是燒馬尾巴,使其受到驚嚇而逃竄,然後爆發驚人的拉力?
一時間,林連江有太多的不解,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以後,向劉武告退,然後直奔黃別鶴,問。
“老黃,我怎麽搞不懂,這蒸汽戰車到底是啥?”
隻聽黃別鶴笑著解釋道:“這蒸汽戰車,其實就是一個燒開水的大鍋,將其用導管聯接到車輪上提供動力輸出,然後使車輛不用馬匹就能跑起來。”
“接著在車子裝上箱體,不使敵人將其穿透。”
“最後,有人駕駛,衝擊敵人軍陣的東西。”
“別看隻有五量,但是這五個大家夥衝起來,誰見都害怕。就是速度慢了點,密封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
“不過這種東西隻要更換了配件和燃料,就能不間斷的行駛,一天就算是跑上四個時辰,也能跑三百裏地。”
“我的天!”
林連江驚訝萬分,“這東西如此厲害,用的隻是煤炭就行。”
黃別鶴:“不是隻是用煤炭,其他的燃料都行,隻不過沒煤炭好使罷了。”
林連江嘖嘖稱奇,心中有些疑惑。
“那這東西需要用很多鐵吧?”
黃別鶴笑了笑,“用的是鋼,可以說這一年來,幾乎是所有的鋼材,都用在這裏上麵。”
“僅僅隻是這五輛所能用到的鋼材,都夠打造差不多百套精鋼魚鱗甲了。”
林連江一愣,張了張嘴巴:“太、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