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迪迦在東北!
撿漏爆賺萬億,從熱芭收破爛開始 作者:不可免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一會兒,熱芭又連上了下一位網友。
“你好,【我迪迦在東北】網友。”
網友們一看到這網名,頓時都笑噴了。
“我捷德在北平!”
“我貝利亞在壓路江!”
“我歐布在魔都!”
……
網友們這邊在調侃,畫麵上則出現了半個光頭,上麵居然還有幾個戒疤。
“是師父!”
“大師兄!師父找到了!”
“大師兄,二師兄,師父在那裏!”
“白龍馬,快去載你師父!”
畫麵上光頭隻出現了一瞬,就切到了後置鏡頭。
眾人眼前出現了一個香爐。
“阿彌陀佛,顧施主你好。”
見連線的真是位僧人,顧言和熱芭不由地嚴肅起來。
“這位……這位大師怎麽稱唿?”
“貧僧法號不說也罷,你們也可以直接喊我的網名。”
“好的……【我迪迦在東北】大師。”
熱芭說完,笑就忍不住了,立即捂著臉往旁邊挪了挪,避開了鏡頭。
顧言和向祖文則被畫麵上的香爐吸引了。
隻見這樽香爐呈紅金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矮腳寬沿。
畫麵裏傳來【我迪迦在東北】的聲音:
“顧大師,我想請您幫我看看,這樽香爐的價值。”
顧言說道:
“您覺得這樽香爐是文物?”
“正是如此,我認為這樽香爐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宣德爐’!”
此言一出,直播間頓時熱鬧起來了。
“宣德爐?他說那樽是宣德爐?”
“不會吧?難道今天又要出第二件國寶?”
“宣德爐是什麽?很少見嗎?”
“你竟然連宣德爐都不知道?”
“傳聞中的香爐天花板,明代宣德爐啊!”
“香爐還有天花板?”
“一句兩句說不清,你自己動手擺渡吧。”
向祖文見網友知道的不多,便大概解釋了一下:
“所謂‘宣德爐’,宣德兩個字是年號,意思是大明明宣宗朱瞻基所製作的一批香爐。”
“這批香爐是華國曆史上首次采用風磨銅精煉。”
“風磨銅不是銅的種類,是煉製方法,用風作為動力,磨細銅礦石,從中再精選煉製出的銅。”
“風磨銅精煉每煉製一次都會損失一半的材料,非常廢料,經過六次煉製的銅器已經算是精品了。”
“但是明宣宗出品,必須是精品中的精品,朱瞻基下令在其中再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精煉了十二次。”
“才煉出了絕無僅有的3000樽香爐。”
“而且據說每一樽香爐的款式形製都有所不同,煉完之後就分布擺放在皇宮大內各處。”
“隻有少數會賞賜給有功之臣,或者皇親國戚。”
“幾百年下來,這3000樽宣德爐所剩無幾,每一樽都價值連城。”
向祖文解釋完之後,【我迪迦在東北】接著說道:
“向施主說的沒錯,真正的宣德爐幾乎絕跡,但是我這樽應該就是真正的宣德爐。”
見【我迪迦在東北】這麽自信,顧言忍不住問道:
“大師何以這麽確定?”
“這是我們一位信徒捐贈的,那位信徒身家巨富,又十分虔誠,一定不會捐假的。”
見到對方自信滿滿地這麽說,顧言忍不住懟了一句:
“大師,既然對方誠心捐贈,你又何必執著於這樽香爐的價值呢?”
“無論香爐的價值幾何,都是信徒的一片誠心。”
“我想佛祖應該也不會在意這樽香爐的金錢價值,佛家不是有雲:心誠,即可。”
聽了顧言的話,畫麵裏沉默了半晌,忽然響起一個東北大碴子味的方言:
“哎呀我嗦顧大師,咱也憋整這些虛的,你就幫我瞅瞅,這香爐值多少錢唄。”
頓時,眾人都忍不住爆笑起來:
“這迴是真的迪迦了,哈哈哈!”
“我剛憋了一口氣都發不出來,這方言和名字才和諧。”
“哈哈哈哈,師傅原來真是東北銀。”
“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師父現在真逗!”
