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南宋建窯撇口銀油滴盞
撿漏爆賺萬億,從熱芭收破爛開始 作者:不可免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顧言這麽問,柯伯嶼搖了搖頭,說道:
“曾先生,一直都從事曆史的研究工作,因為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收藏一些古董,所以攢了一些好東西,但是家底倒是不算豐厚。”
從柯伯嶼的角度看來,曾為之算是比一般人好一些,但是要說家底豐厚,那在古玩圈是遠遠不夠的。
顧言明白了,也就是說,曾為之是真的不可能花七百萬去買一隻建盞。
但是柯伯嶼都看過了,按理這隻建盞應該沒有問題啊。
顧言站起了身,來到這隻油滴建盞的麵前仔細觀察。
這隻建盞確實符合南宋建窯撇口銀油滴盞的所有特征,如果顧言不過手,隻看的話,一定也會認為這隻油滴盞是建盞精品。
但是顧言覺得係統應該是不會出錯的,所以顧言還是伸手,摸了一下這隻建盞。
係統信息頓時跳了出來。
【物品:建盞茶杯】
【年代:南宋】
【成色:3成新】
【缺點:曾經被摔碎過,殘損品,用特殊工藝粘合】
【市場估價:三千元】
見到係統信息,顧言微微睜大了眼睛,這個看似完美的建盞竟然是個殘損器粘合的!
顧言忍不住將這隻建盞拿在了手中,細細檢查起來。
將這隻建盞在手中轉了好幾圈之後,顧言才在底部露胎的地方看到了一絲的粘合縫,順著這條粘合縫才發現,這隻建盞真的是被摔成了兩半之後,重新粘合起來的!
這個修複的手藝之高,連顧言也歎為觀止!
見顧言看的如此仔細,又眉頭緊鎖,目露震驚,柯伯嶼頓時覺得有點不對勁。
以柯伯嶼對顧言的了解,顧言見過的好東西多了,這隻價值七百多萬的建盞對顧言而言不過是個平常的東西,不至於讓他露出這種表情。
柯伯嶼不禁開口問道:
“顧小友,這個建盞有什麽問題嗎?”
顧言聞言,放下了手中的建盞,搖了搖頭說道:
“這隻確實是南宋建窯的撇口銀油滴盞,但卻是個殘損品修複的。”
“什麽?殘損品?”
一聽這隻建盞是殘損品,柯伯嶼也露出了和顧言同樣的表情。
向祖文本來在拍攝視頻,聽顧言這麽一說,頓時脫口而出:
“不可能!”
他剛才拿在手中看了很久,一點都沒有看出修複的痕跡,這怎麽可能是個殘損品呢?
柯伯嶼此時又拿起油滴盞重新觀察,看了許久之後,終於也發現了那條修複的紋路。
於是,柯伯嶼也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
“還以為曾先生這次撿漏了這隻油滴盞,能把之前的損失補迴來,沒想到……”
雖然柯伯嶼後麵的話沒說完,但是三個人心中想的都是一樣的。
沒想到曾為之這次,又是雪上加霜啊……
……
等曾為之醒過來已經是第二天了,顧言和向祖文前一天晚上都已經迴去了。
曾為之醒來之後,知道自己前一天差點把這隻南宋建窯撇口銀油滴盞摔碎了,心髒差點沒跳出來。
後來知道是顧言和向祖文阻止了他,他立即麵露感激,對柯伯嶼說道:
“我一定要上門好好感謝顧大師,不然這迴我的損失可就大了!”
柯伯嶼聽曾為之這麽一說,頓時麵露糾結之色。
不過,這隻滴油盞是殘損品這件事情,遲早要告訴曾為之的,柯伯嶼便將之前向祖文拍攝的視頻拿給曾為之看了。
當曾為之看到向祖文說,這一類的建盞此前曾經拍出七百萬的天價時候,臉上還露出微笑。
接著看到後麵顧言說,這隻建盞有裂縫的時候,臉色瞬間就垮了。
自己的收藏品在一天之內,不是贗品就是殘損品,曾為之簡直是欲哭無淚。
柯伯嶼見狀,也不知道怎麽安慰曾為之,便泡了壺茶,問起了事情的經過。
“曾先生,你這些收藏品都是從王勳那裏買來的嗎?”
