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孩子歸家與夏收開始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號領地的一個村子的村口,此時到處都是在門口張望的人。
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女人,在夏收農忙的時候她們不下地幹活,反而是站在村口翹首以盼,顯然是在等待人。
而她們所等待的不是別人,正是被她們送入學堂讀書的孩子!
隻見一個身穿麻衣的女人對著身邊基本上同樣打扮的女人問道:
“妹妹,你說娃子們不是一個月方才能迴一次家嘛,這還沒到時間呢,怎麽就突然迴來了?並且還是在這夏收的節骨眼上?”
被她稱之為妹妹的不是說兩人有血緣關係,而是因為兩家是世交。
不僅如此,兩人的丈夫也都在秋收過後夥同大乾官兵交戰的時候戰死沙場!
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姬家媳婦和王家媳婦。
他們兩家都有6口人,承包了24畝田地,王家有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姬家有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
同時,兩家的孩子年歲都在八九歲的年紀,當然了,老幺年齡要小一些,堪堪五六歲。
不過,這都符合了進入學堂的標準。
更不要說他們的孩子還有老兵的擔保,更是極其穩妥。
不過關於士兵下村幫助秋收的事情並沒有廣泛流傳,所以她們這些當父母的倒不是太過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自家孩子迴來了,那麽收割糧食也能搭上一把手,糧食收割也能快上一些。
所以麵對自家姐妹的問話,這名王家媳婦也隻是搖了搖頭:
“我也不清楚,不過孩子能夠迴來也好,每一次離家都要一個月,他們都要瘦上一圈!”
嗯,這個王家媳婦說的是瞎話,畢竟對於孩子們的教育還有吃住問題,劉武、饒夫子他們都很重視。
可以說,孩子們吃的、住的、包括穿的,都是由駐地支出,甚至是其待遇遠超諸多將士。
他們吃的鹽並非是帶有雜質毒素的粗鹽,而是細鹽,還有足夠的油脂、糧食、魚肉等攝入;住的條件等同於駐地的老兵;穿的是學堂統一發的仿照士子服做的服飾,當然了,衣服是麻布做的。
可以說,這些孩子們的吃穿用度,在駐地內都是頂級的。
而王家媳婦之所以這樣說,完全就是母親認為你瘦了,那你不瘦也是瘦了。
對此,姬家媳婦不由的也是歎息一聲,道:“是啊,也不知道孩子在學堂有沒有被人欺負?住的地方好不好?吃的到底怎麽樣?”
對於這些問題,其實劉武他們挺開明的,同意家長來訪。
隻可惜路途遙遠,來迴都需要兩天的情況下,她們也沒這個條件,有此擔心也不足為怪。
不過對於王家媳婦和姬家媳婦的歎息與問題,旁邊知道某些事情的媳婦反而有些不高興了。
“你們擔心什麽,我給你們說,學堂的條件可好了,吃的住的都比我們好不少。”
“況且,你們兩家的孩子在學堂自稱什麽六大牙,天天跟著一個小女孩混,作威作福。”
王家媳婦和姬家媳婦聞言大驚,“我怎麽不知道這種事情!”
婦女撇了撇嘴:“你們當然不知道了,難道你家孩子會跟你們說這種事情。”
此話一出,兩人臉色多少有些陰沉,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不過自家孩子現在極懂禮貌,完全不像是囂張跋扈的樣子。
不過心思各異的人還沒怎麽想,就聽見村口人群有些慌亂。
“人來了、人來了!”
“哪呢哪呢?”
“不對啊,怎麽來的還有士兵,好似漢軍的士兵啊!”
“這有什麽,孩子們迴來的時候,那次不是有士兵們護送!”
“不對不對,我是說士兵怎麽這麽多,難道是孩子們惹了夫子不高興了,將他們驅逐出了學堂?”
一時間,村口慌亂了起來。
不過此時的村長急匆匆的趕來,嗬斥了一眾婦女,道:“瞎想什麽,剛剛接到通知,咱們村子都是戰死者家屬,故而漢軍派遣了一支中隊過來幫助咱們夏收!”
此話一出,婦女們滿臉的不相信。
“真的麽?漢軍真的要幫助我們夏收?”
“是啊是啊,他們會不會搶咱們的糧食啊!”
婦女們的議論紛紛,著實氣惱了村長。
“你們夠了,不要忘了這些田地是誰的,漢軍既然承諾過,自然不會耍賴。況且漢軍大人們都是好人,教導你們孩子讀書不說,每次你們孩子迴家,那一次不是漢軍大人們親自護送。”
“還有漢軍大人們說了幫助你們夏收,就是幫助你們夏收,亂想什麽?”
