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的聖城之中,聖殿內李天王高居王座,蔣奉化恭敬的站在他的身邊。


    此時的李天王仔細批閱奏折,辛勤的治理聖教治下。


    “娘希匹,這群大乾的官員簡直就是廢物,上奏的奏折全都是問我身體好不好,吃飯吃的香不香,一點實際的都沒有!”


    事實上,白蓮教攻下的諸多地盤,小地方村鎮縣城之類的或許還能自己治理。但是大多數的縣城和郡城,說句不好聽的,還是要交給那些被俘虜的大乾官員來管理。


    而不同的管理,完全就是兩種風格。


    白蓮教眾人管理的地方,民生確實不行,上繳的賦稅那是真的少。


    唯一的好處大約就是在那些地方,武德強大,拉出來的兵都很能打。


    而原大乾官員所管理的地方,民生不說,但是上繳的賦稅那是真的多。白蓮教能以區區四州之地,養活近乎百萬大軍,全靠這些縣郡。


    其實對於李天王來說,現在聖教的兵力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幾乎每一個護法、堂主、香主或者長老,都在養兵,造成聖教之內兵力極其臃腫,指揮難以調度。


    故而在李天王看來,四州之地,養守地之兵二十萬左右最好,接著再養七至十萬戰兵用來攻城掠地,同大乾交戰即可。


    可奈何,前些年聖殿和聖宮不對付,隻能不斷擴充實力,造成如今局麵。


    如今聖殿聖宮因為白蓮教大長老一事合流,但短時間內也難以祛除多年的影響。


    說遠了,就說現在李天王之所以罵投靠的大乾官員,完全就是這些官員報喜不報憂,上奏的不是廢話就是好事,仿佛在他李天王的治理下,天下百姓的苦難都消失了。


    這一點李天王崛起於末微,對其中的道道知知甚詳,隻可惜他又沒能夠代替這些官員的人。


    就像是聖教所選中治理地方的那些官員,將地方治理的不能說烏煙瘴氣,但也差不多快要民不聊生了。


    而且這些人一上奏,就是諸多麻煩事。什麽械鬥、聖母誕辰、天王誕辰、應該增加兵力、糧草不夠、兵器甲胄不夠等等等等。


    總之就是一個死要錢。


    可以說,兩種治理方式,對此時的李天王來說都是頭疼無比的事情。


    說實話,用白蓮教中的人治理,在李天王暗探的探查下,這些人有很多人其實比大乾官員還要殘暴,還要貪婪。甚至是有一個香主,為了三分地,活生生打死人的事情發生。


    而那些投誠的大乾官員反而不僅不怎麽貪了,還異常的勤奮,常常為民做主,完全就是不可思議之事。


    甚至這些人聽聞教中其他香主堂主作惡,拚死也要上諫,請求他懲處這些為非作歹的人。


    故而,李天王看似在罵投誠的大乾官員,但實際上是在罵誰就不清楚了。


    對此,蔣奉化是一聲不吭。


    不說別的,現在他的基礎看似是在李天王這裏,但實際上他真正的根基是在原來聖宮。


    隻可惜,聖宮的根基經過輪番摧殘,現在已經不行了,而且這麽多年的躲藏,他也大概看清楚了教中的一些事情。


    所以自從他返迴教,聖宮聖殿合流以後,他並沒有去較好那些失意的,得意的教中人士,而是去較好了那些看似位高權重,但卻被教中人所看不起的大乾投誠官員。


    這些人雖然沒辦法給他提供什麽樣的幫助,但是在關鍵時刻,這些人的言論,說不定會讓他再進一步。


    不僅如此,這些官員穩定民心,收取賦稅的事情辦的也確實漂亮。


    自己收服他們,不需要給高位,也不需要給錢銀,隻需要誇讚他們一番,偶爾給他們撐撐腰,便可得到他們的感激涕零。


    雖然他們現在效忠的是李天王,但是李天王若是魂歸聖母,那麽這些人所擁戴的就是他蔣奉化了。


    同時,他在教中的勢力,也僅僅隻限於找迴原來的部下進行安置,沒有過多的安排,也不曾給其兵權官位。


    從這一點上,也消除了李天王對他的戒心。


    而李天王將蔣奉化不出聲,僅僅隻是護衛在自己身邊,不由的歎息一聲,然後拿出一道奏折遞給蔣奉化。


    “你看看,這是長沙郡的情報,我相信你應該很感興趣!”


    蔣奉化好奇的接過查看,然後目瞪口呆,驚叫出聲。


    “師父,這是真的?”


