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無奈妥協的郭浩漫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雷州府城內,因為郭浩漫的歸來所引起的騷亂,終究還是停了下來。
不過,雷州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還是被嚇得夠嗆。
此時,二人隻能不斷的慶幸郭浩漫沒有死。
不然若真的是郭浩漫的鬼魂前來尋仇,說不得他們當天全家飛升了。
隨著誤會解除,郭浩漫也正式參加了雷州府所製定的大會。
會議中,郭浩漫綜合了各種消息,卻是突然察覺,或許黃鶴郡的問題根本就不嚴重。
而白蓮教四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個謊言。
對此,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若是黃鶴郡真的就隻有漢軍,白蓮教四十萬大軍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話,那麽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黃鶴郡的一眾官員不僅謊報軍情,還有因此有喪土失地的大罪。
如此罪名,足以將他們全家都送上斷頭台了。
這些罪名不僅僅隻是黃鶴郡的官員來背,因為他們背不動。
所以,這些罪名還要找其他人一塊背。
這些人中,必然包含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當然了,損失大軍的郭浩漫也同樣會被牽連其中。
同樣,若是他判斷準確的話,黃鶴郡真的隻有漢軍,卻被當成有四十萬白蓮大軍,說不定......
不對......
是一定會迎來朝廷大軍的反撲。
可是,郭浩漫並不認為,漢軍能夠擋得住朝廷大軍。
這些大軍,可不是現在的小打小鬧,動不動就號幾萬,但實際兵力隻有區區數千的戰鬥了。
而是像在儋州戰場中,十萬士兵,號四十萬,大舉進攻儋州,差一點就攻破白蓮教的聖城的那種軍隊。
所以,他很是糾結這種事情。
若是判斷準確,他們遭殃。
可若是不說,那麽漢軍必然遭殃。
故而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將這種事情說出來。
不然按照朝廷的性子,長沙郡和黃鶴郡恐怕是要被打成白地了。
隻不過他剛要發表意見,卻被父親死死拉住。
郭浩漫有些不解,也就在此時,就聽紀巡撫道:
“因為幾次戰事失利,我已經將此情況上奏朝廷,同時也將此處的情況遞給了伊善王爺,請其發天兵。”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大驚。
要知道,伊善的大軍是江南大營的三萬戰兵,這可是朝廷的基石,真正的天兵,所向無敵的存在。
自開國之時,這支大軍從北打到南,然後就地駐紮,威懾周邊。
也正是有如此強軍,大乾才能維持統治兩百餘年。
而這,也是白蓮教起兵造反的時候,選擇在海州、儋州和彭州起兵的原因。
同時,這同樣也是江南被分割成兩部分,朝廷依舊能夠穩坐釣魚台,之用當地的郡兵、民團同白蓮作戰的原因。
不過,雖然天兵的威名讓眾人駭然,但是更讓他們害怕的是另外的事情。
那就是江南大營中的戰兵是很兇殘的。
兩百年來,但凡江南大營動,造反之地必然是白地一片。
這種是真的白地,不是形容詞,也沒有誇大其詞。
江南大營平亂之後,那是真的大火燒,半月亦不能熄。
同樣,大軍所過之處,也是狼藉一片,百姓民不聊生。
這裏的百姓不是別人,正是當地的世家大族,地主士紳,家族豪強之流。
所以,這完全算是一種魚死網破的打法。
於是當即有人反對,“大人,萬萬不可啊!江南大營的士兵不出營則罷,出了營那就是一隻噬人猛虎,除了陛下,無人可控啊!!”
這種說法是公認的,至於是從什麽時候傳出來得,又是怎麽傳出來的,那就無人可知了。
總之,整個大乾朝,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那是就是兇威赫赫的大營。
不過對於這名官員的哀嚎,巡撫和提督自然無動於衷。
“哼!若不是你們實在是廢物,本官何必請求江南大營出兵!”
“況且,若是江南大營不出兵,就憑借我們,又怎該麵對白蓮的四十萬大軍?”
“最重要的是,此事我已近上報,攔是攔不下了,我也沒有辦法。”
其實,這話說得已經很是明顯了。
江南大營出不出兵不知道,但是出兵的可能性卻是不小。
不僅如此,剛剛二人也說了,這種事情已經攔不下了。
同時,二人也是在對眾人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至於說到底不滿什麽?
