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越公迴到寢室,並未入睡,卻又起身,來到一間密室,密室之中供著一個牌位,上書‘賢侄楊敢之靈位’。楊素拈香在手,點燃之後插在香爐之中,然後對其三拜。
卻說這楊敢是誰?不是別人,正是先時的太子楊勇。文帝廢太子勇,立次子廣為太子,楊素參與其事。四年,文帝病重時,察覺楊廣行為不端,欲重立楊勇。時楊素侍疾宮內,聞訊即更換宿衛,控製宮中出入。七月,文帝死,隋煬帝楊廣即位。文帝之死,乃是楊廣勾結楊素等所下毒手。楊廣即位,立即假擬文帝詔書,賜死楊勇。煬帝後來追封楊勇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繼承其位,全部流放濟南,後來多數都被楊廣殺死。
楊素晚年見隋帝楊廣並非明主,後悔當年參與廢立太子之事,身懷內疚,卻又無法明目張膽的祭祀楊勇,遂立一牌位,乃道是其侄以掩人耳目。閑來無事,又思念先前好友薛道衡,常吟詩句以緬懷。
楊素心緒不寧,又來到花園飲酒吟詩,過了一時,有下人來報說:“啟稟大人,剛才那人又來,說是朝中大臣韓擒虎的外甥,有事要求見大人”。楊素歎口氣問:“賓客已經散了嗎?”下人說:“迴大人,已經散了!”楊素說:“好吧!”便起身外出相見。
來到大堂,隻見李靖在大堂上肅然而立。李靖見到楊素,打拱說道:“小人李靖,見過越公,祝願越公福壽安康,老當益壯!”楊素見李靖彬彬有禮,相貌不凡,心下便知其有幾分人才,問道:“閣下日間三次拜訪,不知可以要事?”李靖說道:“當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公為帝王手下重臣,必須胸懷寬廣,好收羅天下豪傑。不宜踞見賓客。如今時局混亂,天下掌握大權、有重望的人,沒有誰比得上越公,是以小人此來乃是向越公進獻治國良策!”
越公擺手說:“我如今年事已高,不欲再過問朝中之事,閣下既有定國安邦之策,何不考取功名,或是讓朝中韓將軍給予引薦呢?”李靖說道:“廉頗八十尚能一飯三遺矢,薑子牙八十始遇文王,越公今負天下所托,為何認為自己已經年老呢?”
楊素笑說:“你此番抬舉,雖是實意,惟奈歲月不饒人,也隻有我自己心裏清楚。我見你是個人才,本欲引薦提拔,但是世事難料,即便老夫我有此心,也未必能幫的上閣下,閣下的良策也未必能得以施行。不如閣下另尋別人,興許將來能有一番報負”。李靖聞言,拱手說道:“既然這樣,那小人告退,在此恭祝越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說完轉身而行。
卻說當李靖在和楊素交談時,紅拂女站在他的不遠處,獨自看著李靖。李靖走後,楊素召喚紅拂女入內,對其說道:“我大限已到,不日即將歸天。昨日夢見金甲神人對我說:‘你主持祈福法會,使得世間諸多冤魂得以超脫,功德無量,所有罪孽已減多半,再者你亦有功於天下,且昔日太子楊勇已經對你諒解,至於如何定罪,須由地府裁決。我來告知,你大限之期乃是五日後,你好好準備吧!’哎!向來多蒙你悉心照料,使我躲過數劫,老夫我深表謝意。既然我大限隻在五日之後,那麽也便不在乎這一兩天,你走吧!”
