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光安排主將和副將還不行,還得安排個隨軍的軍師。於是,高博又看著郭嘉和戲誌才道:“你們兩個可有興趣隨軍去玩玩?”


    郭嘉和戲誌才兩人對視一眼,同時站起身來,對著高博抱拳道:“願效犬馬之勞!”


    “好!你們想去哪一路?”


    “我去並州!誌才去西涼吧!”郭嘉直接開口說道。


    “嗯!可以。文若負責兩路人馬的後勤補給,湊齊糧草”


    高博點頭應了一聲之後,隨後就結束了聚會,率先起身離開了湖心亭。


    賈詡看了一眼三人之後,對著郭嘉和戲誌才說道:“祝你們馬到功成!”


    說完之後,賈詡也緊跟著高博的步伐離開了湖心亭,留下三人在湖心亭中麵麵相覷。


    賈詡掌握著高博的一支情報係統,他知道,想要收服西涼和並州對現在的高博來說,不過是易如反掌。


    以呂布在並州的聲望,隻需要在進入並州的時候,打幾場漂亮的攻堅戰,就能很順利把並州劃歸到高博的治理下。


    而西涼那邊就更簡單了,直接大軍碾壓即可。西涼那邊難的是,打下來之後的治理問題。所以郭嘉很自覺的選擇隨軍去並州,讓戲誌才去西涼。


    郭嘉擅長的領域是出謀劃策,當然,以他的智力,雖然不擅長治理地方,但也比一般人強,等打下並州之後,郭嘉還能在並州頂一下,等待高博派去的治理人才。


    戲誌才善於謀略布局和治理地方,謀略方麵可能比郭嘉差點,但治理地方這一塊卻比郭嘉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讓他去西涼最為合適。


    安排好作戰計劃之後,高博就迴到自己的後院中,白天陪伴自己的妻兒,晚上還要進宮去安慰一下喪子的何太後。


    自從何太後知道自己的兒子劉辯在外暴斃之後,終日以淚洗麵。高博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安慰一下鬱鬱寡歡的何太後。


    高博以這種方式讓她暫時的忘記喪子之痛,靈魂飄浮在雲端的快樂。每天早上還得服侍她沐浴更衣,用象拔蚌給她漱口,然後噴出乳白色的神秘液體在她臉上,保養她這幾天因思子心切而憔悴的皮膚。


    ……


    高博在皇宮夜夜笙歌,白天帶著幾個妻和一對兒女四處遊玩。把洛陽的政務甩給賈詡和荀彧兩人,做起了甩手掌櫃。


    荀彧忙著為兩路大軍準備糧草,不過讓他無比省心的是,存放在倉庫中的糧草,足夠洛陽20萬大軍兩年之用。他不用勞心勞力的四處去征糧,隻需要把倉庫中的糧草按照比例給兩路大軍,裝車分配好就行,這對他來說完全是大材小用。


    高博見他比較清閑,而賈詡不僅要操心情報係統的事,還要分心關注朝堂變化。所以高博把司隸地區的政務,又全部交給他去治理。


    荀彧在整理好兩路軍隊的糧草之後,又無奈的接受了高博派給他的任務。


    高寵整頓好兵馬押運著糧草,帶著戲誌才往長安而去,跟黃忠匯合之後,就開始攻略西涼。


    呂布也早就整頓好了兵馬,惆悵滿誌的等待著出發的命令,但遲遲等不到高博派過來的軍師郭嘉。


    無奈,呂布隻能氣勢洶洶的跑到郭嘉下榻的地方,直接把他從床上給拎了起來。看著一身酒氣的郭嘉,呂布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對他說道:“我說軍師,我們的兵馬早已整頓完畢,到底什麽時候出發呀?”


    “我們這路兵馬去並州,以呂布將軍在並州的威名,取並州就像是探囊取物一樣簡單。我們跟去西涼的那路人馬不一樣,去西涼需要以殺來建立威信。我們去並州,呂布將軍隻需要打出旗號,並州各郡定會望風而降。”


    呂布本來是怒氣衝衝而來,但聽到郭嘉在恭維他,他的怒氣也漸漸的消了下去,但並州現在還不在高博的治理下,所以呂布又對著郭嘉輕言細語的問道:“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啊?”


    “呂布將軍,不要急嘛。我們要把你去並州的消息讓他們消化一下,等我們到並州的時候,他們才不會抵抗。哦,對了,呂布將軍在並州可有好友?”


    “布的好友嘛,還真有一個,他就是上黨太守張楊。”


    “哦,我去的17路諸侯中,就有你這位好友吧?”


    “當初我和並州刺史丁原一起南下,他以為我們也是其中一路諸侯,所以才響應了曹操的號召。但當他得知我已經投靠了太師之後,在聯軍中就一直出工不出力。而太師在派出十路追兵追殺他們的時候,還特意派的是我的手下,想來太師應該也知道了我們的關係。”


    “嗯!”郭嘉沉吟了片刻,然後對著呂布說道:“呂布將軍如果急著要出發,可在明日之後直接去上黨,對張楊曉明厲害,讓他率眾投降,給並州諸郡太守們起一個帶頭作用,那麽我們這次並州之行,將會簡單很多很多。”


    “這樣啊!那我明天走了,你怎麽辦?”


    “呂布將軍可帶一營騎兵,先行出發去上黨。兩天後,我和高順一起率大軍向並州上黨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三國練精兵收美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情什麽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情什麽味並收藏重生三國練精兵收美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