曾為之點了點頭,苦笑道:
“我可真是……交友不慎……”
“王勳和我也算是老朋友了,之前他在佳士利做首席拍賣官的時候,我在佳士利拍過一些東西,都沒出什麽岔子。”
“那隻宋代定窯白釉法螺和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都是半年前,王勳私底下賣給我的。”
柯伯嶼頓時麵露疑惑之色,他記得曾為之在昨天的壽宴上說過,那隻白釉法螺是在拍賣會上拍迴來,還經過了專家的鑒定。
麵對柯伯嶼的疑問,曾為之苦笑道:
“我那時候不知道王勳的真麵目,覺得從他手上買下來,不就和在佳士利拍下來是一樣的嗎?”
“反正鑒定師和拍賣師都是他,從王勳手上直接買還能免掉和別人競價,甚至上拍費都能省了……”
曾為之越說越覺得自己有點傻:
“我當初真是昏了頭了……為了省這一點點上拍費,竟然買了兩件賠錢貨!”
柯伯嶼沉默了一下,問道:
“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曾為之頓時麵露尷尬,沉默了一會之後,吞吞吐吐地說道:
“宋代定窯白釉法螺花了2萬,那隻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貴一些……花了50萬……”
柯伯嶼聽了之後,也是一陣無語。
白釉法螺就算是最普通的,也至少是5萬起步,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幾年前就拍出了七百萬的價格,曾為之竟然覺得花50萬就能買到真的?
不對,那隻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確實是真品,隻不過瓷器的殘損品就算修複好了,也遠不值原先的價格了。
這次王勳就是看準了曾為之喜歡撿便宜,而且眼光也不夠犀利的情況之下,大大坑了曾為之一筆。
如果曾為之能夠警覺一點,就能發現,這種撿漏價格的古玩怎麽可能落到他手上,也許就能避開這一個騙局。
但是人在那種情況之下,總是會相信好運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便會鬼迷心竅,看不到其中的問題,一門心思地往圈套裏麵鑽。
“曾先生,一直都從事曆史的研究工作,因為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收藏一些古董,所以攢了一些好東西,但是家底倒是不算豐厚。”
從柯伯嶼的角度看來,曾為之算是比一般人好一些,但是要說家底豐厚,那在古玩圈是遠遠不夠的。
顧言明白了,也就是說,曾為之是真的不可能花七百萬去買一隻建盞。
但是柯伯嶼都看過了,按理這隻建盞應該沒有問題啊。
顧言站起了身,來到這隻油滴建盞的麵前仔細觀察。
這隻建盞確實符合南宋建窯撇口銀油滴盞的所有特征,如果顧言不過手,隻看的話,一定也會認為這隻油滴盞是建盞精品。
但是顧言覺得係統應該是不會出錯的,所以顧言還是伸手,摸了一下這隻建盞。
係統信息頓時跳了出來。
【物品:建盞茶杯】
【年代:南宋】
【成色:3成新】
【缺點:曾經被摔碎過,殘損品,用特殊工藝粘合】
【市場估價:三千元】
見到係統信息,顧言微微睜大了眼睛,這個看似完美的建盞竟然是個殘損器粘合的!
顧言忍不住將這隻建盞拿在了手中,細細檢查起來。
將這隻建盞在手中轉了好幾圈之後,顧言才在底部露胎的地方看到了一絲的粘合縫,順著這條粘合縫才發現,這隻建盞真的是被摔成了兩半之後,重新粘合起來的!
這個修複的手藝之高,連顧言也歎為觀止!
見顧言看的如此仔細,又眉頭緊鎖,目露震驚,柯伯嶼頓時覺得有點不對勁。
以柯伯嶼對顧言的了解,顧言見過的好東西多了,這隻價值七百多萬的建盞對顧言而言不過是個平常的東西,不至於讓他露出這種表情。
柯伯嶼不禁開口問道:
“顧小友,這個建盞有什麽問題嗎?”
