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韓擒虎此時出班,啟奏隋帝說:“皇上!臣愚鈍!不知道皇上對征遼之事做何打算?”


    隋帝想了想說:“朕認為兩位愛卿所說的都有道理,因此取個折中的辦法,朕打算到那太原附近的汾陽宮度夏,那裏距雁門關最近,此去朕也不需多帶人馬,隻需帶上朕的禦林軍便可,那遼東的駐軍也不必迴撤雁門,且待日後看看再說”。韓擒虎聞言無話。


    隋帝見群臣無話,便問宇文成龍:“宇文成龍,那七寶的事情怎麽樣了!”


    宇文成龍出班迴說:“迴皇上!那輪寶已經成形,不日即能上天,那象寶、馬寶不日即成。這珠寶已經現世,皇上即將看到,這守三藏寶皇上已得,典兵寶如今已經在朝堂之上,這玉女寶也已經出現,正在揚州!”


    隋帝喜說:“噢!在揚州!說來聽聽”。


    宇文成龍說:“是!迴皇上!最近揚州城中盛傳出現了三位絕世美人,一位潘美人,小名多拉。一位曹美人,小名洛兒。一位李美人,小名燕兒。此三人雖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皆不出閣,自認世上除了當今聖上以外無人可以匹配!”


    隋帝問:“那這幾人相貌如何?”


    宇文成龍說:“迴皇上!臣未見過,是以無法定論,但是據微臣所知,那潘美人有次外出,去瓊花觀欣賞瓊花,將那整個揚州城的道路盡皆堵塞了三個時辰之久,從此以後,那瓊花觀觀看瓊花的遊人更多,其義皆不在觀看瓊花,而是等潘美人再看瓊花時,能一睹那美人的風采!”


    隋帝聞言喜道:“世間竟會有如此美貌之人?不瞞眾位!寡人那日觀看瓊花圖之時,也曾在圖中見到一絕色美人,隻可惜一閃而過,朕還未看個仔細,那人便走遠了,朕覺得甚是可惜!不久朕覺得一陣冷風襲來,便病倒了。實不知道朕所看到的美人與你口中所說的是不是同一位?哎!坊間可有其人的畫像?”


    宇文成龍迴說:“有!不過皆不能將其三分美貌給畫出來,是以相差甚遠,不如不看!”


    隋帝聞言說道:“朕看也是!那就趕緊傳朕旨意,速以皇妃之禮將三位美人請進宮來!”


    宇文成龍說:“迴皇上!恐有難處,那三位美人雖然已經到了出閣的年齡,卻自視甚高,常常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來搪塞眾人,每次問的又不一樣。曾有揚州太守之子向其求婚,那潘美人出了一題,乃是:‘白象過河頭頂一輪紅日,青龍掛壁身披萬點金星’,打一物。那太守之子不能答出,隻能作罷,是以若得三人,皇上須廢一番周折!”


    隋帝問道:“哎!那謎底是什麽?”


    宇文成龍說:“臣知道,不過臣不好說!”


    隋帝說:“但說無妨!”


    宇文成龍說:“是!迴陛下!謎底正是每個人出生時的樣子!”


    隋帝點頭,說聲:“哦!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就傳朕旨意,讓那三人不準出閣,此後聽從朕的旨意!”


    宇文成龍道聲:“是!微臣立刻差人去辦!”


    隋帝高居寶座,問朝下眾臣:“眾位愛卿可還有要事啟奏?”


    滿朝文武齊聲說道:“臣等無事啟奏!”


    隋帝說:“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說完便起身,離開大殿,眾位太監緊隨其後。一堂文武眾臣也陸續退出大殿。


    此番正是: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隻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


    話說高居九天之上的玉皇大帝,一日在淩霄寶殿之上,仙界文武聚在一處,共議下界之事。天庭之上: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霧蒙蒙遮鬥口。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兩邊擺數十員鎮天元帥,一員員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列十數個金甲神人,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金鑾殿裏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又有幾座長橋,橋上盤旋著彩羽淩空丹頂鳳。金鍾撞動,三曹神表進丹墀;天鼓鳴時,萬聖朝王參玉帝。


    玉帝問太上老君:“老君!上次你說準備在下界之中提拔幾個有緣人,得道成仙,不知道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此時,東海龍王出班說:“玉帝,臣之子和南海的侄兒跟著微臣在東海,他二人年輕有為,勤學上進,懇請玉帝將其中的兩個仙位傳於他們!”


    老君說:“東海龍王!這實在叫我不好意思!這次的仙位人選,令公子和南海的令侄兒並不在其中啊!”


    玉帝聞言說道:“東海龍王,朕不是早就說過,朕早就準備了幾個預備仙位,令公子得道成仙乃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你又何必急於一時呢?”東海龍王聞言退下。


    那太上老君又繼續說道:“迴玉帝,微臣目下已經尋到了幾個人選。這第一位是李玄,乃是下界江津李家壩人士,其人眉清目秀、文質彬彬、身材魁梧,是個體麵的偉丈夫。因考場腐敗,多次名落孫山,從此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離家出走,學道訪仙,專攻修煉之術。幾年過去,收效甚微。但若稍加點化,定能有所成就”。


    玉帝聞言點頭,又問:“那第二位呢?”


    太上老君說:“這第二位乃是鍾離權,祖上為東漢大將,此人少工文學,尤喜草聖,俊目美髯,身長八尺,一表人材,又通武藝,近日新科武舉奪魁,取得頭名,被封為禁軍頭領。此人目下雖然身為朝臣,但是因其頗有慧根,若得機緣,定然也能點化。這第三位乃是女媧娘娘的守花童女,本為瓊花,女媧賜名,改為荷花,如今已經下界,未知落於何家,以目前來看,還隻有這三位有些仙緣,至於其他,且等老臣日後慢慢尋找!”


    玉帝說:“好!”


    這時,卷簾大將入內通報:“啟奏玉帝,瘟部正神呂嶽攜麾下六將前來交旨!”


    玉帝通令:“傳上殿來!”


    卷簾大將通傳,少時進來七人,見到玉帝三唿萬歲後起身。呂嶽將瘟道士李平所載事宜呈上玉帝,玉帝過目後大家讚賞,問勸善士陳賡:“你在下界多日,可知有何人真心向道,善能點化?”


    陳賡說:“迴陛下,臣在下界多日,閱曆無數眾人,惟見幾人頗具慧根。其一為大慈恩寺的方丈慧瓚禪師,此人自幼修行,已得不死之妙。另兩位為其兩個徒弟,一名誌超,一名道綽,此二人深諳佛法,頗具修為,其四為道士魏征,此人自幼學道,已經能夠運用元神出竅,更且此人在民間懸壺濟世,救助黎民,頗有盛名,還有兩位,一位乃是儒生劉焯,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法天象地之能,卻無有道心,一位乃是趙錢孫,此人雖有道心,卻生性愚鈍,難舍執著”。


    玉帝問太上老君:“老君,你看這幾個人怎麽樣?”


    老君說:“迴玉帝,這六個人暫時皆與仙無緣!”


    玉帝問:“這是為何?選出五人來,豈不是正好湊足了八仙之數!”。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