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竟然是這麽重大的發現!
撿漏爆賺萬億,從熱芭收破爛開始 作者:不可免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浩南古玩店中。
柯伯嶼仔細地辨認著書上的字跡,向祖文在一邊急速記錄,已經寫了幾千字。
看完幾大章之後,柯伯嶼已經覺得頭昏腦漲,按著頭麵露痛苦。
向祖文立即把柯伯嶼扶到一邊,自己則繼續柯伯嶼的工作,邊辨認邊記錄。
見這樣進度明顯慢下來了,申元白皺了皺眉,喊道:
“我來看。”
說著,便坐到了柯伯嶼剛才的位置之上,開始細細辨認。
向祖文愣了一下之後,也立即繼續開始記錄。
大概過了2個小時,第一大部分已經記錄完畢。
申元白看過了之後,眉頭緊鎖,將這份記錄交給了柯伯嶼。
柯伯嶼立即接了過來,開始細細閱讀。
看完之後,柯伯嶼也是一臉的疑惑。
他對顧言說道:
“顧小友,雖然這份《記事珠》沒有記錄完畢,但是從這一部分看,好像隻是錢永所記錄的雜記。”
顧言聽出了柯伯嶼的疑問,但是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對柯伯嶼說道:
“錢永記錄了哪些雜記?”
“都是些當時的異聞、人物軼事和風俗民情……”
“顧小友說的秘密難道不在這個部分裏嗎?”
柯伯嶼剛才大概翻閱了一下。
這本《記事珠》中,除了雜記之外,就是些詩詞歌賦,典籍製度,天文地理之類的東西了。
如果按照顧言的說法,這本書中藏有秘密的話,最大的可能性還是在雜記之中。
所以柯伯嶼選擇先整理了這一部分。
但是他將雜記部分全部整理記錄之後,也沒發現什麽特殊的秘密啊?
顧言則把柯伯嶼手中的記錄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
接著他指著記錄上的幾個人名問道:
“柯大師,你可知道這些是什麽人?”
沒等柯伯嶼迴答,就聽申元白在旁邊沒好氣地說道:
“這篇《雜記》中,就隻出現了幾個有點知名度的人。”
“分別是齊昆、費錫張和沈赴。”
“沈赴就是那個寫《浮生陸記》的那個沈赴。”
申元白和柯伯嶼花費了好幾個小時,整理了這篇《雜記》,但是兩個人都沒有看出來這裏麵有什麽秘密。
現在申元白根本就懷疑自己被顧言給忽悠了。
要是顧言說這些江湖軼事就是他說的秘密,那他一定會毫不客氣,甩袖而去!
就見顧言點了點頭,說道:
“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齊昆、費錫張和沈赴三人,曾經一起做過一件事情。”
“嘉慶十三年,這三人曾經被嘉慶帝委派,出使了流俅!”
“也是就曆史上,‘嘉慶帝冊封流俅國’這一事件!”
申柯二人同時點頭。
以他們的曆史知識,是記得這段曆史的。
柯伯嶼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什麽,又重新看了整理記錄,驚喜說道:
“是了,這一段寫了出海在流俅國的見聞。”
“當時的錢永可沒有出使過流俅,他這一段應該是抄了什麽文章的記錄。”
“最有可能的,就是當初出使流俅的沈赴的《中山錄》!”
“沈赴的《浮生陸記》應該有六章,但是在他逝世之後隻找到了前四章,後麵的兩章《中山錄》和《養生錄》不翼而飛。”
“如果錢永的這篇雜記抄錄的就是沈赴的《中山錄》,那麽《浮生陸記》就能補全第五章!”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發現!”
對於像柯伯嶼這樣的鑒賞大家來說,他們除了研究古董之外,也鑽研考據曆史。
尤以補全曆史中的遺憾為追求。
他此刻麵帶興奮之色,站起身,對申元白說道:
“師兄!《浮生陸記》第五章居然今天出現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
申元白也微微點頭,表示讚同柯伯嶼的說法。
此時熱芭戳了戳向祖文,悄悄問道:
“向老板,《浮生陸記》是不是小說啊?”
對熱芭來說,《浮生陸記》好像有點耳熟,感覺在什麽地方聽過。
但是卻想不起來這書到底說什麽。
同時,直播間也有網友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不懂就問,我擺渡了沈赴和《浮生陸記》的資料,感覺就是一本普通的紀實愛情小說,怎麽感覺柯佬很高興的樣子?”
