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門別母去,母悲兒不悲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一點點過去,此時天色漸黑,整個大堂內的幾名高官方才選擇離開
幾人魚貫而出,很快便分道揚鑣。
“老路,等等!”
正在返迴大營的都督路溫綸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唿喊,隨即停下馬來,等待來人。
來人不是他人,正是通判陶永元。
“姓陶的,叫老子幹嘛?”
陶永元聞言直接開罵:“彼其娘之,你嘴巴就不能幹淨一點。”
路溫綸對此十分不耐,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你......”陶永元憤怒的拿手指了指路溫綸,又泄氣的將手放了下來。
然後對著路溫綸說道:“章興生跟反賊有關,你要好生保護。”
路溫綸十分不屑道:“不用你說,老子比你明白。”
“還有事情沒,沒有就滾蛋!”
“你......”陶永元很是憤怒,但最後還是無奈的一甩袖袍,惡狠狠的說道:
“豎子,不足與為謀。”
說罷,便揚長而去。
對此,路溫綸身邊的護衛道:“都督,此人好生無禮。”
路溫綸瞥了護衛一眼,冷聲道:“他是通判,你是什麽,敢如此說我大乾官員。”
這護衛聞言一驚,然後渾身直冒冷汗,立即跪拜道:
“小人知錯,小人知錯,不該多舌。”
路溫綸冷冷的說道:“掌嘴。”
“是!”
護衛仿佛遇見大赦,立即左右開弓,將自己的嘴巴打的啪啪直響。
而另一邊已經離去的通判陶永元則是小聲嘀咕。
“這家夥也是個文人,還是跟郡守呂輕侯同一屆的探花,怎麽入了軍武就成了一副粗鄙之相?”
與此同時,另一邊,郡守呂輕侯也叫住了學政伏才英。
伏學政對著呂輕侯躬身行禮,“呂大人。”
呂輕侯也不多言,從袖袍裏掏出章興生的密告,將其遞給伏學政。
然後說道:“記住,今夜子時。”
伏學政接過密告,小聲說道:“我知道了。”
“嗯!”呂輕侯點了點頭,隨即快步向門外走去,那裏已經備好了轎子。
沒多久,呂輕侯就來到了府邸。
當他剛一走進客廳,就見客廳內站著三個人。
一個是自己的結發妻子呂郭氏,一個是自己的大兒子呂文,一個是自己的二兒子呂束。
此時,自己的妻子坐在高堂之上,不斷的用衣袖擦著眼淚。
而大兒子也是滿臉憂愁,侍奉在母親左右。
其中,二兒子呂束作一身戎裝打扮。
不用想,妻子肯定是被老二搞出的幺蛾子,氣住了。
不過,在沒有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之前,他並沒有上來就去責怪老二。
反而是走到妻子麵前,輕聲安慰她。
然後,他就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事情很簡單,那就是老二不知道抽了什麽風,非要去追隨一個書生,說是要湯武革命。
身為呂輕侯的妻子,怎麽能不知道湯武革命所代表的是什麽。
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
所以,身為母親的呂郭氏自然是不願,甚至是強烈反對此事。
待奈不住老二是一頭強驢,認定的事情是八匹馬也拉不迴來。
這才有了方才呂輕侯所見到的場麵。
隻見知道來龍去脈的呂輕侯沉吟了一下,對著老二說道。
“你跟我來。”
說完,一步當先的就走了出去。
呂束緊隨其後。
沒一會兒,二人便來到呂氏祠堂。
呂輕侯背對著呂束,看著祖宗牌位好一會兒,方才扭過身來,對著呂束道:
“跪下!”
呂束不敢反抗,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
然後,他就聽見父親說道:
“你可知什麽是湯武革命?”
呂束點了點頭,“知道!”
呂輕侯再問:“這是造反,隨時都會身首異處。”
聽到此話,呂束直接抬頭,神色鄭重的對著父親道:
“我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真的想要為天下蒼生做些事,為我華夏做一些應該做的事,即便是死,又有何妨!”
呂輕侯並沒有被他的言語所打動,再次問道:“不怕?”
呂束點了點頭,滿臉認真嚴肅,道:“不怕!”
呂輕侯再問,“無悔?”
呂束再次點頭,道:“無悔!”
呂輕侯再問:“想好了,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呂束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此次一行,無非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也。”
呂輕侯無言,用一種極其複雜的神情看著自己的二兒子。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這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也是道德崇高者的堅定信仰。
這句話說出,也表示了呂束為了心中的正義和理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隻是,呂輕侯心中多少有些悲傷,為什麽讀懂並踐行這句話的是自己的兒子?