紅拂女說:“既然如此,那民女告辭,祈請越公珍重”。越公點頭,一擺手。紅拂女轉身而退,越公忽又說道:“且慢!你名為我的歌伎,若是走了,我須派人假意尋你,你切莫為人尋到!”紅拂女說:“多謝奉告!”說完退出,來到府門問門吏:“剛才那個告別而去的先生是誰?住在哪兒?”那個官吏都一一告訴了他,紅拂女轉身走了。
李靖迴到客店時,已是當晚五更時分,正窗台望月時,忽聽到有叩門的聲音,而且聲音極低,李靖連忙開門,隻見門外站著一個紫衣戴帽人,手中杖上有一個錦囊。李靖不禁問道:“你是何人?”那人說:“我是楊家一個紅拂歌伎。”
李靖就把她請入房內。那人脫去衣帽,卻是一個十八歲的妙齡女子。看得李靖呆了!紅拂女問:“閣下可知為什麽今日求見三次方見的越公,越公見了閣下卻又為何不聽信閣下的建議呢?”李靖說道:“人言越公位尊而驕,態度傲慢無禮,每次公卿前來進言,都兩腳岔開坐在床榻上接見,又令美女簇擁而出,侍婢排列兩旁,排場享用超越本分仿效皇帝。不再知道自己擔負的責任,不再有拯救艱危局勢的用心”。
紅拂女說道:“閣下雖然聰明,卻難明白越公的苦心,越公知道自己功高震主,若不如此,難消皇上心中猜忌,故而奢侈驕貴,安於富貴。試問若是聖上是個明主,越公又怎會如此”。李靖說道:“原來如此!不知你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紅拂女轉過身,扭捏說道:“我侍奉越公幾年時間了,看到天下的人才很多,但都不如先生。我是前來投靠先生的”。李靖聞言大驚說道:“越公在京城權大勢大,你這一走,就不怕他四處尋你?”
紅拂女說道:“讓我走是越公的意思,越公知道自己命不長久,便對我以實相告,我在越公府上,名為歌伎,實則暗中保護,那朝中宇文化及雖然與越公情誼相投,實則暗地三番五次的加害,隻是皆被我識破圖謀,未能得逞。越公自知大限,是以遣散家奴,各令東西”。李靖問:“小姐貴姓?”紅拂女說:“小女子姓張!”李靖又問:“小姐家中長幼?”紅拂女說:“我在家中最大”。
李靖看她肌膚儀表,說話語態,真是天人下凡一般,不禁半憂半喜。喜得是如此美貌的女子情願以身相許,憂的是自幼父母雙亡,乃是舅父一手養大,若要告知實情,恐怕未能應允。當下未能決斷,便讓紅拂女在床上睡下,一人在窗前靜思。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越公迴到寢室,並未入睡,卻又起身,來到一間密室,密室之中供著一個牌位,上書‘賢侄楊敢之靈位’。楊素拈香在手,點燃之後插在香爐之中,然後對其三拜。
卻說這楊敢是誰?不是別人,正是先時的太子楊勇。文帝廢太子勇,立次子廣為太子,楊素參與其事。四年,文帝病重時,察覺楊廣行為不端,欲重立楊勇。時楊素侍疾宮內,聞訊即更換宿衛,控製宮中出入。七月,文帝死,隋煬帝楊廣即位。文帝之死,乃是楊廣勾結楊素等所下毒手。楊廣即位,立即假擬文帝詔書,賜死楊勇。煬帝後來追封楊勇為房陵王,但是子嗣不得繼承其位,全部流放濟南,後來多數都被楊廣殺死。
楊素晚年見隋帝楊廣並非明主,後悔當年參與廢立太子之事,身懷內疚,卻又無法明目張膽的祭祀楊勇,遂立一牌位,乃道是其侄以掩人耳目。閑來無事,又思念先前好友薛道衡,常吟詩句以緬懷。
楊素心緒不寧,又來到花園飲酒吟詩,過了一時,有下人來報說:“啟稟大人,剛才那人又來,說是朝中大臣韓擒虎的外甥,有事要求見大人”。楊素歎口氣問:“賓客已經散了嗎?”下人說:“迴大人,已經散了!”楊素說:“好吧!”便起身外出相見。
來到大堂,隻見李靖在大堂上肅然而立。李靖見到楊素,打拱說道:“小人李靖,見過越公,祝願越公福壽安康,老當益壯!”楊素見李靖彬彬有禮,相貌不凡,心下便知其有幾分人才,問道:“閣下日間三次拜訪,不知可以要事?”李靖說道:“當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公為帝王手下重臣,必須胸懷寬廣,好收羅天下豪傑。不宜踞見賓客。如今時局混亂,天下掌握大權、有重望的人,沒有誰比得上越公,是以小人此來乃是向越公進獻治國良策!”