“有這功夫,還不如作上幾頓好飯菜,給漢軍大人們送上幾壺水來得實在!”
村長雖然氣惱,但還是細細的囑托了這群婦女,畢竟漢軍能來幫忙,這是好事。
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誰敢說漢軍不好。
他們幫助修路、幫助蓋房、護送孩子迴家,這些事情一件件,那個不是真心實意。
也就是這亂了這麽多年,信任這種東西被降到了冰點,更不要說老爺們突然對他們這些黔首們好了,完全都沒聽說過。
縱然是黑風寨,也隻是收上一部分糧食,給他們一個保護的承諾,能夠讓他們安心種地而已。
像是漢軍這種情況,別說見過了,就是聽都沒有聽過。
很快,大軍和孩子都來到了村口,孩子們頓時不在吵鬧,反而是直接撲向了他們母親的懷抱。
“母親!”
“孩子!”
一時間,村口倒是熱鬧的感人。
這種事情對於老兵們來說司空見慣,但是對於新兵們來說,那可是沒有見過。
此時村長也迎了上來,對著帶隊的隊長說道:“幾位將軍,我村已經備好美食,還請將軍們賞臉!”
對此,帶隊的隊長搖了搖頭,道:“村長不必如此,我們有我們的紀律,隻需要給我們提供一個能夠紮營的地方就行,糧食等物資我們自己帶的有。”
然而,對於帶隊隊長的話,村長其實並不是太過相信。
隻是經過多次邀請,帶隊隊長多次拒絕以後,他方才明白,原來會議和宣傳上說的一直都是真的。
漢軍紀律甚嚴,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買賣要公平、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
雖然原來來得護衛將士也是如此,但是這些將士來去匆匆,其實並不是太過明顯。
如今看來,確實如此。
隨後,帶隊隊長對著村長說道:“村長,這先收割哪一家的排序就交給您來統計了,另外一定要保證條件困苦者排在第一。”
村長將隊長說的很是嚴肅,心中也清楚大會上大祭酒是怎樣解釋的,若是他們這些村長出來差錯,可是要嚴肅處理的。
所以他點了點頭迴道:“這是應當!”
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女人,在夏收農忙的時候她們不下地幹活,反而是站在村口翹首以盼,顯然是在等待人。
而她們所等待的不是別人,正是被她們送入學堂讀書的孩子!
隻見一個身穿麻衣的女人對著身邊基本上同樣打扮的女人問道:
“妹妹,你說娃子們不是一個月方才能迴一次家嘛,這還沒到時間呢,怎麽就突然迴來了?並且還是在這夏收的節骨眼上?”
被她稱之為妹妹的不是說兩人有血緣關係,而是因為兩家是世交。
不僅如此,兩人的丈夫也都在秋收過後夥同大乾官兵交戰的時候戰死沙場!
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姬家媳婦和王家媳婦。
他們兩家都有6口人,承包了24畝田地,王家有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姬家有一個男孩和兩個女孩。
同時,兩家的孩子年歲都在八九歲的年紀,當然了,老幺年齡要小一些,堪堪五六歲。
不過,這都符合了進入學堂的標準。
更不要說他們的孩子還有老兵的擔保,更是極其穩妥。
不過關於士兵下村幫助秋收的事情並沒有廣泛流傳,所以她們這些當父母的倒不是太過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自家孩子迴來了,那麽收割糧食也能搭上一把手,糧食收割也能快上一些。
所以麵對自家姐妹的問話,這名王家媳婦也隻是搖了搖頭:
“我也不清楚,不過孩子能夠迴來也好,每一次離家都要一個月,他們都要瘦上一圈!”
嗯,這個王家媳婦說的是瞎話,畢竟對於孩子們的教育還有吃住問題,劉武、饒夫子他們都很重視。
可以說,孩子們吃的、住的、包括穿的,都是由駐地支出,甚至是其待遇遠超諸多將士。
他們吃的鹽並非是帶有雜質毒素的粗鹽,而是細鹽,還有足夠的油脂、糧食、魚肉等攝入;住的條件等同於駐地的老兵;穿的是學堂統一發的仿照士子服做的服飾,當然了,衣服是麻布做的。
可以說,這些孩子們的吃穿用度,在駐地內都是頂級的。
而王家媳婦之所以這樣說,完全就是母親認為你瘦了,那你不瘦也是瘦了。
對此,姬家媳婦不由的也是歎息一聲,道:“是啊,也不知道孩子在學堂有沒有被人欺負?住的地方好不好?吃的到底怎麽樣?”
