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話說又過兩日,墨須龍正在同青麵獅和黒斑虎閑坐聊天,鐵頭狼進來報告說:“唉!大哥,前幾日我跟你提起的那兩位名叫百靈和孔雀的妹子已經來了,現在就在那洞外候著,要不要讓她們兩個進來?”墨須龍說:“叫她們兩個進來吧”。鐵頭狼招唿說:“你們兩個進來吧”。緊接著又進來了兩個妙齡女子,個個是花容玉貌,風姿不凡。見過墨須龍便上前行禮說:“小女子姐妹倆見過大人”。墨須龍說:“免禮,你們兩位可有名字?”姐妹二人說:“迴大人,我們姐妹三人平日隻以姐妹相互稱唿,用不得名字,大人若是高興,便給取一個唄”。墨須龍笑說:“好,那你們就一個叫百靈仙,一個叫孔雀仙吧”。二人聽聞說:“小女子多謝大人賜名”。墨須龍問:“你們兩位有何技藝,且說一下”。百靈仙說:“迴大人,小女子能彈得諸般樂器,還能唱八百大曲,一千小曲”。孔雀仙說:“迴大人,小女子能跳得三百文舞,兩百武舞”。墨須龍說:“噢!既然這樣,那你們姐妹二人便彈唱一曲,為我們歌舞助興一番”。
二人起身而退,稍作準備。鐵頭狼說:“難得今日大哥高興,要不也讓那啄木仙到後廚做幾個菜來嚐嚐手藝如何?”墨須龍說‘好’。緊接著百靈仙撫琴落座,輕撫琴弦彈奏起來,孔雀仙緊隨節拍,也跟著翩翩起舞,隻見得纖指香凝弦上飛,隻聽得聲聲柔情寄琴語。琴聲婉轉流連,飄忽不定,舞步翩如笤翠,婉若遊龍。彈奏間,墨須龍問:“此曲何名?”鐵頭狼說:“聽起來像是‘漢宮秋月’,不知大人認為彈得如何?”墨須龍說:“噢!不錯不錯,不過讓我來聽琴那就跟對牛彈琴沒什麽不同”。話未說完,隻見窩囊廢已經端上兩盤菜來,墨須龍問:“此菜取其何名?”鐵頭狼說:“這一個叫天下歸心,這一個叫駝蹄羹,這個天下歸心乃是三國時曹操所創,這道菜用大竹節蝦來象征英雄豪傑,將蝦掛糊,粘勻麵糠炸熟擺盤,擺盤時圍成心形,便喚作天下歸心。這駝蹄羹乃是其子陳留王曹植所創,原名七寶羹,隻因駱駝常年沙漠行走,故而駝蹄肉質肥厚,非常筋道。這駝蹄羹湯汁鮮美,味道非常,那可是聞名魏晉的名菜啊。說了這麽多了,大哥,快嚐嚐”。墨須龍略一品嚐,果然是好滋味,大唿過癮。
一曲一過,又彈新曲,墨須龍問鐵頭狼:“此曲何名?”鐵頭狼說:“這首曲子名叫‘鳳求凰’,乃是一首名曲,相傳西漢時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應好友王吉之邀,前往當地富翁卓王孫家作客,作為上席。席間,王吉介紹說司馬相如精通琴藝,眾人說請操一曲,一飽耳福,那司馬相如就當眾彈奏了此首琴曲,此時卓王孫之女卓文君聞之,心悅而喜,便派使者通殷勤,夜奔相如,馳歸成都,正是一曲便抱得美人歸,傳為佳話”。墨須龍說:“噢!原來如此,隻不過你所說的那種韻味我是一點也未聽出來,隻覺得琴聲不要刺耳便行”。此事窩囊廢又端上了兩個菜,墨須龍問:“這兩個菜又有何來曆?”鐵頭狼說:“噢!這個菜名叫‘貂蟬豆腐’,此菜中用泥鰍比作奸猾的董卓,泥鰍在那熱湯中急的無處藏身,便鑽入那冷豆腐中,其結果是依然擺脫不了烹煮的命運,就好似那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此菜那豆腐潔白,味道鮮美帶辣,湯汁膩香,據說那董卓吃後頭腦發漲,大汗淋漓,不覺自醉,被那呂布乘隙給殺了。這道菜名叫‘子龍卸甲’,傳說三國時曹操大舉進兵樊城,劉備兵敗,棄樊城而逃,後又被圍困於當陽,此時蜀國五虎將之一的趙子龍在那當陽城血染戰袍,自此那單騎救主的事便被人傳為佳話,據說那劉備接過獨子阿鬥時,見那阿鬥依然酣睡,而那趙將軍已是人困馬乏,身如血洗時,一時氣急,說聲道:‘隻因你差點損我一員大將’,便要將那阿鬥給摔死。當然後來給救下了”。墨須龍說:“噢!原來如此,隻不過若是將此魚比作那趙子龍趙將軍的話,自古道英雄惺惺相惜,那我是吃與不吃?哈哈哈哈......”鐵頭狼說:“是啊,來,那大哥來吃董卓”。眾人舉著來嚐,果然是好,紛紛說道:“啄木仙真是好手藝”。
墨須龍問:“此曲又是何名,這曲我聽的有些味道”。鐵頭狼說:“迴大哥,此曲名叫‘高山流水’,有個典故,叫做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說的是俞伯牙自小喜歡彈奏樂器,他的老師成連帶其來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自然神奇,悟出真滴,從此彈起琴來優美動聽,就猶如那高山流水一般。但是雖有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知音。一念,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漢陽江口,遇到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之下。