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自然會驚動玉帝,於是玉帝便派兵緝拿,那沙僧不敵,便又跑進了流沙河與玉帝繼續死扛,因為天蓬元帥已經撤職,所以天兵沒有辦法,這才請出了玉帝的寶劍來刺殺沙僧。到了這時,天兵和沙僧已經到了一個戰略平衡時期,雖然天兵拿沙僧沒有辦法,但是可以永無休止的對其折磨,還可以保證沙僧不會到流沙河的外麵去作惡,而沙僧雖然可以說是安全的,但是內心永無休止的痛苦是無法用語言來描寫的,同時也隻能老老實實的呆在流沙河中。雙方誰也不能製服誰!


    那麽為什麽天兵的寶劍殺不死卷簾大將呢?這是因為流沙河太寬、太長、太深了,沒有辦法確定卷簾大將的具體位置,隻好用這種地毯式轟炸的笨方法了。卷簾大將的自愈能力還行,所以看來,天庭在卷簾大將的身上真是花了血本,每次地毯式的刺殺便要百來次。卷簾大將雖然死不了,活的也是一點不好受,這一點,我們大家是沒有辦法體會的,當然,這也絕對是件好事。


    講完了這一點,那就再說說卷簾大將的業餘生活,說起來好笑,卷簾大將真的是很前衛的,動不動就來個殺馬特造型,將什麽是行為藝術演繹的淋漓盡致,讓如今的人們都無法超越,可謂是超前!超前!再超前!不信,且看原文: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對攢露白藤,頂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讀者也許會說:沙僧的殺馬特造型還說的過去,但是頂下骷髏懸九個,就不是前衛的事了!


    迴說:是!是!是!有的解釋是沙僧有點心理變.態。能夠將骷髏掛在脖子上,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當然,一般人也絕對不會做,的確是太惡心恐怖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解釋就是:那根本就不是沙僧想要的生活方式,而是和玉帝對抗的一種表現形式。沙僧從卷簾大將的位置上跌落下來,心理上有著極大的心理落差,並且一直苟活在人世間,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因此,叛逆和炫耀就成了苟活著的唯一動機。如果說吃人是沙僧不得不做的話,那麽將九個骷髏頭掛在脖子上,百分百就是他在向玉帝和天兵炫耀:哈哈哈......俺卷簾大將如今活的是有滋有味,不亦樂乎,哈哈哈......看看這幾個骷髏頭,是取經人的,哈哈哈......


    如果這一點讀者認可的話,那麽沙僧的確很可能是屬螃蟹的:橫行霸道,外堅裏嫩,時不時還能吐個藝術泡泡!


    更重要的是沙僧說話出爾反爾,明明答應觀音菩薩不再吃人,等候取經人,可是取經團隊到的時候,沙僧明明是看到唐僧是個和尚,卻還是上來就捉,可見,在這一期間,雖然玉帝的飛劍並沒有七日一遭的刺殺沙僧,但是沙僧可沒有收斂,依舊是我行我素,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在此期間,人家豬八戒可是早就痛改前非了,究竟吃人沒有,吃了多少人,連個查的、問的、管的都沒有,可見,沙僧的吃人同豬八戒可不是一個層麵的事情,那是已經吃出了名聲,吃出了氣候的。


    在此有一點奇怪的地方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是猴子,豬八戒的原型是豬,小白龍的原型是龍,可是沙僧的原型是什麽呢?是沙!?!?!?你難道真的認為吳承恩是這麽想的嗎?我認為不是!可能那吳承恩認為沙僧的這種性格哪一種動物都不合適,會侮辱了那種動物,若是勉強的寫了,估計不僅不合適,弄不好這種動物成精了還會找他算賬,讓他改了。


    唯一合適的螃蟹,雖說將就,但是總和猴子、豬、龍不是一個層麵的東西,既然這樣,不如就不寫了,給他個‘人樣’吧!


    以上為取經前的沙僧,給人的印象並不怎麽好,得分為負數,就像一個渾身刺繡紋身的亡命徒,絕不是個老實忠厚的形象。


    再來談談取經後的沙僧。取經後的沙僧戲份不怎麽多,原文常見表述是:請師父出了門,上了馬,八戒挑著擔,沙僧攏著馬,徑投西路而去。最後佛祖的鑒定也是說豬八戒“挑擔有功”,沙僧沒有此功。


    由於囫圇吞棗的緣故,大多數讀者對於原著中八戒挑擔的細節是不在乎的,也就是說,大多數讀者對於沙僧的形象都是通過影視劇得來的,今天的討論自然是排除這種觀點,從原著直接得來的。


    且看原文,孫悟空說:“老孫隻管師父好歹,你和沙僧,專管行李、馬匹”——也就是說,孫悟空作為團隊的老大,工作範圍是照顧唐僧的飲食起居和人身安全,而豬八戒和沙僧的工作就是行李和馬匹,至於怎麽安排,你們倆商量者辦!


    在遇到沙僧之前,那擔子都是豬八戒來挑的,那擔子還不輕,“四片黃藤蔑,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扁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蔑絲藤纏大鬥篷。”由此可見,豬八戒同沙僧輪流挑擔,是合情合理的。基本上人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沒有任何的異議,這一點,無需說明。


    那再來看看當豬八戒忍不住發幾句牢騷,想要大家輪流挑擔時,沙僧是怎麽說的:“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鈍腮,不要惹大哥熱擦。且自換肩磨擔,終須有日成功也。”意思是說:就你那嘴皮子,還想要我挑擔子,門都沒有!要挑擔子也行,咱們弟兄三個輪流,猴子若是不挑,我也不挑!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