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秋收戰役之漢軍下鄉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此詩名曰《觀刈麥》,是劉武前世的一名詩人白居易所寫。
當時的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於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雖然現在是八月份,農民收的糧食也不是小麥,而是水稻,但其立意確實同此時的場景甚是很像。
隻不過詩人他隻是同情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對此內心感到十分羞愧,整天而不能忘懷。但他卻是隻能作一首詩詞,而毫無用處。
不過,詩人是這樣,但劉武他們可不是這樣,他們要主動帶領麾下將士走進村莊,去幫助那些勞苦大眾。
他們若是論出身,其實並不比白居易差。一群人都是學子,有一半的人甚至是出身官宦世家,從小衣食無憂。
他們在劉武的號召下,選擇下地幹農活。
不去自怨自艾,也不眼高手低,而是腳踏實地,真心實意的去幫助勞苦大眾。
他們去真正的踐行聖人之思、聖人之想、聖人之理。
他們雖是少年,卻比許多高官王侯這些腐朽老者活的通透、活的純粹、活的開心。
.......................
雖然是秋天,秋老虎肆意縱橫,但依舊擋不住農田裏辛苦勞作的村民。
“當家的,慢點,別累著了。”
此時一名婦女抱著孩子,提著籃子,在地頭田邊對著自家男人喊道。
不是她不想下地幫自家男人分擔,實在是她帶著三個還沒三歲的孩子,自身的腿也是瘸的,沒辦法下地。
不過她還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瘸一拐的給自家男人送水送飯,拉扯孩子。
隻是因為少了一個勞動力,所以他家的收糧速度也要慢於其他人家。
隻見她男人抬頭看了她一眼,擦了一把汗,憨憨一笑道:
“沒事,時間過了這麽久,咱們收獲的速度太慢了,我幹的再快一會兒,咱們也爭取早點收完,然後多存一些糧食。不然到時候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來了,咱們的日子今後可不好過。”
說罷,又埋頭苦幹了起來。
婦女聞之神色一暗,是啊,他們的日真不好過,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也是真可怕,她的腿就是這樣斷的。
而現在,她什麽都不能幹,隻能做一些家務活,其他重活全部都是自己男人幹的。
想到這裏,她就有些悲傷,她現在就是一個廢人。
就在此時,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喧嘩聲,婦女打眼望去,見村長帶了一群人向他們走來。
隻見村長還沒走近就高聲喊道:“李家小子,李家媳婦,快來迎接將軍們,他們來幫你們收糧食了。”
二人聞言一愣,隨即看向來者眾人。
這些人個個魁梧高大,手裏都拿有一把鐮刀。
二人有些不明白,村長說這些將軍是來幫自己收糧食的?
隻見隨著村長的話音落下,那些魁梧的將軍在一個個子不高且瘦瘦弱弱的將軍帶領下,直接向他們跑了過來。
二人頓時嚇呆了,這些人是要幹什麽?這是幫自己收糧食的?這架勢是來搶劫的吧!
還未待他們二人迴過神來,一群魁梧的大漢便走進他們的田地,也不說話,提起鐮刀就開始收割糧食。
而那名瘦瘦弱弱的將軍則是親切的跟他說道:“老鄉,我們是漢軍,聽村長說你們家比較困難,來幫你們收糧食的。”
男人張了張嘴,就在他不知道該怎麽說的時候,村長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喊道:“還不謝謝將軍!”
男人立即反應過來,就要下跪感謝,卻發現自己被這個瘦瘦弱弱的將軍死死的扶著,完全跪不下來。
“好大的力氣!!”
男人心中很是詫異,不過他最終還是沒能跪下,隻得感激涕零道:“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而這個瘦弱的將軍正是林時,隻見林時擺了擺手道:“李大哥,沒關係的,不必感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是在踐行聖人之意。”
說完,他也拿起鐮刀,學習著怎麽收割水稻。
畢竟他是書香門第出身,這是他第一次下地收割,所以還真的是不好幹,幹了不過區區一會兒就感覺腰酸背痛。
最後他隻得直了直腰,看了看男人還在埋頭苦幹,一眾將士也同樣如此,不由的感歎道:
“玄羽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果真是如此啊!”