最後,呂輕侯也隻是長歎一聲,道:
“既然如此,東西可曾備齊。”
呂束點頭,道:“一把刀、一副甲;一張弓、兩壺箭;一套衣物、兩匹駿馬、三塊饅頭、四兩銀錢。”
呂輕侯有些不可思議,問道:“就這些?”
呂束道:“就這些,好走。”
然後,祠堂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你可以走了!”很久,呂輕侯方才說出這樣一句話。
“什麽?”呂束抬頭望向自己的父親。
“我說,你可以走了!”呂輕侯再次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
“但是你要想清楚,隻要你走出祠堂的大門,那麽你就不再是呂家二公子。隻要你的理想沒有完成,那麽你死後,隻能做孤魂野鬼,連祠堂都進不去。”
呂束聞言一驚,但他的信念依舊不改,隻是無言的對著祖宗牌位磕了幾個頭,然後又對著父親磕了三個響頭。
“父親,此次一別,我再也不是呂家二公子。”
說完,他直接起身,大步邁出祠堂。
待他剛剛走出祠堂,就聽見他父親在祠堂內說道:
“你就不要去大堂拜別你的母親了,帶好東西,從西門走。”
呂束聞言,腳步一頓,立即轉變了方向。
不一會兒,一人牽著兩匹馬從呂父的西門走出。
當呂束走出西門以後,扭頭向府內望去。
似乎,他的目光可以透過重重的院牆,看到他想要見的人。
然後,他跪在地上,對著大堂的方向,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
磕完頭後,他起身上馬,向著金陵城外走去。
目的地,劉武家。
........................
而在呂府的一座高高的閣樓上,呂輕侯筆直的站著,看著二兒子騎馬遠去。
這時,他的背後走出一個人,拿了一件披風,輕輕的為他披好。
“父親,不要太過傷心,弟弟的運氣一直很好,相信此次也會逢兇化吉的。”
來人正是呂輕侯的大兒子,呂文。
呂輕侯緊了緊披風,沒有轉身,問道:
“你母親怎麽樣了?”
呂文輕聲道:“已經睡去了。”
“嗯!”
就這樣,父子二人在這棟閣樓上站了很久很久。
“父親,弟弟的事情該怎麽處理?”
“今天晚上,呂家二公子,呂束,暴斃府中!”
“是!”
幾人魚貫而出,很快便分道揚鑣。
“老路,等等!”
正在返迴大營的都督路溫綸突然聽到背後有人唿喊,隨即停下馬來,等待來人。
來人不是他人,正是通判陶永元。
“姓陶的,叫老子幹嘛?”
陶永元聞言直接開罵:“彼其娘之,你嘴巴就不能幹淨一點。”
路溫綸對此十分不耐,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你......”陶永元憤怒的拿手指了指路溫綸,又泄氣的將手放了下來。
然後對著路溫綸說道:“章興生跟反賊有關,你要好生保護。”
路溫綸十分不屑道:“不用你說,老子比你明白。”
“還有事情沒,沒有就滾蛋!”
“你......”陶永元很是憤怒,但最後還是無奈的一甩袖袍,惡狠狠的說道:
“豎子,不足與為謀。”
說罷,便揚長而去。
對此,路溫綸身邊的護衛道:“都督,此人好生無禮。”
路溫綸瞥了護衛一眼,冷聲道:“他是通判,你是什麽,敢如此說我大乾官員。”
這護衛聞言一驚,然後渾身直冒冷汗,立即跪拜道:
“小人知錯,小人知錯,不該多舌。”
路溫綸冷冷的說道:“掌嘴。”
“是!”
護衛仿佛遇見大赦,立即左右開弓,將自己的嘴巴打的啪啪直響。
而另一邊已經離去的通判陶永元則是小聲嘀咕。
“這家夥也是個文人,還是跟郡守呂輕侯同一屆的探花,怎麽入了軍武就成了一副粗鄙之相?”
