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路玉琳對軍事的分析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聽路玉琳說道:“其實剛剛所說的問題,雖然很對,但是我認為還不夠全麵。”
一句話,引來了所有人的目光。
隻聽路玉琳繼續說道:“這件事情我和大哥多次談論過,那就是大軍團作戰,遠距離作戰的問題。”
“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經曆了多次的戰鬥,毫無疑問,我們的實力是強大的,每一次都是輝煌的大勝。”
“但是這種大勝,我也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細細深思其中的原因。”
“不過我想無論大家有沒有想過,我還是想說一下。”
“在我們第一次的戰鬥中,我們同當初的白蓮護法軍是一次意外的交鋒,雖然我們是大獲全勝,但其中多有意外。”
“而且四十人身穿鎧甲,手持更好的武器的騎兵,若是當初打不過區區五百人,那我們就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了。”
對於路玉琳所說,眾人點了點頭,這是他們的親身經曆,自然很是清楚,就是他們不明白,路玉琳說這些有什麽用。
隻聽路玉琳繼續說道:“至於接下來的戰鬥,又好幾次是麵對武林中人,幹的就是多打少,欺負他們沒有甲、沒有盾、沒有長槍、沒有弓箭、人還沒我們多。”
“在之後,就是攻打馬家鎮了的那次戰鬥了。”
“那次戰鬥,所投入的人員,還是老兵和我們的諸多祭酒。”
“可以說戰鬥中,雖然雙方兵力相差無幾,但是因為裝備、訓練、指揮、組織等諸多遠遠超越麻匪的東西,我們的還是損失還是很少很少的。”
“甚至是在最後同大乾進行決戰,真正一局定乾坤的還是我們趁著大乾中軍大亂,趁機殺了段浩然才贏得的勝利。”
“這其中,我們這些祭酒、老兵們的功勞最大,戰力也是最強,是最為精銳的部隊。”
“但是,我們雖然輝煌,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人。一直打的都是裝備武器訓練的碾壓局。”
“同樣,敵人也沒有太多,如此我們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說到這裏,眾人眉頭緊皺,似乎明白了路玉琳的話。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擴軍的意思,但是他們隱隱又感覺不對,好似他們忽略了哪裏似的。
也就在這時,路玉琳說出了眾人所真正忽略的事情。
“大家有沒有想過,軍隊再精銳,若是敵人實在是太多,我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戰敗。”
“若是敵人都是猶如段浩然他們那種指揮水平,那也就罷了。在他們麾下,兵力越多,他們就越是廢物。”
“但若是有一個有一定指揮水平的人指揮上萬大軍,那麽他的軍隊實力就有一定可能將我們打敗。”
“而這,是必然的,甚至是大乾他們可以輸上十次、百次,他們還可以組織兵力跟我們作戰。”
“而我們呢,縱然勝上十次,百次,但是我們隻要失敗一次,必將萬劫不複。”
路玉琳的話,有些紮心,但這也是現實。
而且路玉琳所說的問題,也不是漢軍兵多兵少的問題,而是說的戰爭潛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且聽路玉琳繼續說道:“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我剛剛所說的意思,沒錯,那就是我們自身的戰爭潛力太低。”
“隻是我也明白,咱們所行之事,不是為了去封侯拜相,也不是為了萬世榮耀,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足夠堅挺的基本盤,用在未來快步發展。”
“可是,這並不代表,我們需要此時僅僅隻會打小型的戰爭衝突,不會打大型戰爭衝突。”
“還是拿去年同段浩然的戰鬥做對比,戰場中,除了我們的騎兵以外,無論是黑風寨、還是王家村、又或是兩千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大乾官兵壓著打的。”
“那次的戰鬥也是很明了的,雖然對方分了前軍和中軍,但打的時候靠的還是拿一腔熱血來拚。”
“當然了,咱們的水平也不差,那也是一窩蜂的跟其絞殺在了一起,沒有前中後軍之分。”
“這不能說毫無指揮水平吧,隻能說是菜雞互啄。”