對於這些問題,其實劉武他們挺開明的,同意家長來訪。
隻可惜路途遙遠,來迴都需要兩天的情況下,她們也沒這個條件,有此擔心也不足為怪。
不過對於王家媳婦和姬家媳婦的歎息與問題,旁邊知道某些事情的媳婦反而有些不高興了。
“你們擔心什麽,我給你們說,學堂的條件可好了,吃的住的都比我們好不少。”
“況且,你們兩家的孩子在學堂自稱什麽六大牙,天天跟著一個小女孩混,作威作福。”
王家媳婦和姬家媳婦聞言大驚,“我怎麽不知道這種事情!”
婦女撇了撇嘴:“你們當然不知道了,難道你家孩子會跟你們說這種事情。”
此話一出,兩人臉色多少有些陰沉,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不過自家孩子現在極懂禮貌,完全不像是囂張跋扈的樣子。
不過心思各異的人還沒怎麽想,就聽見村口人群有些慌亂。
“人來了、人來了!”
“哪呢哪呢?”
“不對啊,怎麽來的還有士兵,好似漢軍的士兵啊!”
“這有什麽,孩子們迴來的時候,那次不是有士兵們護送!”
“不對不對,我是說士兵怎麽這麽多,難道是孩子們惹了夫子不高興了,將他們驅逐出了學堂?”
一時間,村口慌亂了起來。
不過此時的村長急匆匆的趕來,嗬斥了一眾婦女,道:“瞎想什麽,剛剛接到通知,咱們村子都是戰死者家屬,故而漢軍派遣了一支中隊過來幫助咱們夏收!”
此話一出,婦女們滿臉的不相信。
“真的麽?漢軍真的要幫助我們夏收?”
“是啊是啊,他們會不會搶咱們的糧食啊!”
婦女們的議論紛紛,著實氣惱了村長。
“你們夠了,不要忘了這些田地是誰的,漢軍既然承諾過,自然不會耍賴。況且漢軍大人們都是好人,教導你們孩子讀書不說,每次你們孩子迴家,那一次不是漢軍大人們親自護送。”
“還有漢軍大人們說了幫助你們夏收,就是幫助你們夏收,亂想什麽?”
“有這功夫,還不如作上幾頓好飯菜,給漢軍大人們送上幾壺水來得實在!”
村長雖然氣惱,但還是細細的囑托了這群婦女,畢竟漢軍能來幫忙,這是好事。
這幾個月的所見所聞,誰敢說漢軍不好。
他們幫助修路、幫助蓋房、護送孩子迴家,這些事情一件件,那個不是真心實意。
也就是這亂了這麽多年,信任這種東西被降到了冰點,更不要說老爺們突然對他們這些黔首們好了,完全都沒聽說過。
縱然是黑風寨,也隻是收上一部分糧食,給他們一個保護的承諾,能夠讓他們安心種地而已。
像是漢軍這種情況,別說見過了,就是聽都沒有聽過。
很快,大軍和孩子都來到了村口,孩子們頓時不在吵鬧,反而是直接撲向了他們母親的懷抱。
“母親!”
“孩子!”
一時間,村口倒是熱鬧的感人。
這種事情對於老兵們來說司空見慣,但是對於新兵們來說,那可是沒有見過。
此時村長也迎了上來,對著帶隊的隊長說道:“幾位將軍,我村已經備好美食,還請將軍們賞臉!”
對此,帶隊的隊長搖了搖頭,道:“村長不必如此,我們有我們的紀律,隻需要給我們提供一個能夠紮營的地方就行,糧食等物資我們自己帶的有。”
然而,對於帶隊隊長的話,村長其實並不是太過相信。
隻是經過多次邀請,帶隊隊長多次拒絕以後,他方才明白,原來會議和宣傳上說的一直都是真的。
漢軍紀律甚嚴,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買賣要公平、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
雖然原來來得護衛將士也是如此,但是這些將士來去匆匆,其實並不是太過明顯。
如今看來,確實如此。
隨後,帶隊隊長對著村長說道:“村長,這先收割哪一家的排序就交給您來統計了,另外一定要保證條件困苦者排在第一。”
村長將隊長說的很是嚴肅,心中也清楚大會上大祭酒是怎樣解釋的,若是他們這些村長出來差錯,可是要嚴肅處理的。
所以他點了點頭迴道:“這是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