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女媧娘娘又來到瓊花前,對瓊花公主說:“瓊花!你來上界多時,娘娘我十分的喜歡,可是眼下,你的家兄即將犯下滔天大罪,為天地所難容,你想不想去幫助他!”
瓊花說:“迴娘娘,是他自己作孽,我為什麽要幫他!”
娘娘說:“身為帝王,本來就是孤獨的,有些事你也可以站在他的處境考慮一下,原諒一些。而且即使是他一人有罪,但是你的侄兒和侄女們卻無罪,有些已經死了,有的還活在人世,難道你願意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於刀劍之下,亡於血泊之中?”
瓊花公主想了想說:“不願意!我身為一個弱女子,自身尚且難保,又怎麽能夠救護他人?”
娘娘說:“這些都不是難事,若你願意去,娘娘我賜你一些法力,足保自身,以後再遇名師指點,定然可以變化神通,自由自在,若是你不願意去,娘娘我也不為難你”。
瓊花說:“我不願意去!”
女媧娘娘說:“好吧!”說完便離開了。又入花庭之中,獨自深思。
少時瓊花跟來,向娘娘施禮後說:“娘娘!我想還是去吧!”
娘娘問:“你怎麽又想去了?”
瓊花說:“正如娘娘所說,家兄有罪,隻他一人,若非生於帝王之家,也許還會對我關心備至。如今長兄和幼弟都已經逝世,楊家的後人隻有家兄一人傳承,若不救護,就此滅族。我身為姑母,理應前去”。
娘娘說:“你既有此意,娘娘我當如你所願。你此番下界,不可以瓊花命名,以顯招搖,當以荷花命名為妙”。
瓊花問:“為什麽?”
娘娘說道:“你可還記得,剛才你對娘娘我說,不知我所問的是何事,人間在何許,連說了兩個何字,所以當以何為姓,以荷花為名,即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本意,也有清新脫俗的本質,你看如何?”
瓊花想了想說:“多謝娘娘賜名!”娘娘點了點頭,然後略施法術,將一道金光罩定瓊花上下周身,收入泥丸宮內。對瓊花說道:“你眼下已經是不侵之身,足以自保,下界之後,機緣成熟,定然有人前去尋你,你去吧!”
瓊花向女媧娘娘告謝,然後轉身,戀戀不舍的去了。
瓊花走後,女媧娘娘又喚出土地,對其說道:“再過幾日,便是我的生辰,等到了那日,你等可將花園之中的瓊花降下人間揚州的羊角觀內,不得有誤!”
土地道聲:“遵命!”便下去了。
此時騰蛇對娘娘說:“娘娘,要不要將白澤救上來!”
娘娘歎說:“他如今法力已失,難以飛升,若要上界,還要在人間重新修行。而且他下去的也不是時候,真是讓我為難啊!”
白矖說:“這有何難處?”
娘娘說:“春秋時麒麟私自下界,致孔聖獲麟絕筆,如今白澤私自下界,即未攜天書,又已為萬民所知,若是將其強行救出,豈不是向下民告知,天下即將大亂了不成,且等等看吧!”
卻說那日太上老君迴到天庭,向玉帝奏明一切,對玉帝說:“娘娘的意思是降下瓊花,以做示警,仙班就位,塵土各分”。
玉帝說:“噢!娘娘為何要降下瓊花?”
太上老君說:“迴玉帝,這瓊花隻有離恨天才有,其又名八仙花,聚八仙。如今人主失政,萬民遭殃,娘娘以離恨天的珍寶降世,以顯真實。娘娘將瓊花在三月十五日那天降在揚州的羊角觀內,用意明顯,就是要提醒那人主,若是那人主驟然覺察,幡然悔悟,還將國泰民安,若是一意孤行,不知悔改,等他到了揚州觀看瓊花之時,也就是喪命之時”。
玉帝說:“噢!原來如此,娘娘的意思可是在天界眾神之中,重新冊封?”
太上老君說:“迴玉帝,娘娘的意思並非如此,而是要看那人主何為,若是其不知悔改,便要下界出現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將那人主的社稷給毀了,然後另立人主,並派申公豹下界廣收三十六能人,七十二異士,事後鎮於龍虎山下。還派紫陽真人帶領弟子尋找明主,並前去輔佐,日後經曆一番波折,重新立朝”。
玉帝問:“那娘娘有沒有指定下界的明主是誰?”