熱芭更是在鏡頭外,趴在桌子上,笑得渾身都在顫抖。
顧言無奈地用手按了按眉心,接著說道:
“那大師,請你把這香爐翻轉一下我看看。”
就見畫麵上,出現了一隻手,將這樽香爐翻轉了過來。
有了手的對比,眾人才發現,這樽宣德爐並不大,大概也就一個成年人手掌這麽大。
隻見這樽香爐底部有一個底款,上麵隱約可見“宣德”兩個隸書。
就聽【我迪迦在東北】說道:
“顧大師,看見沒?這桑麵有字兒。”
顧言點了點頭,說道:
“我知道了,再麻煩您把這樽香爐放在自然光下麵我看看。”
眾人就見畫麵抖動,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類似戶外。
走這一路,大家這才發現,這地方好像還真是一家寺廟。
等把香爐放在一個石桌上,【我迪迦在東北】又問:
“顧大師,這迴能嗦了不?”
顧言終於開口道:
“大師,你這樽應該不是正統的大明宣德爐,而是晚清仿製的。”
“什麽?晚清仿製的?”
“對,首先你這樽宣德爐的尺寸就不太對,其次,宣德3000爐,都是有對應的爐譜的。”
“你這樽雖然是仿製的鬲式爐,但是樣子略有些偏差,不夠標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底款。”
“宣德爐底款上的‘德’字是缺中間一橫的,你這上麵卻有。”
“但是這樽香爐的胎體銅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具有清晚期特點。”
“算是一樽還不錯的清晚期仿宣德爐。”
顧言說到這裏,【我迪迦在東北】顯然已經蔫了。
“那……顧大師,仿的宣德爐是不是就不值錢了?”
顧言緩緩點頭,說道:
“一樽真品宣德爐拍賣價接近千萬,仿的當然沒那麽值錢。”
“看品相,這一樽清晚期仿宣德爐大概能值個幾萬吧。”
“幾萬的香爐供奉給佛祖,應該不會被佛祖嫌棄吧?”
【我迪迦在東北】說道:
“當然不會嫌棄,隻是……這香爐就不能供奉在主台了。”
“謝謝顧大師,咱們迴見。”
說著,畫麵黑了。
見【我迪迦在東北】忽然下線,網友們紛紛喊起來:
“師父!師父!”
“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雖然不是價值千萬的宣德爐,但是幾萬的古董香爐也算很不錯的捐贈了吧?竟然都上不了主台。”
“阿彌陀佛,佛曰:不可說。”
“你好,【我迪迦在東北】網友。”
網友們一看到這網名,頓時都笑噴了。
“我捷德在北平!”
“我貝利亞在壓路江!”
“我歐布在魔都!”
……
網友們這邊在調侃,畫麵上則出現了半個光頭,上麵居然還有幾個戒疤。
“是師父!”
“大師兄!師父找到了!”
“大師兄,二師兄,師父在那裏!”
“白龍馬,快去載你師父!”
畫麵上光頭隻出現了一瞬,就切到了後置鏡頭。
眾人眼前出現了一個香爐。
“阿彌陀佛,顧施主你好。”
見連線的真是位僧人,顧言和熱芭不由地嚴肅起來。
“這位……這位大師怎麽稱唿?”
“貧僧法號不說也罷,你們也可以直接喊我的網名。”
“好的……【我迪迦在東北】大師。”
熱芭說完,笑就忍不住了,立即捂著臉往旁邊挪了挪,避開了鏡頭。
顧言和向祖文則被畫麵上的香爐吸引了。
隻見這樽香爐呈紅金色,造型古樸,線條流暢,矮腳寬沿。
畫麵裏傳來【我迪迦在東北】的聲音:
“顧大師,我想請您幫我看看,這樽香爐的價值。”
顧言說道:
“您覺得這樽香爐是文物?”
“正是如此,我認為這樽香爐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宣德爐’!”
此言一出,直播間頓時熱鬧起來了。
“宣德爐?他說那樽是宣德爐?”
“不會吧?難道今天又要出第二件國寶?”
“宣德爐是什麽?很少見嗎?”
“你竟然連宣德爐都不知道?”
“傳聞中的香爐天花板,明代宣德爐啊!”
“香爐還有天花板?”
