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秋收戰役之第四階段的安排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在了解這些苛捐雜稅之後,呂束一行人的思想又一次發生的轉變。
原來他們隻是同情百姓、對大乾怒其不爭,對那些無所事事卻身居高位者怒目而視。
但是他們並不是太過清楚窮苦的老百姓到底過的是什麽日子,他們以為天下的百姓過的再差,也應該同金陵城周邊的差不多。
縱然是這段時間他們一路轉戰,同諸多將士交心,更是進入村民百姓家中。
但所有人都隻是讓他們知道苦,卻不曾告訴過他們日子為什麽會這麽苦。
他們認為糧食豐收了便可吃飽飯,卻沒有人告訴他們所謂的苛捐雜稅到底有多重,所謂的賦、餉又有多重。
吃飽飯,老百姓天大的奢求。
他們從書中看到這樣短短一行字,‘歲大饑,人相食。’
他們可以從這句話中讀懂其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饑荒,人們易子而食而已。
但是他們不曾見過,更不曾聽聞過這種慘狀,也無法想象這種景象到底是什麽樣,到底有多慘。
縱然是從金陵到河圖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也不曾見過聽過。
因為他們處於逃命狀態,始終是要避開那些地方的。
不過現在大乾已經不支,天下逐漸大亂,甚至是有很多地方已經發生了這種事情。
所以這種場景,他們今後必將見到,也必將給他們心中留下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
彼時,這個印象必然會讓他們走向兩個極端。
一個是堅定信仰,積極向上;
一個是覺得無力迴天,自甘墮落。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
....................
扯遠了,現如今他們真正的見識過了百姓的疾苦,又終於了解了所謂的苛捐雜稅。
他們心中隻有兩個字。
“荒唐!”
可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荒唐。
對此,劉武道:“我曾聽聞一首詩,很是應景,大家不妨聽聽。”
眾人皆奇怪,他們不清楚到底是什麽詩詞,會應如此之景。
隻聽劉武道:“這首詩名叫憫農,是一個名叫李紳的詩人所作。”
接著,他就在眾人還在好奇李紳到底是誰的時候,緩緩的念出了這首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此詩一出,眾人皆沉默了,都在細細品味這句話。
“好!”
好一會兒,饒夫子方才拍案而起,道:“此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卻又突出了百姓辛苦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事實。”
饒夫子的評論很有意思,這是也大家都很明了的。
隻見呂束率先站了出來,道:“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更應該去改變這一現象。而改變這一現象,就從河圖山東南部開始吧。”
“我想,這也是大哥之所以帶領我們穿過半個大乾,來到雷州這個戰亂四起的地方的原因之意。”
對於呂束的話,很快林時也站起身來,說道:“剛剛我等雖言縱然千難,無非是以身殉道,無悔!但是我現在覺得,這何止有千難,我想萬難也不過如此。”
“今後包括現在,我們都要麵臨很多問題,有白蓮教和大乾收秋的苛捐雜稅,有地主士紳的盤剝,也有強盜的掠奪,更有諸多官場、胥吏的潛規則。”
“但無論如何,現在我們都要保衛這十二個村子勝利的果實。”
“這個果實不僅僅可以讓村民們吃飽飯,他還能活人上萬,如此種種,我豈能不誓死力從。”
“我還是那句話,無非是以身殉道,無悔!”
見此,路玉琳也站了起來,道:“廣爽兄,此時豈能讓你一馬當前,算我一個。”
“還有我,算我一個!”此時葉燦登也站了起來。
“我也來!”
“算我一個!”
一時間,眾學子紛紛起身。
一次談話的例會,再一次加強了他們內心的信念。
劉武此時雖然很是疲憊,但是心中還是高興的。
隻見他也站起身來,壓了壓手,說道:“大家安靜,都坐下,現在我來安排各自的任務。”
眾人聞言,紛紛坐下,目光炯炯的望著劉武。
隻聽劉武道:“路玉琳!”
路玉琳起身道:“在!”
