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種長四尺、寬兩尺、高三尺的大木箱,反正俺們都是用來裝棉被,至於範老爺拿來裝什麽的,這就不知道了!”


    說到最後,李木匠也是搖了搖頭,似乎並不太願意過多說起範家的事情。


    畢竟,對於他們這些馬奴來說,但凡是與範家有關的,沒有一件是好事。


    張三見狀也不再多問,隨即將目光看向已經煮熟的粟米飯:“好了,還是先吃飯吧,吃完再說!”


    “哎~,小的給您去盛!”


    李木匠興奮的站起身來,從老者手中接過陶碗,便朝著灶台跑去。


    看著李木匠的背影,張三笑著搖了搖頭,而後扭頭看向那老者:“老人家,這範家如此欺壓你們,於理於法,那都是罪大惡極的,你們就沒想過報官嗎?”


    “官?”


    老者聞言輕笑一聲:“這大同城裏,哪有什麽官?那些家夥,不幫著範家來欺負我們,就是老天開眼了,他們怎麽會管我們這幫人?”


    “難道這大同官府之中,就沒一個好官嗎?”


    張三皺眉問道,雖然此前猜測官府被滲透的厲害,但沒想到,竟會如此嚴重。


    “唉,好官?這天下哪還有好官?怕是皇宮裏的皇上,也不是什麽好人呢,不然怎麽會讓這些惡人,如此欺辱我們呢?”


    老者歎息一聲,言語之間,竟然連遠在京城的天子都給罵了進去。


    “老人家慎言,這話可不能亂說,那些貪官做下的惡事,怎麽能算到皇上的頭上?”


    聽到老者竟然冒犯皇上,張三也是臉色一慌,趕忙出言阻止。


    這話萬一傳到魏朝的耳朵裏,這老者定然是難逃一死了。


    “這天下是皇帝的,那些官員也都是皇帝的人,貪官欺負我們,不怨皇帝怨誰?”對於張三的勸導,老者卻是毫不在意,仍舊自顧自的說道。


    “老人家,興許是這幫家夥,蒙蔽了皇上呢?這大同離京城那麽遠,皇上又怎麽可能知道他們做的惡事?”


    “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反正啊,俺們就知道,皇上啊,他是看不到我們這些人的!”


    盡管張三一再替皇上辯解,但這老者似乎並不太買賬,依舊把責任推到了皇上的身上。


    畢竟,在他看來,如果皇上真的看得到他們,那為什麽這麽多年以來,這大同的官換了一茬又一茬,卻始終沒有一個好官呢?


    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皇上得問題嗎?


    看到老者如此模樣,張三也不再多說什麽了。


    他知道,如果不自己這些人,不能替皇上做出點什麽來的話,百姓們是不會改變對皇上的看法的。


    與此同時,李木匠也端著盛好的飯,來到了張三麵前:“貴客,您請先用!”


    “多謝!”


    張三道謝一聲,接過陶碗,然後招唿道:“你們都別客氣,今日敞開了吃!”


    “多謝貴客了!”


    李木匠聞言,一臉開心的彎腰道謝,然後端起自己那碗飯,大快朵頤起來。


    旁邊的老者與他的孫兒,也是大口大口的往嘴裏扒拉,生怕吃的慢了就再也吃不到了一般。


    “唉~,真是不到民間走一遭,永遠不知道百姓有多苦!”看著幾人的吃相,張三也不由心中暗歎一聲。


    要知道,他們這次出來,為了掩人耳目,帶的都是最次的粟米,不僅口感和味道極差,而且還摻雜著部分粟米殼。


    換做平時,張三鐵定是連聞都不會聞的,可是,今日在看到眼前這幾人吃的如此香甜的模樣,心中也不由生出了一絲憐憫。


    接連吃了幾大碗之後,李木匠和老人爺孫,這才心滿意足的放下了手中的破陶碗,而張三卻也僅僅吃了不到五口而已。


    “嗚嗚嗚……原來,這就是吃飽的感覺嗎?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體會到,謝謝……謝謝您!”


    撫摸著自己圓滾滾的肚子,李木匠也不由哭了出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朝著張三不停的道謝。


    看著李木匠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張三也終於明白,為什麽原本兇神惡煞的東廠,現在會那麽熱衷於為民做主了。


    這種既能讓人感恩戴德、又能給自己撈到好處,最後還能獲得皇上認可的事情,傻子才會拒絕。


    至於這麽做,會不會得罪那些貪官汙吏、地主土豪,他們卻是毫不在意。


    自己連那些好官、鄉紳都不怕得罪,還會怕得罪你們這些壞人。


    “不必如此,快些起來!”


    張三也隨即上前,將李木匠扶了起來,“我這還有些事情向你打聽,還望你能如實告知!”


    “貴客您想知道什麽,盡管問,小人一定知無不言!”


    吃過一頓飽飯之後,李木匠也不再向之前那樣顯得畏手畏腳了。


    在他看來,今天能夠嚐到飽腹的滋味,死也值了,沒有什麽是不能說的了。


    隨後,張三便拉著李木匠和老人爺孫詢問起了各種關於馬場的情況。


    尤其關於那些馬匹的產地、體型、品種以及用途等方麵,問的格外細致。


    通過一番詢問,張三也得知,這些馬匹,一半是來自張掖那邊,另一半則是來自蒙古。


    張掖那邊有一個自漢時便留存下來的軍馬場,培養的戰馬比起北方草原上的戰馬,不僅要高出一頭,而且速度和力量方麵也超過很多。


    而據張三所知,這種出自張掖的戰馬,九邊騎兵,卻是連一匹都沒有,全都通過蒙古,流到了建奴的手中。


    這也難怪建奴的騎兵會如此厲害了。


    至於那些蒙古馬匹,雖然個頭小、速度慢,但卻勝在耐力優良,最為適合運送各種物資。


    每年開春,範家都會從馬場帶走大批的騾馬,然後入秋之前迴來,最後又在入冬之前帶走。


    至於這麽做的用意,據張三推測,範家很有可能,是用這些騾馬從江南運送各種物資,然後在入冬之前,走私到草原上去。


    “勾結蒙古、建奴,走私軍馬及各種物資,這範家的九族,還真是脖子硬啊!”


    聽著各種打探出來的消息,張三也不由冷笑一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木匠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明末之木匠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