那就實在是太多太對了!
甚至,二人根本就沒認為此次郭浩漫大敗的事情全都是因為自己。
所以,郭浩漫看懂了。
現在的情況,不是說他說黃鶴郡沒有四十萬白蓮大軍就沒有四十萬白蓮大軍了。
而是說,就算沒有,這些人中,特別是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會讓這四十萬白蓮大軍成真的。
至於說這四十萬白蓮大軍到底是怎麽來的,隻能說賤民就是反賊,反賊就是賤民。
這些人,都是一樣的,大乾統治下就是賤民,現在在白蓮的統治下,那即是反賊。
對此,郭浩漫自然是看的很清楚,故而牙齒緊咬,欲要擇人而食。
不過,在他老父親緊緊壓著他的手的情況下,他也隻是攥著拳頭,而不能放下。
故而,這次會議,郭浩漫其實並未說什麽又用的話語。
而且,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二人,則表示。
“此次郭總兵和賀總兵能夠從亂兵之中突出重圍,已經算是僥天之幸。故而,我等就在此恭喜郭總兵了。”
郭浩漫艱難的笑了笑,抬手抱拳。
“多謝諸位關係,其實也就是被賊子打了一個伏擊,不然我定不會戰敗!”
眾官當即讚同:“是極是極,郭總兵的實力我等自然知道,區區白蓮賊子,若是不是偷襲,豈能大敗我大乾官兵!”
一時間,眾人恭賀不斷。
大家都很明白,現在也是抱團的時候了。
若是江南大營來,自己這邊好賴有將有兵,朝廷天兵也會收斂一點。
所以,眾人的表態,其實也是對郭家的示好。
隻不過這種示好,對郭家是一場機遇的同時,也是一場危機。
不過這種事情郭浩漫不會去做,真正去接觸,去做這種事情的是他的父親郭子昂。
最後,官員散去,郭浩漫同父親走出府衙,郭浩漫終於忍不住道:
“父親,為何要如此?”
郭子昂搖頭道:“我知你的誌向,可是你也要考慮家族啊!”
郭浩漫聞言,攥緊了拳頭,最後又鬆懈了下來,並長出一口氣。
“是,父親!孩兒知道了!”
不過,雷州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還是被嚇得夠嗆。
此時,二人隻能不斷的慶幸郭浩漫沒有死。
不然若真的是郭浩漫的鬼魂前來尋仇,說不得他們當天全家飛升了。
隨著誤會解除,郭浩漫也正式參加了雷州府所製定的大會。
會議中,郭浩漫綜合了各種消息,卻是突然察覺,或許黃鶴郡的問題根本就不嚴重。
而白蓮教四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一個謊言。
對此,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若是黃鶴郡真的就隻有漢軍,白蓮教四十萬大軍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話,那麽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黃鶴郡的一眾官員不僅謊報軍情,還有因此有喪土失地的大罪。
如此罪名,足以將他們全家都送上斷頭台了。
這些罪名不僅僅隻是黃鶴郡的官員來背,因為他們背不動。
所以,這些罪名還要找其他人一塊背。
這些人中,必然包含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當然了,損失大軍的郭浩漫也同樣會被牽連其中。
同樣,若是他判斷準確的話,黃鶴郡真的隻有漢軍,卻被當成有四十萬白蓮大軍,說不定......
不對......