“那是你不懂《浮生陸記》在華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那可是號稱可以媲美《紅樓夢》的書啊。”
“什麽?能媲美《紅樓夢》的不是另外三大名著嗎?”
“這麽說吧,如果沒有《紅樓夢》的出現,這本《浮生陸記》可能就替代了它的位置,懂?”
“臥槽!這麽牛逼的嗎?”
“可惜也和《紅樓夢》一樣,是一個殘本。”
“這次言哥找到了《浮生陸記》的第五章,就相當於發現了《紅樓夢》曹雪芹親筆寫的後二十迴!”
“臥槽臥槽!這麽一解釋!瞬間覺得這也太震撼了!”
“言哥牛逼!(破音!)”
……
聽完向祖文解釋的熱芭,也驚訝地捂住了嘴。
一旁的浩南也是心情複雜。
對他們搞古玩收藏的人來說,這種發現,相當於補全了曆史的殘片,是一件足以讓自己誇耀很久的事情。
之前以為是錢永的手抄筆記,現在竟然發現了沈赴《浮生陸記》的第五章!
這本書的價值又一次大幅度提升了。
不僅如此,這對華國文學史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浩南揉了揉眉心,再次慶幸,還好自己沒有低估對手,用了這價值千萬的善本保底。
不然現在豈不是輸慘了啊!
柯伯嶼難掩自己的興奮,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桌上的《記事珠》,口中不停念叨著:
“這……真是重大的發現!”
“足以載入史冊!”
他又轉頭對著顧言,麵帶希翼地說道:
“顧小友,這本《記事珠》你之後打算出手嗎?”
“我很有興趣。”
顧言聞言笑了笑,說道:
“柯佬,你可能還沒有發現這本書真正的價值。”
“如果你找到了這本書真正的秘密,你就不會開口對我提出這個要求了。”
此話一出,柯伯嶼和申元白都愣了。
這本《記事珠》中,抄錄了沈赴的《浮生陸記》,補全了第五章《中山錄》,填補了華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空白。
難道這些還不算這本書中的秘密嗎?
那這本書中的秘密到底是指什麽?
柯伯嶼仔細地辨認著書上的字跡,向祖文在一邊急速記錄,已經寫了幾千字。
看完幾大章之後,柯伯嶼已經覺得頭昏腦漲,按著頭麵露痛苦。
向祖文立即把柯伯嶼扶到一邊,自己則繼續柯伯嶼的工作,邊辨認邊記錄。
見這樣進度明顯慢下來了,申元白皺了皺眉,喊道:
“我來看。”
說著,便坐到了柯伯嶼剛才的位置之上,開始細細辨認。
向祖文愣了一下之後,也立即繼續開始記錄。
大概過了2個小時,第一大部分已經記錄完畢。
申元白看過了之後,眉頭緊鎖,將這份記錄交給了柯伯嶼。
柯伯嶼立即接了過來,開始細細閱讀。
看完之後,柯伯嶼也是一臉的疑惑。
他對顧言說道:
“顧小友,雖然這份《記事珠》沒有記錄完畢,但是從這一部分看,好像隻是錢永所記錄的雜記。”
顧言聽出了柯伯嶼的疑問,但是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對柯伯嶼說道:
“錢永記錄了哪些雜記?”
“都是些當時的異聞、人物軼事和風俗民情……”
“顧小友說的秘密難道不在這個部分裏嗎?”
柯伯嶼剛才大概翻閱了一下。
這本《記事珠》中,除了雜記之外,就是些詩詞歌賦,典籍製度,天文地理之類的東西了。
如果按照顧言的說法,這本書中藏有秘密的話,最大的可能性還是在雜記之中。
所以柯伯嶼選擇先整理了這一部分。
但是他將雜記部分全部整理記錄之後,也沒發現什麽特殊的秘密啊?
顧言則把柯伯嶼手中的記錄拿過來,仔細看了一遍。
接著他指著記錄上的幾個人名問道:
“柯大師,你可知道這些是什麽人?”