    李天王聽了蔣奉化詫異的聲音,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隨即說道:


    “自然是真的,那漢軍劉武就是那個金陵寫出少年華夏說的劉武,而且現在已經拿下了長沙郡的另一半,屯兵黃鶴郡和宜蘭郡邊界。”


    “況且你和他們坐了那麽久的鄰居,豈能不知道他們的實力??”


    蔣奉化聞言苦笑一聲,“師父,我是真沒想到,當初我離開的時候,他們僅僅隻有一千兵馬,可是誰也想不到,還不到區區一年的時間,兵力就擴大到七千兵馬,拿下整個河圖山,並攻取了長沙話家的程度。”


    “所以這是你沒想到的?”李天王詫異的問道。


    “嗯!”蔣奉化點了點頭,“按照我對漢軍的了解,不喜大動幹戈,所以就算是其有野心,今年能夠統一河圖山就已經是不易的了,但是沒想到,他們的進度竟然如此之快。”


    李天王再問:“那你對劉武這人怎麽看?能不能將他爭取到我們聖教之中,若是可以,我也可收他為徒!”


    蔣奉化聞言,瞳孔一縮,道:“劉武這人,看似忠厚老實,但內心全是壞水;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一肚子男盜女娼;看似是一顆綠油油青翠誘人的青菜,但實際入口就會發現,他就是一坨屎尿。”


    “可以說,此人心機深沉,不是什麽好角色。”


    蔣奉化這話說的李天王都不由扭頭看了看他,眼中滿是狐疑。


    話說這蔣奉化一直以來,都是一幅溫文爾雅的樣子,怎麽一說起劉武,就是一副深仇大恨的樣子??


    不過李天王也不細糾,轉移話題道:


    “你對漢軍快速攻下長沙,不趁機攻打黃鶴郡和宜蘭郡的事情怎麽看?”


    對此,蔣奉化不由的冷哼一聲,“正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武行事向來講究什麽道德禮儀,都是等別人先挑釁方才反擊,注定沒什麽大作為。所以他如此短視也是正常!”


    對於蔣奉化如此貶低劉武,李天王很有興趣。


    “這劉武我看的為什麽跟你的不一樣,在我看來,劉武完全就是在吸取我聖教的教訓,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培養自己的官員。”


    “不說別的,就說現在長沙郡,就沒有一個大乾官員被其留用。不僅如此,劉武還對這些人進行審判,貪汙作惡的大多都是被判處死刑的。”


    “而且,其治下從村長到一縣的縣令,都是由他們一手培養起來的人員來當,並且這些人都是什麽大同社的成員。此種辦法,將自身的權利全部深入鄉下,完全剔除了士紳地主的影響,我覺的很好啊!”


    蔣奉化能不知道這一點嗎?他當然知道,也當然能夠看的清。


    隻是現在他的情況,本就代表了諸多地主士紳。況且自家也是士紳出身,縱然是身在白蓮教,但是內心深處,還是對劉武的這種做法極其反感的。


    而且按照漢軍的標準,不要說他了,就連李天王都要上刑場斬首。


    所以,他心中對劉武自是不喜。


    他不明白李天王為什麽很欣賞劉武,畢竟他可不相信,李天王不知其中的內情。


    但是李天王都這樣說了,他身為弟子也不會反對,隨即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


    “看來是弟子想差了,未曾了解其內深層次的原因。”


    李天王擺了擺手,“無礙,這個劉武是你今後要好好學習的對象,你要是學會他的本事,這大乾的天下,說不定就是咱們聖教的了,也不至於這幾年一直被困在海州、儋州、彭州三州之地,甚至還陷入困境。”


    對於李天王所言,蔣奉化反而是不怎麽在意。


    “就大乾的這些官兵,若不是師父留守,他們早就被殲滅了,那裏還能讓他們猖狂!!”


    李天王聽了蔣奉化的話以後,搖了搖頭。


    “奉化啊,你是一個聰明人,你要知道讀過書,明事理的人,大多數都在大乾朝廷裏麵當官。所以,我們聖教若是想要對抗大乾,並奪取天下,就要用一些蠢一點的人。”


    “用這些蠢人,就絕對不能給他們說真話,必須要用聖教的信仰來控製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


    “所以‘真空家鄉,無生老母’隻不過是一句口號,跟所謂的阿彌陀佛、無量天尊、子曰之類的,其實都差不多。”


    \\u0027大乾朝廷一直欺壓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搶走我們的糧食也銀子,現在還搶我們的女人,所以我們要造反,要將我們的糧食、銀子、女人給槍迴來。”


    “隻不過呢,這群蠢人有時候也太蠢了。前期還行,若是地盤擴大以後,就要用那些讀過書,明事理的人。”


    “而且這些人雖然蠢,但是經過前期的積累,他們也是有著強大的實力和與之不符的野心,這樣是危險的,故而需要削弱他們。”


    “不僅如此,你想想,這地盤就這麽大,官位就這麽多,這些蠢貨占據了這些位置,那麽那些讀過書,明事理的人怎麽辦?沒他們的位置了!所以我們也要清理出這些位置。你明白嗎??”


