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定立勢力旗幟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邦邦邦,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夜晚降臨,劉武駐地內響起了打更的聲音。
嗯,這一製度是這段時間呂束所定製。
而他所依據的指導理論正是劉武所謂的以工代賑之理,恰好覺得人多了,聚集在一處容易失火不說,還渾渾噩噩不知時間,故而率先定立打更製度。
此時,大堂內燈火通明,眾人皆座,可謂依舊是人才濟濟。
此時,饒夫子率先發言:
“諸位,有幾件事情我憋在心裏許久,今天卻是不得不說。”
眾人見此正襟危坐,靜聽饒夫子訓示。
隻聽夫子言,“我等在河圖山已經有四個月,將近了半年時間,人口現如今也進入兩萬多人,應當考慮自身的名號問題。”
此話,眾人皆是奇怪。
他們不是叫漢軍了麽,還需要什麽名號?
於是,有人問了此話,夫子直接反駁。
“所謂漢軍名號,最開始是有程懷遠所傳,雖然現在傳播甚廣,但是我等所有人有幾個正式認定這個名號的!”
“所以,我所說這事,就是真正的確定我們勢力的名號,並以此製定製度。”
眾人聞言皆是不語,隨即將目光看向劉武。
劉武知意,心中微動,道:“我等漢軍名號現如今傳播甚廣,在修改名號恐不方便,故而我們的名號就叫‘漢’,今後軍隊稱唿漢軍、治下稱唿漢領,何如?”
眾人聞言皆點頭,齊齊曰善。
而饒夫子和呂束卻更是開心,隨即問道劉武:“既然我等確定名號,旗幟自然也需要確定,玄羽以為如何?”
劉武點了點頭,“這是自然!”
然後饒夫子問道,“既然玄羽也讚同,那旗幟心中可有定製?是漢字旗?龍旗?又或者是其它旗幟?”
當然是五星hongqi。
劉武差點脫口而出那個神奇的旗幟,幸好止住了。
然後搖了搖頭,想到了錘子和鐮刀的旗幟。
不過,思來想去,人就覺得不太合適,畢竟工業未曾革命,錘子哪裏來?
隨即問道:“夫子可有建議,諸位同學可有建議?”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有說我們應該直接訂製龍旗的,有說我們應當訂製劉字旗的,也有說應當訂製漢字旗的。
甚至,有人說應當學習朝廷一樣,定立諸多旗幟,何必拘泥於單一的旗幟。
不過眾人吵吵嚷嚷,最終將目光轉移到了饒夫子身上。
“夫子,您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是的,眾人明白,既然夫子提出這個問題,心中自然有了想法,他們吵吵嚷嚷算什麽。就算是他們統一了意見,說不一定就被夫子給否決了,何苦呢!
所以,眾人目光皆是幽怨不已。
夫子本來老神自在,此時多少也有些苦笑。
於是夫子撫了撫長出來不多且不長的胡須,道:“世間以龍為貴,故而天子皆以真龍自居,身穿龍袍。”
“不過我等雖然確定造反,但是直接用龍為旗幟,不僅會遭到大乾拚命圍剿,我心中還隱約覺得這並不是太符合我們的少年華夏理念。”
“所以我思索很久,想起書上曾言,在失落的上古之時,我華夏多以玄鳥為圖騰。縱然是傳說中的大漢,最開始也是以玄鳥為圖騰。”
“而天子以龍為貴,傳聞是王莽建立新朝以後才逐漸演變的,雖不知真假,不過我覺得可以以此為憑,訂立旗幟,何如?”