顧言聞言,放下了手中的建盞,搖了搖頭說道:
“這隻確實是南宋建窯的撇口銀油滴盞,但卻是個殘損品修複的。”
“什麽?殘損品?”
一聽這隻建盞是殘損品,柯伯嶼也露出了和顧言同樣的表情。
向祖文本來在拍攝視頻,聽顧言這麽一說,頓時脫口而出:
“不可能!”
他剛才拿在手中看了很久,一點都沒有看出修複的痕跡,這怎麽可能是個殘損品呢?
柯伯嶼此時又拿起油滴盞重新觀察,看了許久之後,終於也發現了那條修複的紋路。
於是,柯伯嶼也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
“還以為曾先生這次撿漏了這隻油滴盞,能把之前的損失補迴來,沒想到……”
雖然柯伯嶼後麵的話沒說完,但是三個人心中想的都是一樣的。
沒想到曾為之這次,又是雪上加霜啊……
……
等曾為之醒過來已經是第二天了,顧言和向祖文前一天晚上都已經迴去了。
曾為之醒來之後,知道自己前一天差點把這隻南宋建窯撇口銀油滴盞摔碎了,心髒差點沒跳出來。
後來知道是顧言和向祖文阻止了他,他立即麵露感激,對柯伯嶼說道:
“我一定要上門好好感謝顧大師,不然這迴我的損失可就大了!”
柯伯嶼聽曾為之這麽一說,頓時麵露糾結之色。
不過,這隻滴油盞是殘損品這件事情,遲早要告訴曾為之的,柯伯嶼便將之前向祖文拍攝的視頻拿給曾為之看了。
當曾為之看到向祖文說,這一類的建盞此前曾經拍出七百萬的天價時候,臉上還露出微笑。
接著看到後麵顧言說,這隻建盞有裂縫的時候,臉色瞬間就垮了。
自己的收藏品在一天之內,不是贗品就是殘損品,曾為之簡直是欲哭無淚。
柯伯嶼見狀,也不知道怎麽安慰曾為之,便泡了壺茶,問起了事情的經過。
“曾先生,你這些收藏品都是從王勳那裏買來的嗎?”
曾為之點了點頭,苦笑道:
“我可真是……交友不慎……”
“王勳和我也算是老朋友了,之前他在佳士利做首席拍賣官的時候,我在佳士利拍過一些東西,都沒出什麽岔子。”
“那隻宋代定窯白釉法螺和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都是半年前,王勳私底下賣給我的。”
柯伯嶼頓時麵露疑惑之色,他記得曾為之在昨天的壽宴上說過,那隻白釉法螺是在拍賣會上拍迴來,還經過了專家的鑒定。
麵對柯伯嶼的疑問,曾為之苦笑道:
“我那時候不知道王勳的真麵目,覺得從他手上買下來,不就和在佳士利拍下來是一樣的嗎?”
“反正鑒定師和拍賣師都是他,從王勳手上直接買還能免掉和別人競價,甚至上拍費都能省了……”
曾為之越說越覺得自己有點傻:
“我當初真是昏了頭了……為了省這一點點上拍費,竟然買了兩件賠錢貨!”
柯伯嶼沉默了一下,問道:
“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曾為之頓時麵露尷尬,沉默了一會之後,吞吞吐吐地說道:
“宋代定窯白釉法螺花了2萬,那隻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貴一些……花了50萬……”
柯伯嶼聽了之後,也是一陣無語。
白釉法螺就算是最普通的,也至少是5萬起步,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幾年前就拍出了七百萬的價格,曾為之竟然覺得花50萬就能買到真的?
不對,那隻南宋建窯的銀油滴盞確實是真品,隻不過瓷器的殘損品就算修複好了,也遠不值原先的價格了。
這次王勳就是看準了曾為之喜歡撿便宜,而且眼光也不夠犀利的情況之下,大大坑了曾為之一筆。
如果曾為之能夠警覺一點,就能發現,這種撿漏價格的古玩怎麽可能落到他手上,也許就能避開這一個騙局。
但是人在那種情況之下,總是會相信好運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便會鬼迷心竅,看不到其中的問題,一門心思地往圈套裏麵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