到了晚上,風浪平息,雲開月出,景色迷人,俞伯牙望著空中一輪明月,琴興大發,便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誌的彈奏起來。彈了數曲,正陶醉其間時,猛見岸上一人在旁一動不動的聽著,吃了一驚,那人說:‘先生不要起疑,我為樵夫,迴家晚了,聽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此地難行’。俞伯牙即請樵夫上船,為其彈奏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雄偉而莊重,好像那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彈奏起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說:‘寬廣浩蕩,好似看見滾滾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大喜,直說遇見了知音,言談間得知這樵夫名為鍾子期,並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再會。不期後來鍾子期早亡,俞伯牙得知後,想起鍾子期臨終時說‘我死後,便再也不能聞聽如此美妙的琴聲了’的時候,不禁傷心落淚,便在鍾子期墳前撫了平生最後一首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複鼓琴,這便是那此曲的來曆”。
墨須龍說:“這首曲子好聽些,我從中聽出些味道”,鐵頭狼說:“大哥,這彈琴有講究,叫做六忌,七不彈,八絕。這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這七不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不彈。這八絕:清奇幽雅,悲壯悠長,此琴撫到盡善盡美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乃是雅樂的好處啊”。墨須龍說:“言之有理,從這琴聲之中我還真就聽出了那高山流水的味道,就好像那懸於九天之上的銀河之水傾瀉而下,隨著大河奔騰入海一般”。鐵頭狼連忙點頭。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話說又過兩日,墨須龍正在同青麵獅和黒斑虎閑坐聊天,鐵頭狼進來報告說:“唉!大哥,前幾日我跟你提起的那兩位名叫百靈和孔雀的妹子已經來了,現在就在那洞外候著,要不要讓她們兩個進來?”墨須龍說:“叫她們兩個進來吧”。鐵頭狼招唿說:“你們兩個進來吧”。緊接著又進來了兩個妙齡女子,個個是花容玉貌,風姿不凡。見過墨須龍便上前行禮說:“小女子姐妹倆見過大人”。墨須龍說:“免禮,你們兩位可有名字?”姐妹二人說:“迴大人,我們姐妹三人平日隻以姐妹相互稱唿,用不得名字,大人若是高興,便給取一個唄”。墨須龍笑說:“好,那你們就一個叫百靈仙,一個叫孔雀仙吧”。二人聽聞說:“小女子多謝大人賜名”。墨須龍問:“你們兩位有何技藝,且說一下”。百靈仙說:“迴大人,小女子能彈得諸般樂器,還能唱八百大曲,一千小曲”。孔雀仙說:“迴大人,小女子能跳得三百文舞,兩百武舞”。墨須龍說:“噢!既然這樣,那你們姐妹二人便彈唱一曲,為我們歌舞助興一番”。
二人起身而退,稍作準備。鐵頭狼說:“難得今日大哥高興,要不也讓那啄木仙到後廚做幾個菜來嚐嚐手藝如何?”墨須龍說‘好’。緊接著百靈仙撫琴落座,輕撫琴弦彈奏起來,孔雀仙緊隨節拍,也跟著翩翩起舞,隻見得纖指香凝弦上飛,隻聽得聲聲柔情寄琴語。琴聲婉轉流連,飄忽不定,舞步翩如笤翠,婉若遊龍。彈奏間,墨須龍問:“此曲何名?”鐵頭狼說:“聽起來像是‘漢宮秋月’,不知大人認為彈得如何?”墨須龍說:“噢!不錯不錯,不過讓我來聽琴那就跟對牛彈琴沒什麽不同”。話未說完,隻見窩囊廢已經端上兩盤菜來,墨須龍問:“此菜取其何名?”鐵頭狼說:“這一個叫天下歸心,這一個叫駝蹄羹,這個天下歸心乃是三國時曹操所創,這道菜用大竹節蝦來象征英雄豪傑,將蝦掛糊,粘勻麵糠炸熟擺盤,擺盤時圍成心形,便喚作天下歸心。這駝蹄羹乃是其子陳留王曹植所創,原名七寶羹,隻因駱駝常年沙漠行走,故而駝蹄肉質肥厚,非常筋道。這駝蹄羹湯汁鮮美,味道非常,那可是聞名魏晉的名菜啊。說了這麽多了,大哥,快嚐嚐”。墨須龍略一品嚐,果然是好滋味,大唿過癮。