眾人眉頭緊皺,雖然是這樣說的,但是大漢也是失落在上古之時,到底如何,誰也知不知道。
於是呂束言:“其實龍之一說,自上古就有之,讓不論其他,且說後漢,皇室與天下也不曾以龍為尊。龍,也隻是黃袍上繡的一種神獸罷了。”
“真正以龍為尊,還是自司馬家開始,唐朝逐漸大興,直到齊朝徹底大興,天下方以此為尊。”
“故而,我等既然要創建古往今來不曾有過的世界,當自失落的上古找尋,使神話照應現實最好。”
“此時我們既不高調,也能宣諸我等誌向。”
“我將其稱之為偉大的複興!”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呂束說話洋洋灑灑,搞得劉武咳嗽不斷。
他是真的沒想到,怎麽繞來繞去,又迴到了原地。
所以他直接一拍桌子,打斷了呂束的話:“既然如此,我們就將玄鳥定為我們的旗幟,不要再爭辯,也不要再說了。”
眾人雖然不知道劉武為什麽反應這麽大,不過既然他們三人都這樣定下來了,他們也沒什麽問題。
畢竟都叫漢了,用傳說中的玄鳥也不是不可以,正好可以迷惑一下敵人。
不過,劉武覺得也不是太好,隨即道:
“其實,我們單純的定立一張旗幟也不是太好,我覺的可以定立一張勢力旗,代表我們這個勢力的身份。”
“然後在定立一個可以代表我們這些為了少年華夏而奮鬥旗幟,並將其確定組織,確定製度。”
“最後,再定立一張軍旗,用來代表軍隊。”
眾人聞言點了點頭,覺得這樣也好,雖然從古至今沒有先例,但是他們幹的事情不就是去製造先例嗎。
故而夫子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的勢力旗是什麽?”
劉武道:“就是我們剛剛的玄鳥旗。”
饒夫子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
“如此也好,那麽你剛剛說建立一個組織,將我等這些代表少年華夏的人聚集起來,然後定立旗幟,可有什麽說法?”
劉武點了點頭,有些高興的說出了早已經規劃良久的計劃。
“自然如此。”
“其實這個念頭我原先就有,想要組建一個黨派,將我等有些共同理想的聚集在一起,然後治理國家。”
“隻可惜,國家還沒治理,先帶著大家造反來了!”
說到這裏,劉武摸了摸鼻子,似乎覺得有些尷尬,然後說道:
“故而,這個念頭就被我放下,但是直到我見到明誌兄、興懷兄和樂悅兄以後,發現這大乾還有好多人願意為少年華夏而奮鬥。”
“但是現在,我等勢力弱小,他們也都在天南海北。”
“所以為了不必要的犧牲,我們是不是可以以少年華夏為綱領,建設一個分散且又有凝合力的組織。”
眾人聞言若有所思,而明誌、興懷、樂悅三人則是感動落淚。
這代表劉武,不曾忘記那十六名隕落的同道。
夜晚降臨,劉武駐地內響起了打更的聲音。
嗯,這一製度是這段時間呂束所定製。
而他所依據的指導理論正是劉武所謂的以工代賑之理,恰好覺得人多了,聚集在一處容易失火不說,還渾渾噩噩不知時間,故而率先定立打更製度。
此時,大堂內燈火通明,眾人皆座,可謂依舊是人才濟濟。
此時,饒夫子率先發言:
“諸位,有幾件事情我憋在心裏許久,今天卻是不得不說。”
眾人見此正襟危坐,靜聽饒夫子訓示。
隻聽夫子言,“我等在河圖山已經有四個月,將近了半年時間,人口現如今也進入兩萬多人,應當考慮自身的名號問題。”
此話,眾人皆是奇怪。
他們不是叫漢軍了麽,還需要什麽名號?
於是,有人問了此話,夫子直接反駁。
“所謂漢軍名號,最開始是有程懷遠所傳,雖然現在傳播甚廣,但是我等所有人有幾個正式認定這個名號的!”
“所以,我所說這事,就是真正的確定我們勢力的名號,並以此製定製度。”
眾人聞言皆是不語,隨即將目光看向劉武。
劉武知意,心中微動,道:“我等漢軍名號現如今傳播甚廣,在修改名號恐不方便,故而我們的名號就叫‘漢’,今後軍隊稱唿漢軍、治下稱唿漢領,何如?”
眾人聞言皆點頭,齊齊曰善。
而饒夫子和呂束卻更是開心,隨即問道劉武:“既然我等確定名號,旗幟自然也需要確定,玄羽以為如何?”
劉武點了點頭,“這是自然!”
然後饒夫子問道,“既然玄羽也讚同,那旗幟心中可有定製?是漢字旗?龍旗?又或者是其它旗幟?”
當然是五星hongqi。
劉武差點脫口而出那個神奇的旗幟,幸好止住了。
然後搖了搖頭,想到了錘子和鐮刀的旗幟。
不過,思來想去,人就覺得不太合適,畢竟工業未曾革命,錘子哪裏來?