    蔣奉化明白,這是李天王削弱教中的老舊勢力所做的事情。


    隻是他明白歸明白,但是這種事情還是讓他心中多少有些不能接受。


    不是說他人多好,而是說他曾經就這樣被傾軋過,當初那些追隨自己的兄弟們,也因此喪命了很多很多。


    隻不過,李天王的決定他是沒辦法拒絕的,因為最起碼李天王給了那些人死後的榮譽,沒有故意汙蔑或者說貶低他們。


    這也是蔣奉化召集了老部下以後,不讓他們在教中任職的緣故。


    這些人,都是自己的嫡係,冒然摻和進去,說不得那天就沒了。


    況且自己的嫡係力量也不是沒有,隻不過不打而已。


    所以他對於李天王所提的事情避而不談,況且這種事情對他來說也是好事,自己也沒理由提出異議。


    故而他隻能將話題轉向劉武身上:“我大致是明白的,隻是我不怎麽能夠明白劉武。在我看來,劉武這人優柔寡斷,誌大才疏,之所以能夠有現如今的成就,全靠身邊的能人異士。”


    “隻是可惜了他身邊的諸多能人異士,在他身邊都白白浪費了自身的才華!!”


    對於蔣奉化所言的能人異士,李天王目光當即就被轉移了,好奇的問道:


    “劉武身邊有何能人異士,竟然讓你如此念念不忘?”


    隻聽蔣奉化道:“劉武身邊有善於內政的呂束,善於軍事的路玉琳、峰國梁和龐川,以及善於騎兵的程懷遠。”


    “這些人中,呂束有王佐之才,正是有了呂束,劉武才能穩定漢軍的局勢;路玉琳有將帥之才,輕鬆便可統管數萬大軍;峰國梁和龐川雖然差了路玉琳一點,但也沒差到哪去。像是程懷遠,訓練的騎兵更是優秀,至少我在江南沒有見過比起更加精銳的騎兵了。”


    李天王聽了,心中有些好奇,不過他不是好奇呂束等人,而是好奇程懷遠。


    “你說程懷遠善於騎兵?訓練的騎兵是江南第一騎?可是為什麽情報中,這程懷遠是漢軍所謂的改革小組副組長。”


    “你要清楚,這個小組的組長是劉武。所以這程懷遠的政務能力應該要比呂束高吧?”


    “照你的分析,這個程懷遠不應該隻是軍事厲害,他應該是是將相之才!!”


    聞言,蔣奉化點了點頭:“對啊,所以我說劉武身邊的能人異士頗多,就是這般能人異士,他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占據區區半個長沙郡,不是廢物是什麽?”


    “了不起了,文章寫的好一點。但是文章再好能有什麽用?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這種人!”


    這下,李天王來了興致,問道:“所以你對這些人有了想法?”


    蔣奉化道:“是的!”


    “準備怎麽做?”李天王好奇的問到。


    “我和劉武簽訂了一個協議,就是我出兵出糧,請他幫忙訓練軍隊。到時候,收服這些人就好辦了。”


    接著,蔣奉化將同劉武的交易詳細的給李天王一一道來。


    “行了,既然你們已經達成了協議,那你下去吧,將這件事情做好!”


    聽完蔣奉化的話以後,李天王輕輕擺手,然後讓他下去。


    “是!”


    看著蔣奉化遠去的身影,李天王輕撫下巴,仔細思索。


    剛剛的談話很有意思,蔣奉化不知道為什麽對劉武有些仇視?


    不過,不過李天王很快就發現了問題,那就是蔣奉化所推行的堆肥技術。


    這東西以人或者牲畜的糞便,配上樹枝樹葉、秸稈雜草發酵而成,若是施入地中,可以大大提升糧食產量。


    這一點他很清楚,原來蔣奉化肯定不會,縱然是在河圖山也沒見他用過。這項技術經過調查,反而是漢軍最先使用的。


    看他剛剛對劉武氣憤的神情不是作偽,而且說的最不著邊際的就是青菜比喻了。


    “難道這家夥吃了堆肥??”


    “不應該啊!他應該沒那麽傻啊??”


    李天王百思不得其解,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兩個人不是一條心。


    若是能夠收服劉武,那麽劉武就是製衡蔣奉化最好的人選。


    隨後,他拿起一封戰報仔細觀看。


    這戰報,是他們白蓮同大乾在儋州戰場所發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漢玄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漢玄羽並收藏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