此話,眾軍事祭酒眉頭緊皺,因為他們經過路玉琳的點撥以後,突然明白,事情好像就是這樣。
隻是,這裏他們還是隱隱覺得不對。
或者說那次大乾官兵的指揮水平絕對不低,他們的指揮水平就算不是太高,但也絕對不會低。
可是,他們拿不出一絲證據去證明,反而事情更是像路玉琳所說的一樣。
對於這其中的事情,其實劉武和路玉琳是清楚的。
他們明白當初的菜雞互啄,那是真的在逼不得已,大乾選擇的最優秀的戰術。
其指揮的水平很是敏感與尖銳,要不是段浩然的中軍除了問題,估計他們被打敗的可能性不小。
而且經過戰後分析,路玉琳和劉武可以肯定的是,黑風寨中的老四,其指揮水平並不低,隻是寨兵的水平限製了他的發揮。
而王家村的史敢當,則是完全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雖然就他們的損失比較大,被突破的次數比較多,但很是很有韌性的。
至於兩千營,雖然疑問訓練時間短,但是因為組織力度足夠,還是有極強的戰力。
因此,這也讓劉武和路玉琳認為,段浩然的指揮水平是足夠的。
當然了,根據他後來的表現,也有可能是誤打誤撞。
但無論怎們說,劉武和路玉琳是明白的,那就是現如今他們打打小型的戰爭,幾百上千人的戰鬥還行。
若是人數超過五千,他們還真不一定能夠打的好。
這種東西,需要的是指揮官的指揮水平,越是大規模戰役,其指揮官的指揮水平就需要越高。
而他們,沒有這個條件,也沒辦法能夠組織起來這種戰鬥。
甚至是說,就憑他們自身的體量,陷入一旦打起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很容易就會敗下陣來,然後基本盤被一下子打崩。
而這,就是劉武在當初製定行的大陣的原因,同樣也是組建了第三第五步兵大隊的原因。
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以大隊為最基礎的戰鬥單位,進行訓練編組,為未來做準備。
而今天路玉琳再次總結會議上提出來,也是跟劉武商討過的。
因為按照情報人員的匯總,他們若是同郭浩漫進行一次真正的作戰,其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因為郭浩漫主要依靠的是他那一百多人的親兵,各個是身穿紮甲,有馬匹弓箭之類的,身材還十分高大,是他的武力保證。
至於剩下的五千普通士兵,也不是說都是湊數的。這五千人跟隨了郭浩漫征戰了這麽多年,戰鬥力也是有的。
到時候雙方打起來,雖然他們的精銳要多上那麽一點,但總兵力卻少了將近五倍,其戰鬥的結果是很難預料的。
一句話,引來了所有人的目光。
隻聽路玉琳繼續說道:“這件事情我和大哥多次談論過,那就是大軍團作戰,遠距離作戰的問題。”
“從去年到現在,我們經曆了多次的戰鬥,毫無疑問,我們的實力是強大的,每一次都是輝煌的大勝。”
“但是這種大勝,我也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細細深思其中的原因。”
“不過我想無論大家有沒有想過,我還是想說一下。”
“在我們第一次的戰鬥中,我們同當初的白蓮護法軍是一次意外的交鋒,雖然我們是大獲全勝,但其中多有意外。”
“而且四十人身穿鎧甲,手持更好的武器的騎兵,若是當初打不過區區五百人,那我們就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了。”
對於路玉琳所說,眾人點了點頭,這是他們的親身經曆,自然很是清楚,就是他們不明白,路玉琳說這些有什麽用。
隻聽路玉琳繼續說道:“至於接下來的戰鬥,又好幾次是麵對武林中人,幹的就是多打少,欺負他們沒有甲、沒有盾、沒有長槍、沒有弓箭、人還沒我們多。”
“在之後,就是攻打馬家鎮了的那次戰鬥了。”
“那次戰鬥,所投入的人員,還是老兵和我們的諸多祭酒。”
“可以說戰鬥中,雖然雙方兵力相差無幾,但是因為裝備、訓練、指揮、組織等諸多遠遠超越麻匪的東西,我們的還是損失還是很少很少的。”
“甚至是在最後同大乾進行決戰,真正一局定乾坤的還是我們趁著大乾中軍大亂,趁機殺了段浩然才贏得的勝利。”
“這其中,我們這些祭酒、老兵們的功勞最大,戰力也是最強,是最為精銳的部隊。”
“但是,我們雖然輝煌,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人。一直打的都是裝備武器訓練的碾壓局。”
“同樣,敵人也沒有太多,如此我們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說到這裏,眾人眉頭緊皺,似乎明白了路玉琳的話。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擴軍的意思,但是他們隱隱又感覺不對,好似他們忽略了哪裏似的。