隨即問道:“夫子可有建議,諸位同學可有建議?”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有說我們應該直接訂製龍旗的,有說我們應當訂製劉字旗的,也有說應當訂製漢字旗的。
甚至,有人說應當學習朝廷一樣,定立諸多旗幟,何必拘泥於單一的旗幟。
不過眾人吵吵嚷嚷,最終將目光轉移到了饒夫子身上。
“夫子,您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是的,眾人明白,既然夫子提出這個問題,心中自然有了想法,他們吵吵嚷嚷算什麽。就算是他們統一了意見,說不一定就被夫子給否決了,何苦呢!
所以,眾人目光皆是幽怨不已。
夫子本來老神自在,此時多少也有些苦笑。
於是夫子撫了撫長出來不多且不長的胡須,道:“世間以龍為貴,故而天子皆以真龍自居,身穿龍袍。”
“不過我等雖然確定造反,但是直接用龍為旗幟,不僅會遭到大乾拚命圍剿,我心中還隱約覺得這並不是太符合我們的少年華夏理念。”
“所以我思索很久,想起書上曾言,在失落的上古之時,我華夏多以玄鳥為圖騰。縱然是傳說中的大漢,最開始也是以玄鳥為圖騰。”
“而天子以龍為貴,傳聞是王莽建立新朝以後才逐漸演變的,雖不知真假,不過我覺得可以以此為憑,訂立旗幟,何如?”
眾人眉頭緊皺,雖然是這樣說的,但是大漢也是失落在上古之時,到底如何,誰也知不知道。
於是呂束言:“其實龍之一說,自上古就有之,讓不論其他,且說後漢,皇室與天下也不曾以龍為尊。龍,也隻是黃袍上繡的一種神獸罷了。”
“真正以龍為尊,還是自司馬家開始,唐朝逐漸大興,直到齊朝徹底大興,天下方以此為尊。”
“故而,我等既然要創建古往今來不曾有過的世界,當自失落的上古找尋,使神話照應現實最好。”
“此時我們既不高調,也能宣諸我等誌向。”
“我將其稱之為偉大的複興!”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呂束說話洋洋灑灑,搞得劉武咳嗽不斷。
他是真的沒想到,怎麽繞來繞去,又迴到了原地。
所以他直接一拍桌子,打斷了呂束的話:“既然如此,我們就將玄鳥定為我們的旗幟,不要再爭辯,也不要再說了。”
眾人雖然不知道劉武為什麽反應這麽大,不過既然他們三人都這樣定下來了,他們也沒什麽問題。
畢竟都叫漢了,用傳說中的玄鳥也不是不可以,正好可以迷惑一下敵人。
不過,劉武覺得也不是太好,隨即道:
“其實,我們單純的定立一張旗幟也不是太好,我覺的可以定立一張勢力旗,代表我們這個勢力的身份。”
“然後在定立一個可以代表我們這些為了少年華夏而奮鬥旗幟,並將其確定組織,確定製度。”
“最後,再定立一張軍旗,用來代表軍隊。”
眾人聞言點了點頭,覺得這樣也好,雖然從古至今沒有先例,但是他們幹的事情不就是去製造先例嗎。
故而夫子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的勢力旗是什麽?”
劉武道:“就是我們剛剛的玄鳥旗。”
饒夫子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
“如此也好,那麽你剛剛說建立一個組織,將我等這些代表少年華夏的人聚集起來,然後定立旗幟,可有什麽說法?”
劉武點了點頭,有些高興的說出了早已經規劃良久的計劃。
“自然如此。”
“其實這個念頭我原先就有,想要組建一個黨派,將我等有些共同理想的聚集在一起,然後治理國家。”
“隻可惜,國家還沒治理,先帶著大家造反來了!”
說到這裏,劉武摸了摸鼻子,似乎覺得有些尷尬,然後說道:
“故而,這個念頭就被我放下,但是直到我見到明誌兄、興懷兄和樂悅兄以後,發現這大乾還有好多人願意為少年華夏而奮鬥。”
“但是現在,我等勢力弱小,他們也都在天南海北。”
“所以為了不必要的犧牲,我們是不是可以以少年華夏為綱領,建設一個分散且又有凝合力的組織。”
眾人聞言若有所思,而明誌、興懷、樂悅三人則是感動落淚。
這代表劉武,不曾忘記那十六名隕落的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