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江南大營定計南下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江南大營的發展如同伊善所料的一模一樣。
第一天,眾人因伊善的承諾而興奮狂熱,不眠不休的殺光了所有為伊善所不喜的軍官。
第二天,眾人因為拉攏兵丁之事開始升起矛盾。
當天夜裏,有人一不做二不休,開始搶奪人頭。
然後毫無意外的再次爆發了血色衝突。
第三天,因為頭顱問題、兵員問題和昨天夜裏的衝突問題,眾人聚眾發生了更大的衝突。
之後,一場不大但又不小的械鬥產生,隨後伊善的親衛隊入場鎮壓,並記錄人頭歸屬。
傍晚時分,所有的亂象被調停鎮壓,開始整理營地,迎接伊善的到來。
第四天上午,伊善在隨行侍衛的保護下再一次來到了屬於他的江南大營。
“參見王爺!”
大營門口,是一群總兵和已經確定即將升為總兵的管帶們已經在迎接伊善了。
伊善見一眾軍官如此,高坐馬背之上點頭示意。
“入營!”
話落,便有一管帶恭敬上前,為伊善牽馬。
隨後,伊善在侍衛以及一眾軍官的簇擁下走進了大營。
一來到大營,伊善沒有前往帥帳,而是直接來到了校場之上。
此時,校場之上的點將台下首,是數以千計的頭顱堆成的京觀,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叛賊’及其家人的首級。
伊善見此,麵露冷漠之色,隨即揮手。
“擂鼓,聚將、聚兵!”
令下,戰鼓齊響。
“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聲先是緩慢,然後逐漸變得湍急,到最後越來越急促,這是召集大軍的命令。
大營中的諸多營帳內,無數臨時的隊官和兵丁都靜靜的等待著,而伴隨著戰鼓的響聲,所有人都開始向校場之內跑去。
雖然這些人沒有經過演練,也不知道該站在哪裏。
但是無礙,隻要人能夠快速湊齊,兵知道隊官在哪,隊官知道管帶在哪就行。
所以不過區區兩盞茶的時間,校場內便聚集了三萬兵丁。
對於這種集合速度,以及集合過程中亂糟糟的場麵,還有集合完以後的依舊混亂的場麵,伊善心中並沒有不喜,反而是很高興。
因為兵丁無訓練,能做到這般已經很是厲害了。
至少在他初來江南大營之時,現在都比原來強,自然沒有什麽不滿意的。
所以他看著台下的‘精兵悍將’,隨即發話。
“奉朝廷命,我江南大營南下平叛!”
隨後,便有專門的人一字一句的將他所說之話傳播於整個校場之上。
當然了,這時候所說的話自然是朝廷的命令。
待這些事情說完以後,伊善方才圖窮匕見。
“我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所以此次出征我許諾你們,所有的收獲我隻要上繳朝廷的三成,剩下的全是你們的。”
這是一個實打實,但又是獨屬於未來的大餅,伊善不介意去畫上一畫。
果然,眾兵聽了伊善的話以後,紛紛高唿。
“王爺英明!”
待高唿完畢,伊善下令所有隊官、管帶、總兵集合,兵丁迴帳。
待這些軍官集合以後,伊善方才看著麵前的數百人,明顯比看著數萬大軍來得順眼多了。
隻聽伊善道:“我所承諾依然有效,兵丁升隊官,隊官升管帶,管帶升總兵。”
“接下來我給你們四天的時間,去買也好,去搶也罷,我江南大營需要足夠的武器鎧甲,你們自己看著辦。”
“原來那群家夥倒賣這些東西的窟窿,你們既然替代了他們的位置,那就去填補他。”
“我想,你們剛剛升官,也不想還沒立功,沒搶到足夠的銀錢就戰死沙場吧。”
此話一出,眾軍官臉色,伊善這是直接挑開了江南大營中的潛規則,同時也明確的告訴了他們,鎧甲兵器自備。
這種東西其實對他們這些軍官來說並不是什麽問題,畢竟他們這些軍官自身便有鎧甲。
更不要說前幾日清理‘叛賊’,那些人手中,也是有甲胄的。
所以他們並不怎麽缺少甲胄,但他們麾下的士兵就不是這樣了。
而且他們身為軍官,必然會在軍中安插自己的人,這些人若是沒有甲胄護體,到時候上了戰場,誰保護誰還不一定呢。
所以他們聽了伊善的話,很輕易的就想了清楚,於是恭敬拜道:
“遵命”
“既然如此,隊官和管帶全部散了,去準備東西,至於總兵者,跟我來。”
說罷,伊善當即轉身向營帳走去。
而一眾總兵見此,紛紛跟上。
......