“老百姓原來比我想象的還要苦、還要累啊!”
想到這裏,他再次彎下腰。
他,林時,要做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個滿口大話的書生。
很快,區區幾畝地,在十幾個人的努力下,很快便收割完畢。
然後他們幫助李大哥將糧食運到打穀場,接著再去幫助其他地裏沒有收完的人家收割。
劉武他們一共有9個隊,此次幫助村民收割糧草共派出6個隊,每一隊有52人,各負責一個村子兩天。
而河圖山東南部的這十二個村子,人口最多的也沒有破百戶,所以一隊士兵完全就相當於他們一個村子的壯勞力了。
再加上這些村子的人家已經大部分完成了收割,所以他們在夜晚降臨之前,就幫助全村人把糧食從地裏收割完畢。
村子外的營地裏,村長在一眾村民的拜托下找到林時四人。
隻見村長猶豫道:“將軍,村民感謝您的幫忙,所以想要宴請諸位將軍,您看?”
林時搖了搖頭,直接拒絕道:“村長,我們自己帶有糧食,自己做飯吃就行。”
村長有些難辦,道:“將軍,這不是小老兒一個人說的,而是全體村民要求的,將軍就不要為難小老兒了。”
林時還是搖了搖頭,笑道:“村長,你們的生活也不好,真的不用宴請。況且我們可是有紀律的,紀律明確要求這是不允許的。”
村長不知道他們的紀律到,不過這是村民的心意,隨即勸解道:“可是,各家各戶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們不去的話,那飯食都浪費了。”
“最重要的是諸位將軍若是不參加,村民們也不安心啊!”
林時猶豫了一下,突然想到劉武的交代,隨即便明白了這是怎麽迴事,不由的讚歎劉武的長遠目光。
於是直接點頭應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此詩名曰《觀刈麥》,是劉武前世的一名詩人白居易所寫。
當時的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於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雖然現在是八月份,農民收的糧食也不是小麥,而是水稻,但其立意確實同此時的場景甚是很像。
隻不過詩人他隻是同情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對此內心感到十分羞愧,整天而不能忘懷。但他卻是隻能作一首詩詞,而毫無用處。
不過,詩人是這樣,但劉武他們可不是這樣,他們要主動帶領麾下將士走進村莊,去幫助那些勞苦大眾。
他們若是論出身,其實並不比白居易差。一群人都是學子,有一半的人甚至是出身官宦世家,從小衣食無憂。
他們在劉武的號召下,選擇下地幹農活。
不去自怨自艾,也不眼高手低,而是腳踏實地,真心實意的去幫助勞苦大眾。
他們去真正的踐行聖人之思、聖人之想、聖人之理。
他們雖是少年,卻比許多高官王侯這些腐朽老者活的通透、活的純粹、活的開心。
.......................
雖然是秋天,秋老虎肆意縱橫,但依舊擋不住農田裏辛苦勞作的村民。
“當家的,慢點,別累著了。”
此時一名婦女抱著孩子,提著籃子,在地頭田邊對著自家男人喊道。
不是她不想下地幫自家男人分擔,實在是她帶著三個還沒三歲的孩子,自身的腿也是瘸的,沒辦法下地。
不過她還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瘸一拐的給自家男人送水送飯,拉扯孩子。
隻是因為少了一個勞動力,所以他家的收糧速度也要慢於其他人家。
隻見她男人抬頭看了她一眼,擦了一把汗,憨憨一笑道:
“沒事,時間過了這麽久,咱們收獲的速度太慢了,我幹的再快一會兒,咱們也爭取早點收完,然後多存一些糧食。不然到時候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來了,咱們的日子今後可不好過。”
說罷,又埋頭苦幹了起來。
婦女聞之神色一暗,是啊,他們的日真不好過,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也是真可怕,她的腿就是這樣斷的。
而現在,她什麽都不能幹,隻能做一些家務活,其他重活全部都是自己男人幹的。
想到這裏,她就有些悲傷,她現在就是一個廢人。
就在此時,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喧嘩聲,婦女打眼望去,見村長帶了一群人向他們走來。
隻見村長還沒走近就高聲喊道:“李家小子,李家媳婦,快來迎接將軍們,他們來幫你們收糧食了。”
二人聞言一愣,隨即看向來者眾人。
這些人個個魁梧高大,手裏都拿有一把鐮刀。
二人有些不明白,村長說這些將軍是來幫自己收糧食的?