“我現在任命你為此次戰役的副指揮,第四階段的總指揮。你要保證人員安排順暢,做好防禦部署,周邊偵查情況,做好提前發現,提前應對。”
“諾!”
“呂束!”
“在!”
“我任命你為第四階段的副指揮,你要做好補充工作,同時做好提前接受難民的工作。”
“諾!”
“郭增城、餘南雄!”
“在!”
“你們兩個挑選人手,做好後勤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外界情報動向,主要是雙方大軍的動向。”
“諾!”
“對了,你們還要盡可能的弄一些糧食,這玩意兒不嫌多,隻嫌少,我怕不夠用。”
此話一出,郭增城和餘南雄二人則是麵露難色。
這太為難人了吧,雖然他們從兩個月前就開始倒騰東西,買賣物品,但是現在沒留下多少東西啊!
所以他們神色幽怨的看著劉武,惹得劉武直打冷顫。
但是現在他也沒什麽辦法,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但偏偏他的時間還少。
所以他隻能給二人畫大餅,“你們兩個再堅持堅持,我這有一個用海水快速製鹽的方法,比現在辛苦用大鍋熬鹽的方法更方便,又快速,同時產量還大。等打完這場仗,就交給你們來處理。”
二人聞言一喜,他們可是知道劉武從來不騙人的,隨即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堅持堅持。反正鹽這玩意兒風險大,沒有足夠的實力不成,等到打勝了這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對此,劉武再次提醒道:“雖然我是讓你們盡可能的采買糧食,但還是那句話,你們的生命為重,咱們這麽多人的吃飯全在你們兩個人的身上,可要小心。”
二人點頭道:“諾!”
接著,劉武繼續道:“林連江、龐川、峰國梁、陳建新、馮超。”
“在!”
“你們幾個此階段歸路玉琳直轄。”
“諾!”
“陶德山!”
“在!”
“................”
第四階段,隨著劉武的命令,駐地開始了瘋狂的運轉。
與此同時,稅官胥吏還沒來,一股難民已經蹣跚的向河圖山走來。
看他們的路線,是要路過西北部馬步奎的地盤。
這家夥,可是一群強盜啊!
原來他們隻是同情百姓、對大乾怒其不爭,對那些無所事事卻身居高位者怒目而視。
但是他們並不是太過清楚窮苦的老百姓到底過的是什麽日子,他們以為天下的百姓過的再差,也應該同金陵城周邊的差不多。
縱然是這段時間他們一路轉戰,同諸多將士交心,更是進入村民百姓家中。
但所有人都隻是讓他們知道苦,卻不曾告訴過他們日子為什麽會這麽苦。
他們認為糧食豐收了便可吃飽飯,卻沒有人告訴他們所謂的苛捐雜稅到底有多重,所謂的賦、餉又有多重。
吃飽飯,老百姓天大的奢求。
他們從書中看到這樣短短一行字,‘歲大饑,人相食。’
他們可以從這句話中讀懂其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饑荒,人們易子而食而已。
但是他們不曾見過,更不曾聽聞過這種慘狀,也無法想象這種景象到底是什麽樣,到底有多慘。
縱然是從金陵到河圖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也不曾見過聽過。
因為他們處於逃命狀態,始終是要避開那些地方的。
不過現在大乾已經不支,天下逐漸大亂,甚至是有很多地方已經發生了這種事情。
所以這種場景,他們今後必將見到,也必將給他們心中留下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
彼時,這個印象必然會讓他們走向兩個極端。
一個是堅定信仰,積極向上;
一個是覺得無力迴天,自甘墮落。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
....................
扯遠了,現如今他們真正的見識過了百姓的疾苦,又終於了解了所謂的苛捐雜稅。
他們心中隻有兩個字。
“荒唐!”
可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荒唐。
對此,劉武道:“我曾聽聞一首詩,很是應景,大家不妨聽聽。”
眾人皆奇怪,他們不清楚到底是什麽詩詞,會應如此之景。
隻聽劉武道:“這首詩名叫憫農,是一個名叫李紳的詩人所作。”
接著,他就在眾人還在好奇李紳到底是誰的時候,緩緩的念出了這首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此詩一出,眾人皆沉默了,都在細細品味這句話。
“好!”