一曲一過,又彈新曲,墨須龍問鐵頭狼:“此曲何名?”鐵頭狼說:“這首曲子名叫‘鳳求凰’,乃是一首名曲,相傳西漢時大辭賦家司馬相如應好友王吉之邀,前往當地富翁卓王孫家作客,作為上席。席間,王吉介紹說司馬相如精通琴藝,眾人說請操一曲,一飽耳福,那司馬相如就當眾彈奏了此首琴曲,此時卓王孫之女卓文君聞之,心悅而喜,便派使者通殷勤,夜奔相如,馳歸成都,正是一曲便抱得美人歸,傳為佳話”。墨須龍說:“噢!原來如此,隻不過你所說的那種韻味我是一點也未聽出來,隻覺得琴聲不要刺耳便行”。此事窩囊廢又端上了兩個菜,墨須龍問:“這兩個菜又有何來曆?”鐵頭狼說:“噢!這個菜名叫‘貂蟬豆腐’,此菜中用泥鰍比作奸猾的董卓,泥鰍在那熱湯中急的無處藏身,便鑽入那冷豆腐中,其結果是依然擺脫不了烹煮的命運,就好似那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此菜那豆腐潔白,味道鮮美帶辣,湯汁膩香,據說那董卓吃後頭腦發漲,大汗淋漓,不覺自醉,被那呂布乘隙給殺了。這道菜名叫‘子龍卸甲’,傳說三國時曹操大舉進兵樊城,劉備兵敗,棄樊城而逃,後又被圍困於當陽,此時蜀國五虎將之一的趙子龍在那當陽城血染戰袍,自此那單騎救主的事便被人傳為佳話,據說那劉備接過獨子阿鬥時,見那阿鬥依然酣睡,而那趙將軍已是人困馬乏,身如血洗時,一時氣急,說聲道:‘隻因你差點損我一員大將’,便要將那阿鬥給摔死。當然後來給救下了”。墨須龍說:“噢!原來如此,隻不過若是將此魚比作那趙子龍趙將軍的話,自古道英雄惺惺相惜,那我是吃與不吃?哈哈哈哈......”鐵頭狼說:“是啊,來,那大哥來吃董卓”。眾人舉著來嚐,果然是好,紛紛說道:“啄木仙真是好手藝”。
墨須龍問:“此曲又是何名,這曲我聽的有些味道”。鐵頭狼說:“迴大哥,此曲名叫‘高山流水’,有個典故,叫做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說的是俞伯牙自小喜歡彈奏樂器,他的老師成連帶其來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自然神奇,悟出真滴,從此彈起琴來優美動聽,就猶如那高山流水一般。但是雖有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知音。一念,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漢陽江口,遇到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之下。到了晚上,風浪平息,雲開月出,景色迷人,俞伯牙望著空中一輪明月,琴興大發,便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誌的彈奏起來。彈了數曲,正陶醉其間時,猛見岸上一人在旁一動不動的聽著,吃了一驚,那人說:‘先生不要起疑,我為樵夫,迴家晚了,聽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此地難行’。俞伯牙即請樵夫上船,為其彈奏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雄偉而莊重,好像那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彈奏起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說:‘寬廣浩蕩,好似看見滾滾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俞伯牙大喜,直說遇見了知音,言談間得知這樵夫名為鍾子期,並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再會。不期後來鍾子期早亡,俞伯牙得知後,想起鍾子期臨終時說‘我死後,便再也不能聞聽如此美妙的琴聲了’的時候,不禁傷心落淚,便在鍾子期墳前撫了平生最後一首曲子,然後盡斷琴弦,終不複鼓琴,這便是那此曲的來曆”。
墨須龍說:“這首曲子好聽些,我從中聽出些味道”,鐵頭狼說:“大哥,這彈琴有講究,叫做六忌,七不彈,八絕。這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風,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這七不彈:聞喪者不彈,奏樂不彈,事冗不彈,不淨身不彈,衣冠不整不彈,不焚香不彈,不遇知音不彈。這八絕:清奇幽雅,悲壯悠長,此琴撫到盡善盡美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乃是雅樂的好處啊”。墨須龍說:“言之有理,從這琴聲之中我還真就聽出了那高山流水的味道,就好像那懸於九天之上的銀河之水傾瀉而下,隨著大河奔騰入海一般”。鐵頭狼連忙點頭。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