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當時堯帝在位,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大臣,如今水患當頭,人民受盡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此大任?’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堯素來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
當時我現身前去見那治水的鯀。對他說:‘你們的部落隻要能夠以我為圖騰,香火供奉與我,我便施法,將大水給止住。如若不然,我便讓這大水終日不止,就連你也難免殺身之禍!’
那鯀自古為塗山部落,以熊為圖騰,不肯聽從與我,隻說了一句:‘休想!’。便將我打發了。
那鯀依據水來土掩的辦法,將那水壩高築,我便暗使手段,召來蟻族,將那千裏之堤,盡皆毀了。那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都沒有把洪水製服。後來他就偷了天上那種叫息灢的土,那土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對天帝說明了。天帝便饒恕了鯀。鯀的職務後來被革去,流放到羽山,最終就死在那裏。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後來天帝來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覺得事情重大,不敢擅自決斷,便將此事告訴了女媧娘娘。女媧娘娘知道後,因見我碎石有功,但功德不足以同四獸相比,雖不封賞,卻也免去了我的罪過。我知道後,心中還是不服。
堯帝去後,舜帝繼位。舜也來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了,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舜並不因他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了他。
大禹其實倒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不因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務。他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為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了苦難,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一個多麽重大的職責啊!他哪裏敢懈怠分毫。考慮到這一特殊的任務,舜又派伯益和後稷兩位賢臣和他一道,協助他治水。當時,大禹剛剛結婚才四天,他的妻子塗山氏是一位賢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灑淚和自己的恩愛妻子告別,就踏上了征程。
後來我又去見那大禹,將我之前對他父親說的話又對他說了一遍,那大禹同樣也拒絕了。
那大禹治水的辦法同他的父親差不多,後來皆被我給毀了。後來那女媧娘娘見這樣不是辦法,便派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並另賜給大禹一柄開山斧。
大禹帶領著伯益、後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禹感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完成治水的大業而空留遺憾,而在他的手上這任務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無數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掙紮,他一次次在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民麵前流淚,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都會向他獻上東西。
大禹左手拿著準繩,右手拿著規矩,走到哪裏就量到哪裏。他吸取了父親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依據‘洛書’,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這樣我的本事反倒用不上了。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個部落去發動群眾來施工,每當水利工程開始的時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幹。
他治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次是他的妻子生病,有一次他治水路過自己的家,聽到小孩的哭聲,那是他的妻子塗山氏剛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還有一次,就是自己的老娘死了,他都沒有進去看一看。
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華夏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然後他治理山,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
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比如治理黃河上遊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麵,大禹將黃河水從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過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了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用開山斧隻開了一個八十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了過去。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裏,就遊不過去了。許多魚拚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人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隻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後來終於使洪水就範。還在東海集天下精鐵,做了一件定海神針。最終功成名就。之後那大禹降服水怪無支祁,又將我製服,鎮於這福陵山下。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當時堯帝在位,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邊,對他們說:‘各位大臣,如今水患當頭,人民受盡苦難,必須要把這大水治住,你們看誰能來當此大任?’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堯素來覺得鯀這個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就暫且將治水的任務委任給鯀。
當時我現身前去見那治水的鯀。對他說:‘你們的部落隻要能夠以我為圖騰,香火供奉與我,我便施法,將大水給止住。如若不然,我便讓這大水終日不止,就連你也難免殺身之禍!’
那鯀自古為塗山部落,以熊為圖騰,不肯聽從與我,隻說了一句:‘休想!’。便將我打發了。
那鯀依據水來土掩的辦法,將那水壩高築,我便暗使手段,召來蟻族,將那千裏之堤,盡皆毀了。那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都沒有把洪水製服。後來他就偷了天上那種叫息灢的土,那土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鯀處死,鯀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對天帝說明了。天帝便饒恕了鯀。鯀的職務後來被革去,流放到羽山,最終就死在那裏。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後來天帝來查,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覺得事情重大,不敢擅自決斷,便將此事告訴了女媧娘娘。女媧娘娘知道後,因見我碎石有功,但功德不足以同四獸相比,雖不封賞,卻也免去了我的罪過。我知道後,心中還是不服。
堯帝去後,舜帝繼位。舜也來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看誰能治退這水,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鯀的兒子,但是比他的父親德行能力都強多了,這個人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認真真,生活也非常簡樸’。舜並不因他是鯀的兒子,而輕視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給了他。
大禹其實倒是一個賢良的人,他並不因舜處罰了他的父親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務。他暗暗下定決心:‘我的父親因為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了苦難,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一個多麽重大的職責啊!他哪裏敢懈怠分毫。考慮到這一特殊的任務,舜又派伯益和後稷兩位賢臣和他一道,協助他治水。當時,大禹剛剛結婚才四天,他的妻子塗山氏是一位賢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灑淚和自己的恩愛妻子告別,就踏上了征程。
後來我又去見那大禹,將我之前對他父親說的話又對他說了一遍,那大禹同樣也拒絕了。
那大禹治水的辦法同他的父親差不多,後來皆被我給毀了。後來那女媧娘娘見這樣不是辦法,便派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並另賜給大禹一柄開山斧。
大禹帶領著伯益、後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大禹感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完成治水的大業而空留遺憾,而在他的手上這任務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無數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掙紮,他一次次在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民麵前流淚,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識的和不相識的人都會向他獻上東西。
大禹左手拿著準繩,右手拿著規矩,走到哪裏就量到哪裏。他吸取了父親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依據‘洛書’,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這樣我的本事反倒用不上了。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個部落去發動群眾來施工,每當水利工程開始的時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幹。
他治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次是他的妻子生病,有一次他治水路過自己的家,聽到小孩的哭聲,那是他的妻子塗山氏剛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還有一次,就是自己的老娘死了,他都沒有進去看一看。
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華夏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然後他治理山,經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
他治水講究的是智慧,比如治理黃河上遊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麵,大禹將黃河水從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過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了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用開山斧隻開了一個八十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了過去。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裏,就遊不過去了。許多魚拚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人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隻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十三年的時間。後來終於使洪水就範。還在東海集天下精鐵,做了一件定海神針。最終功成名就。之後那大禹降服水怪無支祁,又將我製服,鎮於這福陵山下。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