太上老君說:“沒有,是以這件事交由門下的弟子去尋找。娘娘降下瓊花,言外之意就是在下界的眾生之中提拔幾位仙人得到成仙”。
玉帝說:“哎!下界之中,莫說是成仙了,你看看,有幾個誠心向道的”。
太上老君說:“啟稟玉帝,凡間眾生未能改邪歸正,去惡從善,皆在以為廣積陰德,得道成仙之說實為謬談,是以在下界芸芸眾生之中,挑選幾位有緣之人,再派遣仙家稍加點化,令其在凡間修心養性,戒語持齋,廣結善緣,扶持正教,待其功德圓滿,白日飛升之時,冊封其仙班之位,下民得知,定知真而不假,實而不虛”。
玉帝說:“老君言之有理,即合女媧娘娘的意思,又合乎朕的意思,不知老君想在下界尋找什麽樣的人選?”
太上老君說:“自周時薑子牙封神以來,天界後封眾仙除了世間人天所敬仰的幾位之外,皆是居於名山大川,荒郊僻野之中休糧守穀,打坐參禪,潛心養靈,戒語持齋,隻因不食人間煙火,故而縱得大羅金身,也不為世人所知,甚至疑為我仙家杜撰,所以此次人選,必須是居於市井街坊,住於州縣府衙,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官僚士紳,若有機緣,皆可點化度脫,此次海選,不拘於常法不變,不拘於一格不動,隻為世人道明,大道至簡,人人皆能得道成仙,縱然不能度脫,也當知抬頭三尺有神靈,從此不敢再藐視上蒼,自甘墮落於塵世間”。
玉帝聽聞,說:“好,就依老君隻見,你下去好好準備吧”。
此時東海龍王站出來說:“啟奏玉帝,臣之子跟著微臣在東海,一直勤學上進,年輕有為,希望玉帝能夠將其中的一個仙位賜給他”。
玉帝說:“唉!既然龍太子真的有如龍王所言,那麽待老龍王歸天之時,龍位又將傳於何人,即是龍王另立人選,那麽依照現在的情形,令郎得道成仙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龍王不必心急,朕以後還將準備幾個預備仙位”。
東海龍王聞言說:“是!”然後退下了。
這正是:漫江灑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女媧娘娘又來到瓊花前,對瓊花公主說:“瓊花!你來上界多時,娘娘我十分的喜歡,可是眼下,你的家兄即將犯下滔天大罪,為天地所難容,你想不想去幫助他!”
瓊花說:“迴娘娘,是他自己作孽,我為什麽要幫他!”
娘娘說:“身為帝王,本來就是孤獨的,有些事你也可以站在他的處境考慮一下,原諒一些。而且即使是他一人有罪,但是你的侄兒和侄女們卻無罪,有些已經死了,有的還活在人世,難道你願意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死於刀劍之下,亡於血泊之中?”
瓊花公主想了想說:“不願意!我身為一個弱女子,自身尚且難保,又怎麽能夠救護他人?”
娘娘說:“這些都不是難事,若你願意去,娘娘我賜你一些法力,足保自身,以後再遇名師指點,定然可以變化神通,自由自在,若是你不願意去,娘娘我也不為難你”。
瓊花說:“我不願意去!”
女媧娘娘說:“好吧!”說完便離開了。又入花庭之中,獨自深思。
少時瓊花跟來,向娘娘施禮後說:“娘娘!我想還是去吧!”
娘娘問:“你怎麽又想去了?”
瓊花說:“正如娘娘所說,家兄有罪,隻他一人,若非生於帝王之家,也許還會對我關心備至。如今長兄和幼弟都已經逝世,楊家的後人隻有家兄一人傳承,若不救護,就此滅族。我身為姑母,理應前去”。
娘娘說:“你既有此意,娘娘我當如你所願。你此番下界,不可以瓊花命名,以顯招搖,當以荷花命名為妙”。
瓊花問:“為什麽?”
娘娘說道:“你可還記得,剛才你對娘娘我說,不知我所問的是何事,人間在何許,連說了兩個何字,所以當以何為姓,以荷花為名,即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本意,也有清新脫俗的本質,你看如何?”
瓊花想了想說:“多謝娘娘賜名!”娘娘點了點頭,然後略施法術,將一道金光罩定瓊花上下周身,收入泥丸宮內。對瓊花說道:“你眼下已經是不侵之身,足以自保,下界之後,機緣成熟,定然有人前去尋你,你去吧!”