越公擺手說:“我如今年事已高,不欲再過問朝中之事,閣下既有定國安邦之策,何不考取功名,或是讓朝中韓將軍給予引薦呢?”李靖說道:“廉頗八十尚能一飯三遺矢,薑子牙八十始遇文王,越公今負天下所托,為何認為自己已經年老呢?”
楊素笑說:“你此番抬舉,雖是實意,惟奈歲月不饒人,也隻有我自己心裏清楚。我見你是個人才,本欲引薦提拔,但是世事難料,即便老夫我有此心,也未必能幫的上閣下,閣下的良策也未必能得以施行。不如閣下另尋別人,興許將來能有一番報負”。李靖聞言,拱手說道:“既然這樣,那小人告退,在此恭祝越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說完轉身而行。
卻說當李靖在和楊素交談時,紅拂女站在他的不遠處,獨自看著李靖。李靖走後,楊素召喚紅拂女入內,對其說道:“我大限已到,不日即將歸天。昨日夢見金甲神人對我說:‘你主持祈福法會,使得世間諸多冤魂得以超脫,功德無量,所有罪孽已減多半,再者你亦有功於天下,且昔日太子楊勇已經對你諒解,至於如何定罪,須由地府裁決。我來告知,你大限之期乃是五日後,你好好準備吧!’哎!向來多蒙你悉心照料,使我躲過數劫,老夫我深表謝意。既然我大限隻在五日之後,那麽也便不在乎這一兩天,你走吧!”
紅拂女說:“既然如此,那民女告辭,祈請越公珍重”。越公點頭,一擺手。紅拂女轉身而退,越公忽又說道:“且慢!你名為我的歌伎,若是走了,我須派人假意尋你,你切莫為人尋到!”紅拂女說:“多謝奉告!”說完退出,來到府門問門吏:“剛才那個告別而去的先生是誰?住在哪兒?”那個官吏都一一告訴了他,紅拂女轉身走了。
李靖迴到客店時,已是當晚五更時分,正窗台望月時,忽聽到有叩門的聲音,而且聲音極低,李靖連忙開門,隻見門外站著一個紫衣戴帽人,手中杖上有一個錦囊。李靖不禁問道:“你是何人?”那人說:“我是楊家一個紅拂歌伎。”
李靖就把她請入房內。那人脫去衣帽,卻是一個十八歲的妙齡女子。看得李靖呆了!紅拂女問:“閣下可知為什麽今日求見三次方見的越公,越公見了閣下卻又為何不聽信閣下的建議呢?”李靖說道:“人言越公位尊而驕,態度傲慢無禮,每次公卿前來進言,都兩腳岔開坐在床榻上接見,又令美女簇擁而出,侍婢排列兩旁,排場享用超越本分仿效皇帝。不再知道自己擔負的責任,不再有拯救艱危局勢的用心”。
紅拂女說道:“閣下雖然聰明,卻難明白越公的苦心,越公知道自己功高震主,若不如此,難消皇上心中猜忌,故而奢侈驕貴,安於富貴。試問若是聖上是個明主,越公又怎會如此”。李靖說道:“原來如此!不知你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紅拂女轉過身,扭捏說道:“我侍奉越公幾年時間了,看到天下的人才很多,但都不如先生。我是前來投靠先生的”。李靖聞言大驚說道:“越公在京城權大勢大,你這一走,就不怕他四處尋你?”
紅拂女說道:“讓我走是越公的意思,越公知道自己命不長久,便對我以實相告,我在越公府上,名為歌伎,實則暗中保護,那朝中宇文化及雖然與越公情誼相投,實則暗地三番五次的加害,隻是皆被我識破圖謀,未能得逞。越公自知大限,是以遣散家奴,各令東西”。李靖問:“小姐貴姓?”紅拂女說:“小女子姓張!”李靖又問:“小姐家中長幼?”紅拂女說:“我在家中最大”。
李靖看她肌膚儀表,說話語態,真是天人下凡一般,不禁半憂半喜。喜得是如此美貌的女子情願以身相許,憂的是自幼父母雙亡,乃是舅父一手養大,若要告知實情,恐怕未能應允。當下未能決斷,便讓紅拂女在床上睡下,一人在窗前靜思。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