也就在這時,路玉琳說出了眾人所真正忽略的事情。
“大家有沒有想過,軍隊再精銳,若是敵人實在是太多,我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戰敗。”
“若是敵人都是猶如段浩然他們那種指揮水平,那也就罷了。在他們麾下,兵力越多,他們就越是廢物。”
“但若是有一個有一定指揮水平的人指揮上萬大軍,那麽他的軍隊實力就有一定可能將我們打敗。”
“而這,是必然的,甚至是大乾他們可以輸上十次、百次,他們還可以組織兵力跟我們作戰。”
“而我們呢,縱然勝上十次,百次,但是我們隻要失敗一次,必將萬劫不複。”
路玉琳的話,有些紮心,但這也是現實。
而且路玉琳所說的問題,也不是漢軍兵多兵少的問題,而是說的戰爭潛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且聽路玉琳繼續說道:“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我剛剛所說的意思,沒錯,那就是我們自身的戰爭潛力太低。”
“隻是我也明白,咱們所行之事,不是為了去封侯拜相,也不是為了萬世榮耀,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足夠堅挺的基本盤,用在未來快步發展。”
“可是,這並不代表,我們需要此時僅僅隻會打小型的戰爭衝突,不會打大型戰爭衝突。”
“還是拿去年同段浩然的戰鬥做對比,戰場中,除了我們的騎兵以外,無論是黑風寨、還是王家村、又或是兩千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大乾官兵壓著打的。”
“那次的戰鬥也是很明了的,雖然對方分了前軍和中軍,但打的時候靠的還是拿一腔熱血來拚。”
“當然了,咱們的水平也不差,那也是一窩蜂的跟其絞殺在了一起,沒有前中後軍之分。”
“這不能說毫無指揮水平吧,隻能說是菜雞互啄。”
此話,眾軍事祭酒眉頭緊皺,因為他們經過路玉琳的點撥以後,突然明白,事情好像就是這樣。
隻是,這裏他們還是隱隱覺得不對。
或者說那次大乾官兵的指揮水平絕對不低,他們的指揮水平就算不是太高,但也絕對不會低。
可是,他們拿不出一絲證據去證明,反而事情更是像路玉琳所說的一樣。
對於這其中的事情,其實劉武和路玉琳是清楚的。
他們明白當初的菜雞互啄,那是真的在逼不得已,大乾選擇的最優秀的戰術。
其指揮的水平很是敏感與尖銳,要不是段浩然的中軍除了問題,估計他們被打敗的可能性不小。
而且經過戰後分析,路玉琳和劉武可以肯定的是,黑風寨中的老四,其指揮水平並不低,隻是寨兵的水平限製了他的發揮。
而王家村的史敢當,則是完全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雖然就他們的損失比較大,被突破的次數比較多,但很是很有韌性的。
至於兩千營,雖然疑問訓練時間短,但是因為組織力度足夠,還是有極強的戰力。
因此,這也讓劉武和路玉琳認為,段浩然的指揮水平是足夠的。
當然了,根據他後來的表現,也有可能是誤打誤撞。
但無論怎們說,劉武和路玉琳是明白的,那就是現如今他們打打小型的戰爭,幾百上千人的戰鬥還行。
若是人數超過五千,他們還真不一定能夠打的好。
這種東西,需要的是指揮官的指揮水平,越是大規模戰役,其指揮官的指揮水平就需要越高。
而他們,沒有這個條件,也沒辦法能夠組織起來這種戰鬥。
甚至是說,就憑他們自身的體量,陷入一旦打起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很容易就會敗下陣來,然後基本盤被一下子打崩。
而這,就是劉武在當初製定行的大陣的原因,同樣也是組建了第三第五步兵大隊的原因。
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以大隊為最基礎的戰鬥單位,進行訓練編組,為未來做準備。
而今天路玉琳再次總結會議上提出來,也是跟劉武商討過的。
因為按照情報人員的匯總,他們若是同郭浩漫進行一次真正的作戰,其勝負還真的不好說。
因為郭浩漫主要依靠的是他那一百多人的親兵,各個是身穿紮甲,有馬匹弓箭之類的,身材還十分高大,是他的武力保證。
至於剩下的五千普通士兵,也不是說都是湊數的。這五千人跟隨了郭浩漫征戰了這麽多年,戰鬥力也是有的。
到時候雙方打起來,雖然他們的精銳要多上那麽一點,但總兵力卻少了將近五倍,其戰鬥的結果是很難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