“一句兩句說不清,你自己動手擺渡吧。”
向祖文見網友知道的不多,便大概解釋了一下:
“所謂‘宣德爐’,宣德兩個字是年號,意思是大明明宣宗朱瞻基所製作的一批香爐。”
“這批香爐是華國曆史上首次采用風磨銅精煉。”
“風磨銅不是銅的種類,是煉製方法,用風作為動力,磨細銅礦石,從中再精選煉製出的銅。”
“風磨銅精煉每煉製一次都會損失一半的材料,非常廢料,經過六次煉製的銅器已經算是精品了。”
“但是明宣宗出品,必須是精品中的精品,朱瞻基下令在其中再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精煉了十二次。”
“才煉出了絕無僅有的3000樽香爐。”
“而且據說每一樽香爐的款式形製都有所不同,煉完之後就分布擺放在皇宮大內各處。”
“隻有少數會賞賜給有功之臣,或者皇親國戚。”
“幾百年下來,這3000樽宣德爐所剩無幾,每一樽都價值連城。”
向祖文解釋完之後,【我迪迦在東北】接著說道:
“向施主說的沒錯,真正的宣德爐幾乎絕跡,但是我這樽應該就是真正的宣德爐。”
見【我迪迦在東北】這麽自信,顧言忍不住問道:
“大師何以這麽確定?”
“這是我們一位信徒捐贈的,那位信徒身家巨富,又十分虔誠,一定不會捐假的。”
見到對方自信滿滿地這麽說,顧言忍不住懟了一句:
“大師,既然對方誠心捐贈,你又何必執著於這樽香爐的價值呢?”
“無論香爐的價值幾何,都是信徒的一片誠心。”
“我想佛祖應該也不會在意這樽香爐的金錢價值,佛家不是有雲:心誠,即可。”
聽了顧言的話,畫麵裏沉默了半晌,忽然響起一個東北大碴子味的方言:
“哎呀我嗦顧大師,咱也憋整這些虛的,你就幫我瞅瞅,這香爐值多少錢唄。”
頓時,眾人都忍不住爆笑起來:
“這迴是真的迪迦了,哈哈哈!”
“我剛憋了一口氣都發不出來,這方言和名字才和諧。”
“哈哈哈哈,師傅原來真是東北銀。”
“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師父現在真逗!”
熱芭更是在鏡頭外,趴在桌子上,笑得渾身都在顫抖。
顧言無奈地用手按了按眉心,接著說道:
“那大師,請你把這香爐翻轉一下我看看。”
就見畫麵上,出現了一隻手,將這樽香爐翻轉了過來。
有了手的對比,眾人才發現,這樽宣德爐並不大,大概也就一個成年人手掌這麽大。
隻見這樽香爐底部有一個底款,上麵隱約可見“宣德”兩個隸書。
就聽【我迪迦在東北】說道:
“顧大師,看見沒?這桑麵有字兒。”
顧言點了點頭,說道:
“我知道了,再麻煩您把這樽香爐放在自然光下麵我看看。”
眾人就見畫麵抖動,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類似戶外。
走這一路,大家這才發現,這地方好像還真是一家寺廟。
等把香爐放在一個石桌上,【我迪迦在東北】又問:
“顧大師,這迴能嗦了不?”
顧言終於開口道:
“大師,你這樽應該不是正統的大明宣德爐,而是晚清仿製的。”
“什麽?晚清仿製的?”
“對,首先你這樽宣德爐的尺寸就不太對,其次,宣德3000爐,都是有對應的爐譜的。”
“你這樽雖然是仿製的鬲式爐,但是樣子略有些偏差,不夠標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底款。”
“宣德爐底款上的‘德’字是缺中間一橫的,你這上麵卻有。”
“但是這樽香爐的胎體銅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具有清晚期特點。”
“算是一樽還不錯的清晚期仿宣德爐。”
顧言說到這裏,【我迪迦在東北】顯然已經蔫了。
“那……顧大師,仿的宣德爐是不是就不值錢了?”
顧言緩緩點頭,說道:
“一樽真品宣德爐拍賣價接近千萬,仿的當然沒那麽值錢。”
“看品相,這一樽清晚期仿宣德爐大概能值個幾萬吧。”
“幾萬的香爐供奉給佛祖,應該不會被佛祖嫌棄吧?”
【我迪迦在東北】說道:
“當然不會嫌棄,隻是……這香爐就不能供奉在主台了。”
“謝謝顧大師,咱們迴見。”
說著,畫麵黑了。
見【我迪迦在東北】忽然下線,網友們紛紛喊起來:
“師父!師父!”
“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
“雖然不是價值千萬的宣德爐,但是幾萬的古董香爐也算很不錯的捐贈了吧?竟然都上不了主台。”
“阿彌陀佛,佛曰: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