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擺手說道:“僅僅那黃泉一事,就夠我煩的了,就更別提那幾萬戰死的亡魂了”。


    白矖笑說:“這還不容易,派人將洞口堵上,再派人將地府之中的河水引到旁處便是了。至於那戰死的幾萬亡魂,你等十殿閻王隻銷忙活幾日便可了事了,哪裏還需這般愁眉苦臉的,失了平日威嚴!”


    閻羅王無奈苦笑說道:“誰說不是,可是你不知曉,那人間誇父不知道使了一件什麽兵器,竟能隨意變化,自在長短,一舉鑿穿十八層地府,這十八層地府,便有十八道水脈,哪裏能堵的住,且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又能引到哪裏去,更要命的是那地府中陡然多了幾萬亡魂,日後還不知道要有多少哩!”。


    白矖想想說:“說的是!”


    騰蛇說:“既然這樣,幹著急也不是辦法,不如將白澤請來問問,他見多識廣,興許有辦法!”


    白矖說:“既然這樣,那你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去!”騰蛇道聲“好”,便急匆匆去了,不一時便將白澤請來,麒麟好事,也跟隨而來。


    騰蛇將事情始末告知白澤,問白澤道:“老兄,你見多識廣,天底下的事情你都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你倒是給說說看,那誇父用的究竟是一件什麽樣的兵器,竟能如此神奇,還有就是眼下地府又當如何應急,方為穩妥?”


    閻羅王上前拱手施禮,白澤迴禮,娓娓道來。卻原是當年神農在世時,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神農將丹雀鳥所銜九穗禾賜給下民,不料種後不花不果,顆粒不收。神農用伏羲先天八封占卜演算,算出‘陰陽有差’,便騎著五色鳥飛往東海蓬萊島,抱日而歸,因無法將其掛在城頭,便尋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以文武煉成定陽神針,將太陽掛在城頭。從此五穀豐登,萬民安樂。神農也因此而名炎帝。神農部下誇父,因所在之地不見日光,便心生惱怒,將太陽擒自禺穀,用定陽神針定在天中,炎帝此時明白犯下大錯,便與誇父商議,讓太陽東升西落,皆能顧及,誇父礙於神農威望,且言語誠懇,所言妥當,便答應了,不過那定陽神針卻化為兵器,收為己用。


    閻羅王聞言又問:“眼下地府十八層水脈貫通,徹夜不息,如何應急,還請明示一二”。


    白澤說:“黃泉匯聚而成弱水,弱水至輕,力不勝芥,鵝毛不起,若要引往別處,須尋一陰陽交匯之地,將弱水匯聚成河,引往人間方可!”


    閻羅王問:“那何處才是陰陽交匯之地”。


    白澤道:“平都山!”


    閻羅王又問:“眼下地府汪洋,堵塞輪迴,勢必尋工匠修建橋梁,請問又有何人能擔此重任?”


    白澤道:“王亥,去軒轅部下尋吧!”


    閻羅王聞言大喜,向白澤再次拱手致謝,白澤迴謝。閻羅王向眾人告辭,急匆匆便行,又被麒麟扯住道:“閻君,終日隻聞大名,未見真人,今日一見,果如其然。雖眼下事情繁瑣些,好歹有解了,且多留些時日,陪我們幾個解解悶,散散心,你看如何?”


    閻羅王擺手道:“嗨!陪你解悶散心,這地府的公事夠我們十殿閻王喝一壺的了,哪還有功夫在此陪你閑扯,且改他日!且改他日......”說完又行。豈知那麒麟生性喜歡熱鬧,哪裏肯將閻羅王就此放過,嘻嘻哈哈說道:“放你迴去也行,隻不過這迴我們幫了你大忙,可不能白幫,這個,這個嘛......”說完放開閻羅王,衝幾人擠眉弄眼,開心而笑。


    閻羅王著急上火,哪管那麒麟說三道四,道聲:“迴謝!迴謝!”急匆匆轉身便行,走了一時,又轉身迴來道:“我這一去,不曉得幾時能有閑暇,幾位且說說看,如何答謝,免得我拖欠人情!心懸不安!”


    麒麟先道:“我生來力大,所向無敵,隻可惜沒有對手,虧了我一身本事,煩你找找看,這有誰能配和我交手的,尋幾個來,除此則別無所求”。


    白矖若有所言,又遲遲不開口,騰蛇說道:“她不好講,我來說,我等二人,情投意合,隻可惜沒有子息,不知道閻君可有辦法?”


    閻羅王笑道:“這個我可幫不了!你們倆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一旁笑個不停。白矖惱羞怒道:“問了白問,還不如不開口!”


    閻羅王陪笑道:“不是我不想幫,真是我幫不了,你二人放著百事通不問,偏來求我,豈不是舍近求遠嗎?”


    白矖道:“你道他什麽都曉得,若是曉得還來問你,你趕緊去吧!”


    閻羅王說:“好好!”又問白澤:“不知如何答謝閣下!”


    白澤道:“不用!你快去吧!”閻羅王拱手再三致謝,轉身去了。


    閻羅王去後,麒麟道:“這天帝和娘娘聊了好一陣子了,也不知聊的怎樣了,要不要去看看!”


    白澤道:“我看就不必了,你沒有看到娘娘為此大發脾氣麽!凡間之事與我等無幹,躲著還來不及呢,你還去湊這個熱鬧!”


    麒麟道:“聽聽何妨,我不言語就是了!”


    白矖道:“要去你去,切莫拉攏我們幾個!”


    麒麟笑道:“我去就我去,可要探聽到什麽你也切莫問我!”


    白矖道:“不問就不問,美的你!”


    麒麟嬉笑幾聲,搖頭擺尾而去。雖是嬉皮笑臉,終是膽怯,便小心翼翼的躲到花庭之後的假山之後偷聽娘娘談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元璋並收藏八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