好一會兒,饒夫子方才拍案而起,道:“此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卻又突出了百姓辛苦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事實。”
饒夫子的評論很有意思,這是也大家都很明了的。
隻見呂束率先站了出來,道:“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更應該去改變這一現象。而改變這一現象,就從河圖山東南部開始吧。”
“我想,這也是大哥之所以帶領我們穿過半個大乾,來到雷州這個戰亂四起的地方的原因之意。”
對於呂束的話,很快林時也站起身來,說道:“剛剛我等雖言縱然千難,無非是以身殉道,無悔!但是我現在覺得,這何止有千難,我想萬難也不過如此。”
“今後包括現在,我們都要麵臨很多問題,有白蓮教和大乾收秋的苛捐雜稅,有地主士紳的盤剝,也有強盜的掠奪,更有諸多官場、胥吏的潛規則。”
“但無論如何,現在我們都要保衛這十二個村子勝利的果實。”
“這個果實不僅僅可以讓村民們吃飽飯,他還能活人上萬,如此種種,我豈能不誓死力從。”
“我還是那句話,無非是以身殉道,無悔!”
見此,路玉琳也站了起來,道:“廣爽兄,此時豈能讓你一馬當前,算我一個。”
“還有我,算我一個!”此時葉燦登也站了起來。
“我也來!”
“算我一個!”
一時間,眾學子紛紛起身。
一次談話的例會,再一次加強了他們內心的信念。
劉武此時雖然很是疲憊,但是心中還是高興的。
隻見他也站起身來,壓了壓手,說道:“大家安靜,都坐下,現在我來安排各自的任務。”
眾人聞言,紛紛坐下,目光炯炯的望著劉武。
隻聽劉武道:“路玉琳!”
路玉琳起身道:“在!”
“我現在任命你為此次戰役的副指揮,第四階段的總指揮。你要保證人員安排順暢,做好防禦部署,周邊偵查情況,做好提前發現,提前應對。”
“諾!”
“呂束!”
“在!”
“我任命你為第四階段的副指揮,你要做好補充工作,同時做好提前接受難民的工作。”
“諾!”
“郭增城、餘南雄!”
“在!”
“你們兩個挑選人手,做好後勤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外界情報動向,主要是雙方大軍的動向。”
“諾!”
“對了,你們還要盡可能的弄一些糧食,這玩意兒不嫌多,隻嫌少,我怕不夠用。”
此話一出,郭增城和餘南雄二人則是麵露難色。
這太為難人了吧,雖然他們從兩個月前就開始倒騰東西,買賣物品,但是現在沒留下多少東西啊!
所以他們神色幽怨的看著劉武,惹得劉武直打冷顫。
但是現在他也沒什麽辦法,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但偏偏他的時間還少。
所以他隻能給二人畫大餅,“你們兩個再堅持堅持,我這有一個用海水快速製鹽的方法,比現在辛苦用大鍋熬鹽的方法更方便,又快速,同時產量還大。等打完這場仗,就交給你們來處理。”
二人聞言一喜,他們可是知道劉武從來不騙人的,隨即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堅持堅持。反正鹽這玩意兒風險大,沒有足夠的實力不成,等到打勝了這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對此,劉武再次提醒道:“雖然我是讓你們盡可能的采買糧食,但還是那句話,你們的生命為重,咱們這麽多人的吃飯全在你們兩個人的身上,可要小心。”
二人點頭道:“諾!”
接著,劉武繼續道:“林連江、龐川、峰國梁、陳建新、馮超。”
“在!”
“你們幾個此階段歸路玉琳直轄。”
“諾!”
“陶德山!”
“在!”
“................”
第四階段,隨著劉武的命令,駐地開始了瘋狂的運轉。
與此同時,稅官胥吏還沒來,一股難民已經蹣跚的向河圖山走來。
看他們的路線,是要路過西北部馬步奎的地盤。
這家夥,可是一群強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