營帳內,伊善看著眾人。
“我雖然承諾給你們升官,但也是需要程序的,故而你們這個官現階段是臨時的。不過嘛......”
聽著伊善說話說一半,眾人連忙下跪。
“還請王爺示下!”
伊善點了點頭,“那些隊官管帶去籌集兵器甲胄之事,你們就不要參與了。”
眾總兵心中微有失落,但還是遵崇了伊善的命令。
接著就聽伊善道:“接下來四天,你們的事情很重,我需要你們給我一個作戰策略,如何才能最快的南下。”
說著,伊善就將準備打哪裏,打什麽等事情交代給了眾人,隨後便說道:
“我不怎麽懂兵事,但是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所以這種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說到這裏,他提醒道:“你們要清楚,按理說我們接到聖旨的時候就要南下的,現在我給你們爭取了七天的時間,你們若是做不好,就不要怪我寶劍不利。”
隨即,他將腰間的寶劍放在桌子上。
“我雖然不怎麽懂兵事,但我懂得怎麽殺人,所以諸位將軍,做事情三思而後行。”
聽了伊善的話,眾總兵頓時汗水直流,隨即便在伊善的注視下,開始看著地圖思考各種辦法。
江南大營之所以能夠以區區三萬人便能鎮壓江南九州,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其中狠辣殘暴的傳說雖然也占據了一部分,但是他們之中軍官的軍事水平,同樣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的水平多高,而是說他們的水平不高反低,所以多少有些中規中矩。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軍事水準是依靠他們自身情況所定立的。
所以在各種加持下,一支全是由戰兵組成的軍隊,戰力是極其恐怖的。
嗯?
大概吧?
反正從江南大營建立至今一百九十二年內,毫無一敗。
所以他們很快便以自身的性質提出了一個絕佳的方案。
“王爺,我們以乘船南下為主,陸地行軍為輔。”
接著,各種方案層出不窮。
第一天,眾人因伊善的承諾而興奮狂熱,不眠不休的殺光了所有為伊善所不喜的軍官。
第二天,眾人因為拉攏兵丁之事開始升起矛盾。
當天夜裏,有人一不做二不休,開始搶奪人頭。
然後毫無意外的再次爆發了血色衝突。
第三天,因為頭顱問題、兵員問題和昨天夜裏的衝突問題,眾人聚眾發生了更大的衝突。
之後,一場不大但又不小的械鬥產生,隨後伊善的親衛隊入場鎮壓,並記錄人頭歸屬。
傍晚時分,所有的亂象被調停鎮壓,開始整理營地,迎接伊善的到來。
第四天上午,伊善在隨行侍衛的保護下再一次來到了屬於他的江南大營。
“參見王爺!”
大營門口,是一群總兵和已經確定即將升為總兵的管帶們已經在迎接伊善了。
伊善見一眾軍官如此,高坐馬背之上點頭示意。
“入營!”
話落,便有一管帶恭敬上前,為伊善牽馬。
隨後,伊善在侍衛以及一眾軍官的簇擁下走進了大營。
一來到大營,伊善沒有前往帥帳,而是直接來到了校場之上。
此時,校場之上的點將台下首,是數以千計的頭顱堆成的京觀,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叛賊’及其家人的首級。
伊善見此,麵露冷漠之色,隨即揮手。
“擂鼓,聚將、聚兵!”
令下,戰鼓齊響。
“咚咚咚咚咚咚............”
戰鼓聲先是緩慢,然後逐漸變得湍急,到最後越來越急促,這是召集大軍的命令。
大營中的諸多營帳內,無數臨時的隊官和兵丁都靜靜的等待著,而伴隨著戰鼓的響聲,所有人都開始向校場之內跑去。
雖然這些人沒有經過演練,也不知道該站在哪裏。
但是無礙,隻要人能夠快速湊齊,兵知道隊官在哪,隊官知道管帶在哪就行。
所以不過區區兩盞茶的時間,校場內便聚集了三萬兵丁。
對於這種集合速度,以及集合過程中亂糟糟的場麵,還有集合完以後的依舊混亂的場麵,伊善心中並沒有不喜,反而是很高興。
因為兵丁無訓練,能做到這般已經很是厲害了。
至少在他初來江南大營之時,現在都比原來強,自然沒有什麽不滿意的。
所以他看著台下的‘精兵悍將’,隨即發話。
“奉朝廷命,我江南大營南下平叛!”