沒等柯伯嶼迴答,就聽申元白在旁邊沒好氣地說道:
“這篇《雜記》中,就隻出現了幾個有點知名度的人。”
“分別是齊昆、費錫張和沈赴。”
“沈赴就是那個寫《浮生陸記》的那個沈赴。”
申元白和柯伯嶼花費了好幾個小時,整理了這篇《雜記》,但是兩個人都沒有看出來這裏麵有什麽秘密。
現在申元白根本就懷疑自己被顧言給忽悠了。
要是顧言說這些江湖軼事就是他說的秘密,那他一定會毫不客氣,甩袖而去!
就見顧言點了點頭,說道:
“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齊昆、費錫張和沈赴三人,曾經一起做過一件事情。”
“嘉慶十三年,這三人曾經被嘉慶帝委派,出使了流俅!”
“也是就曆史上,‘嘉慶帝冊封流俅國’這一事件!”
申柯二人同時點頭。
以他們的曆史知識,是記得這段曆史的。
柯伯嶼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什麽,又重新看了整理記錄,驚喜說道:
“是了,這一段寫了出海在流俅國的見聞。”
“當時的錢永可沒有出使過流俅,他這一段應該是抄了什麽文章的記錄。”
“最有可能的,就是當初出使流俅的沈赴的《中山錄》!”
“沈赴的《浮生陸記》應該有六章,但是在他逝世之後隻找到了前四章,後麵的兩章《中山錄》和《養生錄》不翼而飛。”
“如果錢永的這篇雜記抄錄的就是沈赴的《中山錄》,那麽《浮生陸記》就能補全第五章!”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發現!”
對於像柯伯嶼這樣的鑒賞大家來說,他們除了研究古董之外,也鑽研考據曆史。
尤以補全曆史中的遺憾為追求。
他此刻麵帶興奮之色,站起身,對申元白說道:
“師兄!《浮生陸記》第五章居然今天出現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
申元白也微微點頭,表示讚同柯伯嶼的說法。
此時熱芭戳了戳向祖文,悄悄問道:
“向老板,《浮生陸記》是不是小說啊?”
對熱芭來說,《浮生陸記》好像有點耳熟,感覺在什麽地方聽過。
但是卻想不起來這書到底說什麽。
同時,直播間也有網友問出了同樣的問題:
“不懂就問,我擺渡了沈赴和《浮生陸記》的資料,感覺就是一本普通的紀實愛情小說,怎麽感覺柯佬很高興的樣子?”
“那是你不懂《浮生陸記》在華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那可是號稱可以媲美《紅樓夢》的書啊。”
“什麽?能媲美《紅樓夢》的不是另外三大名著嗎?”
“這麽說吧,如果沒有《紅樓夢》的出現,這本《浮生陸記》可能就替代了它的位置,懂?”
“臥槽!這麽牛逼的嗎?”
“可惜也和《紅樓夢》一樣,是一個殘本。”
“這次言哥找到了《浮生陸記》的第五章,就相當於發現了《紅樓夢》曹雪芹親筆寫的後二十迴!”
“臥槽臥槽!這麽一解釋!瞬間覺得這也太震撼了!”
“言哥牛逼!(破音!)”
……
聽完向祖文解釋的熱芭,也驚訝地捂住了嘴。
一旁的浩南也是心情複雜。
對他們搞古玩收藏的人來說,這種發現,相當於補全了曆史的殘片,是一件足以讓自己誇耀很久的事情。
之前以為是錢永的手抄筆記,現在竟然發現了沈赴《浮生陸記》的第五章!
這本書的價值又一次大幅度提升了。
不僅如此,這對華國文學史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浩南揉了揉眉心,再次慶幸,還好自己沒有低估對手,用了這價值千萬的善本保底。
不然現在豈不是輸慘了啊!
柯伯嶼難掩自己的興奮,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桌上的《記事珠》,口中不停念叨著:
“這……真是重大的發現!”
“足以載入史冊!”
他又轉頭對著顧言,麵帶希翼地說道:
“顧小友,這本《記事珠》你之後打算出手嗎?”
“我很有興趣。”
顧言聞言笑了笑,說道:
“柯佬,你可能還沒有發現這本書真正的價值。”
“如果你找到了這本書真正的秘密,你就不會開口對我提出這個要求了。”
此話一出,柯伯嶼和申元白都愣了。
這本《記事珠》中,抄錄了沈赴的《浮生陸記》,補全了第五章《中山錄》,填補了華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空白。
難道這些還不算這本書中的秘密嗎?
那這本書中的秘密到底是指什麽?