瓊花向女媧娘娘告謝,然後轉身,戀戀不舍的去了。
瓊花走後,女媧娘娘又喚出土地,對其說道:“再過幾日,便是我的生辰,等到了那日,你等可將花園之中的瓊花降下人間揚州的羊角觀內,不得有誤!”
土地道聲:“遵命!”便下去了。
此時騰蛇對娘娘說:“娘娘,要不要將白澤救上來!”
娘娘歎說:“他如今法力已失,難以飛升,若要上界,還要在人間重新修行。而且他下去的也不是時候,真是讓我為難啊!”
白矖說:“這有何難處?”
娘娘說:“春秋時麒麟私自下界,致孔聖獲麟絕筆,如今白澤私自下界,即未攜天書,又已為萬民所知,若是將其強行救出,豈不是向下民告知,天下即將大亂了不成,且等等看吧!”
卻說那日太上老君迴到天庭,向玉帝奏明一切,對玉帝說:“娘娘的意思是降下瓊花,以做示警,仙班就位,塵土各分”。
玉帝說:“噢!娘娘為何要降下瓊花?”
太上老君說:“迴玉帝,這瓊花隻有離恨天才有,其又名八仙花,聚八仙。如今人主失政,萬民遭殃,娘娘以離恨天的珍寶降世,以顯真實。娘娘將瓊花在三月十五日那天降在揚州的羊角觀內,用意明顯,就是要提醒那人主,若是那人主驟然覺察,幡然悔悟,還將國泰民安,若是一意孤行,不知悔改,等他到了揚州觀看瓊花之時,也就是喪命之時”。
玉帝說:“噢!原來如此,娘娘的意思可是在天界眾神之中,重新冊封?”
太上老君說:“迴玉帝,娘娘的意思並非如此,而是要看那人主何為,若是其不知悔改,便要下界出現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將那人主的社稷給毀了,然後另立人主,並派申公豹下界廣收三十六能人,七十二異士,事後鎮於龍虎山下。還派紫陽真人帶領弟子尋找明主,並前去輔佐,日後經曆一番波折,重新立朝”。
玉帝問:“那娘娘有沒有指定下界的明主是誰?”
太上老君說:“沒有,是以這件事交由門下的弟子去尋找。娘娘降下瓊花,言外之意就是在下界的眾生之中提拔幾位仙人得到成仙”。
玉帝說:“哎!下界之中,莫說是成仙了,你看看,有幾個誠心向道的”。
太上老君說:“啟稟玉帝,凡間眾生未能改邪歸正,去惡從善,皆在以為廣積陰德,得道成仙之說實為謬談,是以在下界芸芸眾生之中,挑選幾位有緣之人,再派遣仙家稍加點化,令其在凡間修心養性,戒語持齋,廣結善緣,扶持正教,待其功德圓滿,白日飛升之時,冊封其仙班之位,下民得知,定知真而不假,實而不虛”。
玉帝說:“老君言之有理,即合女媧娘娘的意思,又合乎朕的意思,不知老君想在下界尋找什麽樣的人選?”
太上老君說:“自周時薑子牙封神以來,天界後封眾仙除了世間人天所敬仰的幾位之外,皆是居於名山大川,荒郊僻野之中休糧守穀,打坐參禪,潛心養靈,戒語持齋,隻因不食人間煙火,故而縱得大羅金身,也不為世人所知,甚至疑為我仙家杜撰,所以此次人選,必須是居於市井街坊,住於州縣府衙,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官僚士紳,若有機緣,皆可點化度脫,此次海選,不拘於常法不變,不拘於一格不動,隻為世人道明,大道至簡,人人皆能得道成仙,縱然不能度脫,也當知抬頭三尺有神靈,從此不敢再藐視上蒼,自甘墮落於塵世間”。
玉帝聽聞,說:“好,就依老君隻見,你下去好好準備吧”。
此時東海龍王站出來說:“啟奏玉帝,臣之子跟著微臣在東海,一直勤學上進,年輕有為,希望玉帝能夠將其中的一個仙位賜給他”。
玉帝說:“唉!既然龍太子真的有如龍王所言,那麽待老龍王歸天之時,龍位又將傳於何人,即是龍王另立人選,那麽依照現在的情形,令郎得道成仙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龍王不必心急,朕以後還將準備幾個預備仙位”。
東海龍王聞言說:“是!”然後退下了。
這正是:漫江灑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