隨後,便有專門的人一字一句的將他所說之話傳播於整個校場之上。
當然了,這時候所說的話自然是朝廷的命令。
待這些事情說完以後,伊善方才圖窮匕見。
“我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所以此次出征我許諾你們,所有的收獲我隻要上繳朝廷的三成,剩下的全是你們的。”
這是一個實打實,但又是獨屬於未來的大餅,伊善不介意去畫上一畫。
果然,眾兵聽了伊善的話以後,紛紛高唿。
“王爺英明!”
待高唿完畢,伊善下令所有隊官、管帶、總兵集合,兵丁迴帳。
待這些軍官集合以後,伊善方才看著麵前的數百人,明顯比看著數萬大軍來得順眼多了。
隻聽伊善道:“我所承諾依然有效,兵丁升隊官,隊官升管帶,管帶升總兵。”
“接下來我給你們四天的時間,去買也好,去搶也罷,我江南大營需要足夠的武器鎧甲,你們自己看著辦。”
“原來那群家夥倒賣這些東西的窟窿,你們既然替代了他們的位置,那就去填補他。”
“我想,你們剛剛升官,也不想還沒立功,沒搶到足夠的銀錢就戰死沙場吧。”
此話一出,眾軍官臉色,伊善這是直接挑開了江南大營中的潛規則,同時也明確的告訴了他們,鎧甲兵器自備。
這種東西其實對他們這些軍官來說並不是什麽問題,畢竟他們這些軍官自身便有鎧甲。
更不要說前幾日清理‘叛賊’,那些人手中,也是有甲胄的。
所以他們並不怎麽缺少甲胄,但他們麾下的士兵就不是這樣了。
而且他們身為軍官,必然會在軍中安插自己的人,這些人若是沒有甲胄護體,到時候上了戰場,誰保護誰還不一定呢。
所以他們聽了伊善的話,很輕易的就想了清楚,於是恭敬拜道:
“遵命”
“既然如此,隊官和管帶全部散了,去準備東西,至於總兵者,跟我來。”
說罷,伊善當即轉身向營帳走去。
而一眾總兵見此,紛紛跟上。
......
營帳內,伊善看著眾人。
“我雖然承諾給你們升官,但也是需要程序的,故而你們這個官現階段是臨時的。不過嘛......”
聽著伊善說話說一半,眾人連忙下跪。
“還請王爺示下!”
伊善點了點頭,“那些隊官管帶去籌集兵器甲胄之事,你們就不要參與了。”
眾總兵心中微有失落,但還是遵崇了伊善的命令。
接著就聽伊善道:“接下來四天,你們的事情很重,我需要你們給我一個作戰策略,如何才能最快的南下。”
說著,伊善就將準備打哪裏,打什麽等事情交代給了眾人,隨後便說道:
“我不怎麽懂兵事,但是也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所以這種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說到這裏,他提醒道:“你們要清楚,按理說我們接到聖旨的時候就要南下的,現在我給你們爭取了七天的時間,你們若是做不好,就不要怪我寶劍不利。”
隨即,他將腰間的寶劍放在桌子上。
“我雖然不怎麽懂兵事,但我懂得怎麽殺人,所以諸位將軍,做事情三思而後行。”
聽了伊善的話,眾總兵頓時汗水直流,隨即便在伊善的注視下,開始看著地圖思考各種辦法。
江南大營之所以能夠以區區三萬人便能鎮壓江南九州,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這其中狠辣殘暴的傳說雖然也占據了一部分,但是他們之中軍官的軍事水平,同樣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的水平多高,而是說他們的水平不高反低,所以多少有些中規中矩。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軍事水準是依靠他們自身情況所定立的。
所以在各種加持下,一支全是由戰兵組成的軍隊,戰力是極其恐怖的。
嗯?
大概吧?
反正從江南大營建立至今一百九十二年內,毫無一敗。
所以他們很快便以自身的性質提出了一個絕佳的方案。
“王爺,我們以乘船南下為主,陸地行軍為輔。”
接著,各種方案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