隻見隨著村長的話音落下,那些魁梧的將軍在一個個子不高且瘦瘦弱弱的將軍帶領下,直接向他們跑了過來。
二人頓時嚇呆了,這些人是要幹什麽?這是幫自己收糧食的?這架勢是來搶劫的吧!
還未待他們二人迴過神來,一群魁梧的大漢便走進他們的田地,也不說話,提起鐮刀就開始收割糧食。
而那名瘦瘦弱弱的將軍則是親切的跟他說道:“老鄉,我們是漢軍,聽村長說你們家比較困難,來幫你們收糧食的。”
男人張了張嘴,就在他不知道該怎麽說的時候,村長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喊道:“還不謝謝將軍!”
男人立即反應過來,就要下跪感謝,卻發現自己被這個瘦瘦弱弱的將軍死死的扶著,完全跪不下來。
“好大的力氣!!”
男人心中很是詫異,不過他最終還是沒能跪下,隻得感激涕零道:“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而這個瘦弱的將軍正是林時,隻見林時擺了擺手道:“李大哥,沒關係的,不必感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是在踐行聖人之意。”
說完,他也拿起鐮刀,學習著怎麽收割水稻。
畢竟他是書香門第出身,這是他第一次下地收割,所以還真的是不好幹,幹了不過區區一會兒就感覺腰酸背痛。
最後他隻得直了直腰,看了看男人還在埋頭苦幹,一眾將士也同樣如此,不由的感歎道:
“玄羽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果真是如此啊!”
“老百姓原來比我想象的還要苦、還要累啊!”
想到這裏,他再次彎下腰。
他,林時,要做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個滿口大話的書生。
很快,區區幾畝地,在十幾個人的努力下,很快便收割完畢。
然後他們幫助李大哥將糧食運到打穀場,接著再去幫助其他地裏沒有收完的人家收割。
劉武他們一共有9個隊,此次幫助村民收割糧草共派出6個隊,每一隊有52人,各負責一個村子兩天。
而河圖山東南部的這十二個村子,人口最多的也沒有破百戶,所以一隊士兵完全就相當於他們一個村子的壯勞力了。
再加上這些村子的人家已經大部分完成了收割,所以他們在夜晚降臨之前,就幫助全村人把糧食從地裏收割完畢。
村子外的營地裏,村長在一眾村民的拜托下找到林時四人。
隻見村長猶豫道:“將軍,村民感謝您的幫忙,所以想要宴請諸位將軍,您看?”
林時搖了搖頭,直接拒絕道:“村長,我們自己帶有糧食,自己做飯吃就行。”
村長有些難辦,道:“將軍,這不是小老兒一個人說的,而是全體村民要求的,將軍就不要為難小老兒了。”
林時還是搖了搖頭,笑道:“村長,你們的生活也不好,真的不用宴請。況且我們可是有紀律的,紀律明確要求這是不允許的。”
村長不知道他們的紀律到,不過這是村民的心意,隨即勸解道:“可是,各家各戶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們不去的話,那飯食都浪費了。”
“最重要的是諸位將軍若是不參加,村民們也不安心啊!”
林時猶豫了一下,突然想到劉武的交代,隨即便明白了這是怎麽迴事,不由的讚歎劉武的長遠目光。
於是直接點頭應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