是一定會迎來朝廷大軍的反撲。
可是,郭浩漫並不認為,漢軍能夠擋得住朝廷大軍。
這些大軍,可不是現在的小打小鬧,動不動就號幾萬,但實際兵力隻有區區數千的戰鬥了。
而是像在儋州戰場中,十萬士兵,號四十萬,大舉進攻儋州,差一點就攻破白蓮教的聖城的那種軍隊。
所以,他很是糾結這種事情。
若是判斷準確,他們遭殃。
可若是不說,那麽漢軍必然遭殃。
故而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將這種事情說出來。
不然按照朝廷的性子,長沙郡和黃鶴郡恐怕是要被打成白地了。
隻不過他剛要發表意見,卻被父親死死拉住。
郭浩漫有些不解,也就在此時,就聽紀巡撫道:
“因為幾次戰事失利,我已經將此情況上奏朝廷,同時也將此處的情況遞給了伊善王爺,請其發天兵。”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大驚。
要知道,伊善的大軍是江南大營的三萬戰兵,這可是朝廷的基石,真正的天兵,所向無敵的存在。
自開國之時,這支大軍從北打到南,然後就地駐紮,威懾周邊。
也正是有如此強軍,大乾才能維持統治兩百餘年。
而這,也是白蓮教起兵造反的時候,選擇在海州、儋州和彭州起兵的原因。
同時,這同樣也是江南被分割成兩部分,朝廷依舊能夠穩坐釣魚台,之用當地的郡兵、民團同白蓮作戰的原因。
不過,雖然天兵的威名讓眾人駭然,但是更讓他們害怕的是另外的事情。
那就是江南大營中的戰兵是很兇殘的。
兩百年來,但凡江南大營動,造反之地必然是白地一片。
這種是真的白地,不是形容詞,也沒有誇大其詞。
江南大營平亂之後,那是真的大火燒,半月亦不能熄。
同樣,大軍所過之處,也是狼藉一片,百姓民不聊生。
這裏的百姓不是別人,正是當地的世家大族,地主士紳,家族豪強之流。
所以,這完全算是一種魚死網破的打法。
於是當即有人反對,“大人,萬萬不可啊!江南大營的士兵不出營則罷,出了營那就是一隻噬人猛虎,除了陛下,無人可控啊!!”
這種說法是公認的,至於是從什麽時候傳出來得,又是怎麽傳出來的,那就無人可知了。
總之,整個大乾朝,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那是就是兇威赫赫的大營。
不過對於這名官員的哀嚎,巡撫和提督自然無動於衷。
“哼!若不是你們實在是廢物,本官何必請求江南大營出兵!”
“況且,若是江南大營不出兵,就憑借我們,又怎該麵對白蓮的四十萬大軍?”
“最重要的是,此事我已近上報,攔是攔不下了,我也沒有辦法。”
其實,這話說得已經很是明顯了。
江南大營出不出兵不知道,但是出兵的可能性卻是不小。
不僅如此,剛剛二人也說了,這種事情已經攔不下了。
同時,二人也是在對眾人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至於說到底不滿什麽?
那就實在是太多太對了!
甚至,二人根本就沒認為此次郭浩漫大敗的事情全都是因為自己。
所以,郭浩漫看懂了。
現在的情況,不是說他說黃鶴郡沒有四十萬白蓮大軍就沒有四十萬白蓮大軍了。
而是說,就算沒有,這些人中,特別是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會讓這四十萬白蓮大軍成真的。
至於說這四十萬白蓮大軍到底是怎麽來的,隻能說賤民就是反賊,反賊就是賤民。
這些人,都是一樣的,大乾統治下就是賤民,現在在白蓮的統治下,那即是反賊。
對此,郭浩漫自然是看的很清楚,故而牙齒緊咬,欲要擇人而食。
不過,在他老父親緊緊壓著他的手的情況下,他也隻是攥著拳頭,而不能放下。
故而,這次會議,郭浩漫其實並未說什麽又用的話語。
而且,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二人,則表示。
“此次郭總兵和賀總兵能夠從亂兵之中突出重圍,已經算是僥天之幸。故而,我等就在此恭喜郭總兵了。”
郭浩漫艱難的笑了笑,抬手抱拳。
“多謝諸位關係,其實也就是被賊子打了一個伏擊,不然我定不會戰敗!”
眾官當即讚同:“是極是極,郭總兵的實力我等自然知道,區區白蓮賊子,若是不是偷襲,豈能大敗我大乾官兵!”
一時間,眾人恭賀不斷。
大家都很明白,現在也是抱團的時候了。
若是江南大營來,自己這邊好賴有將有兵,朝廷天兵也會收斂一點。
所以,眾人的表態,其實也是對郭家的示好。
隻不過這種示好,對郭家是一場機遇的同時,也是一場危機。
不過這種事情郭浩漫不會去做,真正去接觸,去做這種事情的是他的父親郭子昂。
最後,官員散去,郭浩漫同父親走出府衙,郭浩漫終於忍不住道:
“父親,為何要如此?”
郭子昂搖頭道:“我知你的誌向,可是你也要考慮家族啊!”
郭浩漫聞言,攥緊了拳頭,最後又鬆懈了下來,並長出一口氣。
“是,父親!孩兒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