與此同時,另一邊,郡守呂輕侯也叫住了學政伏才英。
伏學政對著呂輕侯躬身行禮,“呂大人。”
呂輕侯也不多言,從袖袍裏掏出章興生的密告,將其遞給伏學政。
然後說道:“記住,今夜子時。”
伏學政接過密告,小聲說道:“我知道了。”
“嗯!”呂輕侯點了點頭,隨即快步向門外走去,那裏已經備好了轎子。
沒多久,呂輕侯就來到了府邸。
當他剛一走進客廳,就見客廳內站著三個人。
一個是自己的結發妻子呂郭氏,一個是自己的大兒子呂文,一個是自己的二兒子呂束。
此時,自己的妻子坐在高堂之上,不斷的用衣袖擦著眼淚。
而大兒子也是滿臉憂愁,侍奉在母親左右。
其中,二兒子呂束作一身戎裝打扮。
不用想,妻子肯定是被老二搞出的幺蛾子,氣住了。
不過,在沒有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之前,他並沒有上來就去責怪老二。
反而是走到妻子麵前,輕聲安慰她。
然後,他就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
事情很簡單,那就是老二不知道抽了什麽風,非要去追隨一個書生,說是要湯武革命。
身為呂輕侯的妻子,怎麽能不知道湯武革命所代表的是什麽。
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
所以,身為母親的呂郭氏自然是不願,甚至是強烈反對此事。
待奈不住老二是一頭強驢,認定的事情是八匹馬也拉不迴來。
這才有了方才呂輕侯所見到的場麵。
隻見知道來龍去脈的呂輕侯沉吟了一下,對著老二說道。
“你跟我來。”
說完,一步當先的就走了出去。
呂束緊隨其後。
沒一會兒,二人便來到呂氏祠堂。
呂輕侯背對著呂束,看著祖宗牌位好一會兒,方才扭過身來,對著呂束道:
“跪下!”
呂束不敢反抗,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
然後,他就聽見父親說道:
“你可知什麽是湯武革命?”
呂束點了點頭,“知道!”
呂輕侯再問:“這是造反,隨時都會身首異處。”
聽到此話,呂束直接抬頭,神色鄭重的對著父親道:
“我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真的想要為天下蒼生做些事,為我華夏做一些應該做的事,即便是死,又有何妨!”
呂輕侯並沒有被他的言語所打動,再次問道:“不怕?”
呂束點了點頭,滿臉認真嚴肅,道:“不怕!”
呂輕侯再問,“無悔?”
呂束再次點頭,道:“無悔!”
呂輕侯再問:“想好了,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呂束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此次一行,無非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也。”
呂輕侯無言,用一種極其複雜的神情看著自己的二兒子。
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這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也是道德崇高者的堅定信仰。
這句話說出,也表示了呂束為了心中的正義和理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隻是,呂輕侯心中多少有些悲傷,為什麽讀懂並踐行這句話的是自己的兒子?
最後,呂輕侯也隻是長歎一聲,道:
“既然如此,東西可曾備齊。”
呂束點頭,道:“一把刀、一副甲;一張弓、兩壺箭;一套衣物、兩匹駿馬、三塊饅頭、四兩銀錢。”
呂輕侯有些不可思議,問道:“就這些?”
呂束道:“就這些,好走。”
然後,祠堂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你可以走了!”很久,呂輕侯方才說出這樣一句話。
“什麽?”呂束抬頭望向自己的父親。
“我說,你可以走了!”呂輕侯再次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
“但是你要想清楚,隻要你走出祠堂的大門,那麽你就不再是呂家二公子。隻要你的理想沒有完成,那麽你死後,隻能做孤魂野鬼,連祠堂都進不去。”
呂束聞言一驚,但他的信念依舊不改,隻是無言的對著祖宗牌位磕了幾個頭,然後又對著父親磕了三個響頭。
“父親,此次一別,我再也不是呂家二公子。”
說完,他直接起身,大步邁出祠堂。
待他剛剛走出祠堂,就聽見他父親在祠堂內說道:
“你就不要去大堂拜別你的母親了,帶好東西,從西門走。”
呂束聞言,腳步一頓,立即轉變了方向。
不一會兒,一人牽著兩匹馬從呂父的西門走出。
當呂束走出西門以後,扭頭向府內望去。
似乎,他的目光可以透過重重的院牆,看到他想要見的人。
然後,他跪在地上,對著大堂的方向,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
磕完頭後,他起身上馬,向著金陵城外走去。
目的地,劉武家。
........................
而在呂府的一座高高的閣樓上,呂輕侯筆直的站著,看著二兒子騎馬遠去。
這時,他的背後走出一個人,拿了一件披風,輕輕的為他披好。
“父親,不要太過傷心,弟弟的運氣一直很好,相信此次也會逢兇化吉的。”
來人正是呂輕侯的大兒子,呂文。
呂輕侯緊了緊披風,沒有轉身,問道:
“你母親怎麽樣了?”
呂文輕聲道:“已經睡去了。”
“嗯!”
就這樣,父子二人在這棟閣樓上站了很久很久。
“父親,弟弟的事情該怎麽處理?”
“今天晚上,呂家二公子,呂束,暴斃府中!”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